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点志气行不行!”常常为儿子的没有毅力而怒气十足。每次他都谨小慎微的点头,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还是常会看到他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练习打篮球的时候,别人都在根据老师的指挥认真进行练习,他却一直磨着我说:“妈妈我累了,让我歇一会儿吧。”连教练听了都直摇头。女儿为了作业里有一个字写不好,边擦边写,没写好,擦了再写,写了无数遍,本子擦破了,哭着重新把整篇作文都重写了。我虽然并不觉得这是好事,但儿子却是另一个极端,作业里面一个字里某个笔画没写完,多一横、少一点,给他指出来,就顺手在上面划一下,经常是一个捺都能写出拼贴风格来。作业勾勾画画,看字就知道这是一个内心狂舞的淘气包。每一次的考试成绩与妹妹差了十万八千里,人家还很理直气壮:“我比好朋友还多两分呢。”我真是恨铁不成钢:“你怎么这么没有志气!”
儿子和有个好朋友和他一样酷爱乐高,家里和我们一样也买了很多英雄工厂系列的人偶,人家孩子不但按照图纸拼的超好,而且能自己设计各种庞大的人偶,最主要的是人家的零件都是以人偶形式出现的,一一排开又帅又好收纳。他呢?每个英雄买回来按照图纸拼好一次,稀罕两天后就拆成散件,自由发挥了。常常是各种零件混在一起再不见天日,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洒落在地上,带给人一种怎样的无力感。于是我无数次提出帮他一起找零件,我们把零件组装成成品展示在家里,要比每天都对着一堆不招人待见的零散碎片要好得多。可即便是我帮忙到如此程度,但依然是避轻怕重的一边让我帮忙,一边挑个巨小无比难度特别低的拼完一个就算大功告成。我热情地鼓励他继续,人家往往已经迅速收工了。有一次,我在地板上怒气十足的说:“你能不能有点志气!咱能不能专心把这些乐高都拼起来?”
他又一如既往的瞪着大眼睛,无辜的看着我说:“妈妈,我块累死, 实在不行我陪你再拼一个吧。”“怎么明明是你玩的事,倒成了你陪我,不拼就算了。”他如释重负的长长出一口气。
“你知道有志气是什么意思吗?“他摇摇头说“不知道。”我说:“不知道?你干嘛每次都点头。”他说:“妈妈说了,我就答应呗。”我把他搂在怀里慢慢的跟他讲志气这个事,比如说你在做一件事情,但是做的不太好,同学在旁边看着,笑话你是个大笨蛋,没志气的人呢,就会咣当躺在地上承认自己就是这个大笨蛋,有志气的人腰杆儿挺得笔直坚定地告诉他们你们错了,我一定能做到最好,然后他会去努力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我虽然一直告诉孩子,不必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而去做任何事,凡事只为给自己一个交代,然而不同的孩子心性毕竟不同,他这般得过且过也心安的孩子,毕竟终究要适应丛林法则,上进心总是要有一些的。
我不知道这番并不算特别贴切的解释会不会让他恍然大悟,只是以后练习篮球的时候,他总是坚持到底,还问我:“妈妈,我是不是很有志气。”
培养孩子的道路上,要用心引导,多一些耐心,用孩子能听懂的话才是未来引发孩子人生质变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