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同古城
刚看到一则有新闻,山西省大同市换了新班子开会宣布,要在大同市复建的北魏故城内回迁"原住民",再现"市井气息"。大同人为之一震。
咱也顿时心里一亮。领导这是有烟火气的决定。大同古城回复的生气指日可待。
大同古城是复古复旧的宏篇巨制,是一个时代的造城大王,中国市长的品牌人物耿彦波先生的经典作品。耿市长造大同古城的大手笔,就如150年前法国巴黎市长奥特曼一样,翻新建设了巴黎城,饱受争议。目前奥特曼基本翻身正名,巴黎已是世界城市的明珠,非议的舌头卷的无力了。大同古城,至今海内外的两种声音还不绝于耳。有的说是破坏性的作品,把原滋原味的历史歪曲了。叫好的多些。赞扬耿市长横刀立马大气魄,再造了一个宏伟的塞北大城堡。
曾经大同古城没有建好,酣战时换将。耿市长被一纸调令叫回省城太原市。古城的骨子架子有了模样,经络和肌肉还没贴上。耿彦波看着没造完的老城遗憾的离开。有人偷拍到了他坐在车上,经典型的挥泪,正式与大同切割告别。
耿彦波离开后,大同换了好几任领导,在七七八八的鼓噪声中,复建的大同北魏古城总算有了模样。风儿暖不暖鸟知道,水儿美不美鱼知道。大同古城究竟如何,你到大同的街头和土生的草根们扯一扯,哇塞,自豪的不得了,说起来好象耿市长是爷。当年土冒烟飞时,诅咒漫骂"耿拆拆"的,也一改口风。大同古城的牌子,覆盖了几十年"中国煤都"的市誉。化石能源时代已近尾声,头顶上老被傻大黑粗的煤誉盖顶的确不好。古城是文化,当地底下的煤面子挖完之后,大同不会沉沦。历史文化的牌子是闪亮千秋万代的。
大同复建的古城是明朝洪武年间的版本。朱元璋把元朝蒙古统治者赶走后,大同是北方最重要的国防屏障,所以派了明朝开国时顶尖的重臣徐达将军,监制了塞外的这座巨型城堡。大同城的城墙其高度,宽度,坚实度,比国内古都西安城,南京城都宏伟壮观。复建的东西自然吸收现代的建材和钢木技术,城楼,墙体更显巍峨壮观。
大同古城的硬件壳是明代的,包袱皮里的内容却是烩北魏,辽金,元,明清时代于一炉。
1500年前,来自大兴安岭的北魏鲜卑族逐渐强大,自拓跋氏开始,大同这颗明珠就镶嵌在这颗星球上熠熠生辉。经过了数代兴衰更替,大同城沉淀了独特厚重的文化。城内中心闻名的"四牌楼"周围,至今较完整的保存着国宝级名刹。大华严寺,小华严寺,善化寺等古建,无论宏大的布局,美仑美奂的殿宇,寺内精美绝伦的雕塑雕像等艺术遗存,海内外游人无不击掌叫绝。
大同古城的包袱里有货,有料,有故事。这座城真值得建设。万事双刃剑,如果象意大利罗马城般原味保存着旧世纪的废墟,也可以提供想象力。但文物的品质不同。造壳不丟了魂魄,加强了回味和记忆,也挺好。历史文化不是僵硬的东西,活化了,让一代代新人重温衔接时空足够。时间是文化,空间是文明,故事和实物并存,相信大同古城会越来越好。
(二)一片古城崛起
继大同古城之后,山西乃至全国许多地方刮起了一段兴建古城,古街的大风。
2021年,太原明古县城五一正式开城了。很是热闹。据说连动迁加盖城墙,修老房子等投资了300亿左右。这个作品的操刀人还是后来任了山西省会太原市长的耿彦波。耿彦波造的太原古县城,是他任上的最后一个作品。他造过灵石王家大院,榆次老城,后沟民俗古村,常家庄园,大同古城等。造景点造景区已得到时间的检验。至于城造下了,以后能不能活下去,还须拷问时间老人。
2021年春节,山西最热闹的古城当数忻州。
大同古城,折腾了十年之久,仍在建设中。气魄非凡,要重现北魏平城的繁华。口号很大,不是山西的大同,是中国的大同。说实话,大同的古城只是个壳,瓜好,人们不是吃皮,最主要的是吃瓤子。大同古城里缺的东西太多。
平遥古城,不紧不慢,已然成为文旅的热点,是世界的平遥,国内古城的标配样本。
晋中祁县,代县以及各个县城的人都捶胸顿足,后悔当时好好的城墙毁于一旦。都有心思逐渐把城门楼子重新垒起来。
古城热没有降温。喊文旅好象眼里看不到城墙垛口,看不到几座歇山顶子的钟鼓楼,到县城不钻几次城门洞,就找不到本地的历史文化。
太原五一广场也在大改造。脚手架林立,早飘飞成烟云的"首义门"要重新复古回来。商业街早已消逝的钟楼,也要用水泥铸起来。都是一个套路。
建古城,修城墙,找到过去的感觉,说对不对没有任何意义。人们过日子的问题解决了,肚皮和穿衣根本不在话下了,剩下的钱干什么,搞建设,垒房子,文化一个美环境。
花钱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比挣钱热血沸腾。多少钱扔进去,平地上弄成想象力作品的古城,很刺激,又有政绩感,成就感。
古城能不能文旅起来,设计人津津乐道。世界很大,该看的太多。
老百姓有句话,有在一在二,没再三再四。意思是同质化的一些事情,做的太多不但不吸引眼球,反而让人厌烦,味同嚼蜡。
所以,古城风别继续刮下去。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天大的秀场都是过眼烟云,人类需要天长地久,永恒的主题还是过日子。
古城的日子过下去,是一道难题。钢筋水泥垒起来了,银行和财政的债务爬到帐本上了。还不还债先不提。
本人也是不甘寂寞的,多年来喜欢乱跑。不说海外,自家江山有看不尽的花花世界。囯内也紧的转悠,华夏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到处是传说和故事,美山丽水。看的多了。古城,城墙,染色的灰砖头,爬满了蛛网的复旧老房子,复制的老物件,刺激岀兴奋感很难。
文旅说来七个字,就是那么一回事。同质化的东西不新鲜,常端着一碗不咸不淡的饭,不吃腻才活见鬼。
(三)这么多古城要干什么
码字说古城,就是带着些隐忧的。
古了一大堆房子,有了躯壳无灵气,毫无活相的摆设。人没有活化起来,古不来就愁思不展,引流吧又乏术。
印象中有个文化人创意人岀招,说用行政手段把外地的有钱人鼓捣到古城周边来。开玩笑。抽别人的血活了自己,把别人搞成死城。但古不出生气,古不出效益,年年还要还贷款。必然会古岀一堆麻烦。
我们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也是眼看着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实实在在是这个时代的体验者。人说读山西的历史,就是读华夏的历史。到山西各地旅游,就是阅读古老的中国。这么讲一点也不过分。
文化的痕迹,丧失了原味,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毁灭文化的一幕又一幕,至今还历历在目。梁思成想用一己之力把老北京城保住,哭呼哭喊又有什么用,北京城还是只留下了完整故事。各地也一样,大破四旧,消灭牛鬼蛇神。童年在晋中的农村,也戴着红袖章参与大破,拆关帝庙,叮当二五的砸毁菩萨爷的泥塑。村里那阵子还有土围子,村口有几百年的残破楼门,一并推倒砸烂。街口的老树锯倒,旧世界就是要全部砸烂,让它荡然无存。
今天回忆起当年的砸,心中还在发颤。
并不止拆去一个GDP,今天从新建起个GDP这么简单的。而相当于把原始的一页页历史典籍扔到火里烧掉,从新组织一些秀人再创造复古历史。
人有魂魄就灵动起来,城有魂魄才可以活力四射。如果古城建成一座总是靠喂饭的植物人,那给过日子添了麻烦。
以前每个城建起城墙,都是为了战争防御,为了安全的围档。许多镇子,村子建土圩子,建碉楼也是为了阻击盗贼,防洪防贼防盗防外来的骚扰。
今天建城墙,复古那么多的老房子,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忆古情结。也是美学的需要。人这个东西,眼睛里看到的总是挑三拣四。实际人的情结怪戾。心里憧憬的完美,只有两样。一是看不到的未来,一是追不回的过去。
过去的老物件,为什么成了文物,因为这些个由砖头,老瓦,朽木组成的房子,承载了许多消逝的故事。不会说话的雕塑,墙画,老树,其实都能和现代人无言倾诉。她定格了那个时代的呼吸,物气和人气。我们带着知识和想象力,就能穿越时代,就能和她们亲切的沟通和交流。
生命的长度,和自己活的岁数不是正比例。不可知的未来能予测多少年难说,追溯过去的岁月是存在可能的。阅读过往的历史,回味祖宗的世故人情,不仅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还可拉长生命的长度。所以我们今天解决了肚皮问题后,文旅才这么热闹。
美丽的山水可以喜悦身心,惊心动魄的大自然造物,也不是震撼一下足够。既然是神工天物,山水也是有灵气的,亿万年来她们是和日月星辰对话的,储藏了无尽的宇宙信息。吸纳天地的魂魄,与日月星辰交换呼吸,山水景观,气势磅礴。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男女,站在高山上舒爽无比,轻盈若飞。站在大海边胸襟广阔,心旷神怡。
古城既然盖起来了,说长叨短既无趣,又没有任何意义。
现代人活的很着急,功利感太强。盖古城也和暴发一样,喜欢短平快。意大利神圣的罗马城几百年才建成。法国巴黎的圣母院前后磨蹭了4百多年才建起来。我们的古城复建神速,今天看到的是高粱地,明年过来一看,水泥铸起一座海市蜃楼般的古城,又象回到明朝,又象回来唐朝,什么意思?民脂民膏,过不了百年塌了拉倒。
(四)古城要活下去
有创意的是才人,抄作业的是庸人。为了"鸡的屁"使劲抄袭古城。房子盖了一片,怎么经营不过脑子。拉下了一堆不负责擦屁股,挨一时骂,更挨千秋骂。
古城作品的流程,一般是领导拍板,房地产商操盘,文化人靠边站,建筑设计师们做作业。最后冠顶帽子,文化创意。结果是大多数克隆的古宅人住的不如鬼住的多。过年过节烧钱演节目闹红火引流,平日里门可罗雀。
天下无处不风景,落眼遍地是山水。自然风光,田园魅力,创意文旅是有心人的创作,一味的抄袭当然是黔驴技穷。
话说一圈儿绕回来。
大同市领导的决定好,终于想要盘活一堆缺人少灵气的老房子,从高大上的云空里落到地面。想到了市井气,想到了原住民,想到了烟火气。
现代评价发达指数,是从卫星上摄录灯亮指数。不信夜空里在各个古城的高点俯瞰,除了几条精心布置的街道灯线,其余各处黢黑一片,阴的瘆人。
北方的文旅难做,冬夜是漫长的,想到冬天绿尽红衰。萧瑟的秋后到春暖花开时计有半年之多,冬天怎么过,漫长的冬是文旅的真空,本身是需求点。还要想到夜晚,古来的,现代的繁华无不称为不夜城。古城的冬,古城的夜如何度过,不能靠几根灯火辉煌的骨头架子撑着,而应设计阳间生灵吃喝玩乐的烟火经络。
古城和历史文化千百年活着,也不是靠几座庙宇和城楼子,都是草根们柴火生活和故事内容的延续。明代洪应明写的《菜根谭》中名言,"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性定菜根才香。愿决策者咬菜根子思考去。
人间大道不是冰清玉洁的大理石路,是滚滚尘烟的坎坷路。古城得有人,有人的地方,老故事新说叨自然要生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