1.
不仰慕别人的生活,珍惜自己拥有的
网上看过一个视频:
外卖小哥跑步进入办公楼送餐。
门口的保安羡慕外卖小哥:每天在外边送餐,还能欣赏沿途的风景,不像他,每天都像电线杆似的站在门口。
外卖小哥羡慕订餐的美女:每天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动动笔,不像他,每天风吹日晒的。
订餐的美女羡慕老总:有着自己的事业,不像她,吃着外卖,每天加班到深夜。
而房东来催房租,货款还没到的老总,请求延缓几天。
老总羡慕房东:拆迁得到几栋楼,靠收租就可以活得轻松自在,不像她,每天都要为公司操心。
而房东羡慕这些为生活努力的年轻人,不像她,虽得到财富,毕竟人老了,想去做点什么力不从心了。
漫画家几米曾说过:“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
当你在羡慕别人时,殊不知,别人也在羡慕着你。
网友@小婷记录生活分享了一段自己的感触。
小婷羡慕一个好朋友A,觉得A的生活就是她想要活成的样子。
小婷和A同龄,彼此的孩子也同岁,但除了这些,再没有相同之处了。
A是本市的,父母都在身边,和公婆住在一起,孩子由公婆帮忙照顾,生完孩子就照常去上班了。
下班回家,饭桌上都是热呼呼的饭菜等着A。
老公单位好,工资高;公公身体棒,也能上班赚钱。
A一家五个人,三个人赚钱,生活过得很好。
而小婷觉得自己的生活却是一团乱麻。
出了月子,她独自一个带孩子,带了三年。
她忙孩子顾不上吃,还要干一堆活。
她老公做技术的,着急赶项目经常加班,说出差就出差。
公婆在老家,由于一些因素,没法帮她帮孩子,更不能在经济给予帮助。
她不能去上班,老公一个人赚钱,养他们一家三口和房贷,日子过得拮据。
让小婷惊讶的是,A却羡慕小婷的生活:没有婆媳矛盾,能见证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瞬间。
莫言说:“你羡慕我的自由,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你羡慕我的工作,我羡慕你每天总有休息时间。”
我们看别人的生活,变成了远视眼,总是羡慕感叹一翻;
我们看自己的生活,切换成近视眼,总怱略身边的幸福。
殊不知:
并不是所有的鱼儿,都在同一片海域嬉戏;
并不是所有的玫瑰,都在同一个庄园绽放;
并不是所有的海鸥,都在同一片海滩栖息。
你所羡慕的生活,未必如你所愿;你所期待的日子,未必如你所盼。
与其仰慕别人的生活,不如珍惜自己拥有的。
2
不复制别人的生活,脚踏实地做自己
生活中许多人喜欢拷贝别人:
看到别人买彩票,中了500万,TA也去买,仅有的工资花光了,却只中了十几元钱。
看到别人拍视频,赚了几十万,TA也去拍,大把的时间花掉了,一个零头都没赚到。
看到别人买货车,钱包鼓起来,TA也去买,超重出了交通事故,身陷困境负债累累。
安德鲁·卡内基曾说:“不要追随别人的生活,有价值的人生,并不是复制别人的生活,而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有用环境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他人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你复制别人的生活混日子,小心日子混了你。
小文曾两次参加高考,均以落榜收场。
高二时,都说理科有前景,大部分同学都选了理科。
他就跟着大部分同学,选了自己不擅长的理科。
分科没多久,他跟不上课程,成绩一落千丈。
尽管他全力追赶,第一次高考还是失败了。
不甘心的他决定复读。
几个和他类似的同学,果断转回文科。
他跟随这些同学,转回了文科。
结果,第二次高考,他连专科一批线都没过。
小文随大流选了不擅长的理科,做了自己人生的奴隶,荒废了几年宝贵的青春。
复制别人的选择,但无法粘贴出属于自己的漂亮人生。
拷贝别人的蓝本,但无法创造出发自内心的愉悦快乐。
看过一个小故事:
国王问卖烧饼的老头:一国之中谁最幸福?
老头:“国王最幸福了。有百官差遣,平民供奉,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国王与老头共饮美酒,把他灌醉。
国王命人把他抬入宫内,给他穿上自己衣服,让他理国政。老头临朝,处理事情,什么都不会。
审核百官,商讨国事,让他坐了一整天,疲惫不堪,几天下来,非常痛苦。
老头说:“真要当了国王,还不更痛苦?”向国王道了歉。
做国王看似风光无限,背后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卖烧饼看似生活所迫,却过得轻松快乐。
别人的蜜糖,对你可能是砒霜。
有一句话说:“不按照别人的路子来走,而是按照自己的个性认认真真地过日子。”
全力以赴,不复制别人的生活,脚踏实地做自己,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
把握住自己的节奏,过好这一生
村上春树说:“无论别人怎么看,我决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不要因为别人的指手画脚,放弃自己的坚持;
不要因为别人的暂时成功,乱了自己的阵脚。
不打乱自己的节奏,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成熟。
小楠分享了自己一段经历:
前段时间,她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
当年小楠是班里的学霸,考上了一所好大学,毕业后做了一位老师,受人尊重,旱涝保收,感觉很不错。
让她意外的是,毕业10年后,当时成绩差的同学混得都比她好。
有的开了大公司当上了老板;有的做了银行家实现了财富自由;当年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少年,变成了海归博士。
不爱学习、爱打扮、成绩很不好的一个同学,竟然开着好几家公司,开着豪车,背着上万元的名牌包包。
而她自己,虽买了房和车,但每个月还房贷、车贷,压力很大,几百元的包包只能望,不可求。
这次聚会,她倍受打击,闷闷不乐,一直想不明白:走向社会,为什么当时学习不用功的同学竟然比学习那么用的自己混得好?
她看到了《人民日报》的一句话:
不用过多理会外界太多的不相干。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只是别人和这个时代想给我们呈现的,把握住自己的节奏,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光也很好。
这句话如一束阳光,赶走了她心中的阴霾。
每个人在前行中,各有不同的节奏,无需追逐别人的步伐。
泰戈尔曾说:“最好的事情总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所以不必慌张赶路,按自己的节奏,步履不停地走过每个今天。
很喜欢一句话:“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人随心走,把握住自己的节奏,活出独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