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降水是非常多的,从入汛以来,一直到入秋,我国好多地方都受灾了。处在北方的我的家乡没有受灾,但是雨水还是比常年多很多。今年的国庆小长假七天,有四天在下雨,好多玉米都没办法收。有人说,玉米在地里发芽了,而小麦却没办法播种。因为多雨,今年的北方入冬显得比较快。有人说北方的冬天一下就进入了速冻模式。所以,本应该在国庆节夜晚情意绵绵的秋虫吟唱今年却显得凉夜寂寥。不知道这样冷的天气,对秋虫的繁殖会不会有影响,进而明年的秋虫演奏会成了奢望。就在怀念每年都盛大上演的秋夜大合唱的时候,家里的冰箱底下传来了“雎、雎、雎”的有点胆怯的叫声。
经过询问内子得知,正在鸣叫的蟋蟀是昨天梗梗(狗狗)发现的,还用嘴怼了几下。至于它是怎么近来的,实在是不得而知了。应该是梗梗不饿,没有对蟋蟀有太多的好感,蟋蟀才大难不死的溜进了冰箱底下。经过梗梗的惊吓,所以蟋蟀的叫声显得有些胆怯吧。
对于秋虫这类伙计的分辨,我不是特别在行。由于这几天免费的演奏,促使我特意搜了一下秋虫的大概。经过查找,我才简单地知道,发出“雎、雎、雎”这类 这类清越而跳跃叫声的是蟋蟀;如果是“嘶—嘶—嘶”圆润而悠长的叫声的一定是蝈蝈;而发出“唧、唧、唧”这样脆弱而委婉的叫声的是金铃子,还有“吱—吱—吱”悠扬而绵长的叫声的应该是纺织娘,有的地方管它们叫草蜢虫……经过按图索骥,我家这位演奏家应该是蟋蟀。
当然,秋虫不可能只有这几种,肯定还有许多我不知道名的草虫。虽然他们不同种类,但是却有一位伟大的指挥家,竟然让它们合唱得如此默契、如此和谐、如此动听!虽然不用乐谱,但这也是真正的天籁之音!
可能是因为梗梗的不知轻重,应该是让蟋蟀老弟受了点伤,前几天的叫声一直不是特别流畅,有顿挫感,但是能够活命已经不错。没想到这样顿挫的演奏也只听了两天,两天后家里变得很安静。我们都猜测,应该是被梗梗怼的太严重,可怜的蟋蟀没有挺过去,仙游了。
就这样大概安静了三天,不知道确切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冰箱底下再次传出了悠扬的演奏声。原来蟋蟀经过几天的闭关,冲破自己的演奏瓶颈,达到了更高的演奏层级。只听蟋蟀内力充沛,气沉丹田,优美的旋律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可能是这几天蟋蟀老弟习得了九阳神功,到了蟋生的巅峰。
就在今早,我突然看见一只小蟋蟀从冰箱底下跳了出来。但是演奏声还在悠扬,于是肯定演奏的那位跟眼前的不是一个主,肯定另有其蟋。于是至少能肯定,现在我家最少有两只蟋蟀了。突然一个想法在我脑海里闪现,莫非这几天那个蟋蟀老弟有了传蟀?这也未尝不可呀!只是……
秋夜渐长,身边有货真价实的秋虫低吟浅唱是最高配的享受。就像穿秋裤是对秋天的尊重一样,秋夜能听到虫吟才是对秋天最起码地尊重。对于好多人来说,能够听见窗外悠扬的虫吟草唱就是很美妙的事情了,而我,这样美妙的演奏就在身边。有时我故意蹲在冰箱旁边,听着那安然的演奏,让你感受到的是放松、放松、放松。就像春风吹开了花朵,夏天的凉风入怀,冬天的皑雪融化。忽然明白了那些喜欢秋虫的人们,他们是安然的,不寂寞的。秋的夜晚因为有了秋虫,才不会显得寂寞而有韵味。
本来以为因为寒潮来的太突然,不会再听到秋虫的低吟了。可偏偏不知为何就有一只,后来是两只蟋蟀进了我的家门,下班回家就有免费的演奏,一直伴着我看书、入眠,还伴着我从秋的清晨中醒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