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邪魅之雫(下)》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5-09 01:48: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邪魅之雫(下)》的读后感大全

  《邪魅之雫(下)》是一本由[日]京极夏彦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4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邪魅之雫(下)》读后感(一):不过是因为喜欢你啊

  大叔还是这样喜欢秀知识面。絮絮叨叨就写了两大本。

  这次的凶手并不难猜。可是仍然是猜得到一二三,猜不到全部。

  更令人诧异的,原因无非是一个丢失了自我的女人,为爱撒了谎,受正义与邪恶的拉扯折磨。

  最后也只是换回一句“我讨厌你”。

  在爱里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自尊,有多爱自己。

  《邪魅之雫(下)》读后感(二):上册迷失,下册找回

  作者写作这本书的风格,个人有点接受不了。上册那漫长的各种心理的交互描写,第一次碰到,有点新奇的感觉,但让我抓不住这本书的节奏的感觉让我很快厌倦。下册抓住节奏后,那种感觉回来了,终于能顺着主线走下去了,也真正能进入书中了。没有意外,也没有特别,最后所有的事由京极堂的语言描述出来。心中一旦有了恶意并付诸实施,就再也无法称之为善良。

  《邪魅之雫(下)》读后感(三):低配版络新妇,但感情戏有点好磕

  

邪魅之雫,低配版络新妇之理 同样是出场人物极多,构造极其庞大的故事 两大本采取了多线并行叙事,视角切换频繁,但情节并不复杂。 boss利用信息差,构建出不同的世间,让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中心出发,被邪念牵动,引发连锁杀人案件。每个人包括boss,都不算邪恶之人,只是被名为雫的邪魅之物推了一把,当释放心中的嫉妒、报复,只需要小小的一滴毒药,只需要一个谎言,人就会不自觉地走向错误的道路。 本书的评价偏低,一是缺少了妖怪内容。二是boss不够带感,单看这样一个杀人闭环以及她在各种关键节点的行为和身份的切换,会觉得她是一个如织网的蜘蛛一样的反派,结果是一个失控的掌局者,明明想阻止又导致事情滑向深渊,但真的很像

  《邪魅之雫(下)》读后感(四):雫

  其实这本比不上前面的几作,诡计我觉得很无趣,看到结尾时快睡着了

  但是原田美咲变成神崎宏美那一瞬间,仿佛看到她从阴影中转过头来,说起动机时不屑的笑 到结局的,“我喜欢他,所以我不希望他被任何人抢走。”

  这个时候就觉得感动得不行了……结果反而是京极堂系列哭得最厉害的一本

  结局也可想而知了,我讨厌你,天空中只有天空,大海只是大海,于是总算能放声哭泣了

  正常情况下神崎宏美确实应该直接去找榎木津才是,但因为喜欢,很多事是不能像想象那么简单的,我就经常说着“反正不是喜欢的人怕什么”来面对其他人……

  世间就是这样充满微妙的偏差导致成了悲剧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真主角是神崎宏美和侦探啊,然而戏份挺少的,为何京极不来插一段回忆杀!如果前日谈能提到就好了

  等有生之年的下一作吧

  《邪魅之雫(下)》读后感(五):在我的世界之中,本作略显平庸

  中禅寺出场次数不多,上册两次,下册一次。由于案件不像前几作有着历史、宗教、神话传说等背景,所以妖怪味也就淡了。这一次没有拿鸟山石燕的《百鬼夜行》大谈特谈妖怪传说和神话流变,最后也没有像以往那样所有配角汇集到晕眩坡上的旧书店找神棍驱魔。关口、大将出场次数少,至于木场大叔,根本就没他什么事。大部分剧情靠警察搜查推进以及各路龙套的话唠。原以为忍受5/6的话唠之后可以一睹阴阳师驱魔的风采,可最后神棍居然只是闲聊……本作诡计惊喜程度不高。对于习惯前几作风格的我而言,总体阅读体验不是特别爽快。

  本人评价:络新妇之理=魍魉之匣>铁鼠之槛=阴罗摩鬼之瑕>姑获鸟之夏=狂骨之梦>涂佛之宴=邪魅之雫

  书评仅代表个人意见。本作略显平庸,这样的看法仅存在在我的世界之中,与世间无关。

  读完这部作品,不知怎的,脑海中回想起多年以前读过的黄鹰武侠小说《毒连环》。

  最后,期待下一作《鵼之碑》,不过那也是有生之年系列了。

  《邪魅之雫(下)》读后感(六):读书作业之《邪魅之雫》

  《邪魅之雫》

  “这世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事,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

  老夏的侦探小说不同于其他的侦探小说,唯一的侦探狂妄傲慢而且成天胡说八道,因为特殊体质还是别的原因能够直接看到他人的视觉记忆,也就是说能直接看见案件的结果,榎木津的逻辑是:侦探就是直接说出结论和结果,至于分析事件那是驱魔师的事儿。所以在老夏的世界里,驱魔师更像是我们所理解的侦探。

  这本书依然找不到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主角,杀人事件也只是连锁反应,A杀了B,C杀了A,D又杀了C…这样的案件,而将这串起来的就是名为“雫”的毒物,或者说妖物。

  全书充斥着大量的自白与对白。

  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着说着自己,仿佛世界是由他而生而运转的,然而那只是一滴水一粒沙子的世界,大海并不会因为这一粒沙子或者水发生变化,所以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是多么狂妄以及无聊。

  这次的妖物是邪魅,“邪魅,乃魑魅之类,为妖邪之恶气。”也就是纯粹的邪恶啊~~人总是会被邪恶所吸引,所以才有了这一连串的杀人事件。

  《邪魅之雫(下)》读后感(七):没有犯罪的boss

  想想还是写一写《邪魅之雫》吧。 首先,我要谢罪。我一度以为这本书写砸了,完全没有我喜欢的京极老师的水准,心里不停嘀咕,完全是想着不能浪费了还是看完吧……直到——我看到了下册的第345页。惊艳!果然京极老师还是你爸爸【不等等 敢情前面乱七八糟的各种插叙倒叙,看似毫无章法的结构读来一头雾水,全部都等着最后这里串起来。虽然京极老师以前也是这种写法,但是这部尤其乱,尤其想让人摔桌子(喂),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啊!你熬过了前面七百多页就能开启一个新世界啊!我一点儿不夸张的!这次真的是新世界,真正说明了唯心主义是可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咳咳,当然你得先熬过前面的七百页。顺便说,这本书上下两册加起来大概有一千页【跑 但是,既然是京极老师的作品,那肯定里面登场的人物不会是什么大彻大悟的人,他们自然也不会是心有明镜台无处惹尘埃。相反,他们的心中,都被滴进了一滴邪魅之雫,这滴漆黑的水在心中泛起层层涟漪,越扩越大,最终把整个世界都染得一片漆黑——执念,越来越深;杀意,油然而生。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最终boss无法被逮捕,因为他没有犯罪。是的,虽然死了五个人,看似步步紧逼的连环杀人中真凶却没有犯罪,所有都是谎言,每个人在谎言构筑成的世界里自得其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伸张正义,替天行道,你在我的世界中是该死的,你在我的故事中是邪恶的,所以我就要杀掉你。可笑,可悲,也是最让人唏嘘的。 好像又啰啰嗦嗦写了一篇小作文了,总之这本小说是你熬下去了就会特别惊艳的一本,熬不下去了就会束之高阁然后落灰的一本。这么一想,这本书的命运或许也跟它所讲的故事一样——你在我的世界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全看我本人的想法。 P.S. 忍不住再啰嗦一句,喜欢榎木津的朋友们,你们一定要去看这本啊!!这本是他从神坛上第一次走下来到人间的故事啊啊啊!他真的是很温柔的人啊!不说了,我去看书楼吊堂了[泪]

  《邪魅之雫(下)》读后感(八):很个人的读后感

  也只有京极夏彦能让一部作品的“理论主角”直到最后3/4的时候才正式登场吧。当然也是我错信了宣传的锅,本来是为了榎木津来看这部,结果这家伙整个上部中都活在背景里,后面在别人视角中的戏份也不多(虽然很精华);估计是因为老师实在写不来这种人的第一视角,想想徒然袋系列里也从没写过。

  另一位“系列主角”中禅寺倒是从上部前半部分就有出场,全程扮演一个无情的说教机器。两人的关系从旁人视角被深入探讨了很多(笑),一个明面大侦探一个暗地阴阳师,一个负责看穿真相一个负责解释人心。京极堂系列一般是关口木场等人被牵扯进案件引来中禅寺,榎木津半路“从天而降”;这部则是榎木津因为自己的事情率先进入案件,支援者中禅寺在最后“从天而降”。

  这部的榎木津乖到让人不习惯,先后直呼青木和益田的名字尤其是让后者受宠若惊,连对关口都意外温柔,让益田惊叹“懦弱关口竟有和闹事大明神平等交手的一天”(x)。当然,等京极堂一出场两人之间的微妙氛围倒是一如既往,就是那种“这两个人都是用脑电波交流吗”的感觉。

  【本段都是粉丝滤镜发言】一向认为在充满不正常人和钢铁直男的京极堂系列里找cp是自讨苦吃,不过每次一看中禅寺和榎木津这俩互动我就忍不住笑,如同地球人看到其他次元的外星人在别扭地友好交流一样。他们永远都开着上帝视角,很少会在案件中被直接伤害,不用语言就能明白对方下一步要做什么。只有中禅寺能制住整日暴走的榎木津,也只有榎木津能跟上中禅寺神奇的逻辑推理。这样的角色组合总是让读者很安心,尤其是在充斥着扭曲和扭曲和扭曲的京极堂系列里。

  说回案件本身,全书在五个相关者视角+偶尔插入的幕后黑手视角中来回跳转、精准踩点;我都想不起来上个让我手动画人物关系图的推理小说是哪一部了。一共六起杀人案,其实把时间顺序和人物关系缕清后很容易推出真相。读完以后一大感想是当时背景下的警民关系也太差了,有好几个时间点目击者明明去趟警局就能解开误会,偏偏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成导致关键线索被隐瞒,怪不得你们警方这么难破案。一位被仓促推入男权社会的“杰出”女性遇上一种杀人于无形的黑色小水滴,被卷入其中的人也都偏离了日常轨道,让案件滚雪球般不受控制地发展生长。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这个套路和魍魉之匣有点像。只要中途有一个人停手案件就能结束,可惜这世上就没有真正的正常人。

  结局是一如既往的京极夏彦式“余味很差”。凶手伏法,致命毒药被毁坏,幕后黑手也得到了自己的惩罚。就是让人很惆怅唉。

  没办法,谁叫我喜欢这个系列(和中禅寺)(和榎木津)呢。

  《邪魅之雫(下)》读后感(九):写不出来的故事梗概

  

京极堂的长篇大论实在是篇幅过长,并且包罗万象,凭借普通的脑髓都很难记得住,更别说我这着实记忆力很差的脑子,所以每次读完一部,过后连剧情梗概都说不明白,更别提里面的说理内容了。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对京极堂讲述的,灵媒、宗教家、教宗和信教的人的区别,却记住了。这次也一样,京极堂讲述故事、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区别的那个部分,我看得特别津津有味。

这些词语都属于民俗学的范畴,因为有一段时间格外喜欢这个领域,还买来教科书读了一下。作为有着相同故事类型,但是却是不同的民间故事之间,可以进行探讨分析的部分,追根溯源之类的,我觉得很有趣。那些东西是我自己不明白,也想不出来的,看到专家学者们用各种论据填充出完整的思路,就很好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让我产生舒爽的感觉。

但是反过来说,因为我自己不明白,也不会分析,所以看完之后并不能记住,也不能透彻理解,就算想和别人传达这种趣味性,因为趣味性本身是分析,传达不出分析也不会有趣,只是手舞足蹈地不断大叫“很有趣很有趣”是没用的,所以根本就传达不出去。无法融会贯通,也不能旁征博引。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发现,我明明知道民俗学的这些知识的,但是读这个故事——这其中的不同人物的故事——的时候,完全不能把别的知识体系放进来,只在京极堂提到民间故事这些内容的时候,才有“没错!就是这样,就是这种模式,哎呀我怎么就想不到呢!”之感。

很崩溃啊,虽然崩溃,却又觉得有趣。并且把自己曾经涉猎过的背景知识的部分加深了印象,别的内容又重归模糊·。最后在想解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的时候感到混乱和麻烦。

想传达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却做不到。但是因为不会把相同的模式拿来将心比心地看待别的人和事,所以在看到关口想要解释什么却解释不清的时候,感到不耐烦,怒其不争。

所以到底要写一个怎样的故事梗概呢?

该从哪里开始讲起呢?从榎目津的亲戚来侦探事务所讲述了围绕榎目津婚约的奇事,然后请益田展开调查?是青木因为所在辖区发生的贸易公司员工命案,找木场商量?接着,一起事件引发的另一起事件不断发生,最终促成了多起命案的发生。而这一切又都围绕着一瓶“邪魅之雫”。当京极堂出现在故事终结的地方,把模式相同的不同故事的变化之物找出来,归结为同一个“原型”的时候,一切真相终于大白,而这一切也终于重新指向了开头的人物。错位复原,一切重回正轨。

除此之外想要提一嘴,也当做一个备忘的是。第七章:益田来找京极堂,看见关口带着迟到的书评来发牢骚,京极堂的小型驱魔。这一段和整个故事似乎关系不大,所以不知道京极堂为何要写这一段。但我的一个猜测是,这个故事里依然要有关口,但是关口的状态,实在不适合出门,所以这一段不但使关口成为了十分罕见的“神清气爽”版本的关口,还让他和益田产生了关系,加入了调查之中。

嗯,这样一个故事梗概,就连我自己看着也不是太满意呢……所以期待你来亲自读一下,再给我讲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梗概吧!

  《邪魅之雫(下)》读后感(十):还记得魍魉之匣里的过路魔吗?

  先谈过路魔,再说我对这一部的看法吧。

  这一部虽然没提到这玩意,但直接缔造了这么一个方便实施犯罪的犯罪工具,不管它是雫,还是别的什么,总之就是告诉你,现在有一样很方便就可以杀死你仇恨的人的方法,而且很有可能能免除杀人的惩罚。有这么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干还是不干吧。

  京极夏彦一向不赞成严格的犯罪动机说法。可能就是过路魔勾引你,那么心念一动,好吧,那就去做吧。神琦宏美就是这样,那就骗他去干这事吧,那就在关键的地方隐瞒一下吧,就这么简单。

  而在实际生活中,如果真有这么个东西存在,有多少人能经受得住这过路魔的考验呢?一本死亡笔记掉在你面前,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忍不住去写的。

  再说说我对这本邪魅的看法。

  一开始在大学图书馆偶遇姑获鸟之夏,自此陷入了京极夏彦缔造的魔幻的侦探世界中。

  老实说,也会有难以忍耐他啰嗦拖戏的大段无聊论述的时候,经常会想,把故事浓缩成一个彻底的侦探小说不好吗?

  结论当然是不好的,如果真那样做了,可能我们这堆怪异的喜欢听他啰嗦的人,也就不存在了吧。

  他的小说充满了诡辩,思哲和自我的主题,而思想这玩意,人人不同,因此经常让人不知所谓。不过直到现在,我也对魍魉之匣里过路魔的想法深感认同。

  与此相对应的是,经历了漫长的系列,我对阴摩罗鬼里的儒家辩论并不感兴趣,涂佛之宴的布局也

  不甚欢喜。

  不过终于在这本邪魅之雫里隐约看见了几本小说精华的大成。

  在我看来,姑获鸟和魍魉中,京极夏彦是披着妖怪的外衣,在杀人的迷幻诡计中插入自己的各种庞杂的思辨哲学,当时中禅寺是一个传统的侦探形象。而之后的几本小说,开始有了不同的尝试,尝试转换叙述视角来增加故事的宽度,增加虚幻的描述来掩盖线索的细节,大篇幅的各类思想主题的引用来试图确立核心的内涵。

  但是这个过程不能说都是成功的。

  因为以上的尝试,容易让人觉得他在故弄玄虚,和读者不在推理的公平起跑线上了,让人觉得故事本身被弱化了情节变得单薄,让人觉得他在故意掉书袋,炫自己的学识。个人觉得系列中有几部作品确实显现出了这样的症状。

  不过到了阴摩罗鬼,明显感觉到了有回归故事本身的趋势,尽管还是有大段的篇幅在继续那些尝试,最后的诡计也单薄的令人发指,但其中尝试融合这一切的努力还是能看得到的。邪魅之雫是不是都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呢?我不敢断言,但我觉得至少这一部是解决的比较好的一部。

  这一部的主题,我认为是世界和自我的关系,同时再一次点出了过路魔的恐怖。我自称为“我”,每个人都自称为“我”,那么所有人都是“我”,所以有千千万万个我,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世界。我自己的世界和别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认知也不一样。小说中间插入了民俗学、历史和传播学的一些思考和诡辩,以及和关口对话小说家和评论家的文学愤懑,这些算是内容的补充。

  而故事本身,一个连锁杀人事件,非连续杀人事件。线索全部摆在面前,伏笔也早已埋好,上部全部在来回切换叙述视角,你我他分辨不明,各式人物的视角完全杂糅在一起,带来了无穷的困惑感。如果是新入坑的读者,我觉得早就撂下不看了。

  当你忍耐过这一切,昏昏欲睡之后,迎来了仪式感一样惯常的结局,得到了完美的解答和惊喜感,这种满足感,会让我觉得,前期的忍耐都是值得的。

  京极夏彦的魅力可能就在这吧,毕竟写本侦探小说还要列参考文献的人,也是没谁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邪魅之雫(下)》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