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大耍儿(1—4卷)》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9-18 00:36: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大耍儿(1—4卷)》读后感1000字

  《大耍儿(1—4卷)》是一本由天下霸唱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全四册),页数:13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耍儿(1—4卷)》读后感(一):对于南方90后而言的咆哮的80年代

  我出生于90年代初,但我却一直对90年代颇感好奇。对于90年代的记忆呈现出一种片段化的状态,因为那时候年龄还小,很多记忆都已流失。对于90年代的标志性记忆是被视作豪华西餐的肯德基和麦当劳,楼下泰晤士蛋糕店五块钱一个的奶油小方,必须要穿鞋套才能进的学校机房,包括溜溜球、战斗陀螺和神奇宝贝贴纸在内的先锋潮玩……我至今还保留着童年时候的一些物件,虽然它们一直在房间的角落里吃灰,但是我始终不舍得扔掉。记得98年的时候,我的一位小学老师感慨岁月如梭,原话已经记不清了,大概表达了这么个意思:

  你们很幸运,马上就能迎来下一个千年了。

  我对于90年代的回忆充满了温情和怀旧的色调,然而随着年岁渐长,我逐渐知道90年代并不如我记忆中的那么平安喜乐。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巨大的变革在我的童年轰轰烈烈地发生,贫穷和落后仍旧沉重地笼罩着这个国家,年轻人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厮杀出一片又一片江湖。而想要了解90年代的全貌,就不得不继续往前回溯,回溯至远比90年代更为动荡的80年代,那个恣意汪洋而又苦难深重的十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80年代塑造了于我而言熟悉而陌生的90年代,在潜移默化地塑造了80后的同时,也塑造了出生于90年代的我们和未来更年轻的年轻人。我当初读天下霸唱的《大耍儿》,最重要的动机之一是想通过小说来了解80年代,那个距今几十年的天津卫,对于在90年代出生于南方的我而言有着微妙的现实意义。然而,天下霸唱2015年写了第一卷《大耍儿》,然后一鸽就鸽了三年,直到2018年才续写第二卷。而对90后读者而言,激动人心之处不仅仅在于续写的三卷,还在于他在采访中无意中交了一个底——

  “我计划再写两本或四本。

  “要把这个故事的结束落在1994年。”

  《大耍儿(1—4卷)》读后感(二):一段快意江湖的岁月

  也曾看过天下霸唱其他的作品,但是《大耍儿》却是令我惊讶的,第一次看到他的关于现实题材描写的作品,显得格外不同。同样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时代,虽是离现实生活比较近的题材,却依旧是充满未知的年代感。 作为一个江南成长的90后,看到那个时代下的天津,感觉是神奇的。起初对于墨斗的认识大概是一位普通学生,从平凡走向街头混小子的改变吧,总会不禁惊讶,为什么那个时候的人们如此的闹腾,生活里各种打打杀杀的,仿佛是一直不误正业的。在看第一本的时候,脑海里充斥的是对于他们行为的不认同,虽然是江湖义气,却也大多是混混的行为,虽是凶悍,却也是属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在逐渐法治的社会背景之下,那些社会、那些江湖终是会被更改发展的轨迹,变得更加迎合前行的时代。《湾兜风云》只是一个开始,是墨斗步入玩儿闹圈子的初期,因为一场校园门口的事件,演变成了各种小团体、社会组织之间的博弈。每一小章节都会引入新鲜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会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故事。 之后便是第二卷《两肋插刀》,墨斗及兄弟们,被集体带走,经历两年的下队生涯。这其实也算是将玩儿闹圈子的人们从江湖热血向行侠仗义下指引,令他们一切的行为回归秩序。这一部中,感觉比第一部更加精彩的,虽是被抓,却也是对于曾经过往冲动的惩罚。那个年代的热血青年们,或是因为名声地位、或是因为兄弟情义,便会聚众闹事,使得周围群众苦不堪言,失去了民众的掩护,渐渐的他们便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棱角,需要经过磨砺才可以更好的成长。也因此,作者充分的展现了墨斗的成长,再次归来,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亦是获得了周围人们的认可,兄弟情义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墨斗选择的道路注定是充满了荆棘的,第三卷《生死有命》中,墨斗再次遇见了麻烦,时代在进步,社会的秩序也越发的安定了。曾经的混乱却是未曾消弭,只是更加深刻的埋藏在了黑暗的角落。玩儿闹的圈子里,因为各种误会挑唆,分道扬镳的李斌和墨斗再次对上,这一次依旧是有悲剧、有无奈发生的。混混终不是一个值得夸赞的存在,充满了危险,即使兄弟情谊充满热血,却是缺少了秩序的维护。 第四卷《肝胆相照》中,一切混乱的秩序,最终是渐渐回归了平静。曾经叱咤江湖的小青年们,与变革的时代一同成长,亦是渐渐各自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重新出发,他们陆续离开天津,或是秦皇岛的个体户、或是闯荡缅甸、或是去俄罗斯当倒爷,他们的未来有好有坏,终是自己各自的选择。下一站会是如何,大概只有未来知道了。 漫长的四卷终是读完,仿佛看过了那个年代下不同人生的酸甜苦辣,穿梭时空的壁垒,感受年轻人们快意恩仇的不羁,这样的一切与平时的书籍不大相同,却也是另一番趣味的。

  《大耍儿(1—4卷)》读后感(三):闯荡江湖的少年

  作者天下霸唱大家并不陌生,《鬼吹灯》系列作品风靡一时深入人心,《鬼吹灯》丰富的想象力,让“盗墓”小说畅销盛行。2021年他带着新小说《大耍儿》强势回归,这部小说,没有《鬼吹灯》那些灵异事件,没有刺激的探险情节,也没有令人好奇的偏僻知识,有的只是贴近生活的故事。

  《大耍儿》的故事就发生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天津,主角是一群十六七岁的玩儿闹。男主人公墨斗不甘被人欺压,带着兄弟闯出一片天地,最后蜕变为一代风云人物。《大耍儿》是一部有文学野心的书,文中世相复杂,语言市井,高度还原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天津风情。全书一共分为四卷:卷一《湾兜风云》、卷二《两肋插刀》、卷三《生死有命》、卷四《肝胆相照》。

  《湾兜风云》

  墨斗和小石榴是少年玩伴,他们不愿意被校门口的小混混抢劫勒索,因此奋起反抗,由此得到西门老大的赏识,进入了玩闹圈子,进入了所谓的“江湖”。

  墨斗,自小潇洒快活重情重义,他决定靠自己的实力闯出一片天地,阴错阳差之下与城中其他大耍儿有了不小的交情。

  《两肋插刀》

  在这一卷,写出了墨斗的坎坷成长路,在这一卷墨斗的心境也发生了改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刚混出点名堂,就碰到大扫荡,墨斗被从家中带走,令人惊讶的是附近的小混混几乎都给聚齐了。劳动改造对于别人来说是污点,可对于墨斗来说也许是契机,他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懂事了很多,他成长了不少。出来以后他仍心在江湖,几个好朋友在西门里行侠仗义,他的队伍越来越大,兄弟情也越发深厚。

  《生死有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好转,城中原来那些大耍儿与墨斗他们之间渐渐产生了嫌隙。墨斗没在城里时,小石榴他们与李斌等人起了冲突,虽然此事表明平息,但事后李斌一伙再次挑衅,直接把墨斗好友给绑了。

  《肝胆相照》

  这一卷可以说是文章的分水岭,主角们都已经开始脱离耍儿的身份,他们有的发了大财,有的穷困潦倒,有的坎坷,有的顺利,不同的性格与选择,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墨斗也是浪子回头,凭借着自己在狱中学到的本事和结识的人脉,做起了生意,总之他们的生活节奏是步入正轨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墨斗得知他与李斌的仇恨,原来是多年前有人从中挑拨。想找那人算账,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计划再好,却意外频发,最终让那个人跑了。

  这部小说的人物原型从二三十岁到六七十岁都有,也采访了不少人,为什么会采访了一些二三十岁的人?因为从他们嘴里能听到一些父辈的故事。

  作者年轻时不懂怀旧,但后来明白了,大家怀念的不是以前的生活条件,而是自己的那个青春年代,它不在于你挣了多少钱,而在于对得起自己内心的东西。

  随着时代变迁,那群曾在一个胡同里长大的少年纷纷走出了不同的生活轨迹。他们之中有很多现在看起来非常平庸、不显眼的人,也许在他们的年少时代都非常潇洒,非常有型。也有的人在那个年代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常常被人欺负,摇身一变现在却成了老板,出来进去前呼后拥的。但无论如何,在他们的年少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宇宙里的男主角。

  《大耍儿(1—4卷)》读后感(四):《大耍儿》:少年的成长之路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如此侠范的诗句,不免令人心生艳羡。不敢肯定每个人,但至少有大部分男生,心中曾拥有一个武侠梦。如神出鬼没的侠盗楚留香,又如逍遥洒脱的神探陆小凤,亦又如重情重义的情圣李寻欢。

  《大耍儿》便是一部关于一个梦想闯荡江湖的少年的故事。只不过,闯的不是古龙所描绘的那种武侠江湖,而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黑帮林立的江湖。

  大耍儿,用一位天津朋友的话来说,那就是大混混的意思。且看天下霸唱笔下,一个不愿被人欺负,亦拥有一股热血的少年,如何闯这些混混的“江湖”!

  第一卷

  《卷一:湾兜风云》

  这一卷,讲的是少年墨斗,如何进入“江湖”这个圈子。便如简介所言,墨斗与伙伴在校门口被一群混混勒索,不愿屈服的他奋起反抗,因而得到所谓大混混的认可,从而入了这个混混圈子,也就是“江湖”。

  闯江湖,从来不是你提把刀或是背把剑出门就算闯江湖。江湖,是一个圈子,入圈子,需要一点机缘巧合。要么有人带领,要么打出名声,要么卷入斗争,要么加入帮派。

  主角墨斗,自小就想洒脱快活,亦觉得校外的混混特别帅气,典型的混混模样。然而,他有勇有谋,重情重义,热血却不莽撞,有仇必报但向来谋定而后动。被混混堵在胡同,不冲动,也不屈服,找机会反打。虽说双拳难敌四手,墨斗却也撂倒了几个。

  这还不算完,架没打过,场子得找回来,墨斗对人狠,对自己也狠,偷摸拿着镐把,干了那个混混头一场,也因此而入了当地几个混混帮派的眼中。

  少年心性作祟,虽然墨斗有心要混,却不想带着一身麻烦加入别的帮派,生怕被人瞧不起,阴差阳错之下,反倒是自立山头,人又重情义讲义气,倒是与城中其他大耍儿有了不小的交情。

  第二卷

  《卷二:两肋插刀》

  江湖之人,少有善终。

  正如武侠小说所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并不是说你想退出,就能退出。尚是少年的墨斗,未曾意识到这点。而这一卷,写的便是他坎坷成长的路。

  刚混出一点风头,便遇到大扫荡,墨斗不幸被捕入狱,进行劳动改造。让墨斗感到吃惊的事,城中大多数混混都与他一样被逮进来了。三番两次打听之下,终于弄明白了缘由,许是混混整日打架,搅了胡同街口的安宁,又许是某次大型的帮派打架被传了出去,胡同大院的大妈大婶,趁大扫荡之际,把城里这一些混混都给告发了。

  入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生的污点,但对墨斗而言却是一件幸事。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其他的混混,他经历了许多他未曾经历的事情,学习了许多象牙塔内未曾学过的知识。他开始懂事,开始成长,慢慢地成为一个男人。

  历经两年半,他出来之后,锋芒尽敛,内心的狠劲却更足,整个人的气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监狱这段经历,成为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段阅历,也是他后面遇到困难时能够勇猛冲刺的底气。

  当然,出来之后,墨斗人已成年,不能再浑浑噩噩地当着混混无所事事,找了一份工作。虽说有了一份工作,却未曾改变仍在江湖的心,江湖义气、江湖行事,皆未曾丢弃,而经历了两年半,他这个队伍,也越来越强大,兄弟情义更加深厚了。

  第三卷

  《卷三:生死有命》

  学会担当,才是成长。

  这一卷,谈的是城中原来那些大耍儿,这些年来的变化,以及墨斗与他们之间的变化。墨斗出道时,这些人高高在上,虽说看中墨斗,却不曾将其视为同阶人物。

  而历经几年,国家发生大变化,生活好转,执法森严,混混已经不好混了,这些大牌混混,也已经开始混不下去了。最初看中墨斗的大耍儿,李斌,与墨斗产生了嫌隙,对墨斗算计下手,同时又把墨斗捅给了官府。

  墨斗离家出城,欲躲过一劫,巧合的是,在陌生之地,被当地人揍了一顿,送了进去,达成二进宫这一成就,世人少有。再次出来之后,墨斗又变了,开始为家庭、为兄弟着想,开始为兄弟们的未来担忧。

  这一刻,他成长了,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因为他懂得担当。

  然而,他不想找麻烦,麻烦却自己上门。李斌一伙再次挑衅,约战!他与一众兄弟,将李斌打的七零八落,携胜归来。就在他们得意洋洋,李斌偷偷将墨斗的一个兄弟——手雷,给绑了…

  第四卷

  《卷四:肝胆相照》

  李斌对待手雷的行为,简直是不当人子!事后作者还试图洗白,实在令人愤懑!

  这一卷,讲的是墨斗兄弟一伙,退隐江湖,开始做生意。大耍儿到这里,其实也已经到了尾声。随着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已经少有人当耍儿了,书,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

  手雷历经惨无人道的摧残,精神出了问题,为了治好手雷,为了让手雷一家安稳过日子,墨斗不得不摁下自己干掉李斌的心思。

  而在治疗手雷的同时,一众兄弟也开始了自己的发展,有人进入了工作上升期,有人做了小生意,这群人已经开始脱离耍儿的身份,生活节奏步入正轨。

  趁着兄弟们忙着事业没空分心,墨斗一人蹲点偷袭,打断了李斌的腿骨,而后又在医院偷袭,将李斌两个同伙也干趴下。

  解了自己的心头之恨,墨斗也开始为自己谋生,换了几个行业,凭借着自己在狱中学到的本事和结识的人脉,将生意做大做强。

  某次,他偶然间得知,他与李斌的矛盾来自于某个人的挑拨,那个人曾经在狱里和他结下仇恨。墨斗一向都是冤有头,债有主,这回是旧恨添新仇,他没理由置之不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计划再好,却意外频发,最终让那个人跑了,墨斗再次入了官家的视线。事不过三,只能跑路,于是墨斗收拾行李准备出门,而这一场没有结果的仗,便成为他身为大耍儿的最后一战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

  ——那就看天下霸唱想不想写了。

  这部小说,通过一个血气方刚少年,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的故事,完美诠释了何为男子汉大丈夫,何为成长。

  这里,想说此文的三个优点。

  第一,有始有终,每个出场的人,不单单只有介绍,还有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那些拿出来丝毫不比主角差的故事,他们各自的结局,也都曾一一交代,未有遗落。

  书中人物,虽有主有次,但每个人的故事拎出来讲,他们都能成为各自的主角,这才是一部好的小说。

  第二,文笔极佳。普通的一件小事,作者一写,不仅有了画面感,还把人物的形象和心理,完美地刻画出来。当然,并非直接描绘,而是从人物的行为、下意识动作等细节表现。

  讲好故事,是一部小说成为小说的根本;具有画面感,是一部小说能够成为好的小说的前提;让人物有血有肉且令读者印象深刻,是一部小说成为神作的基础。

  第三,贴近现实。这部小说,没有《鬼吹灯》那些灵异事件,没有刺激的探险情节,也没有令人好奇的偏僻知识,有的只是贴近生活的故事。

  书里的每个人物,你基本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形象,书里的每个情节,若你曾经历过那个年代,你都能找到与之相似的事情,书里每个时期的发展,也都与现实一一吻合。如墨斗二进宫出来之后,发觉自己脱离了时代,很多东西不会用,这是非常真实的,说明作者写的时候,非常用心,不容易。

  此书比之《鬼吹灯》,自然是有许多不足,然而这是题材与故事所限,而非作者写作功力倒退。正相反作者在这部小说所展现的笔力,比之《鬼吹灯》要强上许多,而这些都表现于细节之中。

  希望作者能写出更为精彩的故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大耍儿(1—4卷)》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