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国防科技自立自强中彰显“生命线”威力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郑重发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动员号令,再次吹响“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号角。推进国防科技自立自强,是科技强国、科技强军的必然要求,也是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支撑。军队科研单位政治工作必须紧贴科研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发挥好“生命线”作用,着力把我党我军政治优势转化为科研创新优势。
坚持党对军事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对军事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在军事科研领域的具体落实,也是推进国防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证。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尖锐激烈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军事科研单位必须牢固立起讲政治、守忠诚的最高标准,以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决防止和纠治政治嗅觉不够敏锐、思想掌握不够有力、组织功能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紧而又紧地把正方向、统好思想、守住阵地,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军事科研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强化铸魂育人。绝对忠诚源于对理论的彻底掌握。强军思想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也是推进国防科技自立自强的科学引领。必须把用强军思想铸魂育人作为核心任务,持续加大理论灌输、政治教育、思想武装力度,着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保证党的意志主张直达科研一线、直抵科研人员,确保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尤其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研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切实把铁心向党融入灵魂血脉,始终保持军事科研正确方向。
强化思想引导。军事科研人员学历层次高、认知能力强、对外交流广,加强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引导非常重要。要紧贴军事科研政治性、自主性、分散性强等特点,坚持奔着活思想做工作,既注重“键对键”,又善于“面对面”,把针对性教育引导抓实抓到位。广泛开展谈心交心、互帮互助活动,切实知道科研人员在哪里、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着力找准鼓点、号准脉搏。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在说理、疏导、解难上下功夫,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心坎、覆盖全员。
强化组织功能。科研单位党组织功能作用发挥好不好,直接关系着领导科研能力强不强、科研创新效益高不高。要狠抓科研单位党组织建设,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切入点,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党管科研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着力抓好政治学习、述责述廉、思想汇报、双重组织生活等工作,建好用好“党支部书记之家”,加强党性锤炼和政治历练,切实把科研领导集体和战斗堡垒搞坚强,不断夯实党对军事科研工作全面领导的组织基础。
打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创新阵地
国防科技领域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比拼。军队科研单位政治工作,必须把厚植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作为重要内容,从全局上统筹部署、从点滴处涵养培育,让创新创造活力在军事科研领域竞相迸发。当前,重点是做好“加减乘除法”。
加——就是加油鼓劲。突出科研人员主体地位,真正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落到实处,切实为科研创新端好盘子、搭好梯子、当好绿叶。从教育、管理、培养、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关心关注科研人员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为科研人员创造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减——就是减负松绑。牢固树立一切服务科研、一切保证科研的思想,在改作风、纠“五多”上使实劲。坚决防止和克服军事科研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下气力把与科研不相关的会议活动、重复填报的各类表格、繁琐复杂的报批程序等减下去,充分保证科研人员的科研时间,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钻科研、全神贯注谋创新。
乘——就是乘势而为。用足用好国家和军队在激励科研创新、促进创新创造上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借好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的东风,大胆探索、主动作为,种好试验田、当好先行者。着力优化科研成果和绩效评价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良好氛围,让政策制度红利最大限度惠及科研人员,充分调动科研创新积极性。
除——就是除弊纠偏。坚决防止和祛除假大虚空等问题弊端,切实走出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检验等窠臼。突出增强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温度实感,坚持不作虚功、不图虚名,把大的缩小、远的拉近、虚的做实、高的放低、冷的变热,力求好事办好、实事做实、难事办成,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彰显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