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是一本由林江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15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读后感(一):下厨的男人最有魅力
这是是食帖这个系列的第七册,是以“男人与下厨”为主题,这本书里提到,大多数餐厅的主厨,以及烹饪高手往往都是男士,而女士下厨却让人不禁想到的是家庭厨房。所以这本书就寻世界范围内的42位擅烹男士,他们中有演员、艺术家、设计师、作家、记者、书店人、主厨、美食博主,还有跨越时空的思想家。讲述他们与美食的精彩故事,揭开男人爱下厨的各异动机,捕察男人与美味之间的天然关联,并介绍了每一位男士在厨房里的一道私房料理食谱。
其实这本书是冲着朱亚文买的,下厨的男人最有魅力。看看这封皮就知道了,那种专注感,其实厨房可以作为人们心灵的避难所,就是因为,它能让一颗浮躁的心,迅速沉静下来,专注于一件事,于是说“吃饭”之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小到“温饱果腹”,大到“人生哲学”。
而提到人生哲学,就不得不提,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思维方式的区别,关注点的区别,甚至在同一件事情中,所享受的细节的区别,如果你身边没有一个爱下厨的男士,这本书可能能帮你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世界。
L�]�<�'ͯ�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读后感(二):下厨的男人最Sexy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这个主题真的很好。
是谁说厨房一定就是女人的天下?男人也可以下厨并且做的很好。
当男神与厨房结合在一起,碰撞出下厨的男人最Sexy的火花。
会做饭的男生有谁能不爱?更何况还是男神。
朱亚文不再是屏幕里的硬汉,变得柔情居家,化身暖男。
安东尼发挥个人特色,在厨房中游刃有余,厨房就是他的天下。
日本演员井浦新在厨房,满足食色。
法国帅哥博主安闹闹,音乐记者黑麦,自由摄影师、众多外国美食博主……
42名下厨男人的故事让我们知道,男人也可以下厨,并且,下厨的男人很温情,很暖男,很贴心,很Sexy。
男人,可以不会说情话,不会弹吉他,没有高颜值,但要有一手做饭技能。
男人会下厨,才是好男人。
都说要征服男人要先征服他的胃,征服妹子又何尝不是?
为心爱的女子做饭不会有种很幸福的感觉吗?
推荐妹子们买这本送给男朋友,送给爸爸。不想做饭的时候甩给他们。
看,人家男神都下厨了!
多好的理由!(笑)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读后感(三):我猜这本书想说的其实是:男人和女人,根本没什么不同。
没吃过几顿父亲做的饭。
但仅有的那几顿,每一道菜是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即便已经过去了十几年。
煎牛排、炒黑椒牛柳、煲大骨汤。其实就这三道,反反复复地做,每次都觉得:“怎么那么好吃?比母亲做饭好吃太多。”
长大后,听了一些“男人在下厨方面天赋异禀”的说法,倒也一度信以为真,不知是错觉还是巧合,去别人家吃饭,桌上的菜若是家中男女分头完成的,一定是男人做的那几道,更合口味。
恰巧,食帖这本新书探讨的,也是这个主题。抱着一些先入为主的观点看完之后,意外地,心中不再“神话”男人的下厨天分了。
因为从书中几十个男人的故事里,你会发现,男人们对食物与下厨的热爱,生来就不弱于女人,甚至要胜于女人几分。当两个人实力相当,完成一件事的出色程度,自然是取决于热爱的程度。
而过去对男人厨艺的评断,却是潜意识里以“女人本应比男人更擅厨”为前提的,无论你是否承认。
看书名,会误以为这是一本在讲“男人为什么生来适合下厨”的书。读完才发现不然,这本书从头到尾埋藏的伏线,其实是“男人与女人在下厨、在对生活的热爱上,没有什么不同”。
不只是做饭,如果你不戴有色眼镜去看待男人,或许会发现,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和女人没什么不同。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读后感(四):你知道吗?这一期有点燃小宇宙的作用
拿到手,依旧有分量!冲这点,先给两颗星!
说到厨房就会想起女人,女人下厨似乎成了既定的认知,“男人下厨”成为一种新风尚,很多男人现在开始学习下厨,烹饪到底能带给一个男人怎样的修养呢?这本书里介绍的42个爱下厨的魅力男人,通点就是通过下厨找到了自己想要寻求的东西,或精神或物质,惺惺相惜的爱人、一份不错的工作、获得美的体验……看完这本书,对于喜欢烹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应该会爆燃,为什么呢?因为书里采访了几位讲烹饪兴趣转换成职业的男人,如何保持兴趣的工作还能养活自己,一些新的工作模式,创业模式,也许会给还在苦恼的你一点启发。(:-D
书里有采访我最喜欢的日本演员井浦新,啊!没想到他也是爱下厨的男人,更没想到他竟然是这么老派作风的演员(笑 还记得之前看《白河夜船》被迷的一塌糊涂…… 强烈推荐大家从这本书中介绍的井浦新出发,去了解他!看他的作品!国内关于井浦新的采访真的是少之又少。
另外,书里还大揭秘了Left2,蛮喜欢的一个同龄人,谈了自己对男人下厨的理解,看left2拍的照片是一种享受,尤其美食照片,精致而又富有色彩,看着不一定饿,但是会由衷的赞叹“我也想拍这样的美食照片啊”~
要是还有什么想说的呢,就是推荐大家买来看一下,尤其推荐男生。(笑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读后感(五):当厨房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若不是读完这本书,我不会想到世上还有这样一种男人,把厨房当作他们的放松的花园,用食物传递内心的情感。当一道两道三道或浓郁或清新的菜浸在纸页上时,眼睛离不开,心里偷偷在笑,简直——哇靠!帅炸了!
书中所采访呈现的“大丈夫”是有所选择,有代表性的,倒不是说仅是做菜不做菜的区别,而是那些人都让厨房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他们中间有演员,作家, 摄影师,私厨等不同职业的人;有中国人,日本人 ,英国人,美国人等不同国家的人;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孕育出来的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也在他们的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当你读完那些文字,你会发现他们不止在做菜,更是在享受生活,是一种生活的乐趣而不是活着的必需。去市场挑选食材,回厨房准备到后来的制作和享用美食,这一系列的过程,但凡做过菜的人都知道,是不会轻易分心去想其他事情的,身心都在厨房里,大脑也能得到很大的放空。当食物上桌,即使没有人共享,单是自己的味蕾收到触动,都是一种极大的成就感,更不用说得到家人或朋友肯定时心里的欢喜了。当你不把它当作责任时,它便会回报你快乐。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大丈夫”和“厨房”是跟矛盾的两个存在。历史原因自不必深究,关于男女平等的问题已经贯穿了人类的发展史,讨论男人该不该下厨房也是没有多大意义。只要现代社会人眼里的厨房在逐步改变其原有的概念,只要新一代的“大丈夫”因为厨房更具魅力,其他的都已经不重要了。世界在变,总不会停留与过去的执念。我们崇拜厨房,因为它的美丽,不因历史沧桑而褪色。
当厨房成为他们的一部分,他们也完整了更真实的自己。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读后感(六):厨男的三个境界
作为介绍饮食文化的mook系列书《食贴》已经来到了其第七期,对于这个系列一直每出必买的我,非常喜欢本期的主题:大丈夫生于厨房。
国内介绍饮食的杂志一直层出不穷,那作为杂志和书籍结合体的mook书,应该如何突出自身的特点来打造自己的特色呢。《食贴》在这方面有着很多值得参考的优点。
首先就是在篇幅大于杂志的情况下,对于读者的阅读吸引度要更加的关注,如何让读者做到手不释卷是mook书首要的思考策略,《食贴》在这方面一直采用的方法是加入一些创意食谱,这些食谱从菜品到介绍都很花心思,菜品以简单可操作性为前提,很注重菜品的外观,这两点在于目前以拍照和颜值为主要做菜目的之一的现今社会,显然很有吸引力。介绍做法也很有条理性,相对于网上的、APP的菜品做法,由于经过了整理更容易让读者掌握。另外《食贴》也会穿插介绍很多食材的挑选或者营养结构的介绍,这些小窍门对于我们日常选购食材很有帮助。将此二者穿插如整个书的内容里,是本书增加阅读吸引度的方式之一。
第二点在于本书的主题选择,目前食贴系列包含了“Brunch吧!没那么赶时间”,“理想身材,吃即王道!”,“全宇宙都在吃甜品”等,都是时下大家很流行的话题,而本期更是直接聚焦于特定的读者群体,厨男。本期以“大丈夫生于厨房”为主题,包括了男演员朱亚文的下厨理念,各国厨男的美食采访以及那些隐藏于喧哗闹市的私房菜馆,当然这些菜馆都是手艺高超的厨男老板开设的。
本书的第三个特色是很多mook书所必备的特点,就是精美的图片,作为美食杂志书,菜品的图片肯定是必备的,而除了这些让大家食指大动的图片外,本书收录了各类型男下厨的照片,就像之前大家熟知的说法一样,下厨的男人是最有魅力的,那这些将魅力无限放大的拍摄照片,就更能佐证这一观点了。
什么才是厨男的最高境界,王国维先生将诗词分为三个境界,那厨男是否也分为三个境界呢,第一就是下厨是生活必备的技能,第二下厨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而最高境界呢,也许就是为了爱和记忆下厨吧。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读后感(七):“君子远庖厨“吗?--《食帖7:大丈夫生于厨房》
很多人都知道孟子“君子远庖厨”的这句名言,都认为做大事的君子和堂堂男子汉应该远离厨房,而女人才是厨房的主人。其实孟子的原话是:“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是他对齐宣王不忍心杀牛的评价。其用意是赞扬齐宣王的仁慈之心。看到这本《大丈夫生于厨房》中19位名家的吃食人生,你会发现无论是孔子、李白,还是鲁迅、梅兰芳等大家都对吃有各自独到的见解与做法。
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饮食和男女之事是人最大的两个欲望。但依我看,对中国男人来说,饮食才是最大的欲。因此才有流行于世的一句话----要想征服男人,要首先征服他的胃。
其中第二十二页,著名男演员朱亚文认为“男人认真做起饭来,比女人擅长。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男人在任何事情上的探索欲,要强于多数女人。探索欲决定了你最终将这件事做的有多好,探索的越深,呈现的结果就越丰富。”我家里一般如果老公有时间的话,都是他下厨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你就是能把饭做熟了而已”。不得不承认在厨房这方天地中,我还真的是自愧不如。连女儿都爱吃爸爸做的饭。她认为爸爸做的饭格外的香,也许是爸爸有更强烈的探索欲吧。
喜欢书中第三十六页的一句话,“因为人生不用急,好吃,好喝,来日方长。”有时候我们的确是太着急了,每天早晨急着去赶地铁,甚至连早饭都是在等地铁的时候买的煎饼果子或者韭菜盒子。每天中午也是急急忙忙的去吃份快餐而已。我们的生活被我们的着急弄得一团乱七八糟。本来很悠闲很惬意的日子被我们弄得像是战场一样。如此匆忙的生活不该是生活原有的样子。
正是因为对美食的强烈欲望才促使男人放下身架进入厨房。久而久之,男人在厨房里也悟出了治国之道,于是就有了老子的一句名言----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而且这本《食帖7:大丈夫生于厨房》里随书附带各式菜谱,有中式的红油猪蹄、海味莴笋烧鸡、粉蒸肉,还有西式的虾仁青酱比萨、意大利肉酱面,更有各种快手的早餐菜式可以选择。这不是一本菜谱书,也不是一本普通的杂志书。而是一本关于吃的学问的书。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读后感(八):男人亦能玩转厨房
《食贴》系列是我非常喜欢的美食书,其中《食贴7》是一本男人料理特集,书中讲述了多个国家的男人们与厨房美食的故事。
封面是被采访人物朱亚文下厨的照片,这个时候的他不是一个明星,只是一个正在下厨的丈夫,照片中的他正在认真的烹饪,仿佛在精雕细琢一块宝玉,稍不留心就会功亏一篑一般,不知道这张照片会让多少粉丝着迷呢!
书中介绍的菜品照片简直美呆了,感觉看着图片都能想象到每道菜的味道,弄得我垂涎欲滴。这些菜品也很适合家庭日常制作,只要想做肯定也能做好的。
这期《食贴》里的美食大咖都是男士,会做美食且愿意为家人做饭的男人,我想,肯定是非常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绝世好男人”,懂得生活、懂得爱的人,通过厨房、通过食物,能了解到家庭成员每个人的喜好,将自己的爱融入到每一道菜品中,让家人们享受美食,享受生活,自己内心也应该非常惬意吧。非常喜欢《得厨房者得天下》这个标题,试想想,一个男人,面对着厨房里的虾兵蟹将、青菜豆腐、红肉白肉、锅碗瓢盆,都等待着“君主”发号施令、调兵遣将,尤其是把各种材料备好并准备大展身手之时,可不就是得到整个天下了么,能够将“兵器”使用的淋漓尽致,将这些食材发挥出各自的效用,让人的味觉器官欲罢不能,那是何等霸气的“君王”啊!
另外一篇印象比较深的是《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找米?》,这篇文章的写法很独树一帜,是用“厌恶”的感情去写整个准备、播种、收获的过程,表示一年中整个作业的辛苦与劳累,通过文字的描述,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和想象所有步骤和过程,甚至可以通过文字嗅到粪臭味,随着作者的文字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农民的不易,他们种米,却依旧挨饿的状态。
生活,需要我们去挖掘幸福的源泉,而那股源泉我觉得就是饭桌上的一道道菜品,全家人围坐桌边,享受着、谈论着桌上的菜,畅谈着自己的近况,兴致高的再弄点小酒小酌一下,其乐融融,谈笑风生,人活着也就是为了实现家和人团圆的最佳状态吧。
好像有点跑远了,回归主题,真正爱老婆的丈夫是愿意下厨房的男人,现在也越来越多的男人开始总进厨房下厨做饭,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女人越来越懒,越来越强势了,我觉得不然,是男人开始疼爱身边的妻子了,如若不爱,怎会强迫自己去做饭?!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读后感(九):大丈夫生于厨房
不知不觉《食帖》系列都出到七了,在过往的几期中,最爱第四本《肉!肉!肉!》,因为本人是偏肉食的动物,无肉不欢。而这次对“大丈夫生于厨房”感兴趣,最大原因是家里存有一位曾经是厨师而今又天天下厨的“大丈夫”~
看到副标“男人料理特集”的时候心中顿时充满期待,翻开书先掠了一遍目录,大致了解一下此书内容的基本方向。
开篇“男人与美酒:细数11国饮酒之趣”,各国饮酒礼仪都不相同,读来倒十分有趣,突然想到食帖以后会不会单独出一期关于酒类方面的,略期待。
我是在真正开始读“得厨房者得天下”的内容时才发现本期食帖封面居然是朱亚文!
第十页有句话说的不错,“会做饭的人,在异性眼中格外有魅力”,如若这个异性不仅会做饭而且相貌也出众的话那就更吸引人了。所谓美食美食,美在前,食在后。何况还有一个成语叫“秀色可餐”。
朱亚文的专访结束后给出了螃蟹炒年糕的食谱,看得人口水横流,食心大动,可是估计这篇翻过之后想操作的心也就瞬间淡了,毕竟我是个爱吃多于爱动手的人。
说起下厨,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被“食材经过烹饪变成美食”的神奇效果吸引而亲自动手来做,结果被油烫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不了了之。
在朱亚文的专访之后,还有美食艺术博主、爱尔兰厨男、作家安东尼、美国家庭厨男等等众多下厨男人的专访。
我喜欢上29页的那个餐厅环境,更喜欢40及41页的简易食谱,看上去做法简单又很有食欲,还有“15种日常食材的挑选方法”也很实用。
在本书的第三大部分里意外的发现了“晓风书屋”的创始人许志强,晓风关店的时候曾哀叹了好几日,因为对这个书店向往了很久,结果还没成行就结束了。
本书我最喜欢的部分当属第四章——他们在美味中度过一生。当看到孔子、李白、鲁迅、周作人、海明威、巴尔扎克等19位名家的名字时,内心就已经足够欢腾的了,对其“吃食人生”更是足够好奇。
至于内附的别册“猫山狗海”用料也很足,有点小惊喜。
一边翻阅着这本书,我的脑袋里一边窜出电影《小森林》的“夏秋篇”及“冬春篇”里的场景。生活,除了“生”我更关心如何“活”,哪怕是用心对待每一餐,也是善待生命很好的方式。
《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读后感(十):会下厨的男人定幸福
会下厨的男人定幸福
——读《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
滁人也
我是个不喜欢下厨的懒男人,一直不理解妻子为何对菜谱为何如此感兴趣。只是,为了不让妻子罢工而弄得自己尝不到美味,也就每每好吃孬吃都不计较,往往还对妻子的厨艺夸上几句。我自认为自己“高明”,看了《食帖07:大丈夫生于厨房》一书后,我才发觉自己因为忽略厨房而失去了很多人生的乐趣。
该书实际上是美食系列书籍中的第七本,其余六本依次是《食帖01:Brunch吧!没那么赶时间》《食帖02:只为喝杯好咖啡》《食帖03:食鲜最高》《食帖04:肉!肉!肉!》《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食帖06:理想身材,吃即王道!》,看来,中信出版社推出的这套“食帖”系列,是大有要将天下人都打造成“吃货”的节奏了。
该书主体部分四章,分别是“下厨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知道下厨有多好玩”、“他们为了爱和记忆下厨”、“他们在美味中度过一生”。而每个章节里的内容,大致是按“人物专访”+“人物食帖”的体例来写的。不用担心该书如此编排会单调。不,一点儿也不。
该书里记录了42个男人与美食的精彩故事,同样,就有至少40道精品男人的私房食谱,够劲道的了吧?其实,只要翻开书页,就知道远非如此。笔者喜欢的,还有那一张张精美异常、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图片。什么叫养眼?看看那些图片就知道了。当然,看了还会有其他的收获,因为养眼只是外在的魅力,养心才是本真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所选的精品男人,不仅仅是大中国的奇男子,而是包含了全世界擅长烹饪的伟丈夫。如著名演员朱亚文、“河马食堂”主人河马、作家,厨师安东尼、“晓风书屋”创始人许志强、法国美食博主、电视节目《世界青年说》嘉宾安闹闹、日本演员、设计师井浦新等等。有一份成功的事业,我们却很难想象他们与厨房还缘分不浅。在自己的事业上,精益求精,在生活中,也如此“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样的男人,原来以为很少,甚至是“恐龙”“熊猫”级别,想不到却大有人在,而且大有讲究。这个世界,真不像我们平日里想象的那么肤浅。
其实,这正是该书“养心”之所在。人们常说,一个女人要抓住男人的心,首先就要抓住他的胃。其实,对于男人得到女人的爱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男人,如果能像安闹闹那般动情地说:“抓住她的胃,是我的浪漫。”那么,拥有浪漫家庭生活的男人,想不幸福都难!
书的第八页照片顶部,有“得厨房者得天下”几个醒目的字,我感觉这话有些夸张,但是,讲究男子煮义,过幸福人生,却并非一句空话、梦话。想想,光是和所爱的人在厨房卿卿我我、你侬我侬,那要羡煞多少靓男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