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不平凡的少年》是一部由朱延平执导,苏有朋 / 林志颖 / 金城武主演的一部喜剧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个不平凡的少年》影评(一):少年,少年
当我还是一名少年,我没有被当时席卷东南亚的四大天王迷倒。但是对于青葱的台湾四小天王,却是迷的不行。每天苦苦思索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我究竟是喜欢林志颖呢,还是喜欢金城武呢?我究竟是喜欢苏有朋呢,还是喜欢吴奇隆呢?好纠结,难以选择。
所以在一个炎炎夏日的傍晚,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盗版音像摊,停下来随便翻翻,居然看到有这样一部电影,那感觉就像做梦一般,赶紧买下,带回家细细看。四小天王居然合作拍电影,真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四个不平凡的少年》影评(二):谁都可以不平凡
是的,我有一颗不平凡的心,总是被人看作理想化,异想天开。
但是,面对这个赤裸裸现实着得世界,该知道有梦想是多么的可贵,有梦总比没有好,即使到不了,还是能为自己曾有过的奋斗而自豪。
今夜喝醉了,在这个即将毕业的时候,初入社会,品味现实,是的,我不够世俗,可是,我认识到了现实的种种而不去随波逐流,我自信这是莫大的自我肯定。
我会是不平凡的少年,总有一日,看见你开始回忆萌生悔意的时候,我会多么心痛,我爱你,你却不肯相信我的不平凡。
《四个不平凡的少年》影评(三):四个不平凡的少年
1995年,为应对日益紧张的时局,军方组织大规模军事演习,为此筹建由各支部队抽调人员组成的“龙平特遣队”,而各部队也不含糊,趁机将平日表现不佳的问题青年们塞入特遣队中。由此,前帮派分子李大维(金城武 饰)、屡考屡败的补习生罗志坚(苏有朋 饰)、带牌师公曾志祥(林志颖 饰)与胖徒弟魏耀南等人有缘相聚,在队长(吴奇隆 饰)的调教下开始了艰苦的特遣队员生涯。然而这一班部队“精英分子”又怎能交出令上峰满意的成绩单?队员们差强人意,特遣队也日渐沦为令各部队嘲笑的“啦啦队”,知耻后勇的特遣队员们将队长从被撤职的边缘挽回,又在最终的正式军演中因机缘巧合立下了功勋……
《四个不平凡的少年》影评(四):少年不平凡
当年的台湾四小天王联袂主演,这是很少见的,我们可以在里面看见还是很青涩但是已经很有型的金城武,他饰演一个混过黑帮蹲过监狱的人;还是很书生气的苏有朋,他演一个叫做罗志坚的只会读书的落榜青年书呆子;林志颖是念咒的师公,这几个人一起进去了一个叫做“龙平特遣队”的军队,队长是吴奇隆。有冲突就有戏剧,这部戏最先的冲突便是队长和士兵之间。有搞笑又感动,然后在尾声一不留神发现,其实这部戏的矛盾不是来自士兵和队长,而是来自,少年对于自己的未来和生活的思考,这点在金城武和苏有朋的身上表现非常明显,苏有朋在戏剧中是有旁白的任务,这可能和他是个念书的人有关系,大部分旁白都是他的日记。电影看完,感动过了,笑过了,回头看这个名字,四个不平凡的少年,但看起来他们似乎没什么不平凡,也没什么平凡,或许,观众演员导演都是不平凡而平凡的。
值得一说的是,这个片子的另一个名字是《号角响起》。
《四个不平凡的少年》影评(五):整个初中的记忆
那时候从音响店租回这个片子,不用想也知道是四个小女生被四个大帅哥吸引.很巧的是,我们四个喜欢的不一样.
那个下午,摊坐在电视机前的地毯上,四个人笑到差点昏倒.要知道那也是快10年前了,可那记忆片段却如此清晰以至于我还记得老大放了个p......
反复看了两遍,四个人喜欢的不行.有人提议要据为私有,未果.
这个片的后续就是,四个人约定用里面自己最喜欢的偶像的名字作为我们之间的外号.
我是曾志祥.
不明白当时为什么林志颖要叫这个名字.
从此之后,我们四个彼此都是这样称呼对方了.连初中毕业的同学录上面都是留的这个名而不是我们的大名.
一想到<号角响起>,满满的初中回忆就会溢出来,想不微笑都不行.
现在再去看这个片子,可能会觉得老土了吧...
可惜现在我到处都搜不到这个片子的资源了.
《四个不平凡的少年》影评(六):【观影日志】《号角响起》
《号角响起》保持着朱延平一贯的风格,走的是轻松搞笑无负担的喜剧路线。 影片讲的是一群年轻人进入部队后的军旅生活,先是闲懒散漫的半调子,之后在新来的长官的严格调教下,从开始的反弹情绪,逐渐过渡到服从管理,最后发奋图强,最终取得成绩的故事。由于影片的定位就是一部主打偶像明星的喜剧,所以整个故事轻松简洁,既没有什么稍显复杂的剧情,也没有特别深刻的主题。你不必去苛责人物形象的单薄,比如金城武为什么总是冲动,林志颖怎么老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滑头样,或是质疑角色心理转变的突然,比如一直被队员记恨、诅咒的队长为什么突然间就被队员们尊崇成天人了,以及困惑于坏小孩为什么瞬间就能变身成好士兵,好成绩为什么总来得那么容易等等。只要想想这是朱延平的作品,也许就会释然。 朱导带着林志颖、金城武这一帮当年红透半边天(当然现在也还是红透半边天)的青春偶像,打着八百年不变的套路,任由他们在片中尽显本色出演。这也许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两部电影里林志颖虽然角色不同,却都是那一副模样,甚至套用到他同期出演的其他电影里,也几乎难以发现角色间有任何明显的区别。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21世纪,这位大部分时间都在重复自己的导演,遇到了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自己的周董,于是双方都皆大欢喜,一拍即合。 有别于内地军营电影的主旋律及欧美战争片的反战旗帜,台湾军旅片似乎很没心没肺地游走在不带任何多余色彩的自由地带。影片既不会向观众展示任何鲜明的政治立场,也不会向观众灌输什么参军保家卫国的大道理。虽然片中出现的一些切合当时的“反攻”言论,但也大可将其视之为应景佐料,一笑置之,相信朱导并没有拿自己的电影去抨击时局的想法。而片中那些出现的诸如艰苦的训练、长官的刁难等,不过是为了突显笑果而出现的反衬而已。就算是往深了挖掘,这些情节的出现,也只不过是为了给简单的剧情加上一些曲折的桥段,顺便渲染一下不打不相识的兄弟情谊或者是勇气战胜困难之类的那个年代津津乐道的精神而已。这类影片存在的目的任何似乎只有一个,就是尽最大的可能带给观众最多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