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玩家》是一部由肖恩·利维执导,瑞恩·雷诺兹 / 朱迪·科默 / 塔伊加·维迪提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作 / 科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控玩家》影评(一):死侍+美国队长+金刚狼,同框!
昨天去纽约参加了《失控玩家》的全球首映。
影片主演是死侍Ryan Reynolds+《怪物奇语》的Joe Keery + 新晋小花《杀死伊芙》的女杀手Jodie Comer。
我去之前,(漫威)宣发跟我说,“你会看到xoxo gossip girls”,我当时还一头纳闷,演员名单里没有gossip girls,结果去了才知道,原来是Blake Lively去了,她是作为Ryan Reynolds的老婆去站台的。虽然没有出演电影,但是她一出现,全场尖叫,风头盖过了所有的演员……(求女主角Jodie Comer的心理阴影面积)
另外,提前把彩蛋放给你们吧:影片里,真美国队长Chris Evans+真金刚狼Hugh Jackman客串出镜。所以可以看到死侍+美国队长+金刚狼,三个漫威超级英雄同框。
故事是讲在开放世界游戏《自由城市》(Free City)中,Guy是个在银行上班的NPC,直到某日发现自己身处的世界是一个电子游戏。所以游戏迷们一定不要错过,里面有很多拾金币搞装备的梗,游戏迷们一看就懂。
而影片不限于讲一个游戏的bug,而是讲了一个非常棒的发糖的爱情故事。起源是因为游戏开发者把自己对女孩的爱❤️+小心思
《失控玩家》影评(二):从港译版电影名《爆機自由仁》谈起
“”深度剧透之天马行空展开“”
港版海报
昨日在香港看了首映,就从港版译名展开聊聊。个人以为《失控玩家》以及台版《脱稿玩家》的译名确实不如港版来得“信达雅”,爆机点出了游戏内外、自由点出了剧情发展、自由仁是谐音直译,尤其是“仁”字属实做到了翻译的精髓一字点透主旨中心,画龙点睛。对比港版译名之前的各种笑话,这次做的确实不错。
建议一定要影院观看,电视或是电脑做不到彩蛋的效果及听不到全场的欢呼掌声。下面说说几个情节的个人感悟:
1、Guy戴上黑超眼镜
《金刚经》讲了五种眼: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电影中设定只有玩家才能戴上黑超作为电子分身在自由城里活动,Guy作为NPC戴完直接进化为天眼,看见了肉眼不曾见的世界或是说更高维的世界,也从物理限制层面解答了为什么佛说的那些,作为凡夫想不到、看不到、悟不到。
2、Guy的code
看完电影才知道Guy是一个由0和1组成的电子分身,也是Keys用代码写的一封情书。如果if假设suppose,我们的世界只是一个更复杂的自由城,那么每个人与生俱来的code则是确定且unique的,犹如西部世界的核心代码一样。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拉普拉斯妖 ”的模型就可以推演出一切从而打破时间前后的维度,发展成为决定论。
于是按照决定论的说法,其实我们的自由城也只是一部影片,导演和编剧(更高维度的神)已经定好了每个故事和结局,平行宇宙不过是一张张拷贝的碟片,最本质的不同只能是电影的各种版本:导演剪辑、无删减、双结局或是其他地区版,我们听不见导评也看不到另一个维度,改变不了结局和剧情,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自己这个角色的态度,如何演好、如何深入角色、如何体会“当下”的情绪与感受,也许是我们灵魂回归到那个原始点之前最应该做的事情。
3、Guy的单线循环与思维导图
看见女神后,Guy的单线循环思维变成了指数升级的思维导图,这一幕可以说是全片的精华场景,好似六祖慧能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顿悟的PPT版。Guy觉醒后告诉其他NPC,你们也可以觉醒,当时他的伙伴是这样说的:我虽然不理解你在讲什么,但是我好中意。其实大多数人都难以觉醒或是只能表面觉醒是因为code没有打开,因为不清楚导演和编剧塑造角色时的想法(keys的想法),所以可能究其一生也找不到那个开关。《西部世界》的NPC因苦难刺激而觉醒的设置不如本部电影之高明。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使命可能是最接近开关的觉醒器,让人自激出无限的motivation和ATP。
4、写在最后
《金刚经》讲,佛不说断灭相。决定论是一个表面看起来非常绝望,内核品起来却异常积极的理论。不过从不太可能理解的维度来看,这些都是人类的思维,不是人类的导演或是编剧的思维,可能在他们来看确实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的理论是不可能解释扎草人的想法,因为差别太大。从电影角度,编剧应该是在讲佛法(不是佛教,不设宗教讨论)讲世间器,讲第四维度,所以这样的电影从哪些角度来看,都会觉得好看,犹如Guy看见女神的心情一样,不需要分别真假,当下真实也就是真的了,抛下形式主义的枷锁,喜欢自己的角色,认真演好已有的所谓的剧本,慎始敬终的演好每一part,关注当下的真实感受,也许才是揭谛菩提萨婆呵之道。
《失控玩家》影评(三):还在回味《头号玩家》?那你可以坐等它
作者: Bind 一天24小时中,疲惫的人们或多或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休闲放松时刻,追剧、补片、听音乐、打游戏都是不错的选择。
上次把这么多种乐趣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轰动级效应的,当属2018年的《头号玩家》。
转眼已经过去了两年,影迷游戏迷乃至普通观众之欢呼的景象依旧历历在目。
《头号玩家》小说续集《二号玩家》的梗概已于前几日放出,故事关于哈利迪留下的革命技术,与对绿洲垂涎欲滴的新反派。
虽然电影续集计划未有音信,不过今年我们有“《头号玩家》0.5版”可以一睹为快,一部关于游戏NPC的《异次元骇客》。
NPC一词源于单机游戏,全称为Non-Player Character,指非玩家控制角色。
马路上我行我素的路人、商店里的老板,头顶感叹号的任务发布者,都属于程序运作的NPC角色。
他们的功能是在服务玩家以及营造真实感同时,让玩家的游戏体验倍儿爽。
还记得《头号玩家》最后登场的哈利迪吗,他究竟是NPC、活人或AI,是一个开放性结局。
而《失控玩家》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如哈利迪般高智能高自由,毁灭玩家游戏体验的路人NPC。
瑞恩·雷诺兹饰演的盖居住在自由城,这里每日炮火连天。
在这个酷似《GTA》的疯狂世界里,盖是最炮灰的那种五毛钱路人,毕竟他的名字就是泛泛的Guy(男人)。
有一天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厌倦日复一日被抢银行的他,意外出手杀死了一个玩家的角色。
戴上玩家眼镜,UI界面映入眼帘,盖不知道这都哪跟哪儿,但他确定自己现在是个free guy,一个打破格局的人。
打开新世界大门的盖,决定找到自己心仪的女孩——朱迪·科默饰演的玩家米莉。
之前他跟随米莉走到自由城边缘,每次都被突如其来的火车(花哨的空气墙)杀死。
盖找到了米莉,还实现了自己程序中没有的“亲吻”动作。
同时,他也在米莉的讲解下彻底搞清楚,自己就是个NPC,而那些打砸抢烧的bad guy是玩家,自由城只是个沙盘网游。
某种意义上摆脱程序束缚,成为高级智能的盖不再碌碌无为,一举成为爆杀玩家的超级路人。
这样一个一反常态的正直NPC,迅速爆红网络,成为好事网友们追捧的"蓝衣盖"。
不过,反派安东尼并不喜欢大放异彩的盖,想赶紧把他终结掉。
被坏人围剿的同时,自由城也面临停服的危机,盖和米莉要拯救这个只属于NPC们的小小世界。
《失控玩家》的剧情,简单到预告片都可以当作严重剧透。所以大体故事其实不重要,成片值得观赏的,还是填充细节的笑料包袱,游戏世界滑稽的演出效果,以及主演们的精彩表演。
“小贱贱”瑞恩·雷诺兹,“小变态”朱迪·科默,能导能演自带喜剧气场的塔伊加·维迪提。
该片也是朱迪·科默自《杀死伊芙》爆红后,第一次担纲电影主角。
为什么称《失控玩家》为0.5而非1.5版《头号玩家》,因为该片不会有什么现实彩蛋插入。
《头号玩家》中让人疯狂的《闪灵》《哥斯拉》,路人里一抓一大把的游戏角色,统统没有,只是冒险形式相似的游戏世界闹翻天。
但除了《头号玩家》之外,《失控玩家》身上还有很多其他作品的影子。
电影中的游戏方式不仅类似《GTA》,自由城(Free City)无疑也致敬了《GTA4》中的自由城(Liberty City)。
故事上NPC自由意识的觉醒,女性真人玩家和男性NPC的搭配,还有盖走到自由城边缘,就会被杀人火车撞死的世界尽头……这些都让人不得不想起《异次元骇客》中的道格拉斯与娜塔莎,以及那个世界里震撼又空洞的程序尽头。
《异次元骇客》无疑是一部经典的科幻电影,但它也有缺憾。
电影没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讨论究竟何为真实,角色行为停留在快速的剧情推进上,而非深层次的哲学反思——被创造,是否就代表着拥有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
这些都是片尾的the end之后,留给观众关于悲观虚无主义的思考。
《失控玩家》却意外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存在主义式的回答。
盖一开始对自己NPC身份,对游戏世界倍感失望,认为一切都不真实时,他的好友巴蒂(Buddy)说:
“我坐在这陪我最好的朋友,帮他度过难关,如果这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什么才是。”
盖也对米莉说:
“我知道这只是个电玩游戏,但这个地方,这些人,是我的全部。”
人可以是无意义的,世界也可以是无意义的,但人能通过自我选择、自我成就,来实现自身生命的意义,而非等待被赋予。
这种思想基调,注定了《失控玩家》是部欢乐版的《异次元骇客》,一部从头笑到尾的温馨喜剧。
更重要的,《失控玩家》的上映日期目前仍是北美12月11日,没有撤档。
中文预告、海报、官方译名的发布,疯狂暗示引进有望、等待定档。
影迷们只管尽情期待12月影院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