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贝尔法斯特》观后感100字
日期:2021-12-05 08:30: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贝尔法斯特》观后感100字

  《贝尔法斯特》是一部由肯尼思·布拉纳执导,裘德·希尔 / Lewis McAskie / 凯特瑞娜·巴尔夫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贝尔法斯特》观后感(一):首映结束后,有幸见到导演

  肯尼斯布拉纳的自传式新电影《Belfast》真的很好看,瞬间唤起乡愁。多伦多电影节夺冠。肯叔真是世间珍宝!然后因为是首映,我见到真人了!!电影结束之后肯叔亲自出来了!……妈耶我追星成功了!!

  一开始是从《维兰德》开始追关注肯的,他和抖森是好基友,还推荐他去演了《雷神》的洛基。俩人都是莎士比亚狂热粉。他和伊万一圈人都是好基友,之前星球大战差点选了肯来演欧比旺……很有文化和思想深度的人,highly cultured British(人家是Irish anyway

  《贝尔法斯特》观后感(二):条条大路通《罗马》

  原载于《环球银幕》

  黑白摄影,记录70年代初导演本人的童年生活,家庭婚姻危机,社会动荡暴乱,片名是导演的家乡,领跑奥斯卡最佳影片...你能猜到我接下来要讲的是哪一部电影吗?如果你的答案是阿方索卡隆的《罗马》,那你就错了。因为正确答案是肯尼斯·布拉纳今年的新片《贝尔法斯特》。 虽然布拉纳在各个采访中再三强调自己并没有看过《罗马》,但这两部电影无论在主题上,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的相似性还是十分显而易见的。就算布拉纳本人真的如其所言没有看过《罗马》(虽然我并不相信),制片公司想要靠这部作品打造“英语版《罗马》”冲奥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而影片拿下多伦多电影节观众选择奖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个策略的成功。

  当然,尽管在题材上十分相似,布拉纳和卡隆毕竟还是不同的导演,因此在表现的手法上还是大相径庭的。肯尼斯·布拉纳是个什么样的导演呢?这其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他曾经是个极具声望的莎剧演员,凭靠自导自演的莎剧改编《亨利五世》一举打入电影届,一次性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和男主角,一时风头无两,被冠“劳伦斯·奥利弗第二”的美誉。可随着两部执导的莎剧《爱的徒劳》和《皆大欢喜》接连失利,布拉纳开始转型成为一部商业片导演,但是,他的转型之旅并不顺畅——翻拍的奥利弗经典《足迹》票房口碑双失;《雷神》差强人意,不温不火;上一部作品——迪士尼流媒体儿童奇幻片《阿特米斯的奇幻历险》——更是他导演生涯的低谷。因此,这部自传体家庭年代片,可谓是布拉纳文艺片的一次回归。更有趣的事,布拉纳莎剧导演和商业片导演的影子都能在这部家庭戏里得到体现。

  作为一个剧场出身的演员导演,布拉纳对于演员调教的功底是毋庸置疑的。在《贝尔法斯特》里,从饰演童年布拉纳的新人小演员裘德·希尔,到《五十度灰》出身的偶像派演员杰米·多南,再到多年一直不温不火的老戏骨塞伦·希德,饰演布拉纳家庭成员的每一个人都在这出低调的群戏里贡献出的精彩的表演。但是,这部戏的戏眼还是在两位女性角色身上:饰演母亲的凯特瑞娜·巴尔夫和祖母的朱迪·丹奇。

  巴尔夫的母亲是电影的情感核心,在动荡的年代下独身扛起一个家庭,保护和教育年幼调皮的儿子,思念也埋怨外出打工的丈夫,最后不得不在家乡和家庭的未来之间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丹奇的祖母则一直默默地坐在角落,安静而祥和,却在几处闲笔贡献了全片最动人的段落。在和孙子看完戏后,孙子兴奋地说着以后一起去各种有趣的地方游玩。一辈子没有离开贝尔法斯特的祖母只是笑着看着他,落寞而惆怅,一个小镇家庭妇女默默牺牲的一生全部在丹奇的一个眼神里。丹奇的一个眼神也是电影结尾的船锚,将影片定格在一个温馨又伤感的基调上。丹奇谦和平静的表演升华了整个电影。

  可惜,与丹奇低调的表演相反的是,拍惯了商业片的布拉纳不由自主地想要戏剧化这个关于家庭日常的电影。比如片中关于暴徒打架的一场戏,布拉纳用上了子弹时间来描绘暴徒的拳头如何重重地打在一个邻居的脸颊上,邻居的口水在慢动作的镜头下喷射四溅。这样的处理即俗套又突兀。更要命的是,全片的高潮戏把多南饰演的父亲渲染成了一个超级英雄似的角色,和暴徒有一场西部片般的一对一决斗,一发致命,拯救了整个家庭。

  不过,或许商业化的处理正是这个电影的目的:给不愿意看《罗马》的观众打造一部英语的,娱乐性更强的《罗马》式家庭回忆录。

  《贝尔法斯特》观后感(三):《贝尔法斯特》肯尼思·布拉纳对家人的感谢

  ( Belfast ) (A-)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罗马》与《米纳里》的混合,用黑白的影像呈现出一个9岁小男孩童年在家乡贝尔法斯特那段改变人生的过往。我个人觉得一些曾经背井离乡,迁徙或移民到其他地方生活的人会特别有共鸣。特别是已经进入中年、老年的人,生活已经稳定下来,更容易回顾往昔与家人和邻里相处的时光。

  导演提到他想撰写这个故事是因为疫情导致大家都隔离,人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让他回想起童年战乱期间担惊受怕的日子。片中的9岁小男孩Buddy代表了他曾经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时光。当父母为全家担忧时,在小孩眼中没有那么多压力和烦恼。而从小孩视角讲述故事总是因为天真无邪更加打动人心。

  电影其实并没有太多冲突,大部分都是Buddy每天生活中经历的琐事,即使也能感受到大人世界中的不安,但他心中顾虑的只有:离开的话就见不到暗恋的女同学。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场街头冲突,Buddy因为被邻居女生带入了骚乱,顺手从被砸的店里拿走了一盒零食,结果妈妈知道后大怒带他回归店里归还,却差点遭遇不幸。一家人在胆战心惊的一天劫难过后,Buddy的手中依然紧紧抱着那盒洗衣粉。影片在这里达到高潮,让人看到了他一家人最终选择背井离乡的原因。

  Buddy成为了现在的导演兼演员肯尼思·布拉纳 (Kenneth Branagh),而他更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去展示当年父母和祖父母经历的一切,证明对于小孩来说,无论外面有再大的风雨,只要有家人在,总是感觉到足够的爱与安全。很感人的部分是最终他们必须与祖父母离别,远走他乡,而前面足够的生活点滴已经让观众足以喜欢上这对祖父母,就会更加能体会到分离的悲伤。

  但与《罗马》与《米纳里》不同的是,本片比较始终保持着轻松愉快的基调,这可能与导演本人和他父母都具有很活跃的个性有关。即使是悲伤的段落之后,也会有充满乐观情绪的歌曲或舞蹈。小男孩与同学和家人的互动也都富有幽默感,就连学校里的老师都塑造得很有趣。所以整体下来,虽然可以体会到导演小时候经历的一切给他带来的影响,但这一切似乎只是让全家人更加抱团,就算战火纷飞,有家人的保护也并没有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太多创伤。

  虽然多南的演唱片段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但我觉得出演祖父母的两个老演员朱迪·丹奇和塞伦·希德还有小童星Jude Hill更加出彩。

  故事最终给人留下的感觉与《米纳里》更相似,就是片中的一家人都塑造得很生动,温馨感人,小男孩与祖父母的互动最有趣。只不过因为是黑白片,又没有太多牵动人心的故事,这些生活琐碎也许不一定适合大众口味,但最终还是有望在颁奖季有所斩获。

  至少我们都了解了Kenneth Branagh从小就是个有趣的孩子,他的表现欲也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而幽默感则是全家都具有的法宝。

  与其说这是导演给家乡的情书,我反而更觉得是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家人表示感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贝尔法斯特》观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