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鞭炮零伤人事故叫好
细心的市民可能发现,今年春节期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少了许多。根据城管部门的统计,春节假期期间,济南市的鞭炮垃圾比往年少了一半多。同样,(2月8日,齐齐哈尔新闻广播)马年春节期间,齐齐哈尔急救中心鞭炮伤人事故挂零!这是多少年来非常罕见的,极其稀有的,笔者为之兴奋和叫好!(2月7日 济南时报)
“爆竹声声辞旧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自古以来,过年了,不放鞭炮,听不见鞭炮响,闻不着爆竹味,似乎新一年就“请”不来。一代一代,这个习俗传下来了,习惯有了,事故也跟着来了,每年因鞭炮引发的各类事故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火灾除外,对人来说,轻则炸伤手眼,重则炸毁人命。如此看来,传统习俗也不见得个个值得保留和发扬,不放鞭炮照样能过年!
今年除夕,鞭炮声小了,鞭炮伤人事故少到挂零,多么可喜可贺的一件事!笔者认为原因有四
观念转变了。改革开放了,百姓观念也跟着变了,对过年燃放鞭炮的习俗不再那么热衷,多与少,放与不放,都不是太过计较了,大有无所谓之说。正如“正月剃头死舅舅”旧习俗一样,如今正月里的理发店照常门庭若市,美发护发客流不断,舅舅们不也活的好好的。不放鞭炮,少放烟花,对控制PM2.5还有益,何乐而不为?
鞭炮安全了。近年来,国家对鞭炮加大了安全监控力度。从制作加工,到中间运输存储,再到定点销售出售,都有严格细致的把关。这其中,既有对烟花爆竹之害认识之深,又有对国民身体健康之高度负责。商家卖的是安全的鞭炮,百姓放的是安全的爆竹,事故率自然就降下来了,看来,管和不管就是不一样。
物价上涨了。经济发展了,鞭炮、烟花种类翻新,大至水桶装,小至笔芯细,价格却如滚雪球般连年上涨。过去,一个除夕,100—200元的爆竹就足够了,可现在,300—400元的爆竹都不太多。听声响,图个乐,当时挺过瘾,事后,望着大笔的钞票在辞旧迎新中炸成了废纸,或者花钱买事故,心情会好吗?鞭炮买不起,咱少买,出事故,更不划算。不放鞭炮,年也照样过。
孩子减少了。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一对夫妻一个孩”,孩子比例逐年下降。孩子少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放鞭炮自然少了。谁不怕燃放鞭炮炸伤了孩子?谁舍得让孩子一个人放鞭炮玩?谁有多大胆量让唯一的孩子从爆竹中取乐?放鞭炮的孩子少了,鞭炮之害自然也就少了。
愿鞭炮零伤人事故不是个案!愿鞭炮伤人事故永远挂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