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出道23年,被网友骂上热搜,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日期:2022-01-27 17:32:02 作者: 一直努力码字的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阅读:

出道23年,被网友骂上热搜,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阿德勒

  图片

  7岁写作,9岁出书,19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二十几岁就成了很多热榜综艺的常客。有才,有钱,有名。

  可是,她不快乐。

  她叫蒋方舟。

  她的不快乐,源于她的自我贬损,和讨好他者。

  和异性交往的时候,她会时常产生自我怀疑。

  “他喜欢我什么呢?”

  “他到底看上我什么了?”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有一回,蒋方舟不爱了,想分手。

  分手不可避免会伤害别人。

  蒋方舟就在电话里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低姿态的道歉,说了整整两个小时。

  可前男友不依不饶。

  在挂断后,依然是各种电话、短信轰炸,羞辱之声不绝于耳。

  蒋方舟崩溃。

  图片

  可即便如此,蒋方舟也是沉默的崩溃,不敢说一个“不”字。

  在节目上,蒋方舟感慨万千:

  恋爱是这样,工作也是这样,我非常害怕起冲突,也非常害怕别人不高兴。

  图片

  这种“讨好”辐射到了蒋方舟所有人际关系。

  很多次,她跟朋友讨论学术方面问题。

  对方的理论明明歪得离谱。

  蒋方舟内心也是100个不认同。

  可是,恐于对方不开心,蒋方舟依然毕恭毕敬说:

  哇,说得太对了,你再来一段呗!

  讨好别人,就意味着要压抑自己。

  时间一长,快乐就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图片

  按理说,蒋方舟年少有名,天赋过人,人生里里外外都应该顺利得让人嫉妒。

  为何在社交上,有这么明显的BUG?

  这个问题,还需要从蒋方舟妈妈身上说起。

  图片

  蒋方舟妈妈名为尚爱兰,是一名语文老师。

  她对女儿期待极高。

  在孩子出生前,她就想好了,如果是女儿,就取名“蒋美丽”。

  1989年,蒋方舟呱呱坠地。

  尚爱兰看了一眼后,随即打消了取名“美丽”的念头。

  她对女儿容貌不满意。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指望女儿将来做个“天仙美女”是无望了,那怎么办?

  尚爱兰改变主意,那就让她当作家吧。

  1996年,蒋方舟7岁。

  大字还不识几个。

  有一天,尚爱兰跟女儿说:“国家出台了最新法律,每个小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写一本书,否则就会被警察抓走。”

  蒋方舟瞪大眼睛看着妈妈:真的吗?

  尚爱兰点头。

  望着妈妈肯定的眼神,蒋方舟对此深信不疑。

  此后多年,蒋方舟甚至一听到街上有警笛声,就会躲在被窝里哭泣。

  她担心自己真的被抓走。

  为此,她也开始拼命认字写书。

  图片

  蒋方舟童年是被异化的。

  自从“新法律”出台后,桌面上的玩具、漫画,都被送给隔壁家小朋友了。

  取而代之的,是《萨哈拉的沙漠》、《卡夫卡全集》这种晦涩难懂的文学作品。

  回望母亲对自己的苛刻,蒋方舟用了4个字形容:

  禽兽不如。

  图片

  别人童年在睡懒觉。

  蒋方舟却是起得比鸡还早。

  清晨4点,蒋方舟的房门总是准时被敲响。

  因为蒋方舟有两份“家庭作业”。

  一份是学校老师布置。

  一份是由妈妈安排的写作任务。两个作业,必须不打折扣完成。

  蒋方舟说,我没有餐桌,连自己床也没有。

  因为书桌就是餐桌。

  沙发就是她的儿童床。

  吃完写,写完睡,除了上洗手间,连房门都不用出。一个十几平米的小屋,就装下了她整个童年。

  图片

  蒋方舟也曾有过反抗。

  有一年,蒋方舟读初中。

  学校排名竞争激烈,母亲安排的任务,也越来越密集。

  蒋方舟不堪重负。

  有一次,她在家写着写着,忽然疯了一样,爬上走廊护栏。

  “你现在就给我办退学!不然我跳下去!”

  图片图片图片

  尚爱兰慌了,连忙回应:答应你,都答应你!

  蒋方舟被救了下来。

  她本以为,经此一闹,母亲不会再逼自己出书。

  可是,没有。

  反倒是学校做出了让步,允许蒋方舟可以不写老师布置的作业。

  至于尚爱兰,鸡娃依旧。

  蒋方舟每天都要给报纸供稿。

  出书任务一本又一本。

  图片

  蒋方舟说,家里一半以上的积蓄,都是靠我写稿赚来的。

  蒋母严厉,可见一斑。

  图片

  在学习上,尚爱兰全力施压。

  在生活上,她控制欲爆棚。

  尚爱兰不允许蒋方舟早恋。

  有一会,蒋方舟跟班里一个男生暧昧。

  尚爱兰知道后,脾气上来了。

  跑到学校,当着众人面,一脚把蒋方舟撂倒在地。

  图片图片

  对于此事,多年后蒋方舟仍耿耿于怀。

  “当时我喜欢的那个男生也在,我感觉自己超丢脸。”

  图片

  尚爱兰不允许女儿留长头发。

  如果蒋方舟反抗,她就会将女儿拽到理发店,强行剪掉。

  这样做为什么呢?

  蒋方舟解释:想泯灭我的女人味。

  图片图片

  没了女人味,就没男生喜欢。

  蒋方舟就不会恋爱,从而必须屈服于自己安排。

  尚爱兰的控制欲可见有多强。

  蒋方舟还讲过一个细节。

  读小学那会,每天上学之前,母亲都会给自己2块钱。

  这是早餐钱。

  可蒋方舟从来都不花。

  上课的时候,饿了就捡东西吃。

  地上有什么就吃什么,甚至连橡皮、尺子也拿在嘴里蹭一蹭。

  为什么这样折磨自己?

  蒋方舟说,把钱攒下来,然后展示给尚爱兰:妈,你看我多乖。

  图片

  由此可见,在这段关系中,尚爱兰是绝对的领导地位。

  蒋方舟就像是古代君主的随从。

  随时随地都要看母亲脸色。

  小心谨慎度日,讨好如影随形。

  可能有人好奇,那蒋方舟父亲呢?为什么她的童年只有妈妈?

  因为蒋方舟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作人员。

  大部分时间都在火车上度过。

  回家时间少,留给女儿的时间就更少。

  图片

  父亲的缺席,给尚爱兰的越界提供了空间。

  这对母女的关系,也逐渐往更极端的方向靠拢——病态共生。

  图片

  19岁那年,蒋方舟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都说大学是走向独立的关键阶段。

  可尚爱兰还是不放手。

  她不舍千里,从湖南搬到北京,跟女儿同住。

  这种同住,堪比“男女朋友”还亲密。

  尚爱兰醒得早。

  起来没事做,就走到蒋方舟床头,偷看女儿手机。

  每一个对话框,每一条朋友圈,全部逐一查看。

  有时蒋方舟醒过来,也不说话,默默看母亲检查完自己的手机,看完了,放回原处。

  图片

  图片:三联周刊

  有段时间,蒋方舟没有准时回家。

  尚爱兰不悦。

  但她的不开心没有直接表现,而是用祈求的语气,说了一段话:

  我看一个台湾的综艺节目,一位女艺人养了一只失聪的狗,很好奇狗每天在家做什么,就装了摄像头。

  发现自己每天走后,狗就一直趴在地上,用头顶着门,这样就能第一时间知道主人回家了。

  我就是那只狗。

  这番话成功激起了女儿的愧疚。

  从那以后,蒋方舟再也没有半夜回家。

  蒋方舟说过,人生前十几年,妈妈就像是男朋友一样的存在。

  图片图片

  尚爱兰想法也差不多。

  曾有主持人问尚爱兰:“教师,作家,蒋方舟妈妈,如果从中选一个做自己人生标签,你选哪个?”

  尚爱兰毫不犹豫选择最后一个。

  在她眼里,女儿就是自己人生的全部意义。

  图片

  从心理学讲,这就是典型的“病态共生”亲密关系。

  没有界限,没有分寸,没有独立。

  尚爱兰围绕着女儿。

  而蒋方舟也必须配合,妈妈希望她是什么样,就得成为什么样。

  种其因,得其果。

  在这种病态关系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

  一种是异常反叛,想夺回人生自主权。

  这些孩子也许会早恋,也许会自残,也许是离家出走。

  总之会用一切办法跟父母“决裂”。

  幸运的孩子,会脱离束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不幸的孩子,可能就用了更极端的方式:自杀或杀人。

  比如,吴谢宇。

  另一种的情况则更为普遍,被控制的孩子,丧失了反抗的意愿。

  她习惯了讨好,习惯了委曲求全,习惯了“妈,你说了算”。

  最后精神被阉割,逐渐压抑自我。

  蒋方舟,活成了最后一种。

  图片

  人不能没有自我。

  压抑自我,就会别人眼中寻找自我。

  可是,通过别人评价来断定自己的价值,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啊。

  你会变得敏感,讨好,做什么都唯唯诺诺。

  生怕得罪了别人。

  蒋方舟就是这样。

  她说,每次跟人打交道,脑中潜意识冒出几个问题:

  他会不会讨厌我?会不会不开心?

  我有没有符合他的期待?

  图片

  讨好者从不快乐。

  自卑之于蒋方舟,挥之不去。

  蒋方舟曾跟徐静蕾一起参加节目。

  大家聊到相亲。

  蒋方舟说,在相亲市场,自己就是被挑选的那位。

  徐静蕾惊呆了。

  她说:

  干嘛这么自卑,你有颜又有才,有几个人能配得上你呀。

  你要这样想。

  图片

  蒋方舟尴尬笑了笑,露出一副“可惜臣妾做不到”的表情。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很庆幸,蒋方舟正在自我救赎的路上。

  2016年,在意识到自身性格问题后,她离开母亲,只身奔赴日本。

  一个人隐居一年之久。

  这段时间,她深居简出,减少社交。

  反思跟人相处的模式。

  不再理会网上对自己的评价。

  图片图片图片

  过去一直习惯隐忍。

  现在,蒋方舟也想试试发脾气的感觉。

  有一回,蒋方舟跟一位老师吃饭。

  饭桌上,这位老师倚老卖老,各种装逼。

  蒋方舟听得那叫一个憋屈。

  换以前肯定忍忍忍,但在当时,蒋方舟突然站起来,对着老师一顿臭骂……

  骂爽了,蒋方舟转身,摔门而去。

  骂人之后,蒋方舟心情相当畅快。

  她四处奔走相告:

  好开心好开心,我终于骂人了!

  图片

  蒋方舟做过一个演讲《我是如何克服“讨好型人格”》。

  里面有段话:

  真正能够欣赏你的人,从来都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故作谦卑,故作讨好的样子。

  蒋方舟,正身体力行。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觉知到自己问题的时候,问题,其实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蒋方舟可能还未完全走出旧日的阴影。

  但我相信,以其聪慧和顽强,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尚爱兰带走的,她会靠自己找回。

  被原生家庭扭曲的,她终会一点一点,重新活出来。

  这沿途的风景,正如她书中所写:

  “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出道23年,被网友骂上热搜,她到底做错了什么?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