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寻人记》观后感摘抄
日期:2021-04-23 03:09: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寻人记》观后感摘抄

  《寻人记》是一部由方东昇 / 黄晓莹 / 黄靖婷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中国香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人记》观后感(一):《寻人记》,寻找的是人情味

  

内容首发自乸众号【食焦】

由方东升带领新闻部团队,寻找30多年前星期X档案新闻里的人物,历时一年,找到10位主角,看看他们到底是三岁定八十,还是物是人非。 有人说这个节目就是哆啦A梦的随意门,打开的是30多年的时空之门。每一次方东升他们拿着30多年节目中打印出来的样子,在相约的地方等待嘉宾出场,有的地方是从前采访的旧地,有的地方已经改建,有的地方甚至不复存在。不止地点,有些人可能也不在了……这才是真人秀!

除了节目内容,方东升还在节目中讲了很多金句,让我觉得最好笑的金句,是消费陷阱那集,买了缩水楼的街坊“一入房就上佐床,一落床就入佐厅”真系形容的好生鬼。

整理了一些节目中的金句:

1、世界最大的空间,就是进步空间,世界最小的空间,是屋企的空间

2、世界零距离,但年龄有距离

3、再锋利的刀都有生锈的一天,再厉害的风车都有停下来的一天

4、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5、金融市场冇专家,只有赢家同输家

6、织织复织织,织极都唔识,有人无天份,导游在叹息

7、一试无妨,再试投降

  《寻人记》观后感(二):10分,我覺得他值得五星被填滿

  

每集不同主題,既看到從前新聞專題孩子以前到現在的轉變,也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同年代價值觀區別等等,很有意思。 這節目的成功,不得不說幕後用心程度,方東昇個人魅力,缺一不可。當然找人用了半年多也不容易...

第一集, 「小當家」變「大當家」 ,首先想著的新聞故事主角居然意外是tvb駐台灣記者朋友,也許世事就是那麼湊巧把! 從前照顧媽媽去上班,幫忙照顧兄弟姊妹的小當家,30年後野有了自己的小孩,變成了大當家。帶出不同年代照顧小孩的差異,不得不說現在的小孩子理能力差了,更難照顧了,從前去社區中心玩就很開心,但慢慢這些中心都沒了...

第二集, 肥仔「潛力股」 說的是從前很胖的孩子,30年後還是胖子嗎?探討得是肥胖問題了。30年後還是胖,但運動已經健康很多了,肥仔說之前成功瘦下來了,後來有家庭忙了又胖了。

第三集, 消失的「電腦王子」 ,從前的兩位電腦愛好者如今怎樣了呢?Cloud chan如今依然電腦迷,辦公室n個電腦,搞研究之類。 崔永健的兒子比從前的他還牛,機器人比賽等等科技玩得很厲害。科技的變遷,更新換代太快了。

第四集,炒風再起時,從前炒賣郵票的小孩,30年後從郵票的教訓中學到正確的投資,如今已經是投資分析師幫人弄上市的了,家長正確的引導,很重要。

第五集, 「校草」的成績單,這真的是讓人眼淚掉下來,最感人的一集,昔日的碼頭改建了,校草仍在,二位好友已經不在了,校草也說肯接受訪問是因為想緬懷好友,澄清自己和好友真實姓名,還有表達人生一定有take two, 錯了,改正,重新再來,不要被成績單限制自己。最佳一集!

第六集, 你呃人! 表面上看來是找回30年前騙案對象,看看他們如今還有沒有被騙,實際上深入很多。第一個案例說的是在30年前,那個年代消費者權益還不重視的時候,居然有人敢告上消委會,成功拿回電器付款,不容易,佩服當年人的勇氣,話說八幾年冷氣機幾千很貴阿...第二個案例稍微解釋一下,當年房子面積沒有現在恐怖,事主主要是圖紙誤導被騙了,與實際情況不同,而不是如今很多hk人那樣明知道小還買...不得不說堆比現在納米樓,當年那個也不算差了,事主發展商肯原價回購,但是幾年樓價已經升了,事主沒接受,把房子賣給外面的人,現在搬家之後也算幸福了。第三個案例,事主已經不在了,找了當年女兒丈夫採訪,傳銷騙案...不得不說時代變了有些事情還是在重複發生,感慨...

第七集兒童「打吡」大賽,探討的是教育問題了,當年在面試班不流行的時候,董事長兒子就已經在訓練面試技巧,不過看出來很緊張說得不好....如今30年後董事長兒子大了做了董事長,女兒一個個面試班,報名都不知道報了多少個學校,經驗豐富。但有點覺得失去童年了,孩子沒有應有的童真了,有的只是面試技巧... 從實習老師到校長那個感人,不忘教學初心,也不主張孩子休息時間寫作業。

第八集,龜兔賽跑下集,想對來說是個人比較get不到點的一集,看起來夫婦性格一快一慢,兩夫婦相處幾十年還能不忘初心,恩愛如初,並不容易。婚姻觀念也在改變,以前離婚看起來很嚴重的事情,現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第九集,移民,比較敏感一集。其實我覺得就是說移民考慮要慎重,搞不好離婚慘淡了。姊姊為了照顧致力缺陷的妹妹放棄定居美國機會留下來很感人...

10雞蛋撞地球,可能比較無聊的一集,幾十年前一起搞科學比賽實驗的學生,如今如何呢?當中最後沒人做科學家,但科學精神,永遠保留。最後全節目總結,找人原來找了半年,很多找不到了,找到也未必願意接受訪問,不容易,很有心思的節目。

  《寻人记》观后感(三):寻人寻人,它寻得,真的仅仅是人吗?

  

前几天,一个现实版的福贵大爷登上了热搜。

2011年,成都本土节目《谭谈交通》里的谭Sir偶遇了一位用三轮车运输木材的大爷。

谭Sir上去拦住了大爷,指责道:

“大爷,你一辆小三轮装满了木材,上面还坐着一个人一条狗,这不危险吗?你家里人不担心你吗?”

大爷平淡的回答道:

“家里没人了,父亲死了十一年,母亲死了二十多年,哥哥死了十八年,老婆因为难产,也在十一年前和孩子一起死了。”

听到这个回答,谭Sir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问道:

“大爷,你身上发生了这么多变故,但我刚才见到你,好像你特别开心,这怎么回事?”

大爷说:

“往前看。”

很多网友说,这是谭sir唯一被上课的一期视频。

多年以后,这期视频被频频“挖”上热搜,网友也都在关心一个问题——

十年前的大爷,如今到底过得如何?

2021年4月,发福退休的谭Sir在热心网友的帮助下,寻着曾经的踪迹,找到了当初那位被他拦下的福贵大爷。

令人可喜的是,十年后,大爷已经娶妻生子,家庭幸福美满。

这种时过境迁的“偶然”寻人,让无数网友感叹时间的力量,也在一个个小人物的身上看到了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2021年4月5日,TVB出品的一档综艺便和“福贵大爷”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寻人记》

豆瓣9.6,堪称“年度最高分国产综艺”。

谈起TVB,许多人会如数家珍的谈起曾经经典的港剧,但随后又会叹息,TVB怎么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如今的TVB,就像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亦步亦趋的迈向死亡。

但是今年,可能TVB的高层似乎终于脑袋开窍,知道曾经的经营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

为了紧跟综艺占据娱乐大头的现在,TVB在1月任命了资深综艺人王祖蓝、曾志伟担任电视台高层。

二位上任不久,便立马宣布了“超级综艺”计划,企图用综艺重新打开大陆和港台市场。

而《寻人记》,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01、

顾名思义,《寻人记》是一档以“寻人”为综艺内容的节目。

但这个“寻人”,不是新闻报道里常见的找寻失踪人口,而是去寻找那些七、八十年代出现在电视新闻故事里的寻常百姓——

去看看,过了四十年以后的今天,他们的生活跟曾经有什么变化,他们现在过的生活,和当初自己期盼的,是否相似。

我很喜欢片头的那句开场词:

“有人说,人生就是营营役役,但有人觉得人生应该是寻寻觅觅。”

在播出的十期里,我最喜欢的,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五期:

节目组千辛万苦、多方打听,找到了36年前的一位“校草”。

1985年,那段时间香港考试改革,会考成为了决定不少人命运的重要考试,TVB节目《香港新一代》就在当时拍摄了会考放榜后某校某班学生的反应。

在拍摄过程中,有一位学生引起了节目组的注意。

这位学生相貌出众,气质非凡,但最抢眼的,却是他拿到成绩单后的动作——

他就像《赌圣》里的周星驰一样,把成绩单上的科目一点一点划开。

直到成绩全部揭晓后,他羞涩的对着镜头摆了摆手,笑道:

“不要拍不要拍。”

很明显,成绩并没有达到他的期望。

这一位,就是这期的主人公:伟约瑟。

节目组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通过当时学校的校友会主席联络上了他,并相约在中环码头见面。

如今的他,过得如何?

当年那决定无数人命运的会考成绩,是否会成为他人生中的交叉口?

主持人方东昇带着诸多问题,在码头静静等待校草的出现。

不得不说,校草还是那个校草,即使年近六十,风采依然不减当年——

黑大衣,黑镜框,贝雷帽,这位帅气的大叔还未自报家门,便被节目组远远认出。

其实,伟约瑟在最开始接到节目组邀约的时候,并没有打算接受采访。

最终令他改变主意的,并特地指定中环码头作为见面地点,全因是一个“当年情”——

36年前,他和最好的两位朋友便是在中环码头接受了TVB的采访。

只是如今,人去楼空。

当年的两位好友已经先行一步离开了人世。

面对记者的再一次采访,伟约瑟感慨道:

“没想到,过了三四十年,你们还有兴趣采访我这个人。“

在谈到逝去的两位挚友,伟约瑟叹了口气,说道:

“人生很短,也很无常。”

在当下,学区房和辅导班愈演愈烈的内卷中,高考成绩似乎已经成为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烙印——

考得好,鲤跃龙门,考得差,万劫不复。

而伟约瑟,就是后者,当年的会考中文等级D,数学理科不及格。

那么36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象征命运十字路口的会考成绩,是否对他的人生产生影响了呢?

面对节目组的提问,伟约瑟云淡风轻的回答道:

“我觉得那张纸反映不了,将来我在这个社会的工作能力。”

这个答案,与36年的自己如出一辙。

36年前,会考失利的伟约瑟被问到了同样一个问题,在录像里,稚嫩青春的他是这么说的:

“一张纸不太重要,怎么能凭借一张纸就断定你一生,会考失利没那么严重,不行的话就重新来过。”

之后伟约瑟的人生经历,也印证了他的说法。

会考失利之后,他没有选择继续读书。

80年代,凭借自己出色阳光的外表,他拍摄旅游广告,后来在工作中认识了朋友,经朋友介绍做了空中服务员。

后来,他跟随家人移民加拿大,九十年代回流香港。

回到故乡之后,他自己做老板,开始一点小生意。

转瞬即逝36年,再一次面对镜头,伟约瑟感慨万分:

“人生就是这样,走过,错了,改,再来。永远可以重新再来,任何事都有take two。”

之后,伟约瑟故地重游,节目组带他回到了曾经的母校。

几十年过去,母校除了把木桌椅换成了塑料桌椅外,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真的很神奇,几十年过去什么都没有变,只有自己变老了。”

会考是伟约瑟人生中的烟花,美好却稍纵即逝,伟约瑟对于那段经历的定义是“品尝”——

每个人人生中都只会经历一次会考,而这仅有一次的考试我希望越刺激越好,我要慢慢品尝这段经历,我不后悔自己没考好,我很庆幸经历过那段时光。

面对当下“一考定终生,学历作人生”的教育处境,节目组不禁发问:

“是谁说考试一定要考第一,人生事事争第一?在伟约瑟的眼中,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在节目的最后,伟约瑟对时隔36年的采访,做了一段人生总结:

“人生就是这样,有意想不到的事会发生在你身上。珍惜身边人和你拥有的东西,也不需要奢望在争取和苛求什么。如果我有瓦遮头,有地方住,有饭吃,身边还有好朋友,好伴侣,便已足够。”

这不等于不努力,但人生没必要那么辛苦,放轻松。

这一期节目播放之后,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强烈共鸣。

看完这期节目,其实你也能理解为什么《寻人记》能得到9.6的恐怖分数。

作家陶杰曾经说过: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显然,会考对于伟约瑟就是一次命运的巨变——

但这次抉择,没有之分,只是一条路向左,一条路向右。

漫漫人生,绝不是一张成绩单就能左右命运。

因为和试卷上的题目相比,人生遇到的题目,要更加复杂与艰难。

02、

《寻人记》看似寻人,其实不止是寻人,节目组如此费尽心思寻找曾经的新闻故事人物,绝非是为了所谓的“物是人非”之类的感慨。

导演方东昇制作这档节目,更像是透过这些“主人公”,去观察香港近三四十年的变迁——

这些变化,是关于科技,关于文化,关于教育,也关于人。

就像“校草”这一期,便是关乎教育问题。

在节目里,伟约瑟提到:

“现在的孩子教育,和曾经是截然不同的。“

以前的父母,认为你读完中学就已经了不起了,上不了大学也没什么关系,赶紧出来工作补贴家用。

现在的父母,则是认为读书代表着一切,孩子压力要远远大于以前。

以前不止读书一条路,即使会考失利,你仍可以选择千万条大道通向罗马。

但如今,读书成为了唯一的救赎,这不知是好是坏。

在第四期《炒风再起时》里,故事的主人公是1997年,TVB《星期日档案》里的一位拥有超前投资理念的小学生:张源源。

在当代,有人炒虚拟币,有人炒房,有人炒鞋,而张源源在24年前,就已经在炒股票了。

时隔24年,节目组带着观众最大的疑问——

这位拥有超前投资理念的小学生,到了现在,是否财富自由,成为一名投资炒股达人?

24年过去,张源源变成了张浩源,因为喜好数字,大学选择了会计系,毕业进入了证券公司成为了一名金融人。

97年之后,股票价值持续下跌,最终沦为了一堆废纸,张浩源笑着说道:

“趁早学懂也是一件好事。”

不怕跌倒,最重要跌得早。

如今的他,已经不再会去跟风炒作某样东西,因为他知道投机和投资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每当他想要去炒的时候,他都会去看看《大时代》里丁蟹最后的境遇。

与其投机倒把,不如脚踏实地。

最后。

《寻人记》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相比于其他带着剧本“演戏”的娱乐综艺,《寻人记》有着诸多偶然性,因为你无法预料到几十年后的新闻主人公,会变成怎样的模样。

一切的内容,皆是未知,也皆是期待。

从一晃而过的画面里锁定一名主人公,再顺着线索抽丝剥茧的寻找36年后的他,这种“临时起意”般的“剧本”,带着一股迷人的魅力。

在综艺这一块,国内兴起最快,却也衰落最快——

从韩国借鉴的《跑男》,到《极限挑战》、歌手选秀各个类型的综艺层出不穷,但一阵风之后,一地鸡毛。

《跑男》越做越没有内容,嘉宾一换,味道全无,歌手选秀除了前几季之外,之后的冠军几乎无人知晓。

为什么?

即使观众喜欢看超越生活的综艺,但长此以往,疲劳无法避免,因为所有的综艺,都离观众太远了——

所以,如今贴近生活,回归平淡的日常综艺才能俘获观众疲惫的心。

而《寻人记》恰恰是通过镜头,讲述那些最普通最寻常,却在经历岁月历练后沁人心脾的故事。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更容易的看见自己。

寻人寻人,它寻得,真的仅仅是人吗?

作者:十四十四

公众号:十四十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寻人记》观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