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卑微者之歌》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10-08 00:42: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卑微者之歌》读后感1000字

  《卑微者之歌》是一本由[尼日利亚] 奇戈希·奥比奥玛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4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卑微者之歌》读后感(一):如果当初被迫离去,若干年归来后,你还会去见她吗

  出生于1986年的奇戈比·奥比奥玛完全不像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而像一个历经沧桑、穿越了几个世纪的智者,他优美深沉而细腻的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和睿智,都在这部《卑微者之歌》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线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此的作品,文中流露出的悲天悯人情怀,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男女之间的情爱纠葛,人类在残酷现实面前的坎坷命运,都在作者精心设置的真实与虚幻交织的空间中一一呈现。这本书并不单单是主人公的一段情史,也是一个微缩的家族史、民族史和宗教史。 《卑微者之歌》的叙述很有特点,作者一方面设置了“魑”这个以主人公奇索侬为宿主的“精灵”,通过它的口讲述奇索侬的遭遇;一方面又以奇索的生活爱情为主线,以时间为顺序推进故事情节。旁观者的身份让“魑”的叙述既有超然世外的客观感,又有为主人遭遇不公心生不平但又无法干预的无力感,两种感觉交织,更衬托出主人公的命有多悲惨。 但是,爱上一个人就会给自己带来悲惨的命运吗?如果奇索侬爱上的是那个卖花生的姑娘,也许不会;如果他爱上那个经营手机摊位的女子,也许不会。但,谁让他爱上的是大酋长的女儿,而他仅仅是一个拥有七十多只家禽、还没有大学文凭的穷小子呢? 浪漫的爱情源于一次夜晚的相遇。痛失爱人的恩妲莉准备在大桥上跳河自杀,为了阻止恩妲莉,他向桥下扔了两只刚买回来的鸡。也许是鸡在落下时扑棱翅膀的无助,让恩莉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这为以后两人的相遇准备了铺垫。 在一次加油站加油时,奇索侬意外遇上了恩妲莉。两人迅速陷入爱河,并且同居了。但是恩莉的家人无法接受一个穷小子女婿,不断羞辱他,让他知难而退。 一边是爱人家庭的拒绝,一边是对爱人的执念,奇索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灼、焦虑与忧郁。这时,他儿时的好伙伴贾米科出现了,为他指明了一条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恩妲莉家庭对他能力与身份要求光明大道:出国上大学。 就是这条看似无限光明的道路,把奇索侬推向了无底的深渊。为了上学凑学费,他变卖了自己的产业,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到了国外才知道,自己被贾米科骗了,几乎身无分文的他陷入了绝境。后来又因为一场诬告,他在异国坐了四年牢。因为原告的良心发现,推翻了先前的证词,他才得以沉冤昭雪回到祖国。 没有出国之前,他至少还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农场,有自己相爱的恋人;出了国之后,他损毁了相貌,失去了产业,更失去了朝思暮想的爱人。本想以此打通通往酋长家的壁垒,谁知却掉入了一个绝望的泥潭。 回来的奇索侬该何去何从?他与恩妲莉是否还会再续前缘?故事仍在继续,寄宿于奇索侬体内的“魑”,也将继续眼睁睁看着事态在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奇索侬此时的命运,就像他小时候抱养回来的那只小鹅,纵然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但总摆脱不了命运之绳的牵绊。如果说“魑”是他思想的亲历者见证者,那这只小鹅就是他命的先遣者和预言者。它们是作者创作的两个生灵,伴随在主人公左右,与他的命运一起迎风起舞。

  《卑微者之歌》读后感(二):了解尼日利亚的一扇窗

  这是我第一次读尼日利亚国家作者的作品,了解奇戈希·奥比奥玛这个作家。作者奇戈希•奥比奥玛是美籍尼日利亚作家。作者本人年纪轻轻(“85”后),出版的两本优秀代表的作品《钓鱼的男孩》《卑微者之歌》大家都很知晓,这两本作品也曾多次获奖。

  作者奇戈希•奥比奥玛于1986年出生于尼日利亚城市阿库雷,现居住在美国。毕业于密歇根大学,获得创意写作课硕士论文。由此可见,他是很有天赋与能力的年轻作家。

  当拿到《卑微者之歌》这本书时,你就会被书的封面以及设计所震撼。书的腰封上写着“编织非洲神话与希腊悲剧,堪称当代版《奥德赛》的恢宏史诗”。当时我看到这时,内心在想,这会不会过誉了,但当读完整本书时,便觉得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内容写得很棒的一本书。

  故事讲述了两个阶级的年轻男女的爱情故事,就如很多受阶级限制的年轻男女的爱恋一样,遭遇到了女生家长的阻止,这两人的爱情并没有被看好。布依索的出身并不好,父母双亡;而恋人恩妲莉出身于酋长之家,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光明的前途等着她。

  这在他们的世界是不被允许的,就如朱丽叶和罗密欧的爱情一样,是有阶级和家族的极力反对。但在两个热恋的年轻人的世界里,这是不会阻止他们爱情的发展的,什么事情都不能阻止两颗爱恋的心的靠近。

  两颗爱恋的心虽不会被阻止,但布依索决定去获得一个好的学位,来获得恩妲莉家人的认同。当他踏上未知的路程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经历了各种事情,甚至进了监狱,被迫与恩妲莉断绝联系。当他从监狱出来之后,发现恩妲莉已经成为他人的妻子,还有了孩子。

  这让布依索非常绝望,他找到恩妲莉,希望有所缓和。但没有办法,这激怒了布依索,使得他剑走偏锋,烧掉了恩妲莉的店,甚至差一点就害死了恩妲莉。故事在最后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可供想象的结尾,让人去想象这个故事如何进展。

  故事的好读性很重要,这个对于《卑微者之歌》来说自不必说,小说中文字语言的描写也很厉害,让人着实佩服作者的功底。

  要想了解尼日利亚,不妨读读《卑微者之歌》吧!

  《卑微者之歌》读后感(三):世界的底色是荒诞,但我们仍要全力奔跑

  尼日利亚作家奇戈希·奥比奥玛生于1986年,被公认为目前中生代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曾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百位先锋思想家”之一。他凭借处女作《钓鱼的男孩》横空出世,并入围2015年布克奖决选名单,引发大量关注与热议。令人不得不赞叹的是,奥比奥玛的第二部作品《卑微者之歌》以极高的水准再次吸引了国际文坛的注目,入围2019年布克奖短名单,创造了连续两部作品入围布克奖的奇迹。

  年轻的尼日利亚农夫奇侬索遇上了一段因社会地位不对等而遭遇困难的爱情。为了与心爱的女子厮守,奇侬索放手一博,变卖所有家产出国留学,却在命运的蛛网中越陷越深……

  这部小说跨越大陆,穿越地球和宇宙空间,由一位活了几百年的叙述者讲述。故事糅合了尼日利亚神话与希腊悲剧意象,用华丽的文字,魔幻现实主义式的奇诡情节刻画荒诞沉重的现实。向读者,乃至社会发出了一记又一记无法回避的拷问。

  奇戈希·奥比奥玛极善拷问,或许因为每个人心底也永远有同样的疑问,宿命是他(或者每个人)永恒的主题之一。

  在处女作《钓鱼的男孩》中,“预言”编织了宿命的网,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是否真的有选择人生的权利——当你选择相信宿命时,命运便不自觉地按预言所指发展,所有的路都按照既定的方向延伸,而你很难说清这其中的因果。而在《卑微者之歌》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奇特的神话体系,每个人会有八世轮回,然后借古老的守护灵之口解释何谓宿命:世界平静无声地轮转着,万物浮沉在命运的旋涡中进行一次次轮回,许多事情自时间伊始就已经刻下,它其实早已发生了,只是一直在耐心地等候涉事者去关注。

  关于人与宿命这一普世课题,奥比奥玛并未给出答案。在他的笔下,“希望”无疑是与宿命抗争的重要道具。在《钓鱼的男孩》中,主角自伤痛和迷茫中终于获得救赎,或许隐隐暗示借希望挣脱恐惧,是少年成长中必定经历的阵痛;而在《卑微者之歌》里,那个成年人抓着希望奋力挣扎却一次次被巨浪砸落,他所经历的痛苦惨烈而又荒诞,令人心惊的是,我们并未看到出路。

  很难明晰地讲清楚奥比奥玛个人对于“希望”的立场,他借“宿命”这一议题探讨宿命背后的深层逻辑。我们不能说尼日利亚的故事十分遥远。在贯穿两部作品的背景中,奥比奥玛揭露了同样的社会及文化问题:本土事物和传承自祖先的民族文化,都因更先进的外来文化而遭到贬低和背弃;一些负面行为和腐败阻碍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导致稍有条件的人们会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急于离开祖地。这些问题无疑也是奥比奥玛笔下主人公陷入那等“命运”的深层原因。

  奥比奥玛作品的切入点都十分贴近生活。处女作以对少年影响最为深远的亲情为主线,第二部作品则选择了最能打动成年人心扉的爱情为切入点。在《卑微者之歌》中,作者探索了爱情与失落如何叫人理智尽失,以及追求梦想的人在面对机遇与毁灭前的抉择与无奈,令读者更深入地思考弱势群体如何超脱种族、社会阶层与经济能力,挣脱命运的轨迹。亦如本文开篇所引评论,为了世间最脆弱的生物——人类——冀求怜悯同理之心。毕竟,我们始终在奔跑,而我们奔跑,是为了不被命运的洪流裹挟。

  《卑微者之歌》读后感(四):卑微,是卑微者的通行证

  “85后”美籍尼日利亚作家奇戈希·奥比奥玛曾凭借出道作品——长篇小说《钓鱼的男孩》成为2015年布克奖短名单的最年轻入围者,还被美国《纽约时报》喻为尼日利亚著名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接班人。对一位30多岁的年轻作家而言,这无疑是很高的褒奖。

  时隔多年,长篇小说《卑微者之歌》的出版,让奥比奥玛这个厚嘴唇,笑起来一脸阳光灿烂的大男孩再次进入公众视线。全书以伊博文学传统的神话风格写就,是一部关于命运和抉择的令人心碎的史诗。加入非洲神话与希腊悲剧元素,堪称当代《奥德赛》的恢弘史诗。

  你见过最卑微的爱情是什么样子?即便张爱玲那句著名的“低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抑或沈从文在给张兆和的情书里总是谦卑地以“乡下人”自居,也远远不及《卑微者之歌》中的男主奇侬索对女主恩妲莉的付出。

  故事的开始似乎有些老套,无非就是年轻的小农场主与大酋长千金的致命邂逅,在他路过一个大桥,牺牲了两只刚买来的鸡,救了因爱情失意欲跳河轻生的恩妲莉时,一切似乎就已注定。其后的故事就顺理成章,加油站的再次相遇是他们倾心相爱的开始,他们同居了。

  本书作者奇戈希·奥比奥玛

  平凡之处必然孕育着不平凡。该故事的不平凡之处就在于它的叙事方式,作者以奇侬索作为“魑”这种精怪的宿主,全篇都在以“魑”的口吻冷静地叙述。这个被叔叔催婚,与xing工作者滥交的中等学历年轻农民,在邂逅与自己有着云泥之别的酋长千金后,命运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想而知,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阻碍有多大,为了尽可能消除这种阶级差异,奇侬索做出了种种努力。由于恩妲莉父母对婚事的阻挠,在同学贾米科的煽动下,他卖掉了小农场和乡下的房产准备去塞浦路斯进修学业,梦想着也能和恩妲莉一样毕业后能拿个高等学历证书。即便不能如恩妲莉一样,将来毕业后可以如愿成为一名前途光明的药剂师,他也要为自己,也为心爱的女人争一口气,努力做一个能让她依靠、让她骄傲的男人。

  那么,贾米科口中那个挣钱很容易,很快就可以买套房子的乌托邦,塞浦路斯之行等待奇侬索的会是什么?他与心爱的恩妲莉之间的故事走向又将怎样发展?蓦然回首,已经受过一次情伤的恩妲莉是否会在数年后依然在原地等待着他?

  在笔者看来,所谓爱情,应该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互相吸引,它在相互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又相互依靠,它会让你从内心产生愉悦,让你变成更好的人。但如果这份卑微的爱情超越了阶级属性、变成了一桩无望的爱,就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就如同奇侬索与恩妲莉的故事一样。终其一生,我们想要的、能要的也许就只是一份淡然的守护,一个温暖的肩膀吧!

  《卑微者之歌》读后感(五):灰姑娘和王子的爱情,能得到幸福吗?

  《卑微者之歌》与奥比奥玛的前作《钓鱼的男孩》完全不同。《钓鱼的男孩》读起来基本没有非洲文学的影子,而这本《卑微者之歌》则是建立在非洲文化之上的。奥比奥玛以伊博传统文化的神话风格写就了这本小说。

  小说是以“魑”的口吻展开的。在伊博文化宇宙观中,“魑”是一种守护精灵,或许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可以简单地将“魑”理解为我们所说的灵魂。

  每一个人都有“魑”,“魑”伴随着它的宿主,同时还可以偶尔脱离宿主,它们能站在上帝视角看到宿主(也就是人)看不到的东西,但对于即将发生的一切,“魑”并没有改变或扭转的能力。

  《卑微者之歌》讲述了农民布依索和酋长之女恩妲莉之间的跨阶级爱情。布依索原本只是一个中等学历的农民,而恩妲莉不仅是酋长的女儿,还即将拿到高等文凭。为了迎娶恩妲莉,布依索不惜变卖一切,远赴他国求学。

  那这种跨越阶级的爱情,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呢?

  其实用“灰姑娘和王子”来概括《卑微者之歌》是不准确的,应该性转一下,公主和青蛙吗?似乎又不怎么合适。于是我还是直接用了灰姑娘和王子,意思很准确,这是发生在两个阶级之间的爱情。

  布依索经营着一家小农场,没什么文化,父母前后去世,妹妹与人私奔;而恩妲莉则是酋长之女,接受过高等教育,马上就要拿到药剂师执照了。

  二人的出身和文化程度简直是云泥之别,用“灰姑娘和王子”来形容并不夸张。

  小时候,很多人都喜欢看这类故事,并且对古装剧里面那套门当户对的说法深恶痛绝。但成年之后,我们才意识到,门当户对或许才是正确的。没有一个童话故事能告诉我们,灰姑娘和王子结婚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布依索虽然还没和恩妲莉结婚,但他已经提前体验到了二人生活的差距。恩妲莉的酋长父亲过生日,但却没有邀请布依索。最终在恩妲莉的执着下,布依索有了进入恩妲莉家门的机会。

  然而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这种眩晕感让布依索自惭形秽,再加上恩妲莉家人的奚落,布依索深深地感觉到了他和恩妲莉之间的差距。

  他爱恩妲莉,所以不会轻易放手,但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布依索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他要卖掉农场和房子,远赴塞浦路斯求学,他认为只要他也有了高等文凭,就能缩小自己和恩妲莉之间的距离。

  恩妲莉对布依索的决定有所怀疑,但最终选择了支持。这对热恋中的爱人迎来了一次长久的离别,但他们都在憧憬未来的相遇。

  布依索想要前往塞浦路斯求学的想法来自同学贾米科。贾米科告诉他,塞浦路斯上学非常容易,而且他还能轻易地赚到钱,甚至能在那里买一栋房子。

  出于对恩妲莉的爱,以及对同学的信任,布依索赌上了一切去往塞浦路斯。

  但还没到塞浦路斯,布依索就怀疑自己赌输了,飞机上偶遇的两个同伴和他讲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塞浦路斯,贫穷又没有机会。

  布依索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到了塞浦路斯,没有等到前来迎接的贾米科,他赌输了。但事已至此,布依索只能先去学校安顿下来,他不想告诉恩妲莉发生的一切,他想用自己的努力解决。

  然而以后的遭遇却让布依索始料未及,在这个陌生的城邦里,原本就身处底层的布依索几乎被踩到了尘埃里。

  他被骗光了大部分钱财,又失去了和贾米科的联系。在找工作的路上,布依索甚至被诬陷而锒铛入狱,被判刑26年。

  布依索失去了所有向上爬的机会,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对恩妲莉的爱了。

  坐牢四年之后,布依索的生活终于迎来了转机,他的罪名得到了反转,继而被无罪释放,布依索选择了回国。

  和所有悲情小说一样,布依索回国之后才发现,恩妲莉已经结婚了,并且有一个孩子。

  而此时的布依索,与恩妲莉的差距越来越大了,他失去了一切,而恩妲莉拥有美满的婚姻以及成功的事业。

  布依索甚至不敢面对恩妲莉。然而承认自己失去恩妲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布依索将自己那些悲惨的遭遇全都当做是为恩妲莉的付出。在他看来,恩妲莉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光了,恩妲莉不能,也不应该抛弃他,毕竟他为此付出了一切。

  于是布依索在默默跟踪之后,出现在了恩妲莉面前,然而得到的却是恩妲莉公然的否认,四年的离别让他们成了陌生人。

  布依索的爱情轰然倒塌,他的人生也因此倒塌。于是彻底失去一切的布依索,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他趁着夜色,往恩妲莉的药店放了一把火,随后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

  然而让布依索没想到的是,恩妲莉也险些葬身火海。他的一把火不仅毁掉了自己,也毁掉了恩妲莉。

  小说在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恩妲莉和布依索将走向何处呢?他们还可以爱吗? 事实上在大火以前,布依索并没有彻底失去机会,恩妲莉的孩子是布依索的,恩妲莉在看完布依索的信后,和丈夫吵了一架,或许她也回想起了当初她为了布依索不顾一切的样子。

  然而一场大火,再次让二人的关系走向未知。恩妲莉能否从火灾中逃生?布依索又能否彻底告别过去?这场跨阶级的爱情,还有没有得到幸福的机会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卑微者之歌》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