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实录故事:我爸带小三私奔,17年后,来看我是怎么处理的(全)
日期:2021-10-01 14:26:50 作者:妖娆的王皮皮 来源: 皮皮客栈 阅读:

实录故事:我爸带小三私奔,17年后,来看我是怎么处理的(全)

  “让子弹飞一会儿,你总能看到结局。”

  ——题记

  1

  (在看本文之前,你得看前情:实录故事:我10岁时,我爸带着小三私奔;我27岁,他回来了)

  我爸走后,我们家一度陷入困境。

  我妈就一普通农村妇女,拖着我和一个流鼻涕的奶娃,根本无法出门工作,我爸走后,家里连柴米油盐都成问题。我奶奶又上门谈条件,说只要我妈带着我和我弟不离婚,就同意我们继续住在现在的房子里。

  夜晚,万点星光,千般愁烦,我妈把我和我弟搂在怀里,不知如何是好。

  2

  我家隔壁大娘,就是前文提到的卖针头线脑的大娘。有一天来我家,说衣服破了,请我妈补补。

  大娘说:“我也有缝纫机,我也会补衣裳,可是这破的地方不得劲。”

  我妈接过衣服一看,是大娘儿子的衣服,好好一件羽绒服,肩膀上挂一长口子。我妈说:“这是在外面玩儿,挂哪个尖东西上了?我看看。”

  我妈花了一夜时间,将破掉的口子上绣了只鹰,一点都看不出曾经扯破过。大娘来拿衣服时,拍着我妈的手说:“我有句话,你要觉得不中听,别往心里去。这条街,卖衣裳的有,做衣裳的也有,就缺个专门补衣裳的。你想现在条件好了,谁没有个一两百的好衣裳?可破了咋办?再买多费钱,不买破了又不能穿。人家缝纫铺嫌补衣裳利薄又费时间,都不愿意做。我寻思你不如开个铺子吧,虽然钱少,可也没人找麻烦,你能图个清静。”

  我妈大喜过望,连声感谢。

  大娘说:“你看这几年,你都帮我补多少衣裳了?我还没说个谢字呢。”

  有大娘带路,我妈的修修补补缝纫铺开起来很快。

  她把我家临街的大门敞开,把前厅改成一个小摊位,别的不做,专门给人补衣裳。

  一开始,生意并不是很好,街上有两家缝纫铺,人们都记得去老地方。直到有一天,赶集的人拿着破掉的衣服去一家缝纫铺补,人家不给补,他来我家,我妈给他修补好后,这人大为宣传,我家生意总算慢慢好起来的。渐渐地,这条街上缝纫行业也有了分工——想做新衣服,去另外两家缝纫铺,想补衣服,来我家。

  王叔也是这时候回来的,他在街头赁房,做了间小商店,在小商店前面的大树底下,放一张茶桌,过往行人歇脚喝茶的,都在这里停留。他总是不动声色将我妈补好的衣裳拿出来宣扬,说啊呀,以前只在大城市见过补衣裳的,没想到咱这也有,这以后可省钱了。

  我家的修补缝纫铺,逐渐在乡里出了名,我奶奶又主动登门,有时候帮我妈招呼,更多时候,是帮着照顾我弟弟。这样,我妈的时间充裕,她就琢磨着做点别的。

  她绣工好,再加上总要给我弟弟做新衣裳,先做些婴儿肚兜、枕套等小东西挂上带着卖一卖。

  我上初中时,有一天我正在看台湾的包青天——当年这片子太出名了,万人空巷。我妈忽然问我喜不喜欢里面龚慈恩穿的衣服。我说喜欢啊,为啥现在都不穿了。我妈笑笑说,我给你做一套穿吧。

  我问我妈,真的吗?我妈说,我明天就能做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床头就放着我妈做的那套古装。

  没有那么繁琐,只有相同颜色的衬裙和衣裳,但一看就知道是女主角的,我妈又仿照女主角的发式,给我梳了两个发髻,我从镜子里一看,还真有女侠的味道。我妈有点难为情地说:“花,要是人问你在哪里买的衣服,或者你同学中有谁觉得你这衣服好看,你就把咱家的位置告诉人家。”

  我顿悟,我妈这是想让我给她做宣传。

  我美美地穿上衣裳到学校逛了10圈,只要有人问,我就告诉他们,这是我妈做的,不管是你本人来还是你朋友来,只要说我的名字,就能便宜定制。

  下一次镇上赶集时,我又让我妈给我装扮好,配上一把小木剑,像个小女侠一样在街上闲逛。果然,大人们虽然嗤之以鼻,但孩子们一看到我眼睛珠子就转不开了。

  随后一段时间,我们街上不少孩子来定制衣裳,其中展昭的衣服定制的最多。

  ——我现在看到cosplay市场那么繁荣,经常想,这可是我妈,一个农村妇女10年前就玩剩下的。

  在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中,我和弟弟渐渐长大。

  我爸一次也没回来过。先我和我妈还找找问问,渐渐地,我们都当这人死了。

  我妈供我和我弟读书不遗余力,我师范专业毕业后,在镇上做了名小学老师,已经结婚有女。我弟中专毕业后,到县里的纺织厂当工人,也已结婚有子。

  我妈的缝纫铺已经在县里出名了。这么多年来,她从来没想过不做,除了弟媳妇怀孕坐月子她停了一段时间,其他时间都在忙着铺子。我侄儿从出生那天开始,就跟我妈睡在裁缝铺。

  这些年来,我妈是怎么过来的,我瞧得一清二楚。

  只是没想到,在她可以安享晚年时,那老不要脸的竟回来了。

  3

  张豆子比我晚半个小时到医院。

  我、张豆子、王叔和我妈齐聚医院。

  这时候,我已经知道我妈的问题所在了。我爸失踪这么多年,其实她是可以去法院起诉离婚的,但她一直不愿意。之前因为我和我弟没长大,接着又说没有成年立业,等我们都结婚生子,她还没补开这个口,一个原因确实是她还没离婚,她拉不下脸;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光我支持不行,得我弟点头。在我们河南小地方,大部分女人仍然遵循着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说法,如果张豆子不开口,我妈和王叔可能这辈子就只能这样蹉跎过去,然后我妈守活寡近20年,仍然被我爸牵着鼻子走。一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我就想起当年的羞辱。学校里每个人都知道,我爸跟一个破鞋私奔了,不要我们了。

  我面无表情地问张豆子:“你知道谁推的妈吗?”

  张豆子摇摇头。

  我说:“那个老不死的回来了。”

  张豆子怒道:“你一直老不死老不死,那是咱爸。”转而又对我妈道,“妈你想再嫁人也行,但你死了,我不会带着你孙子给你上坟的。我这辈子,就只有一个爸。”

  我妈脸色煞白,王叔踉跄了几下,差点站不住脚。

  我大怒,一巴掌扇过去,被张豆子避了一下,没完全避开,脸通红。我说:“行,张豆子,你做初一,别怪我做十五。你儿子想在我学校读书是不?做梦。妈这房子和家产你想一人继承不?做梦。你以后想平平安安在纺织厂上班?我当初能托学生家长帮忙,就能给你搅黄了!”

  我想张豆子这人,从小被我和我妈宠着,不知人间疾苦,总要来点狠的。这世上有些人,只有割了自己的肉才知道别人怎么疼。

  张豆子眼圈红了一下,说:“姐,你们这么多年从不提当年的事,就当我不知道?爸当年出轨是不对,但你和妈把他赶出去就对了?你们不让他回家就对了?咱们住着奶奶盖的大房子,吃好的喝好的,他一个人在外头漂泊,就对了?”

  我突然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

  这么多年来,我和我妈并不想让张豆子重温当年的耻辱,所以没有在张豆子面前提过我爸一个字。很明显,在这近20年当中,在我们保持缄默的同时,有人给了张豆子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故事版本。在这个版本里,因为出轨的事瞒不住,所以就索性不瞒,但变成我们将他赶出去,他成了因为一时之错就有家不能回的受害者。

  我对张豆子说:“他不是被我们赶出去的,他是带小三私奔的。你如果不相信,你去赵家村问问赵寡妇,这样的丑事,整个赵家村当年无人不知。他住在哪儿,赵家村的人也不一定不知道……再说,他刚回来,就把妈弄成这样,你会指望他好好过日子?”

  张豆子看看我妈,面色复杂。

  4

  我妈第二天出院,关了裁缝铺的门,谢绝和王叔见面。

  直到一周后,张豆子从县城回来。

  我看见他垂头丧气的样子,就知道他已经拿定了主意。

  我早就打听过了,张家岭当年带着小三私奔,开始住在大傻他们村儿。但农村人憨厚,村里没一个人待见他,一些脾气烈的人当面背后说他不是个东西,再加上跑车的人越来越多,他的生意也不好做,张家岭就卖掉车,带着小三和大傻去南方谋生。前几年,大傻在当地结婚成家,把他自己亲妈接过去住,出租房里就剩下张家岭一个人。这些年,他的钱早用光了,又身体衰弱没挣钱能力,还能怎么办?他想起老家还有一对儿女可以养老,就回来了。

  张豆子是一定会改变主意的。

  他爱我妈在其次,被我威胁也没当真,但他打听清楚我爸的品行和想法,就不会坚持了。那样一个人,名声坏到十里八乡无人不知,若不脱掉干系,张豆子的好日子算到头了。

  张豆子垂着头说:“我见了他。他住在旅社里,一晚上10块钱。他回来是要房子的,说他和咱妈从来没离婚。当年,他也和奶奶商量好了,妈要是提离婚,就把咱们一家三口赶出去;不提,就住着。”

  我问张豆子:“那他想怎么要房子?”

  张豆子说:“他说他要住这里,要是咱妈不答应,就得搬走。”转而又坚决道,“咱们不能再让妈和他扯上关系。”

  我点点头。

  5

  张家岭又上门两次,但被我和张豆子拦住了。

  他怕我和张豆子揍他,也没敢再碰我妈。

  张豆子陪着我妈,去办了离婚手续;又请针头线脑的大娘做了媒人,将我妈说给王叔。镇上的人都觉得这桩婚事挺好。

  我妈又忙起来了,忙着给自己做嫁衣。

  我不知道张豆子最后改变主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被我威胁?是觉得张家岭老而无用?是觉得王叔无儿无女又有积蓄,实在比张家岭强太多?这些我都不想知道,人是理智与感情交织的动物,没什么事禁得起深思。

  我只看到我妈红润的脸庞和勤快的手脚;看到我妈再不是当年挨打屈辱的女人;看到她拿出一大半钱,和王叔一起在县城买了房子,房产证上只写了我妈一个人的名字;看到我,还有很多女人,都不会再重复我妈的日子。

  我说妈,世道变了,你看外面的人都在祝福你和王叔。

  我妈微笑,说,是啊,真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实录故事:我爸带小三私奔,17年后,来看我是怎么处理的(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