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让孩子在“混合玩具”中学会分类和整理
日期:2021-09-15 08:31:52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

  记得六月份期末测评的时候,发现孩子掌握最不好的就是分类。就拿最简单的颜色分类来说,看着很简单,每个孩子都能分辨颜色,都能说出来差别,可是真的拿出一筐五颜六色的玩具,让孩子按照颜色去分类,却变得很难。“眼高手低”,似乎是所有人的通病,做永远比说难。简单的一筐在“混色”玩具中进行分类,都变成了很难的一件事。看来,还是平时练习少。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所有学校可能都会先做一件事,那就是打扫卫生,整理班级物品,对于幼儿园来说,更是如此,需要整理的东西更多。加上我们要调整班级,所以就要开始搬家。我们都知道搬家东西都会很乱,都需要一件一件去整理。幼儿园孩子的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种类特别多,加起来几十筐都很正常。搬到新班之后,发现乱成一团,无从下手。瞬间我就理解了孩子一到分类,就开始迷茫,手足无措的那种无助感。当所有东西乱成一团的时候,就会变得急躁,似乎没有耐心去分类,去整理了。可是,事情总是要做的,还是慢慢按照区域,把玩具进行大的分类。每个区域玩具分好后,再按照摆放要求进行一一分类,虽然很耗时,甚至有些枯燥,可是却能让我慢慢变得平静,让我更有耐心。其实分类,整理,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在分类过程中,我们总能发现玩具的更多特点,更多玩法,同时在整理的过程中,也能变得更加有耐心,静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

  如果这样的“工作”让孩子来做,孩子们也一定收获很多,开学的第一课,不如就让孩子在“混合玩具”中学会分类和整理,这一学期的区域活动一定都很顺利,孩子们乱放玩具的现象一定很少。我们上学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老师讲的时候啥都听得懂,自己从头到尾写一遍,啥都不会。对于孩子也是这样,如果刚开学老师都把工作做完,让孩子学着去按照老师规定的地方摆放好,孩子印象不深,经常随意摆放,就算老师提醒效果依旧不好。别人做不如自己做,如果让孩子自己先去分类,再去整理,亲自把玩具放到规定的地方去,孩子一定会记得特别清楚。当孩子自己做完这件事以后,他以后还会告诉别人如何去分类整理玩具。让别人替你开辟一条路,不如自己走出一条路。让孩子自己亲自去做,胜过老师十次言语指导。

  在混合玩具整理过程中,孩子往往学会的不仅仅是分类和整理的能力,更多的锻炼孩子的耐心。记得有一次孩子玩娃娃家,玩过之后特别乱。当时我并没有让娃娃家所有孩子去整理,而是特意挑了两个孩子去。我特别想看一看,两个孩子会不会被眼前的“废墟”所吓到。刚开始他们两个确实说了句:好多呀,老师,整理不完了!我告诉他们: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在我的鼓励下,他们开始整理,并且沉醉其中,特别认真。到了快吃饭的时间,我让他们停下手里的整理工作,洗手吃饭,两个孩子竟然不愿意出来,非要整理好。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们两个先去吃饭。吃完饭我还没说,都去整理娃娃家了,并且整理的特别有条理,两个孩子特别开心,希望下次还能当个“小小整理员”。我本以为孩子没有耐心,其实在整理的过程中,孩子总能发现很多乐趣,所以注意力就能持续很久,也会变得有耐心。在“混合玩具”整理中,孩子不仅会分类,不仅会整理,其他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如果您还在犹豫开学第一节课应该上什么,不如让孩子和老师一起整理教室,整理班级物品吧!能力的培养不是说教,不是刻意的行为,而是让孩子自己亲身实践,获得体验,提高能力!学会分类和整理,就给孩子提供一些“混合玩具”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让孩子在“混合玩具”中学会分类和整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