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王夫人与婢女往生净土
《净土圣贤录》记载:“越国夫人王氏,宋哲宗从父荆王之妻,导诸妾婢,专修净土。后有一婢,无疾而逝。其夕夫人梦婢致谢:‘幸蒙训责,得生净土矣。’夫人曰:‘西方净土可至乎?’婢曰:‘可。’遂导夫人。
顷之,见一大池,中有莲华,大小间错,或荣或悴。夫人问其故,婢曰:‘世间修西方净土者,才发一念,此中便生一华。勤惰不同,荣悴亦异。’……夫人问曰:‘我当生何处?’
婢导之行。可数里,见一华台。金碧辉煌,光明洞然。曰:‘此夫人生处,乃金台上品上生也。’既悲喜交至。其年遇生日,晨起秉炉焚香,望观音阁而立。诸眷方趣前为寿。视之。则已立化去矣。”
有一位荆王夫人,她引导诸妾、婢女专修净土,其中有一个婢女很懈怠,荆王夫人就非常严厉地批评她,说如果再这样的话就要赶她走。这个婢女非常惭愧,于是精进念佛,后来无疾而逝,先往生了。
有一天晚上,夫人梦到这个婢女向她致谢:“幸亏蒙夫人您的训责,现在得生净土了。”
夫人问:“西方可至乎?”意思是说现在能不能带着我去西方看一看?当然,这是在梦中。
婢女说:“可以。”就带着夫人到了西方。后来见到一个很大的池子,应该就是七宝池。中间有大大小小的莲花,有的莲花很茂盛,有的快枯萎了。
夫人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婢女回答说:“世间修西方者,才发一念,此中便生一华。勤惰不同,荣悴亦异。”你只要念佛想往生,才发一念,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生一朵莲花。当然,还要看你是精进还是懒惰,莲花就会茂盛或者枯萎,有这样的差别。
夫人又问:“我应当生在何处呢?”
这个婢女就带着她走,走了有数里,见到一个华台“金碧辉煌,光明洞然”,说:“此是夫人生处,乃金台上品上生。”夫人悲喜交至。
这一年夫人生日的时候,早上起来拿着香炉焚香,望着观音阁,对着观音菩萨而立。因为是夫人生日,眷属们都来为她祝寿,而她就一直对着观音阁站在那里。后来走近一看,才发现她已经站着往生了。
从这个公案我们也可以知道,世间修西方净土者,只要一念的发心,发愿往生净土,念佛时,极乐世界便生一朵莲花。如果你懈怠了,或者退心了,莲花就慢慢枯萎或者消失了;如果你又精进,它又会更繁茂。所以,关键是看我们自己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