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是一本由[法] 安娜·戈华达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元,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读后感(一):生活
远离喧嚣,回归书香,享受独处时光。光阴已悄无声息的流失,弹指一挥间又跨年,无论如何请坚持保护好你认为唯一没被世俗弄坏的东西!刚翻阅此书感觉不知所云,细读人生细节处处呈现,由悲喜组成的人生,考验的就是心态!心已容纳万物,可里面却什么也没有!希望等到最后还是那颗初心的你!鉴于你的文学成就,虽不是我的菜,仍然坚持看完,也是对作者最大的尊重!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读后感(二):关于爱情,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全书看完有一种嘴里被塞了一口闷包的憋闷感,却又觉得酣畅淋漓~关于爱情,我们好像总有很多话要说,但其实,又好像无话可说,毕竟,每个陷在爱里的人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幸福的,又会经常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怜的人,这种自我矛盾和不满足是全人类的共性吧。
最后一个故事《我曾经爱过》里那个“老笨蛋”的一番自我叙述让人对婚姻和爱情有了一种近乎恐怖的认识,关于他的出轨他的“爱情”,那么炽烈那么真诚,那么疯狂又那么“理性”,可是我们好像都没有权利去斥责唾弃他,毕竟他没有为了自己的“爱情”抛妻弃子。可是,这对那位什么都知道的妻子来说真的公平吗?也是,爱情里哪有什么公平?毕竟,对他来说,对妻子是否公平从来也不在他关心的清单里,正如他所言“她有什么秘密是我想了解的吗?没有一个...没有任何东西让我感兴趣。”而对于他的马蒂尔德他的态度却是“我爱这个女人...她所有的一切。所有的一切...”就是这样一个态度鲜明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男人,却因为他“不想做个无耻的被唾骂的人,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比别人高尚一点点的人”而最终放弃了他那炽热的“爱人”马蒂尔德以及他“知道”的那个孩子,却用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快乐与沉默守住了这个他没有一点兴趣的“家”。最终的结局是怎样?他的马蒂尔德“眼泪已经哭干”,他家里的儿子女儿们成长在一个从来看不见父亲开玩笑的环境里,所以即使成年了还“一直在期待得到父亲认同”的巨婴,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懦弱的男人酿成的两个家庭六七个人一生的悲剧吧~~~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读后感(三):我看见的必是我所挣扎的
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以为是一本爱情小说,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幸好,我错了。
它是一本生活化的小说,一个个生活化的场景,犹如你我的日常,大量的对白,好似与熟识之人的对话、讨论或争辩。它还是一本“无奈”的小说,现实而残忍。
如果你想看爱情,这里有;如果你想看婚姻,这里有;如果你想看生活,这里有;如果你想看自己,这里也有。人生的乐趣、意外、成功或失败,一个人的伪装、逃避与直视,我怕是要爱惨了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13个长短不一的故事,出其不意却又理所当然,是的,它们就是这么真实,仿佛它就可能发生在这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身上,人们的挣扎、不堪,甚至自私,都如同这本书中所呈现。
当你阅读《圣日耳曼大街上的小艳遇》时,你可能也会期待一个转身,遇见你为之怦然心动的那个人,幻想自己为他冲动一回;阅读《非自愿中断妊娠》时,你知道伪装快乐有时是一种必须,我们并不能破坏别人的开心一刻;阅读《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时,你可能只想说一句:“唉,婚姻”;阅读《欧宝汽车》时,你想起了自己那无聊透顶却又忙忙碌碌的工作,想问一句生活有什么意义呢;阅读《安波儿》时,你可能想起了你的初恋,他去到了另一个城市,也许娶了一位漂亮的新娘,你再也不能给他打电话;阅读《富二代》时,你又懂了一个说法,叫狗血的意外,生活何处不狗血……
而我爱这本书的另一理由,是我爱每一个不那么好的主人公,他们可能是我内心呼啸而出的恶魔,可能是我内心不断叫嚣的辩手,可能是那个在生活的巨人面前渺小不堪的自己。我看见的必是我所挣扎的,这本书不能给我人生的答案,却能让我反复咀嚼其中的深意。
不少人把这本书当作枕边书,但我觉得它更适合,找个内心平静、愿意沉下心的时候慢慢翻阅它,夜晚就好好睡觉吧。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读后感(四):《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生活不只有HE和BE
我有一阵子疯狂迷恋网络小说,从穿越文到种田文再到玄幻文,从小白到台言再到古风,一段时间换一种风格。但是我看小说一直遵循以个原则,结局必须是HE。不管中间过程有多虐,最后都得圆回来。曾经有一次在贴吧看别人推荐的小说,悲剧结尾,被虐的肝肠寸断,郁郁寡欢了好几天。似乎大部分小说都只有两个阵营,要么HE,要么BE。可是这本小说告诉我们,生活不只是这两种极端。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由十二篇短篇小说组成,每篇小说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跟很多小说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大篇幅的背景铺垫,没有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反转剧情。书中的主人公只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普通人,有大学生、士兵、职员、富二代、兽医……我们看看他们身上都发生了些什么。一个女人寻求,却因对方看了一眼手机而打断;一个孕妇期待新生儿的到来却被告知胎死腹中,还得强打起精神去参加婚礼;一对夫妻各有各的心事,同床异梦;一个为了厌倦枯燥无味的生活的大学生向姐姐倾诉自己的痛苦;一个休假回家的士兵失望于无人来车站接他,却在家里得到了家人共同为他庆生的惊喜……
承认吧,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很少有人会像小说中那样经历生生死死走投无路,悲惨过完一生。而童话中的王子和公主经历波折走到一起之后也不一定就能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日日花前月下耳鬓厮磨。生活较小说而言要真实的多,也枯燥的多。每一个人天天都会经历酸甜苦辣,只不过某些感觉比较细微,而某些感觉比较突出。我们也跟书中所写的人物一样,会偶尔想要寻求刺激,会嫉妒比自己生活优越的人,会在某一个瞬间想到曾经的爱人……但是,只要生命不停息,生活就不会戛然而止。我们遇到烦恼,解决它,又遇到另一个烦恼,周而复始,这才是人生。
这本小说的作者是安娜·戈华达,法国作家,她在处理文章的时候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以及心理活动推动剧情的发展,这使得文章十分简洁易读。作者没有拼命堆砌华丽的辞藻,没有说一些冠冕堂皇的道理,只波澜不惊地讲述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就好比越是简单的生活越是难以企及一样,越是简单明了的小说越是能体现作者的能力。另外,书中人物间的对话使用的都是口语,该粗俗的时候粗俗,该文雅的时候文雅,连语气词都贴切人物性格。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可以放在枕边伴随入眠的小说,可以每晚读上一篇,细细品味小人物的悲欢喜乐。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读后感(五):当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我就会充满生活的勇气
安娜·戈华达,出生于巴黎,法国百万级畅销女作家。《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是安娜的第一本小说,也是其颇负盛名的代表作,此书一出版就空降法国畅销排行榜,并持续畅销至今,销量突破100万册。冲着这样的介绍我选择了这本书,想知道什么样的故事能得到如此多人的喜欢。看完本书,想起了我接触的第一本外国名著,是欧亨利的短片小说集,叫做《麦琪的礼物》。当时我们刚学了《麦琪的礼物》这篇文章。这个短篇小说集打开了我的世界,让我明白了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故事,从此爱上外国名著,一发不可收拾。而这本《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是一本类似的书,只是作品内容风格不同。
这本书的书的中文书名起的不错,很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最初我也觉得应该是大部分爱情类的小故事,结果并不只有这些故事,故事的范围很广。从吸引读者的角度来说,故事的题材是畅销或者不畅销的关键。语言的魅力当然也很重要。众所周知,法国的生活很闲适。法国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法国那些年老却优雅的女士以及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在这样一个浪漫的国度生活,所以很显然地作者给我们的故事大多也是比较轻松的。关于书名的答案,我一直在思索。今天我终于想到了我的答案,我知道我的爸妈会一直在家等我。从上海回家,再从家去南京,最后从南京来到北京,进入了一直想进的公司,我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是当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的时候,我就会重新鼓舞起生活的勇气。
本书共包含十二部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讲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喜怒哀乐,以细腻的文笔写出了城市人的生存状态、日常生活的仪式感和人际关系的亲密与疏离。故事的主角也许就是我们。每读一个故事,我都是在思考自己的心事。小时候的我很想知道长大的我会过什么样的生活,现在的我依然很希望知道我更长大一些的时候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尽管我们都知道生活是从今天开始的。但是我们阻止不了自己的美好畅想。为了解决这个永远的这个困惑,我选择了不断看书,看他人的故事,找寻关于自己生活的答案。很庆幸安娜给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这个故事里的每个平凡人都是怀着希望认真生活的。我希望我也能学会这样的态度。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读后感(六):写出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
合上书的时候,我感觉看的不是一部小说集,而是一部身边小老百姓的平凡故事合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路阅读下来,最大的感触是作者安娜•戈华达写的根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啊,哪里是小说呀。
作者安娜•戈华达是法国的畅销女作家,本书是她的代表作,包括12篇短篇小说和一篇长篇小说。
反映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是安娜作品的特点。 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物,公司职员、士兵、兽医等等,就像你我他身边的人一样,并没有特别之处,非常熟悉。所以,读起来也并不存在陌生感,让人觉得真实,所以,我才会说这是一部身边小老百姓的平凡故事合集。
印象最深刻的是《非自愿妊娠》,母亲知道自己怀孕后的欣喜,知道胎死腹中时的绝望,但却不得不因为表妹的婚事而隐瞒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参加她的婚礼。这位母亲是伟大无私的。我不知道法国的风俗习惯如何,因为起码在我这里,与死亡有关的消息在婚礼上宣布,是对当事人的不尊重甚至是一种恶意的诅咒。于是,她把自己宝宝死亡的消息独自咽下,将悲伤隐藏,以让大家继续在喜气洋洋中进行这场婚礼。我想,这位母亲也是很爱自己的表妹的吧,不然,怎么能把丧子之痛的悲伤隐藏?
《休假》里这位从远方回家的士兵发现家里空无一人而且当天还是自己的生日时很是难过,但当亲人和朋友突然打开电灯在他面前为他庆生时又非常喜悦。
《羊肠线》里的女兽医,原本是善良的,但邪恶的村民却打碎了这份善良让她变得决绝与冷漠。生活总是如此,原本愿意妥协的人却不得不因为现实而反击。
安娜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心理描写与对话较多。尤其是长篇小说《曾经爱过》,几乎通篇都是“我”与公公的对话,很难想象,一个作者,可以利用对话完成一部小说。
很早以前,我说过“现实是小说的温床”。所以,我相信,安娜一定是一个深入生活的人,对身边的普通人的生活一定有过一番深入的了解,才能让读者一路阅读下去觉得书中主人公就是自己身边的人。
安娜是一名畅销女作家,可是没有想到她会是因为写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而受欢迎。反观我们国内,畅销书“作家”无外乎一些青春小说作者、玄幻小说作者……真正纪实性的写我们身边人身边事的着实少见。我想,这与读者受众有关,也与整一个社会环境有关吧。
所以,如果你想阅读畅销书,不妨翻翻这本吧,因为它真实,不虚幻。当然,如果你想暂时逃避下这残酷的现实,那么,请不要打开它。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读后感(七):我读懂了我们身边的故事
——评《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无论我有怎样的艰辛,有怎样的失落与彷徨,我知道有人在等我,这样的信念促使我坚韧的生活下去。
安娜的作品记述了平民生活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映射出我们生活中的千万经历。她的作品虽然没有过于生动的故事,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但是却能够使感同身受,与之产生共鸣。
一个热切期盼孩子诞生的女人,却在怀孕六个月时的检查报告中得知自己的孩子死于腹中,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悲伤,可是面对表妹的婚礼,她却必须强装镇定,因为她深信不疑:她不会把婚礼搅黄,为了别人,她自己的不幸可以再等两天。当一个亲戚把手贴在她的肚子上,说摸摸可以带来好运气时,她只能抿嘴微笑,因为她不想搅黄婚礼。
我希望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这种愿望并不难理解,当《休假》中的“我”到达东站时,“我”是期待有人在等着我的,从小到大都没有人接过“我”,尽管“我”已经习惯了,可是“我”还是期待亲人的出现,在四周环视了很多次,“我”依然期待熟悉的身影,可是始终没有。当“我”失望的回到家的时候,却发现哥哥、妈妈、外婆还有很多亲戚朋友都在等着“我”,给“我”过生日……虽然从小事事不如哥哥,但是那个昔日漂亮的女同学,依然选择了我。
皮埃尔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彼此都离不开彼此,在一起的时光就像蜜一样,为了玛蒂尔德,皮埃尔准备和苏珊娜离婚,可是却在亲眼目睹了自己秘书的丈夫离开后的残忍事实之后,放弃了和苏珊娜离婚的念头,却用一些虚假的承诺“捆绑”着玛蒂尔德,最后玛蒂尔德也失望地离开。科萝爱和丈夫的离婚,使科萝爱很是伤心。皮埃尔把自己的亲身故事讲述给自己的儿媳妇科萝爱,是想告诉科萝爱,没有爱情的婚姻捆绑在一起,只会让大家都面目全非。
失去孩子的母亲,没有等到亲人的大兵,以及同时伤害了妻子和自己最爱的人的皮埃尔,他们都是生活的失意者,也是我们周边很多人的影子,安娜用采用平淡的记事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包含了12个小故事和一个长篇故事,虽然都是平民生活的小故事,但是贴近人心的语言以及简单的对话方式使我们读来更加容易感受其中的深意。
这些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们时而高于我们的生活,时而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也因为它们,我更加读懂了我身边的故事。
2015年10月16日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读后感(八):戈达尔的平凡之路
在塞纳河畔慵懒的午后,我们从左岸的咖啡馆出来,沿着闪烁着钻石般光彩的水面迤逦前行,你的指尖划破空气与我温暖相遇,我们且行且歌,生活多美好。下一秒,又有些许惆怅,愉快的周末就要结束了,那些琐事那些工作那些鸡毛蒜皮,还有无处安放的灵魂。生活中可能会有波澜,但是安娜·戈华达却能收敛浮华奇谲的笔锋,以充满温暖和力量来书写来自法兰西的属于每个人的平凡之路。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是安娜·戈华达的成名作也是处女作,这部作品甫一出版就引发了轰动效应,狂销100余万册,一时洛阳纸贵。她也从一个中学教师蜕变为法国的现象级作家。在六千多万人口的法国,一个纯文学作家的第一部作品就能卖出上百万册,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戈达尔的平凡之路上开出了非凡的花朵。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由十二部短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组成,是在波澜不惊的躯壳下涌动着感人力量的法兰西组曲。她写小职员的日常,写富二代参加舞会路上的荒诞,写意外过失造成车祸的丈夫的心灵挣扎,写怀揣作家梦的家庭妇女去面见编辑时点亮生命的梦想(有一点自传色彩)。戈华达秉持我以我手写我心的平凡笔触,却剖开荒诞拨开迷雾,直面荒诞与虚无,抚慰我们被复杂世界、物欲横流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心灵。戈达尔的平凡之路之所以能引发强烈共鸣,是因为在她的笔下我们仿佛能够在转过下一个街角时遇见真实的自己。
安娜·戈华达的文字几乎摒弃了一切不必要的修饰,口语化但不啰嗦,字斟句酌;平易近人,没有指点江山居高临下,仿佛老朋友在小酒馆和咖啡屋放松闲聊;深刻而温暖,下笔冷静却不扭捏不炫技,如一碗热汤,并不浓烈却沁人心肺暖流渐涌。在长中篇《我曾经爱过》中几乎纯粹用对话支撑起饱满的故事情节。而安娜·戈华达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敢于大胆的用对话为载体来讲述而丝毫不乏味。一个被离异的妻子面对前夫的父亲,用食物和酒消解寂寞和离弃的痛苦,而公公也在前儿媳面前回顾平凡而又躁动的一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两个心灵通过对话甚至是戏谑消解尴尬,丈量各自生命的厚度,失望绝望背后也还有暖暖内含光。穿过人山人海,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有些醉意的老公公在回忆自己一生时,平静地说到:“有一个女人在星球上的什么地方,也许就两步之遥,也许在一万公里之外,最重要的是,她会来找我”。对。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这就是我活下去的动力,生活里虽然充满了艰辛,有时苟且,有时随波逐流,浮浮沉沉,但是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这就是戈达尔的平凡之路,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平凡之路。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读后感(九):一个人的絮语
作为一个作家,第一部作品凝聚了他个人的心血,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同样安娜·戈华达的第一本书《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不但让她一举成名,荣获法国RTL-Lire文学大奖,而且畅销至今,她也因此被称为“救世主作家”,看来此书自有一番魅力。
安娜·戈华达作为一个作家,在她成名前,自然有一番不为人知、无人问津的艰辛。这样的日子苦闷,不知出路,更适合一个人喃喃自语,颇像本书的风格,不管是以“我”为第一人称的絮絮叨叨,还是站在旁观者角度的讲述,都像是经历一番沉寂苦闷后的发泄。
在这本包含十二部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的作品里面,总共有十一篇是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述说关于感情、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故事;两篇是以旁观者的第三人称“他”“他们”讲述的故事。不管是从何角度,安娜·戈华达的笔下透露出对人、对事观察的细腻和认真,完全如一个亲历者般向我们讲述一个个故事。
她的语言俏皮而轻松,犹如坐在你对面跟你絮絮叨叨,读来颇有亲切感。例如在《圣日耳曼大街上的小艳遇》中,她说“你们还是把自己的故事放一放,先听我说吧”,“这个嘛,你们不说我也知道”。最后一长篇《我曾经爱过》更是将这种絮语推向了极致,完全变成了两个苦闷失意人的深夜畅谈,一人絮絮叨叨不止,一人惊愕而默默的聆听。这样宛如一个友人的随意、率性的语言,拉近了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你要做的只是默默不作声听她絮絮叨叨,亲切但不枯燥,因为她会讲故事,又会卖关子。
读完这本书的每一篇小说,都有种意犹未尽又戛然而止的感觉。每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故事,总是朝着我们意料之外发展。一场看似浪漫又让人心动的艳遇,却以铃声终止;一次欣喜的怀孕,却被告知胎死腹中,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赴宴;偷来父亲的好车,去赶赴一场兴高采烈的聚会,返程途中车却被半路冲出的野猪糟蹋的七零八落……在这样的絮语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个悲喜交加的故事,她为我们描绘出一副市井小人物的生活百态、人情冷暖,展现了小人物的悲欢喜乐情绪。
这本《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教你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倾听者,听安娜·戈华达为你絮絮叨叨的讲述生活中的小人物故事,从一个个小故事中,你说不定能看你、我或他的影子呢。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读后感(十):不负等我的人
同事问我,有一本书你看不看,我犹豫了一下,因为手上还有几本想看的书没有看完。我正想拒绝,她饶有趣味的跟我说,是你喜欢的书,我说好吧。拿来以后我翻看了几页觉得非常不错,再看下去开始爱不释手,吃饭也看,牺牲午睡也看。看到最后居然舍不得将它看完。
之前我对安娜 戈华达并不是很了解,由于对这本书的喜爱,我开始去了解她,收集她的信息希望对她更加了解,我看到一段对她的评论真是恰如其分“桑贝是法国国宝级的漫画大师,几米的偶像,人们称安娜是‘穿裙子的桑贝’,在看完她的书以后,觉得真的是实至名归。”
《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是安娜 戈华达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由12个主题、人物完全不同的故事组成,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跟很多小说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大篇幅的背景铺垫,没有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反转剧情。书中的主人公只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普通人,有大学生、士兵、职员、富二代、兽医等,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普通的故事。一个女人寻求,却因对方看了一眼手机打断;一个孕妇期待新生儿的到来却被告知胎死腹中,却还要强颜欢笑;一对夫妻各有各的心事,同床异梦;一个厌倦枯燥无味的生活的大学生向姐姐哭诉自己的痛苦;一个休假的士兵失望于无人来车站接他,却在家里得到了家人的意外惊喜;满怀希望的业余作者被出版商召去,原以为的好事,却被泼了冷水,当即瘫痪,无法行走。
安娜笔下的小人物,可能没有太大的出息,在生活遇到各种挫折,但是安娜是乐观的,尽管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小说的最后还是给人以希望。其实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生活较小说而言要真实的多,也枯燥的多。每一个人天天都会经历酸甜苦辣,只不过某些感觉比较细微,而某些感觉比较突出。我们也跟书中所写的人物一样,会偶尔想要寻求刺激,会嫉妒比自己生活优越的人,会在某个瞬间想到曾经爱的人…但是,只要生命不停息,生活就不会戛然而止。生活没有完美的答案,或许很多事情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发生,然而快乐无处不在,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此书一出版就空降法国畅销排行榜,并持续畅销至今。安娜也因此被称为“救世主作家”法国媒体称“千千万万的法国读者像等救世主一样迫不及待地等着阅读她的新作”。我想这是喜欢她的读者对她最高的赞誉,希望下一位读者读完也会赞同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