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直觉询问》是一本由莱恩·莱韦斯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6.00,页数:2016-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直觉询问》读后感(一):“反直觉询问”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在网上从事电子商务和在线营销的人也越来越多。《反直觉询问》这本书的作者莱恩•莱韦斯克也是其中的一位。作者曾在上海创业,努力探求人们在网络上购物的心理动力,最终创立了新型的营销策略和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创造了过亿美元的销售额。这种方法就是本书所提到的“反直觉询问”。
看过这本书,你就会明白“反直觉询问”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说白了就是颠覆了普通的询问方式。他利用这种非常规的询问方式,来了解潜在客户的内在心理,并根据其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销售策略,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莱恩是一个坦率的人,他决定将这个方法传授给更多的人。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地谈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细致地剖析了自己在创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心理反应。尤其是他写给他妈妈的那封长信,令人印象深刻。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反直觉询问的法则与方法,并提供了相应的案例。
《反直觉询问》读后感(二):想设计调查问卷吗
网上说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作者的创业故事,第二部分为具体应用方法。但因为我毕竟是听音频,而音频主要讲了下半部分,并且是以市场问卷调查为主,那我也主要分享一下这一部分。
先说本书中所谓的“反直觉询问”是什么,这是一套和顾客线上互动的调研方法。嗯,作者毕竟是营销出生,但“反直觉”一词不仅营销领域使用,范围很广。
本书提到,市场调研的难度一是顾客觉得敷衍了事,不愿意配合;二是顾客对需求没有具体的概念,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反直觉询问法就是:不是问客户想要什么,而是问他们不想要什么,过去曾经做过什么,进行反向推理。通过问客户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来获得真正重要的信息。
书里还提到了问卷的设计技巧:一是把开放性问题放在开头;二是第二个问题要是一个弱攻击性的问题(弱攻击性问题是指不触碰用户的隐私,很容易回答的题目);三是设计问题不要太多。
这个怎么说呢,我们都有过被路上或店里的人拉过来按在桌子上做问卷调查的经验(什么?只有我被按过?),我们最怕什么样的问卷调查,N多问题、各种问答、跟我没毛关系的奇怪问题,嗯还有……看不懂的问题。所以书里提到的问卷设计技巧就非常有用,我知道大学里有些专业会涉及到问卷调查,那么这本书很值得你们了解。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如联系本人请豆邮,欢迎关注读书奶爸微博http://weibo.com/dushunaiba)
《反直觉询问》读后感(三):一部在线营销指导书
近几年,在商品销售领域,电商异军突起,由阿里巴巴的淘宝到腾讯的微商,进而衍生出更多的电商平台,一些其他领域的人们也纷纷效法,开办起网络推广、推销的业务,双十一销售额动辄数百亿的辉煌,让人们垂涎三尺,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一学在线营销的知识,也跟风去网上赚一把,成了我等小民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反直觉询问》就是这样一本应运而生的在线营销指导书!它浓缩了营销与创业的智慧精华。作者莱恩·莱韦斯克毕业于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学神经学专业,并在华尔街工作多年,通过几年不懈的努力,他成功创立了旨在帮助客户快速提升网络销售额的在线营销咨询公司,以及颠覆传统思维的反直觉询问法则。莱韦斯克和他的团队为各层次的企业家和公司提供营销咨询服务,他的反直觉询问这一方法,已经长久性地改变了23个新兴热门行业线上营销的策略和流程,创造了过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本书第一部分讲述了作者的创业故事:从华尔街辞职,前往中国工作并开始创业,在创业过程中总结出反直觉询问法则,并创建营销咨询公司。第二部分为方法篇,详细介绍了反直觉询问法则及其运用,指导企业快速提升线上销售额。阅读这本书,或许真的可以激发出我们的营销灵感,实现我们创业、致富的理想!书内页
《反直觉询问》读后感(四):Ask Formula 对于人生选择的应用
我对作者莱恩.莱维斯克第一部分的创业故事篇很感兴趣,它给我的启发是远高于后面的实战篇的。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讲应该是一本励志书。
纵观莱恩的前半生生活学习经历,你知道他的这种成功一定是必然的。他有着成功者的特质,勤于思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努力、懂得抓住机会的勇气、敢于挑战的倔强,对于自我的清晰认知。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获得了别人眼中的成功。然后,一次濒临死亡的体验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变。当然,他受到老天的眷顾活了下来,并开始思考一些对自己更有意义的问题:今后要怎么生活?想要做什么?打算在这个世上留下什么影响?
他发现他并不能马上有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是他已经很清楚他不想要什么。
我想这是Ask Formula 真正的一个源起和更有意义的一个运用。它不只是可以指导你定位更适合你产品的用户群,增加你的销售额,在做具体的选择之前,可以用这个Ask Formula 时常问问你的内心,该做什么选择,到底想要什么呢?
我们听说过很多人因为向死而生,对生命的认识深入到也许我们常人不能懂得的高度,人生轨迹发生了戏剧似的转变。我常常想,也许这些人就是生下来注定就要与众不同,他们就是智力超群或是有过人的天赋,可是看看莱恩的成长路径,你会发现,他有遇到和你一样的困惑和失败,他也是这样过来的,他展示了一名普通人如何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独特轨迹的路径。
这给我很大的安慰和启发。
对自己做出承诺,一点点的做出你想要做出的改变。
问问自己不想要什么,一点点去逼近真实的自己。
像莱恩高中那场精心动魄的球赛那样,像自己承诺:今后的生活,我要活得像这场比赛一样,不留遗憾。
《反直觉询问》读后感(五):思维转换,反其道而行
我本身也是从事市场工作,对这类书会有一种很深的亲切感,可以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这是一本讲述解决线上销售的一种营销技巧,帮助客户快速提升网络销售额,何为反直觉询问,作者讲述了一个观点,人们往往不知道他们自己想要什么,人们往往更擅长于回答他们不想要什么。为什么呢?因为在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人们就擅长回答这两种基本的问题:“他们不想要什么”和“他们过去做过什么”。
还真是这样,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问我想吃什么,我说不出来,但是我不想吃什么,我能说出来。我感觉自己有选择恐慌症,不愿意做出选择。
这种问题可能会发生大部分的人身上,人们确实会提出一些不满意或不想要的地方,却不知道解决方法是什么,因为这些解决方法超出他们所能想到的范围。但是,在确定了他们不想要什么和影响他们过去的决策的因素后,就可以知道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反直觉询问的方法在调查中所做的事情是在线提出一系列问题,来模仿客户和你面对面的体验,循序渐进,搜寻与之相关的信息,从而帮助客户选出对他们而言最好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才是整个营销技巧的关键点。人们愿意参与调查并留下有用的信息,到后来的付费,并不是因为免费或者有其他奖品,而是真正能够解决到他遇到的最大困惑或者困难。
作者在最后也为自己做了一下业务宣传,作者提供的网站我并没有登录进去,或许是外网的原因。对我来说,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在与客户沟通交流时,可以通过反方向咨询的方式,更能够获得我想要的信息。
《反直觉询问》读后感(六):反直觉询问:打开客户心门的钥匙
互联网时代,为供给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条件,一方面创业不再是高大上,而是像上大学一样,有点分数就行,不是啥难事,但门槛的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 产品或服务的同质化,产生了激烈的竞争。进而又造成了注意力的稀缺,吸引客户的眼球都成了难事,打开用户的心门,则难上加难,于是创业成了考大学,但打开用户心门则成了考清华, 一旦打开心门,财富滚滚而来就不是难事。恩格斯说过,社会的需求是生产力的强大驱动。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和创业者,急需相关方法论的补充,而相关方法论的书籍也蜂拥而至,鱼龙混杂,而在这些书中,美国著名的在线营销咨询公司总裁莱恩·莱维斯克在《Ask反直觉询问》一书则显得极为耀眼。
耀眼的秘密只有一个:作者是实战派,他用总结的实战经验写就了这本书,而且这本书已经帮助很多创业企业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盈利。
作者是神经学科班出身,这本书在写作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神经学特色:没有上来就讲枯燥的理论,而是用了很大部分酝酿“前戏”,开篇先用相当篇幅讲述了作者的创业故事:从华尔街辞职,前往中国工作并开始创业,在创业过程中总结出反直觉询问法则,并最终创建营销咨询公司。这一过程,让读者从故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了反直觉询问法则产生的心路历程,有了一种学科史的融入,相当于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觉地嵌入了技巧训练,为进入方法篇奠定了基础。
反直觉询问法则,有些类似于现在的精准扶贫,核心在于精准二字。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是进行精准识别,而作者发明的反直觉询问法则,关键工具就是调查漏斗,通过调查的漏斗,强化对目标客户的精准识别,缩小目标客户范围,进而提高营销精准度。当然,理论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可操作性,任你天花乱坠,如果没有操作性,仍然是空谈。作者在设计好理论思路后,又设计出了可操作性的步骤,从深度调查开始, 一步步说服客户、细分客户,进而达到成交的目的。这里面的细节很丰富,干货很多,很难化约介绍,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总之,多数人是玩不起蓝海的,在红海中如何虏获客户,《Ask反直觉询问》一书能给你不少启发。
《反直觉询问》读后感(七):营销加减法
《反直觉询问》的前半本讲创业故事,后半本教营销技巧,它的作者莱恩•莱韦斯克之所以要这样安排,正是他职业特性的表现。这本书可以从前往后看,也可以从后往前看,丝毫不影响读者理解,这符合营销的特质之一,尽可能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是理论方法和技巧的展示,莱恩有如下阅读建议:第一遍泛读,第二遍代入自己的问题去读,第三遍边读边着手建立适合自己的模型,相信三遍之后,多少能感受到反直觉询问系统的魅力所在。
莱恩用生活里最常见的问句使我们对他的学说产生认同——“咱们晚上吃什么?”“不知道。”通常说来选择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总是比封闭式的问题更难回答,即使得到了答案,可能也无法完全代表回答者心中需求,这就像是做加减法,在一张白纸上列出所有喜爱食物的清单,总是比从既定清单中划去不喜欢的更困难。
反直觉询问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忙挖掘客户最真实的感受,这听上去简单,实际上却会遭遇到诸如社交、心理等多方面变量的影响,怎么发问才能得到尽可能贴近真实的答案,正是莱恩和他的团队不断研究的内容。获得真实答案之后,还得有一个颇具远视眼光的分析者,否则当初的福特先生可能会成为一名牧马人,而非汽车行业的领头人了。分析是为了更好的产品设定和目标客户细分,进而对客户转化率进行提升。客户群体被分为数个层次(指对产品的兴趣度而言),针对不同层次自然有不同的调查方式,莱恩对调查漏斗策略使用的炉火纯青,也在第二部分依次详解了其中的四个部分,详细到读者几乎能够根据他的指引和案例展示组建出自己的调查漏斗模型。
同事问我,反直觉询问是怎么问?你问我试试,随后她总结:“哦,就是绕着弯问,不要直接就好。”这倒挺像莱恩先花17美元后花2000美元学习的那套课程一样,开始我们总是抱着付出少量试试看的心态,感觉值得之后就会进行持续的消费。起初会认为《反直觉询问》里的营销观念挺“初级”,不过是简单的加减技巧,读完才会发现加减法正是一切高阶计算之基。
文|团团花哚 2016.07.18
非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授权可豆邮或联系fionado@qq.com
《反直觉询问》读后感(八):想别人所想,思别人所思 —读《反直觉询问》有感
文/dyonline
看封面介绍这本书是一本讲营销技巧和策略的书籍。正如书名《反直觉询问》,一开始,作者莱恩并没有长篇大论地轰炸读者,而是慢慢地先讲自己怎么发现—反直觉询问法则—这样一个营销策略。从作者的这种策略的角度来讲,读者一开始就放下了戒备心理,而是去关心作者的心路历程,去感知作者这一切的不幸,然后一步一步地进入到了作者的反直觉询问“沼泽”中。
其实读了这本书,不仅了解了反直觉询问这样一种销售方法,我也联想了现实生活中大爷大妈们如何掉进那些上门兜售人员的圈套。我想这本书不应该只是搞销售的人员值得去读一读,作为被推销的我们也要读一读,这样我们也知道销售过程中的一些营销心理,销售人员既能够更好卖出他们想要卖出的东西,购买者也能买到自己想要买到的东西。
当然,反直觉询问法则不仅是能应用于销售,其实我们也可以将它用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去。当彻彻底底读完这本书,我才醒悟自己之前被各种在线调查“套路”了,而且是不知不自觉地就进入到了网商的销售漏斗里面,都数不清自己曾多少次就这样一点点地把自己的信息留给了在线调查。不过,如果它们确实后来变得对我们消费者有益的话,我觉得接收这样的调查也是值得。
书确实写得不错,道出了网商营销的诸多技巧。但是,书中有一些勘误,一部完美的作品应该尽力避免。图 1 封面
《反直觉询问》读后感(九):明确本质
因为朋友专业是市场营销,所以偶尔去玩时候会跟着她上课,关于市场营销这门学科,我的理解是促使一个产品得到更好的销售进行调研与策划,百度上的答案为“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主要是指营销人员针对市场开展经营活动、销售行为的过程。”而我的小伙伴他们老师经常会让她们去做一些调研表进行市场调查,因为数目众多,而大多数人并不乐意进行无趣的调查,所以我经常是朋友抓壮丁的人选之一,一个人帮她完成几十份调查表为常态。然而我看过这些调查表,大多千篇一律,也许最大的吸引便是电子调查表后一个抽奖活动,然而这个抽奖活动因为较为虚假,所以其实能吸引人认真的做完这份电子调查表的能力并不大。然而市场的调研确实营销很重要的环节,当你无法了解顾客想要什么,他们自己都迷惑的本质目的是什么,那么这场策划便不会吸引人。
本书的作者莱恩•;莱维斯克先生他携带一台笔记本便孤身来到中国,却创造了过亿的销售额。这本书便是他探索人们购买动因,为提升网络销售额的反直觉询问法。本书的前半是关于作者与反直觉询问法的故事,很生动有趣,便于了解反直觉询问法的诞生背景,直接跳到干货的后半部也是没关系的,并未有太大的影响。
干货部分解决的很多会直面遇上的问题,比如如何才能让客户群愿意填写较为隐私的部分。这部分我想很多人都遇到过,以前在街头遇到过这样问卷,上来便是问姓名电话,马上便把人吓走了。书中提到过人们对于这种相对隐私的问题会抱有谨慎与敏感的太多,通常会拒绝,然而当在问这些问题前先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那么最后询问姓名电话这类的信息会比较容易获取。现在大家去街头看,会发现这类的问卷询问电话差不多会放在最后面,大多数人犹豫一二后最终还是会填下自己的号码。
这本书确实是很有用的,特备是在符合中国国情之后。
《反直觉询问》读后感(十):【书评人俱乐部】学习如何解决最复杂的营销难题
本书,真的内容佳,卖相佳。适合正在创业和奋斗的营销人员,这是一本提升在线营销额的宝典好书。
除了在书籍飘口看到了作者简介里那些高大上的介绍(毕业于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学神经学专业,并在华尔街工作多年的莱恩•莱韦斯克(Ryan Levesque)于2008年孤身前往上海创业,随身只携带了一台450美元的笔记本和无限探求人们购买动因的好奇心。通过不懈的努力,他最终成功创立了旨在帮助客户快速提升网络销售额的在线营销咨询公司,以及颠覆传统思维的反直觉询问法则。莱韦斯克的这一方法已经永久性地改变了23个新兴热门行业线上营销的策略和流程,创造了过亿美元的销售额。如今,莱韦斯克和他的团队为各层次的企业家和公司提供营销咨询服务。)最吸引我的还是利文斯通博士给本书写的五页序言里,对作者的评价。他说:“很久之后我发现任何阻止莱恩成功的事都是徒劳的。莱恩可能是我见过最有决心的人,不管是在登山挑战、吸引那些不想关注的人来关注某个事情,还是在学习如何解决最复杂的营销难题等方面皆是如此。”很赞吧,因为这几句评价,我断定本书应当是本好书,因为写书的人,是一位优秀的人,是一位对生活对营销都有极强追求和决心的人。拥有这样的品质还不能做成一番事业吗?
作者能在其他人不成功的地方取得成功,能够创新营销方法,是因为他有着对问题的敏锐思考、对真理的执着、对细节的偏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把事情看得很远,并精益求精他营销体系中的所有纰漏。
本书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指南,教你如何使用本书,第二部分是方法实操,教你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方法技巧,同时还结合了3个实施案例。本书的实操性很强,不是那种沉闷的理论教科书。编辑的排版也很清新,行距比较宽,读者不仅能做笔记写心得,读起来也比较愉悦,视觉效果没有那么压抑。另外,作者莱恩的写作手法也很值得表扬,轻松幽默,娓娓道来,每一章都先抛出来一个小问题让你去思考,然后在分条讲出他所总结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穿插其中的小故事,最后的最后你还能看到励志名言,比如乔帮主这样的大家,所分享的金句名言。
总之,对于创业者和营销人员来说,这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相信会给他们的营销和创业带来新的提示,是提高企业利润率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