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是一本由特雷西·卡其娄 / 摄影:贝蒂·尤德森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读后感(一):评分有点虚高
首我是被书名中的关键字“大脑发育”所吸引才读这本书的。我原以为书会讲小孩在0~5岁的大脑发育情况,并配合大脑的发育来养育,但是看完书以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我重新理解了一下书名,可能是我理解错了。
那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呢?概括一点就是孩子在0~5岁的70个养育方法。举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
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很少运动,怕动了所谓的“胎气”,这有点多虑了,在上个月的上海马拉松,有一位8个月的准妈妈,5小时跑完全程,每个月200公里的训练量,O(∩_∩)O哈哈~。所以说孕期运动是没有问题的(不绝对),书中的建议是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以上。
对孩子做一个话唠。这个问题分阶段,在孩子还不会说话前,尽量做个话唠,多和他说话,这样孩子会比较快学会说话。这个我有切身体会,我们家孩子说话比大部分孩子都快,说得清楚,因为我们家几乎每天4个人围着他一个人说话。但是等孩子大了以后,能跟你对话了,就不要做话唠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每天有个人在你面前唠叨,你肯定也受不了。
书中还有如及时给予孩子反馈、陪伴、正面管教等等方法,很多书中都有,并没有什么新意。
总体来说是一本可以参考的育儿书籍,但不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育儿书,所以,豆瓣上8.4这么高的评分,有点不能理解。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读后感(二):为人父母的奇妙之旅
俗话说“三岁看老”,意思是透过一个幼儿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道出了不少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真谛。孩子3岁的时候是其学习、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无穷。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是美国超人气的育儿书,内容涵盖从孕期直到孩子逐渐成长过程的育儿指南,并通过科学研究的结论、生动活泼的家庭案例、开发孩子智能及其他各项能力的游戏示范等让新手爸妈们学会科学教养、快乐教养,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养育孩子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趟充满幸福的旅途。每一个父母都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们自己也是在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才得到成长。其实,所有的养育方法凝炼成一句话就是:要用爱及时回应孩子的心。因为有了爱,我们在面对孩子时成了一个话痨,就为了鼓励孩子学说话,让孩子扩充词汇量;因为有了爱,我们总想着带孩子游历四方,体验不同的事物,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收获经验、勇于创造。因为有了爱,我们克制住即刻要爆发的怒火,平静下心情体会孩子的小情绪,给予他充分的了解与陪伴。
书中提供了不少可值得父母们直接采用的养育方法,例如制作日常生活流程图,让孩子按步骤完成每天必须完成的生活事项;每星期召开一次家庭会议,指出每一个家庭成员值得改进或嘉奖的地方;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则,远离手机和电视,把浪费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变成和孩子共读的学习时间;替孩子把情绪说出来,要教导而不是惩罚孩子,鼓励孩子开动脑筋想想凡事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带着孩子运动,在文明其精神的同时野蛮其体魄……
孩子是我们自身的一面镜子,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自我反思、成长、修正的过程。为人父母,实在是人世间奇妙万千且无与伦比的经历。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携手迈向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读后感(三):0到5岁超人气育儿书
哇,很幸运呢!可以中到这样一本书,对我来说超级有用的,大宝两岁四个月,小的快出生了,用处很大有没有,哈哈~ 从乐意两岁开始,随机、随地、随时出现的育儿问题简直是让我头疼不已,而第一次当母亲的我实在是无从下手,常常是寻求百度,但是往往有时候百度出来得结果也是差强人意,有这样说的,还有那样说的,让我感觉找不到方向,咦,突然有这样一本好书出现了,来的正是时候不是么? 这真是一本很有条理性的好书,从怀孕,迎接新生命,到养育孩子,写的都非常全面,不愧是超人气育儿书。 从孩子出生一来,睡眠,情绪,高强度的家务,夫妻关系处理让我焦躁不安,时常情绪失控,看了书本才知道,我需要休息,需要好的睡眠,睡眠够了,好了,耐心,精力也能跟上了,大脑就会相对来说比较清醒,不容易冲动。 其中有一章节是对孩子做一个话唠,我儿子两岁才开始说话的,之前就会叫爸爸妈妈,别的都是啊,啊的叫,我也从来没有很着急过,我知道着急也没用,看过之后才了解,乐意说话这么晚,都是我的原因,他的需要我会很快的读懂并给予回应,我每天对他说的话太少太少了,总觉得跟他说他明白么,其实我错了,我们就是要不停的说,不停的告诉小宝宝们我们在做什么,用词要丰富,要多说正面的鼓励的话,宝宝听得多了,自然而然的就能运用上了。 最近因为孩子断奶的,每天睡觉都要折腾到12点,短期可以,长期下来,我真的有点吃不消,其实他不是不睡,就是没有学会入睡的方法,需要一起做个流程图,让他更加明确的知道睡觉前要做些什么,还有就是帮助宝宝释放多余的精力,两岁孩子的精力可是很旺盛的。 还有跟不同年龄的孩子游戏的方法也不同,1~3岁需要家长示范,3~5岁可以帮孩子出主意,带孩子一起玩,5岁以上就需要让孩子自己玩了,这个我深有体会,我自己带宝宝比较多,孩子比较依赖我,不喜欢跟爸爸在一起,可是前段时间爸爸每天抽出时间来单独陪伴他,当然是全身心的陪伴,他对爸爸的情感马上就有了新的转变,我们需要学习跟不同年龄孩子玩的方法,要用对方法,每天有质量的陪伴~ 书中还有介绍到,情绪的处理,怎样给予引导,要先给予共情,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有时候孩子的表达还不是那么精准,就需要我们替孩子把情绪说出来。还有宝宝打人说谎,跟兄弟姐妹打架得处理方法,都让我觉得非常实用,用这种开放与欣然的处理方式,给家长带来更多的亲子互动空间,让我们多个角度认识与发现孩子~ 最后写到爸妈们,请你们慢慢来,对啊,我们要慢下来陪着宝宝的脚步一步一步往前走~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读后感(四):感恩我们如此幸运,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
文/R郭郭
每个孩子的出生都是天使降临,新手父母时常会对养育孩子这件事情手足无措,毕竟孩子不是附带说明书的产品,而我们也没有办法向阿拉丁神灯许愿事事如意。不过养育孩子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他们时而古灵精怪,时而乖张顺从,时而调皮捣蛋,但每一面都是孩子带给我们的礼物,而养育孩子也是我们最重要的终生事业。
美国记者特雷西•卡其娄所著的这本《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写出了从孕期开始到五岁之间,针对孩子在睡眠、互动、玩乐、情感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70条养育建议。这本育儿指南真的非常适合推荐给尚在迷茫期而又不懂得怎么才能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位家长借鉴使用。
书中引用了很多案例和研究实验,让我们在这些数据中获得信息反馈,其中提出的关于蒙特梭利和正面管教等教养体系的观点,确实会让我们受益匪浅。这本书在每一条养育法则的旁边,还贴心地备注了这些法则适用的年龄范围,可以看得出写作和编辑这本书确实用心良苦。作为一本育儿指南,作者把孩子的各个阶段的共性提供给我们作为参考,方便我们对照并以此来学习和进步,但她也非常明确地提出来,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个体,我们需要因材施教。让孩子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才是作为父母的真正使命。
作为父母的我们通常身兼数职,孩子的玩伴、家庭保育员、心理咨询师、人生辅导员……每一个职业都是我们的责任,每一个角色都让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成长,我们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炫耀成就,而仅仅只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我相信孩子都是天生的魔法师,当我们在花园中精心培育,只期待能够得到一朵美丽的小花的时候,孩子却能给我们一整片院子的芳香,这就是孩子会施展的魔力。
每当孩子跨越一个个障碍自我成长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欢欣雀跃并为之骄傲不已。但我们知道,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蕴藏这小小的背影多少努力,而我们也付出了多少艰辛。当孩子带给我们欢声笑语的时候,那些苦恼和压力都瞬间化作泡影,孩子让我们懂得了携手前行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原就是父母的自我修行,也是在这携手并进中,我们品味到了自我成长的喜悦。
感恩我们如此幸运,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孩子却教会了我们学习耐心、宽容、等待和分享的意义;感恩我们如此幸运,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摸索时间的奥妙,探寻人生的风景;感恩我们如此幸运,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陪伴、支持、鼓舞、温暖,我们都能在彼此身上寻找到爱的能量。
转载请豆邮联系。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读后感(五):育儿指南
怀孕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神奇,期间也有遗憾。
去年,怀上宝宝了,我依旧在上班,每天上下班耗时3个多小时,并且拥挤。整个孕期,我到要生了才显怀,之前都没有人看出来我是孕妇,更不用指望有人让座了。在上下班的路上,就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工作上,并没有因为我是孕妇而减轻工作内容,相反强度增加,时常加班。除了常规的产检,我并没有对宝宝进行胎教,也没有听音乐,更没有给肚子里的孩子讲过故事。
这本《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让我看到我在孕期做得很多不妥的地方,比如听音乐、讲故事、每天对着肚子里的宝宝说话。书里提到,如果在孕期7-8个月左右每天给宝宝念书,听音乐,到宝宝生下来后,你给她讲故事、听音乐,她会非常专注。
当初我妈妈也提醒我,怀孕期间要心情愉悦,要经常听音乐,不然孩子生下来后,不活泼,呆呆的,皱巴巴的,关键还会丑丑的。
现在,我的宝宝四个月了,生下来没有皱巴巴的,也没有丑丑的,但确实呆呆的,不够活泼。
要是早点看过本书,我想宝宝一定是个活泼漂亮的孩子,不过现在还不晚,书里说“宝宝对你笑,你也要对宝宝笑;宝宝对你呜呜,你也要对宝宝呜呜;宝宝凝目端详你,你也要凝目端详宝宝。宝宝哭泣的时候,你要及时安抚她。多多搂抱宝宝,而且是那种肌肤相亲的搂抱。要像跌入了爱河那般,好好爱你的宝宝。”
随着对本书的深入阅读,我发现里面解决了我最近的疑惑,陪宝宝一起读书!
每个阶段,陪宝宝读书的重点不同,现在宝宝晚上跟她姥姥散步回来,都会玩儿会儿,吃了奶才睡觉,在玩的过程中,我就是默默的陪着,也没有念书给她听,更没有跟她亲昵的讲话,所以最近孩子呆呆的,跟我也有很大的关系。书里提到,半岁前的宝宝,,给她念书,是她熟悉“书”这个概念。而且研究发现,多对孩子讲话,尤其是每天21,000个字左右。这样才能有助于宝宝提高词汇量、提高智商乃至将来提高学习成绩!现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加优秀,原因也是孩子在婴儿时期,富裕家庭每小时短句达到487次,而贫穷家庭只有176次。现在,基本都是小康家庭,要想孩子更加聪明,就得从小抓起,从自己开始,妈妈才是宝宝最早的启蒙老师!
现在,各种资源丰富,尤其是开放二胎后,关于孩子的书籍,教育产品,日常用品等,不仅仅是图书,微信订阅号,内容从胎教开始到成长过程,五花八门,里面的育儿观点更是百家争鸣,各执一词。传统育儿与科学育儿的碰撞,家庭中子女与老人观点的摩擦。真的是不当妈妈不知道,一当妈妈变超人啊!
其实我觉得育儿的书,不在多,看精一两本,结合实际反复推敲,有时候多了,反而不懂得取舍。我很幸运能遇见这本书,它为我开启了不一样的哺育之路。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读后感(六):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孩子
育儿至古以来就受人们关注,古有“孟母三迁”,如今“迁”已不在话下,从农村迁到城里,从小城镇到大城市,育儿已不再是迁能解决的问题,它已然成为一门学科,需要每个为人父为人母的认真研读。人们常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么从备孕起,就站在了起跑线上,想要赢得这场“比赛”,还得从《0到5岁》起。
在这育儿经充斥的时代,随处可见别人的育儿经验,好与不好,人云亦云,而这本《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绝对是初为人父(母)必读之书。0到5岁是孩子思想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打好基础,必然有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作者特雷西·卡其娄将自己的育儿经验与各种科研成果相结合,总结出70条养育法则。其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孕期准备、亲子沟通、家庭陪伴、吃喝拉撒睡,不一而足。让每一个父母都可以从中参照一二,当然你也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身独有的特点,了解他们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法则。
教育孩子难,这个“难”其一表现在孩子幼小,一切从零开始,需要大人细心呵护及引导;其二表现在为人父母需要改变很多自身原有的行为习惯。书中有项关于婚姻幸福指数调查,数据显示夫妻从尚无子女到开始生养孩子这期间,幸福指数量急速下降,虽此数据不能一概而论,但也反映出孩子对于家庭生活的影响。面对这种两难境地,初为人父母,难免手足无措,急需一本“教科书”来教怎么做。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操作方法。此书能被奉为新爸妈的锦囊,就有其原因,书中介绍了大量实用简单的操作方法,比如陪宝宝读书、多夸奖孩子的努力、用流程图让孩子就寝更加顺畅。这些操作方法,在教育孩子,让自己轻松些的同时,也陪养了孩子良好的习惯,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大脑的发育。
我们都知道,小宝宝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刚刚出生不到一小时的小宝宝就会模仿你。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吸取大量的信息,慢慢丰富自己的知识。对于0-5岁的小孩来说,无所谓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眼所见之处,都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作为父母,与宝宝呆在一起的时间很长,父母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换言之,要教育好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摒气自己不好的生活习惯,如“把你的手机收起来”,从“手机控”里走出来,“少看电视”,多与孩子沟通。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前,先解决自己的怀绪问题,有些事情并非一次的努力即可达到效果,而是需要反复的练习与努力,对于孩子来说是个挑战,对于父母来说,亦是。故想陪养更好的孩子,需成为更好的自己。《0到5岁》只是一个开始!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读后感(七):育儿之路没有捷径,幸好有那么多优秀的同行人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作者特雷西•卡其娄因为有做育儿书籍编辑经历的优势,所以就像她在自序里所表达的观点一样,她将那些科学的育儿理念作了一个提炼。整本书将0至5岁育儿路上需要留意的各方面都做了一个简短又精准的总结,总结出来的70条养育法则涵盖了对孩子生理与心理所需的要点。结合相关的科学研究理论及自身的经验,对70条法则作出轻松有趣的说明。书中还配有大量专业摄影师拍摄的亲子照片,育儿路上那些美好的瞬间都被定格在镜头下,每一张照片都像一个柔软的提醒——生命多美妙!。
全书共分九章,不仅涉及到如何“爱孩子”,“管教孩子”还有如何陪孩子玩耍,夫妻之间如何合作育儿,也不忘提醒妈妈们如何关爱自己的身心健康(这个非常重要!)。从每个法则的具体介绍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每一种她所认可的育儿理论并非只是做一种“非此不可”的推荐。谈到具体法则,可以看出同样是新手妈妈的特雷西•卡其娄(书出版时女儿五岁)都进行过综合对比与独立思考,而不是带给你一总人云亦云的理念。
像“正面管教”这个章节里,她就提出来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需要的是不同的管教方式。有些孩子可能在更多时候需要一个严厉的父母。正好我也看过同样是玉冰老师翻译的《正面管教》系列书籍,所以对她在这个章节的“提炼”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于“看电视”,也没有像某些我们总能接触到的标题党文章那样“千万不能看电视!”“看电视有xx危害,你还敢给孩子看电视吗?”作者也只是像我们在游乐场里偶遇的邻居一样说“我们也会给孩子看电视,在某些时候”这样轻松谈话的语调里,再加上一些关于限制两岁前幼儿看电视的法规及看电视弊端的科学报道。“两岁前最好完全不看电视”,看不看选择权还是在你手上,即使看了也不至于惶恐不安。两岁后可以稍稍看一些电视,对如何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做了一个介绍,甚至连具体的片名都有推荐,这样对于给无可避免看电视的宝宝选择电视节目有了一个直观的参考。
培养孩子独立入睡是许多家庭非常关注的问题,孩子可以独睡对于父母来说可以减轻非常多的负担,也更有利于父母与孩子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所以吃喝拉撒章节中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训练独睡的方法。每章节的“试一试”内容,使本书成为兼具操作性的育儿指导书。
在玩耍与游戏这一章里面,不仅告诉你玩耍对孩子的重要性,同样附上了许多具体的游戏方式。最主要的是她还告诉了你一个商家绝对不会告诉你的秘密,“最好的玩具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所以不要迷恋广告里那些看似高大上的玩具,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玩具其实是你,是你的陪伴。放下手机关上电脑,我们可以更好的陪孩子成长,共同度过他们生命中珍贵又美好的幼儿时光,也收获属于我们独一无二的亲子时光。
70条养育法则,不是告诉你育儿路上有捷径,每天默念70条法则几千遍并不能让你轻松带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只是感谢我们能得到这些宝贵经验的总结,至少每个新手父母能从中看出育儿路上还有路标,还有同行人。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读后感(八):0到5岁孩子大脑养育枕边书
成年人的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而只不足10%被开发利用。而小宝宝的大脑更是还没有发育完成,它们的大脑是怎样的?小宝宝的大脑是如何运作,如何思考,如何发展?各位爸爸妈妈们又该为此作出什么样的举动,说出什么样的话语来顺应孩子大脑的发展,并刺激他让他更发达,从而养育出一个聪明可爱乐观的宝宝呢?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的作者特蕾西·卡其娄曾经参与过《让孩子的大脑自由》这本书的编辑工作,也凭借自己15年的记者生涯得以接触到各种科学研究成果,总结出了最重要的70条开发孩子大脑的养育法则。作者给出的并不是育儿的70个教条,而是用从自己生活中收集的不少趣闻轶事铺陈开来,少了科研成果让人捉摸不透的术语,多了一些贴近新手爸妈生活的小案例,增加了书的可读性和理解性,而且实操性很强哦。贝蒂·尤德森的对于宝宝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的摄影更是让本书增色不少,而且还有不少对应着相应的养育法则,读起来更是赏心悦目。
家里有3周岁女宝,语言表达能力远弱于同龄孩子,这么说吧,一周八个月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她好。我和宝爸经过分析研究,她语言的萌芽期是早于同龄孩子的,6个月的时候会有意识的叫爸爸,7个月会叫妈妈,8个月的时候奶奶过来看她她已经能够清楚的叫奶奶了,所以我们觉得可能在她一周岁到两周半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对她的语言输入不够,她都没有听过那些词汇,当然不可能用那些词汇去表达她的意思。
特蕾西·卡其娄在第三章对孩子做一个话痨妈妈中教给了我们这些笨蛋爸妈该跟孩子怎么说——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说话,用儿语的语调说话。对怎样说儿语也给出了明确的方式:让宝宝跟你依偎在一起,然后用高高的语调,轻柔的声音,拖长了的发音,慢慢说。这样说话时每一个元音,每一个单字,发音都更加清晰,也就更方便宝宝去分辨。如果你在宝宝人生最初的18个月里这样跟她说话,那宝宝就能更好的辨别并模仿你的语言。遗憾的是我和宝爸都没有这么做,错过了孩子学习模仿语言的最佳时期,庆幸的是3周2个月的孩子很乐意和我每天进行几分钟这样的对话(对,现在是每天在做刻意但是又尽量让它看起来不那么刻意的练习)。在平时我和她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她对某个词说不清记不住时,我们两个就开始了儿语的对话,我蹲下身用手扶着她的肩膀,两个人注视着彼此的眼睛,脸上挂着微笑,我用高高的语调,轻柔的声音,拖长了的发音,慢慢说,她也用同样的方式回应,往往不出3个回合,就能清楚地发音了。
书中第20条养育法则对宝宝多说话,更是从事例中一字一句告诉你怎样和宝宝说话。1.用词要丰富多彩。2.说话时要多多正面鼓励。3.要直接对宝宝说话。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读后感(九):一切为了孩子
0到5岁,是小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短暂而又重要的五年里,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从怀宝宝到宝宝一天天长大,作为一个准妈妈或者已为人母,或者准备要孩子的女性朋友们,都有必要了解些常识。首先,怀了宝宝之后,就需要做好一个充分的准备,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给自己减负;而且要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做运动;另外适当的胎教也很必要。
宝宝出生后,我们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相信自己能做好爸爸妈妈这个好角色。我们要给孩子足够多的关爱,尤其是母亲,给孩子熟悉的感觉,孩子就会感到更有安全感。有了孩子,家务肯定会多出一倍,这时,宝爸就该主动和宝妈分担些家务。我们要爱孩子并且及时回应孩子,尽量多地跟宝宝产生共频。对孩子,我们更该做个话唠子;多对孩子说话,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并且邀请其他不同语言的小朋友一起来和孩子说话。然后每日的起居睡眠也相当重要,必须保证每日充足的睡眠时间。
另外,有一个正面管教,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要的是教导孩子,而不是惩罚孩子;遇到事情或者问题,一定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孩子需要对行为进行规范的引导,而这时就不得不给他定些规矩,那该怎样定下规矩呢?首先,定出的规矩要清晰,而且要坚持如一;其次要告诉孩子你定这条规矩的理由;并且要帮助孩子遵守规矩:及时给予提醒、而且预先提醒、犯规后就得落实行为后果;最后一条原则就是请孩子一起定规矩:约好一个时间来商谈、帮孩子定出一个框架、鼓励孩子在你允许的变通范围内提出自己的想法、清晰陈述大家已经同意了的规矩。
在逐渐了解和陪伴孩子这点上,我很赞同每星期召开一次家庭会议的观点。根据布鲁斯.费勒的《快乐家庭的秘密》一书中介绍,“家庭会议”能减少家庭中的紧张与压力,增进彼此的交流与沟通,让家庭的运作更顺畅;针对自己的问题,孩子往往能提出充满新意的“独创版”解决方案;日常决定往往变得更理性更平和。那具体该怎么做呢?会议可以以三个问题为主导:1、这个星期中,我们家哪些事情挺顺当的?2、这个星期中,我们家哪些事情不顺当?3、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们该怎么改善?
其实,能给孩子犯错、感受无聊和难受的机会也很重要!要让孩子为将来长大做好准备,这意味着要让孩子知道怎么面对困难,然给孩子自信他有能力处理好各种问题。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呢?一、等待,我们就在旁边慢慢鼓励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二、不仅仅动嘴说,还要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感受;三、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四、给孩子留些时间,让他自己想办法打发;五、闲的心慌,无聊透顶,的确会让孩子感到难受和懊丧,等等。这些好办法都会慢慢地让孩子学会自我排遣坏情绪,自己解决眼前的一些小困难。
每个人都希望做个好父母,每个人都自己的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美满的人生。那么,我们就不要忽略家庭教育这片沃土。为了孩子的一切,相信每位家长都会为此做出最大的努力的,因为一切都为了孩子!
《0到5岁:大脑发育关键期的70条养育法则》读后感(十):我愿用我全部,护你茁壮成长
天下的人各有特点,千差万别;然而天下的父母,无论是有多悬殊的差异,都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自己的孩子,愿意为他们付出所有,不求回报。如果有缘翻到这本书,相信几乎百分之百的读者,都是带着一份希望来求教于此书的,期望通过阅读来指导自己与宝贝的互动,通过提前学习,尽量做到避免错误的方式,而采取最佳解决办法。这本书甚至提到从怀孕是开始,身为准妈妈准爸爸们就要做好哪些措施。一直到孩子5岁多做游戏、活动等一系列的阶段。
所有哺乳动物中,人类是成长期最长的物种,也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需要去培养和学习。作者一边细心描述各种现象,或者处于某一阶段遇到的问题,一边用科学理论解释所遇到的情况,一边提出比较好的建议和方法。很多时候,读着读着就会发现,原来一直认为万无一失的方法竟然存在那么大的风险,而世代相传的某些观点也是错得一塌糊涂。
比如说,怀孕了一个人要吃出两个人的饭量么?当然不是,研究表明即使到了怀孕最后3个月里,所需要增加的能量也不过是多个花卷外加两个橙子,而真正需要增加的是营养,不是能量。比如常说的叶酸,DHA等,作者并没有推荐很多药物去补充,反而列出不少果蔬,让孕妈妈们在天然状态下摄取更多健康的营养。更多的再比如孕妈妈要做好每日的锻炼任务,来保帮助增强胎儿的各项机能。此外,对于如何哄孩子入睡,如何喂奶,训练双语以及学习双语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影响,后期的交际,创造力,语言等等。
0-5岁期间,宝宝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看着变化不大的小身体内,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变。因而,帮助孩子培养好的生活习惯,训练各种思维,形成主观意识,手眼协调及灵活度,对音乐、色彩、运动、语言、空间等的感知能力等,都是父母们需要操心的事项。比起早起开发教育,书里这些基本的生存和学习能力或生理基础,才是真正的起跑线。它决定了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将以什么样的效率,发展空间的大小。
这70条法则涵盖了宝宝的方方面面,不仅有众其他父母好的方法可以借鉴,更重要的是能够在阅读中更加理解每个阶段孩子们的小心思,让每位初为父母的朋友们,更加从容面对身边的小天使。做到真正的有益于孩子,呵护他健康成长。
有时候不需要读太多的书,一本好书就可以教你如何灵活应对各种难题,只需掌握好基本原则和方法。这本书并没有明确说,什么岁数你就要怎样,这个点宝宝就应该做什么,那个岁数就必须保证几小时睡眠。让人感受最多的,是一种宽松和灵活性,书中从提醒可以着手准备到最终实现某一目标,会给出一个时间段,或者效果范围,给宝宝与父母们足够的空间去灵活掌握现状。足够去适应新的挑战。
宝宝们的茁壮成长,是宝妈宝爸们最为简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