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证明》是一本由[日本] 森村诚一著作,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性的证明》读后感(一):得到后的失去,只是在证明仅存的人性
在推理小说中最容易写的是人性,最难写的也是人性,人性的多面、复杂是主导整部推理小说的支点,却也是我们无法窥破的密码。
有着“日本推理文坛五虎将”之称的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高木彬光、佐野洋及森村诚一,在日本推理小说界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最熟悉的森村诚一的作品是目前为止看的最多的。此次由人天兀鲁思再版的证明三部曲将再现森村诚一的扛鼎之作,重新掀起曾经风靡一时的“证明”浪潮。
证明三部曲作为森村诚一最具影响力的杰作,被众多推理小说名家赋予了高度的评价,松本清张曾称:“看过森村诚一的作品后,我惊喜地发现,社会派推理后继有人了!”而森村诚一自己则称:“在我的小说里,描绘的全是人间的戏剧。”
《人性的证明》作为所看证明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给人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不论是以故事中的背景,或是人物,又或是几位主角的心态、事件的发展,从中透出的人性的反思让人在阅读后感到后背一阵阵发凉。
故事的引入颇具悬念,但以整体架构来看却显得平平无奇,一件毫无头绪的被杀事件,让作者叙述得过于平淡,无法突出其诡异感,导致最初阅读时无法调动起推理的欲望。随着时代背景的叙述,对案件的引入铺垫才让剧情走向趋于顺畅,可见一个案件如果没有背景的引入或者是极具强烈的探究欲望,会让人阅读起来失去代入感。
森村诚一曾说过,一个作家应该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反省历史来揭露社会弊端,追求人生的真谛。在《人性的证明》中以母亲八杉恭子残忍弑子、阶级差异、种族歧视等引出的社会问题,所揭露的社会弊端、人性的善恶以及被成长环境压制的心理成为人性的极致证明。
在毫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人性成为了最后破案的关键点,而八杉恭子为了保住所有的一切所犯下的罪行,也在为了证明自己还有人性的时候选择了放弃一切。
森村诚一借由八杉恭子弑子案表明了人性的复杂与时代、社会、利益相关,无论一个人犯下多少罪恶,人性总能在某个阶段被激发。就像八杉恭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庭、名誉而杀害儿子,杀害曾经的知情者中山种,却仍在看到儿子保存的草帽时被激发出内心的懊悔。也如曾经在战时因种族歧视将内心的不满发泄在战俘身上的肯·舒夫坦,不也是一直心怀愧疚直至死亡吗?
行走在人性的边缘,前路是否有尽头?
《人性的证明》读后感(二):一顶旧草帽引发了血案也验证了人性
妈妈,你可曾记得你送给我那草帽?
很久以前我失落了那草帽它飘摇着坠入了雾积峡谷。
耶哎妈妈,我想知道那顶旧草帽发生了些什么,
掉落在那山坳,就像你的心儿,离开了我的身边。
忽然间狂风呼啸,夺去我的草帽耶哎。
高高卷走了草帽啊,飘向那天外云霄。
妈妈,那顶旧草帽是我唯一珍爱的无价之宝。
但我们已经失去,没有人再能找回来,就像是你给我的生命。
——《草帽歌》@《人证》
1976年,森村诚一凭借长篇推理小说『人間の証明』获得第三届“角川小说奖”。这部小说在1977年被改编成电影,上映即受欢迎。原来,这部电影在1979年,以《人证》被引进中国上映,不但剧情触动了观看电影的观众,上述提到的《草帽歌》也感动了中国观众。
人天兀鲁思最近出版的“证明三部曲”,再版了这部小说,译为《人性的证明》。译本原本主要以日本角川书店2004年版和1977年初版为准。时隔四十多年,这部小说依然散发着它的魅力。
顾名思义,这部推理小说探讨的核心是“人性”,进一步说,是血缘亲情,乃至民族情感。书中涉及几个案件,最初并不关联,实际上,当然还是有关联的,包括负责案件的警方人物,其实也牵涉其中。这些联系并不十分刻意,作者也没有过度强调相互的关联性,情节发展到某处,关键点就自然显露出来,这也是这本书埋伏线索的厉害之处。
森村诚一用美国黑人意外死在日本作为开篇案件,颇有“故作声势”的意思。这类案件涉及外国人,日本警方就不得不加以重视,这种安排其实也增加了书中人物关系的复杂程度。警方在侦查这个案件的同时,另一起案件也发生了。不过寻找案件线索的不是警方,而是涉案(受害者)的家属,顺着这起案件,又带出婚姻、家庭与出轨相关的人性议题。后面接连发生的案件,又牵扯出教育与虚伪精英、正义等议题。不管是在美国还是日本的案件,民族议题和因果循环,也被包含在其中。所以,这本书在这方面的信息量亦算丰富。
这本书所有案件中,最出其不意且是这本书的高潮部分的,是美国黑人的真正死因。一般而言,外国人死于国内,不免涉及两国办案程序甚至政治问题,森村诚一甚至将其上升到民族议题中去,这样的案件也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紧张氛围。但实际上,美国黑人在日本被唯一在世的至亲之人伤害,后而自尽,全然与两国政治、民族问题无关,仅仅只是他对“草帽”与母亲的深爱。书中那句“妈妈,我是你的累赘吗”,足以攒人热泪 。书中人说,所谓人性的证明,考验的是为人母的人性,森村诚一的野心并没有止步于此。母性只是主线。在这本书中,还有人物面对婚姻、爱情、出轨、纵欲、堕落、无意犯罪时暴露的人性,这些人性并非完全是黑暗或恶劣的,但也足够让读者认真思考,不同的议题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有一点,或许读者不太关注的,便是这本书提到的美国与日本民族仇恨问题。二战后是这本书其中一个重要背景,也是某些罪恶和仇恨的源头。一直以来,我们甚少了解日本人对二战失败的真实感受,只知道他们否认一切罪行,或者厌战等等。对于他们这些态度,我们难以理解。在这本书里,不乏对美国兵如何以战胜国的姿态在日本张牙舞爪,虐待日本民众的描写,这或许是探寻战后日本民众真实心理的其中一个窗口。
本文所用插图摘自电影《人证》剧照
《人性的证明》读后感(三):当罪犯坦诚的时候,他是在证明自己有人性,而与他对赌的以为自己不相信人性的警察,却发现自己依然相信人性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正沉迷于横沟正史的《金田一探案集》。我花了一个多月看完了这个系列的25本小说,每一本都让我惊叹,读完又感觉回味无穷。但每次读完好的小说,都担心下一次读不到质量这么好的小说了。所以我这大半年没再看其他推理小说了。而这次五一难得有5天假期,我决定重新收拾心情看几本推理小说。
横沟正史说过,“《人性的证明》是森村诚一最高的杰作,也是日本推理小说中的扛鼎之作”。所以我选择了这本重新出版的旧小说。书籍封面是我看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当我看完整本书以后,我感觉封面设计得非常好。
森村诚一是一个有良知、正直的作家,他在2008年初写了《恶魔的饱食——日本731细菌战部队揭秘》全三集,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并将免费赠送给学校图书馆、各抗日战争遗址、纪念馆和有关机构,以期记住历史,不让历史重演。
当面临日本军国主义者和右翼团体的恶意攻击时,他泰然自若,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援引日本宪法条文据理作出反驳,辑为《日本国宪法的证明》一书,由德间文库出版发行。他以无畏的精神表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目的:“当一个只知版税与稿酬的作家,我是无法容忍的。”“作为一个作家应当关注社会问题,以反省历史来揭露社会弊端,追求人生的真谛,这才是我写作的目的,也是我生存的意义。”他的所作所为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
在这本小说中,作者充分展示了他高超的推理小说写作水平。首先,作者的开头谜题让人惊叹又忍不住往下看。惊叹是因为证据太少了,即使我看过这么多推理小说,我也不知道从何查起。所以我想看看作者怎么往下写(编)。
其次,在开局的谜题太难的情况下,那么必然有一个关键人物挺身而出,不惜一切代价去找这个案子有关的所有证据。而这个人就是从小意外失去双亲的刑警栋居。作者娓娓道来了栋居童年的悲惨故事,我本以为他成为刑警是为了报复社会,而后面的剧情发展证明我想多了。但是在故事最后的结局,又有栋居童年悲剧的伏笔。我不得不说,作者真是让读者们省心的好作家。
再次,作者为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不时地抛出一些似乎与案件无关,但是最后能给案子最终破解提供重要线索的人和事。这些故事让读者觉得自己被作者眷顾,开了上帝视角,因此会开心地往下看。也许聪明的读者都能提前想到结局。但我这个没耐心的读者,看了三分之一就翻到最后看了结局。
最后,案子的结局揭示了为什么给这本书起名为《人性的证明》。因为当警察拿着微不足道的证据去诱导罪犯说出真相的时候,他在赌对方是有人性的。最后在犯人层面,刑警栋居赢了。但在刑警栋居自己的层面,他输了。因为他以为自己因为童年的悲剧,不相信人性了,其实他内心却是相信的。
写作技巧之外,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社会现象。如二战后美国士兵在日本肆意妄为,伤害了很多日本人民。美国纽约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与人的感情却是冷漠的,而有一些地方很落后,间接培养了很多犯罪人员。
这本书里也谈到了亲子关系和婚姻关系。失败的亲子关系就像八杉恭子和她的孩子,她以为自己为孩子做了最好的安排,殊不知孩子以为自己是工具,悄悄叛逆了。
而小山田和文枝的婚姻关系,本来还算顺利,但因为丈夫过于强的占有欲,折腾坏了身体,最后妻子需要外出工作支撑家庭,然后她遇到了让她更有生活极强的男人。还好,小山田和妻子文枝的出轨对象,最后为了文枝的下落,动员了一切资源去努力,最终为整个案子的破获贡献了个人的力量。
这本书里的每个人物在认真地生活。也许他们遭受过生活的磨难,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信念,去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好一些,而这些事情积累多了,我们的社会就变好了。
如果你也喜欢推理小说,建议你一定要来看看这本书。这本书信息量一般般大,我大约耗时5小时读完了它。最后祝所有读到这本书的朋友们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