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性格决定命运的内在逻辑
日期:2022-06-01 16:18:12 作者:郑文清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性格决定命运的内在逻辑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人们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要深究起来,其中蕴含的道理或者说内在逻辑,你还不一定真的捋得很清楚呢。

性格决定命运的内在逻辑

  不知为什么,曾经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我常常思考着这其中的奥秘,后来,我想可能是我讲过好多年的《西方心理学史》课程的缘故吧。

  “性格决定命运”到底如何去理解呢?

  美国作家杰克.霍吉((Jack D. Hodg)撰写的畅销书《习惯的力量》中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从这里面,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性格决定命运”的内在逻辑,但仔细一琢磨,又觉得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思想决定行为?道理上说,“思想决定行为”是没有不妥的,人是理性动物,我们的行为是受到我们的大脑系统指挥的。事实是,我们经常有理想有抱负,但就是没有行动或动作(act)(我这里没有用“行为”,后文可以看到区别),即使行动了,也因为难以坚持,半途而废而终告失败。其实,“行为”(behave)之前应该是“行动”,“行动”是动作,强调“操作”,体现过程;“行为”是“行动”的状态,是“行动”的质量,体现结果。例如,把“驾驶”看作是“behave”,那它是开车门、启动、加油、转弯、打灯、刹车等“act”的结果,所以,驾驶(“behave”)技术好不好,都受到每一个驾驶动作(“act”)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从这个逻辑角度来说,思想决定行为,前面还应该加上一句“行动决定行为”,“行为”是“行动”的模式,“行动”的累积才能形成行为模式。日常语言里我们经常说“行为模式”而不说“行动模式”,其实是这个道理。还有,我们经常说“行为习惯”而不说“行动习惯”,也是这个缘故。

  我为什么要把“行为”和“行动”区别开来,是希望大家引起足够重视,否则,我们就很难养成我们希望的“行为模式”或“行为习惯”。例如,我们都知道锻炼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我们很难坚持锻炼,这是大家经常面临的问题或困惑吧。你制定了身体锻炼的计划,比如跑步,但你可能坚持跑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坚持不下去了,特别是突然遇到了特别寒冷的日子,清晨被子里的温暖使你最终放弃了跑步,你锻炼身体的计划有始无终了。为什么会这样?你可以为自己找出无数条理由辩解,但很重要的一点你可能忽视了,“跑步”(可以视之为一种“行为习惯”)是由许多与“跑步”相关的一系列“动作”组成的,“起床”“穿鞋”“出门”都是“跑步”行为的一系列“动作”,其中每一个“动作”的停止或中断都会导致“跑步”行为习惯形成的失败。因此,行动(动作)决定行为。在“跑步”的行为习惯中,“起床”行动就至关重要,“起床”失败了,后面就无从谈起了。管理学家、企业家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了!道理也差不多吧。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行为决定习惯”其实要转化成理解“动作形成习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重视我们的“动作”(行动)。教育家经常说,小学生、中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智力而是“学习习惯”,是很有道理的。智力固然也很重要,但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一般来说差距不是太大,但学习习惯就有很大的不同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大大地弥补我们的智力差距。小朋友放学回家立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作业不拖拖拉拉,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就是学习习惯形成中的十分重要的“动作”。

  “性格决定命运”,听起来有点抽象,性格是怎么来的?肯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溯源起来,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起点的、甚至大家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动作”而已。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性格决定命运的内在逻辑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