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护工小朱的故事
日期:2021-12-09 20:33:02 作者:晚晴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护工小朱的故事

  护工小朱的故事

  嫂子做手术,为了便于术后康复,我们请了护工小朱。在人们印象中,护工就是简单的服侍病人的工作,辛苦而卑微。但小朱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认识。小朱其实是个50来岁的阿姨,身材瘦小,剪着齐耳短发,很麻利、毫不呆滞拖沓,有着年轻人一样的活力。相邻病床是同一天做手术的,也请了个护工,两个护工相互比着谁更专业些。虽然嫂子较胖,但小朱替嫂子翻身、坐起,甚至人躺在床上换床单,她都做的得心应手。她说得用巧劲,这不算什么,我护理的病人大多都是全身插满管子的。看来做护工是要有技术含量的。

  大凡做完手术,消耗元气,家里人肯定要去熬各种滋补营养汤来补气补血的。但小朱说术后可不能急着补,得先通气。通气之后,也不能急着去喝营养汤,这个时候肠胃虚弱,虚不受补,只能先熬点米粥喝。喝粥的时候,也是少食多餐,嫂子想一次多喝两口,小朱都不让,原则性极强。以前也听过术后进补不当,肠胃消化不良发烧拉肚子的病例,既没有补到气血,反而是伤到元气了。我们很庆幸找了个专业的护工,嫂子术后恢复得很好。

  闲下来我们也聊聊天,小朱对她的工作很满意,她说她能做这份工作要感谢一个人,是她们老家一个做保姆的阿姨。她说她们老家以前很穷,除了土地什么都没有,只要肯干,吃饱饭是没问题的,但挣不到钱。2003年儿子到了上学年龄,因为家乡僻壤,学校离家很远,一个六七岁的小孩走那么远的路去上学,家里人都不放心。老公说:“那就别上了,在家帮我干干活。”可小朱坚决不同意,她不想让儿子也象他们一样受穷。两人为些大吵了一架。吵完后,小朱用仅有的一点钱在县城租了个房子,请自己的妈妈陪读,送孩子在县城读书。然后提着个包,装了几件换洗衣服,要到外面打工挣钱供儿子读书。她买了一张到阜阳的车票,到了阜阳火车站,她提着包不知到再到哪里去。那个时候不象现在,到处都有打工挣钱的机会,加上她老家信息闭塞,她也很少出远门,不知道哪里能打工挣钱,就在火车站外徘徊。突然她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坐有角落里哭泣。她忙走过去蹲下身子问那女人:“你怎么啦,家在哪,家里人呢?”那女的抬头看看她,也不回答,继续哭。她看见那女的半边脸都是青的,很是同情。便从包里拿出一个煮鸡蛋,剥了壳塞到女人手上,那女的不仅没有吃,反而将鸡蛋捏个稀烂。她又从包里拿出一个鸡蛋,剥了壳递给女人说:“我只有这个鸡蛋了,你千万别再捏烂了。”那女的看着好心的小朱,接过了鸡蛋,她们攀谈起来,那女的跟小朱讲,她姓刘,家就在火车站附近,脸是老公打的,老公喝多了就打她。她又问小朱这是到哪里去?小朱讲:“我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便把自己的事跟她说了。刘姨说:“你要没地方去就跟我走吧,我帮你找个工作。”她把小朱带到一个保姆中介机构,因为小朱识字,中介推荐她参加了进京务工人员培训。小朱在那里参加了二十几天的岗前培训,吃住都在刘姨家。培训结束,通过考核后,小朱第一个举手要求进京做护工,而不识字的刘姨却只能留在老家做保姆,继续受老公欺服。

  一晃快二十年了,小朱通过自己勤奋而专业的工作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和赞许,也给自己挣得了丰厚的回报。在老家盖起了楼房,将儿子送进了大学。儿子不仅有了一份心仪的工作,而且找了个当护士的媳妇。她对当初的选择很满意,也对刘姨很感激,每次回阜阳必先到刘姨家住几天。其实她感激的是自己的善良,当年她自己就是个走投无路的弱者,看到别人可怜,她毫不悭吝地伸出自己的援手。真应了那句古话,好人有好报。

  小朱这次回来是想给儿子买婚房的,因为选房要一段时间,她不舍得浪费时间,就又在媳妇工作的医院找了个临时护工的工作。她自豪地说,她准备一次性付款将房子买下,房产证必须写她自己的名子。将来干不动了,她就回老家,陪老公享受晚年生活。

  我很感慨,我们的工作真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只要你够专业够有责任心,无伦你从事什么工作,一样够精彩。

  晚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护工小朱的故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