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倒霉蛋们》是一本由[德]罗尔夫·雷蒂希(Rolf Rettich) / 玛格丽特·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爱的倒霉蛋们》读后感(一):心生欢喜,春暖花开
幸福像花儿一样,愿每个孩子的生命都充满喜悦
《可爱的倒霉蛋们》读后感(二):倒霉只是生活的调味剂
倒霉只是生活的调味剂
《可爱的倒霉蛋们》读后感(三):倒霉?没倒!
翻开2016心愿书单,发现这本《可爱的倒霉蛋们》还没完成,迅速上京东买下,第二天一早到货,午饭后花了15分钟看完了这本绘本。
里面包含的故事有
1.小鱼大力士
2.洋娃娃历险记
3.飞不走的鸟
4.花园里的恶作剧
5.跷跷板
6.献不出去的花
7.吃蓝莓的代价
8。新裤子
9.吃不到的樱桃
10.眼镜去哪儿了
11.滑雪橇
12.装扮雪人
13.巨型圣诞树
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在这些小故事里,我看到了
洋娃娃历险记里的两兄妹从争抢娃娃到合力把娃娃找回来
吃蓝莓的小两口冒雨摘回蓝莓,回到家两人温馨的窝在一起被窝里品尝蓝莓
街坊邻里一起装扮雪人
······
满满的都是人间温情。
当然还有引人反思的
经不住外面世界的险恶回到家中的小鸟
花园里恶搞伙伴的讨厌鬼
买树时没有事先估计圣诞树大小的导致只能锯树的胖阿姨
······
还有我最喜欢的
是扉页里那个带蓝色帽子和圆眼镜的叔叔,
一次次的掉了帽子、眼睛、和伞还能笑呵呵的捡起来重新出发
下雨天风刮反了伞,还掉到地上,沾到的水撒到了头上,天晴了就没事了的乐观。
不知道,你有看到了什么呢?
期待分享。
《可爱的倒霉蛋们》读后感(四):倒霉蛋常有,愿可爱亦常有
这是一本非常非常可爱的儿童绘本。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雷蒂希夫妇。两人均于20世纪20年代出生,分别于2009年和2013年与世长辞。书的末页有一张他俩年老时的合照,那时的他们脸上已布满皱纹和老年斑,头发斑白,但是对望的眼睛里写满深情,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让人艳羡。看着照片,不由私心揣测他们在现实中一定非常可爱吧?就像他们画笔下流露出的人物与故事。
全书加上封面共32页。讲了15个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有大人,有小孩,有小鸟,共同点是都是倒霉蛋。故事的配角有鱼儿,有猫咪,有狗狗,他们都是小捣蛋,是造成主角变成倒霉蛋的“罪魁祸首”。哈哈。故事的道具有雨伞、帽子、眼镜等日常用品,也有铲子、喷洒、梯子等工具,还有小朋友喜欢的洋娃娃、跷跷板、雪橇等玩具。所以,虽然都是故事,但是场景都很“家常”,这些故事呀很可能就发生在身边噢,指不定你还曾是主人翁或者旁观者呢。而且作者的厉害之处在于,不费一字一句,却让这些故事趣味盎然,让书里的每一个“倒霉蛋”都散发出幽默的光辉,让人忍俊不禁。
这是写给小朋友的书。但是作为大人的我,看着也会觉得十分有趣。甚至想到,以后有个自己的小朋友了,可以跟TA一起看这本书呢。在TA很小的时候,可以教TA看颜色,然后变大一点点的时候可以教TA识物,然后又长大一点点的时候呢,可以给TA讲“可爱的倒霉蛋们”的故事,再大一点点的时候呢,可以听TA看图说故事了。如果TA喜欢故事,那么可以陪TA编很多个故事;也许TA会更喜欢画画,那么可以陪TA临摹这些五彩的世界;或许TA都不喜欢,那也没有关系,让TA懂得学会幽默,能够欢笑,陪TA开心成长也很好很好啦。
不想啦不想啦。一定是因为作者给绘本下了可爱魔咒,让我不由得也觉得自己萌萌哒,思绪也跟着萌出天际啦。囧。世间可爱常有,倒霉蛋常有,愿可爱的倒霉蛋亦常有吧。哪怕世事艰辛,亦能幽默以对。
《可爱的倒霉蛋们》读后感(五):让孩子看看父母童年的书——评《可爱的倒霉蛋们》
翻启这本书,扑面的怀旧画风,让我瞬间回到了童年。
那时候有很多这样老式风格的彩色图画书。大开本,粗糙材质的纸。封面可没现在这么精致,只是比内页稍厚一点点。那时候也不知道爱惜书,暴力阅读,翻着翻着,封面就掉色、脱页了。缺页掉角什么的也不介意,当宝贝似的继续翻,还借给小伙伴们看(真傻)。如今大多都已不知所踪、记不得名字了,能想起来的是《魔笔王良》、《淘气包艾米尔》、《超时空猴王》,还有一些小人书,比如《大侦探小卡莱》、《西游新记》……
忆往昔,看今朝。只能羡慕如今的孩子们能有这么多好书可看,而且都这么精致。还有那么多好爸爸、好妈妈给他们可劲儿的买书。作为一个童心大叔,真是羡慕嫉妒恨~
科技的进步和审美观的演变,让现在的童书在绘画风格上与上个世纪都大不同了。颜色越来越鲜艳饱满、人物设定自觉不自觉地都要卖点萌。当然,这没什么不好。只是作为一个经历过别样童年的大人,看到如此美轮美奂的童书们,总是没法打心底里产生共鸣。只有《倒霉蛋们》的出现,心中的那个小孩才瞬间苏醒了!这种发现丢失已久宝贝的喜悦,真的迫不及待地想和其他小盆友分享。所以,孩子爸妈们,你们有没有让孩子看看自己小时候书的想法呢?
书中15个小故事,除了封面和扉页的两个,都是两页篇幅。虽然短小,但个个幽默生动,让人看了或会心一笑、或忍俊不止。
笑过后还没算完。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无对白,让其有更多的故事潜力可以被发掘出来。我小时候,如果没人陪我玩儿了,我就会自己拿个本子,一边画画一边自己给自己讲故事,如此练就了没事儿总发呆脑补的技能^_^。这本书中人物丰富的表情、画面多样的细节,都为家长讲故事/孩子编故事提供了足够多的素材。大人、孩子、一家三口,可以讨论讨论书中的这些倒霉蛋儿们一边践行着倒霉事儿一边叽里呱啦地都说了些啥玩意儿。编得好了,说不定给故事的幽默性提高好几个等级。
最后严厉批评一下:太薄了,根本看不过瘾!如此认真地体现着儿童绘本的最大特点——内页没有封面厚,我只能给跪了。
我得好好留着这本书,到时候跟我儿子一起再看一遍。
《可爱的倒霉蛋们》读后感(六):天马行空的小可爱们
翻开书的一瞬间,我就忍不住咧开嘴巴笑了起来。好可爱呀,真心是太可爱了,逗得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罗尔夫·雷蒂希和玛格丽特·雷蒂希夫妇两个是德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们夫妇俩合作的《小童话》一书获得“年度德国最美的书”称号,1997年夫妇俩的作品获得德国儿童青少年文学大奖。2001年作品获得德国音乐出版大奖。
看完到这本书的结尾,他们夫妇俩相视而笑,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包含着幽默,智慧,可爱,狡黠。简直是幸福的令人发指。
小鱼大力士,哎呦,这些个小鱼们真是淘气呢!一个小孩子雄心勃勃的坐在水边,一本正经的抱着一个长长钓鱼竿,一群鱼大大小小的都游过去啦,居然有一只最小最小的鱼儿好奇的用嘴巴咬住了鱼钩。游过去的那群鱼担心的望着那只上了钩的小鱼,想出了一个解救它的好办法。原来,他们相互咬着尾巴,接起了长龙,这下可好了,那个雄心勃勃的小孩子哪里有那么大的力气勾起来那么多的鱼呢!于是,他扑通一下掉进了水里,小鱼望着孩子狼狈的模样,居然优哉游哉笑嘻嘻的走掉啦。多麽可爱的小鱼呀,真是顽皮极啦!
吃蓝莓的代价,真让人感到幸福。在阳光明媚的日子,一对相爱夫妻去森林散步,森林里花木茂盛,一株株蓝莓树挂满了汁水饱满的蓝莓,令人垂涎,这对夫妇商量着用随身携带的雨伞来盛放蓝莓。夫妇俩抬起来放满蓝莓的雨伞,有说有笑的向家中挺进,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大雨不期而遇,惊慌失措的夫妇俩抬起蓝莓奋力跑回家中,蓝莓无损的带回家,衣服却湿透了。可是夫妻俩坐在床上,笑意融融的分享着蓝莓果,味道真是美极啦!
书中当然也有一些看起来让人沉闷的故事,比如飞不走的鸟,跷跷板。
不过这都是读者眼中的漫画含义,这本几乎无字的图画书包含万象,每个读者都能解读出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便是作者的狡黠和伟大之处吧。他用最生动、最简单的图画描绘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小故事,而这些故事却又有不同的解读,这个对每个人的想象力都是极大的开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发自内心的幽默感让我很是震撼,真是好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美好的图画了。
当我读完这本书,拿去给我的一个小朋友读时,她开心的笑着:“姐姐,这里面的小人真是好可爱呀,我也想在里面。”我望着她童稚的脸,真想让她也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做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小可爱!
《可爱的倒霉蛋们》读后感(七):看到就是幸福
我一直觉得自己有读图障碍,尤其是漫画类的图。让我有这样困惑,原因是我的先生是个传统时代的标准好学生,读书时是学霸,却没有广泛的阅读量,不爱看课外书籍,所有的阅读兴趣就局限于看漫画。直到今日依然每天都会看大量漫画,沉浸其中,乐不可支。而我,却常常看不懂他欣赏的那些图片,总是get不到笑点。
但是在带着一马一起阅读《可爱的倒霉蛋们》时,我突然灵光乍现的发现,根本没有什么读图障碍,每张图片是可能会有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看图人的不同解读和不一样视角的关注也赋予了图片更丰富的意义呢,这个角度看,只要去欣赏就好,完全没必要因为自己看到的和别人不一样而沮丧。读图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尤其是在孩子的眼里。
《可爱的倒霉蛋们》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雷蒂希夫妇的作品。看这本书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把其中有一男一女夫妻出场的画面代入到对作家夫妇的想象上。像巨型圣诞树、花园里的恶作剧、吃蓝莓的代价几个故事,都是充满乐趣与爱意的。那么能画出如此精彩的故事的夫妻俩的日常,应该也是如此妙趣横生吧。最打动人的,是这些故事并不是风和日丽始终一片欢乐的,圣诞树的故事要经历上下左右都塞不进去,最后把大树砍断,剩下一个小尖尖才能摆在家里;吃蓝莓更是要付出全身都被大雨浇透的代价;花园里的恶作剧更是弄的满身泥……但可贵与美好也正在于此。圣诞树进不了家门时,丈夫并没有怪妻子自作主张要买家里装不下的巨型树,而是一起想各种办法,寻找最佳方法,并且最后两个人温馨的坐在桌前面对面,享受着小树尖陪伴的圣诞夜;采蓝莓时想出了用雨伞装蓝莓的好方法,但是下雨时就只能被淋透。好在是两个人都不沮丧,跑到家里晾上衣服就马上开心的吃了起来。真是情商极高,会苦中作乐的夫妻呢!这样看,完全看不到“倒霉蛋”的感觉,只剩下可爱,让人特别羡慕。
带孩子看这本书,他们自然还体会不到夫妻间的这种趣味相处有多么难得,但是他们也看不出“倒霉”的地方,看到堆了一半的雪人,吃了顿饭回来再看,已经被路过的人们填好了鼻子眼睛帽子嘴,只觉得惊喜和神奇。看到小朋友吃樱桃,登高爬远吃不到也是乐不可支。
所以我想说,这些可爱的倒霉蛋们,真的是不怎么倒霉,反倒都是幸运又幸福的人儿,体验了那么多出其不意的欣喜快乐和温情脉脉。而看这本书的人儿啊,也是幸运又幸福的,你读了,笑了,给孩子讲了,合上书想想自己,又收获了体会了,最是难得。
《可爱的倒霉蛋们》读后感(八):用没有字的故事启迪孩子的思考
家有一五岁妹妹,平日里没少拉我捉迷藏玩游戏,这本《可爱的倒霉蛋们》送到她手里,欢喜得不得了,一边咯咯笑,一边咿咿呀呀地编出一堆故事。比如封面上的那两个被小狗绳绊倒的两位女士,她便和我说,她也想要那样一只小狗,因为可以带她去找小鸟还有小松鼠玩。听了她的注解,我只有闭紧嘴巴,不要让自己脑子里的“标准答案”影响到她天马行空的想象。
这本书里的小故事都很有趣而且美好,很容易和生活联系起来。在花园里劳作的夫妇不小心踩到了水管,浇花变成了水灾,还好聪明的“围裙妈妈”(妹妹注解)用一个小喷壶解决了问题。还有一对夫妻在郊外踏青时看到了一片蓝莓,没带篮子的他们灵机一动用雨伞装着蓝莓回去,结果遇到了大雨,只好匆忙跑回家把衣服洗好再享受蓝莓了。妹妹在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就会问我“你浇过花吗?老师教我们要用喷壶浇花。”“你摘过蓝莓吗?下次我们要不要也拿着雨伞去摘蓝莓?我们可以带两把伞。”我也会问她有没有像故事里一样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堆雪人。她说,邻居家有一个大哥哥会教她们滚雪球,但是她还没有滚过很大的雪球。因为书里的线条很简单,我还可以和她一起在画雪人,我照着书画,她勾边,把书中一些简单的画都给勾出来了。
在看这本书前,我没想过不带文字的故事这么有魅力。之前妹妹最爱拉我一起看《花园宝宝》,在花园里玩耍的宝宝们说不清楚话,我只能看懂小女孩唱歌和小男孩跳舞,理解得很累。但是在和妹妹一起读这本书时,我听她说她的幼儿园里大家怎么玩跷跷板,我和她说我小时候怎么玩跷跷板,我也能在和她的交流中想起自己幼年时玩耍的欢乐,让我感觉到与孩子沟通的乐趣。
妹妹在看完书中的故事时,总是会加上自己的理解。比如在读完《巨型圣诞树》的故事后,她说,以前妈妈会说她长得快,给她买大两码的鞋子,结果穿不着还要塞棉花到鞋子里,就像故事里的人买了很大的圣诞树,结果放不进家里只能锯成小圣诞树。看到《献不出去的花》那个被阳台上的东西砸了一身最后仓皇逃走的先生,她说,如果我是那个小先生,我不会跑走,因为约好了要送花的。很开心她能从故事中得到一些思考。小孩子在会说话会跑之后变得很好动,妈妈们在抱怨小孩子调皮捣蛋怎么教都没用前,可以和小孩子们多些交流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对很多东西感兴趣,看到有人摔跤倒霉只是觉得好玩,远没有到“幸灾乐祸”的层面。我个人非常推崇和孩子们通过一起读书来交流,因为可以感受到他们天真烂漫的想法和读书前后的思想变化,还能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可爱的倒霉蛋们》读后感(九):此书是在说那些“熊孩子”和“二货”的自己吗?
这本《可爱的倒霉蛋们》是边笑边看完的。
有孩子的人会不会觉得,里面所有描写孩子的场景都那么熟悉呢?对啦,这就是咱们家的“熊孩子”啊。这些倒霉蛋们,哪一个不是调皮捣蛋的小宝贝?哪一个不是活生生的站在我们面前。真是看得哭笑不得。
之前,网上有一段视频,说出了千万妈妈的心声:为什么我一天啥都干不成,还累的像狗。内容是熊孩子的各种表现,但是只表现出了他们的调皮捣蛋,没有表现出来他们的调皮后果。这本图画书是真真切切生生动动的告诉我们了,小倒霉蛋们,你们其实也都是小调皮蛋啊。
我家小元宝刚刚一岁一个月,正是学走路的阶段。当我看到《新裤子》这篇的时候,我真的是笑出声来了。图画中的小朋友因为调皮玩楼梯,弄脏弄破了旧裤子,妈妈拿来新裤子,又因为各种外在原因新裤子也脏了,下雨了,竟开心的玩起雨来,他们玩的开心忘我,连妈妈都跟着被淋着落汤鸡一样,他们却乐此不疲,回到家继续他们的滑梯游戏。真是趁了他们的意。而我的小元宝,因为学走路还爱爬楼梯以及玩滑滑梯,每天不弄脏几条干净裤子是不会罢休的,幸好是个女孩,要是个男孩还不知弄成什么样子呢,真是甜蜜的头疼啊。
“二货”这个词,开始的时候是个贬义词,后来慢慢的被网络给洗白白了。网络意思是:傻傻的可爱的人。我想每个人身边应该都有这样的二货朋友吧,那我就先拿自己开刀,说一说二货的自己吧。
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给一个领导家的孩子做家教,因为领导太忙根本无暇顾及她的孩子和我,于是我做完家教之后一般都会给孩子做点吃的,俩人一起吃饭然后我再走。因为我从小都在农村或者小县城生活,虽然家境不太差,可是大学刚毕业的我真的没有见过微波炉是个什么东西。看到领导家冰箱里冰冻起来的馒头,我就想,给小家伙热热吃吧。想起家中都是用笼屉热馒头,而这个馒头被冰箱冻的硬邦邦的,我想怎么也得加热二十分钟吧。于是乎,我打开微波炉给馒头加热了二十分钟,暂停之后一摸,馒头虽然热了,可是还是硬的不行啊。(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被我烤干了)之后我又把馒头加热了将近十分钟。结果微波炉差点烧坏,顶部都被熏黑,我连忙断电,害怕着火。于是拿着硬硬的馒头对孩子说,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热不好,你就凑合着只捡软的那一点吃了算了。小家伙一边吃一边咧嘴说太硬了。
等我摸清楚了微波炉怎么用了之后,我每次想起来都觉得真委屈那孩子和微波炉。哈哈。
这本《可爱的倒霉蛋们》送给我们身边的“熊孩子”和“二货”朋友们,也希望大家都能傻的可爱的过完每一天。
PS:原创书评,转载联系授权并注明原作者和出处。
《可爱的倒霉蛋们》读后感(十):德式小幽默
一看到《可爱的倒霉蛋们》,心中便觉亲切,仿佛又回到了孩童时期看连环画的日子,满怀新奇的翻开一页,看完后不会马上翻到下一页,还要回头再看两遍、三遍……细细的咂摸出味儿来,才舍得翻开下一页。
这是一本充满浓浓德式幽默的无字书,由德国儿童文学界著名插画家拍档雷蒂希夫妇倾力奉献,罗尔夫·雷蒂希曾和林格伦合作创作出了每个孩子都着迷的长袜子皮皮,古灵精怪的长袜子皮皮鲜活了无数孩子们的梦想世界。现在,雷蒂希夫妇携手绘出《可爱的倒霉蛋们》,由多个短篇幅连环画组成,书本每次平摊开来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小故事。它像是一盒混合口味的跳跳糖,看似平淡无奇,尝过之后就停不下来。
连环画,听起来有点过时,不过它还有另一种称呼叫复古。这种复古怀旧风有别于时下少儿绘本的梦幻和精美,不强调说教意义或教育功能,绘画技法也并不时髦,更多是以思想上的共鸣为重。短篇幅连环画也不同于当前流行的速食漫画,速食漫画不用过脑子,若干槽点一眼扫过,哈哈一笑就没了;这本书恰恰相反,画面同样简单,若不转动脑袋,就无法经历发愣、不解、深思、顿悟、大笑的过程。所以德式幽默有时被人比喻成威士忌,不是每个人都能消受,可一但品出滋味,就回味无穷,个把小时也消散不去。
无字书,重在图画和寓意,不同的读者能发现不同的闪光点。孩子能看到世界的小新奇,成年人都看到远去的小记忆。家中四岁小童偏爱其中以孩童生活为主题的连环画,那些更利于她去理解画面包含的内容,例如“吃不到的樱桃”,那简直是会发生在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里的故事,开动脑筋想办法偷吃,结果……唉,果然还是吃不到啊。很快就要下雪了,“装扮雪人”真是个屡玩不厌的游戏,不只小朋友爱玩,原来大人们也挺喜欢玩儿呢。“跷跷板”每天都会玩,为什么两边一定得坐数量一样的人呢,瞧瞧这三个摔了屁股蹲儿的熊孩子,好像有点理解为什么了。“巨型圣诞树”和“吃蓝莓的代价”的幽默,成年人更懂,无处不在的选择题,过多表面的、物质的东西可能会让我们忘记了真正的目的,不过,发现走偏后及时修正,不会妨碍接下来的好心情。有的故事,不同的角度读来截然相反,“飞不走的鸟”让孩子感慨,还是家里好呀,安全有温暖,大人不免要嘘唏安逸的生活消磨人的心志。
《可爱的倒霉蛋们》里的那些内涵,让人看着看着就发出会心的笑声。人物的动作表情活灵活现,环境的描绘简洁到位,情景是生活中常见且有趣的,小小的冷幽默隐藏其间,通过读者的观察和理解酝酿、发酵、散发出来。
文/团团花哚 20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