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秀时刻》是一部由汤姆·戴伊执导,罗伯特·德尼罗 / 艾迪·墨菲 / 瑞秋·哈里斯主演的一部动作 / 喜剧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秀时刻》影评(一):又是那个黑人警察……
又是艾迪·墨菲,又是那个喋喋不休的黑人警察……
老德尼罗确实是老了,但老家伙仍很酷,不是么?
当艾迪·墨菲又耍起让我们捧腹的表情,
当德尼罗又用他的冷酷眼神谋杀我们的时候,
我们还想看到什么?
或者说,一部好看的电影还要求什么?
呵呵,
故事不错(尽管很好莱坞),
老家伙们的表演也不负众望……
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看看!
《作秀时刻》影评(二):《演出时刻》刻意作秀,为了表现而表演
一下子米奇成了网红警察,这么硬,特瑞的节目组制片人灵机一动,把米奇和特瑞给搓和在一起,组成一队搭档。米奇可是老不情愿,特瑞无所谓,只要有钱赚就行,而且他就是表现型搭档那种警察。只要有表演的机会,特瑞就不会错过。
两人的事业进展并不顺利,转折出现在特瑞和米奇的关系在一点点好转。而且之前被搞砸的那个案件再次有了线索,两人同心协力,最终把案件给搞定了,而且还拍摄出了节目。两人终于合作搞了一把成功的节目。
《作秀时刻》影评(三):《作秀时刻》
这是2002年德尼罗和艾迪·墨菲主演的电影。讲的是电视台要做一档反映警察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节目,选中了一个老实稳重的警察米奇和一个年轻的爱出风头的警察特瑞。这俩警察由开始的互相不待见到后来互相了解,建立了友谊。和电视台一起,抓获了一伙黑帮。
这肯定是一部烂片。乍一看,故事是完整的,人物性格也鲜明。可是故事所反映的逻辑让人摸不到头脑,人物性格对于情节发展也毫无关联。看完了电影,第一个感觉是看罢低眉无写处。第二个感觉是我的大好时光又一次被浪费了。看在德尼罗的面上,怎么着也得写几句吧。只好仔细的回想影片中很难发现的亮点。
按照对新闻的定义,要求是真实客观公正。影片中对突发场面的报道,确是如此。媒体间激烈的竞争,逼得现场采访的记者们不畏生死勇往直前,获得第一手素材。他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而在后来的策划中,就不是这样了。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不是在发现新闻和抢新闻,而是在制造新闻了(咱们这里也逐渐显现出这个倾向)。虽然号称是客观描述警察的日常,并无不妥,可事先也要商量故事的梗概,让米奇和特瑞按照情节去表演。他们依然在巡逻在抓犯罪分子,与以前不一样的是,他们是站在一个无形的舞台上去做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那就免不了会瞻前顾后的拘谨起来。即便事前没有商量,却知道有一个摄像头时时刻刻的窥视着自己。例如在专访那个小混混的时候,他看到两个摄影机在对向自己,马上意识到无数张眼睛在看着此刻的他,立刻感到了伟大和庄严,不由自主的说了实话。然而对于米奇和特瑞,他们更加拿不准的是,此时他们的一言一行是真实自然的还是刻意虚假的?犹如那块被撞倒的“作秀时刻”的广告牌,拖在地上却始终没有与拍摄车分离,追随着车中的摄影师,不时发出跌跌撞撞的声响。这就是公众们看到的“新闻”。
虽然是烂片,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尼罗接了这个片子,片酬自然不会少,可以维持全家的生计。在如此不堪的影片中,当然不能指望德尼罗的演技有什么突破,却也可以使他去琢磨去思考,为以后的突破做足了准备。观众们看了这样的烂片,自然产生了比较和鉴别。可以为很久之后可能出现的好片而欢欣鼓舞。唯一的副作用是降低了公众们的欣赏水平,可能将不那么烂的影片也看做是好片。此外,我个人认为是烂片,也许被别人捧为至宝而赞颂。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话说回来,在商业社会中,尤其在好莱坞中,无所谓好片烂片,能赚钱就好,至少不赔钱也就满足了。如这部《作秀时刻》。
本人评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