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4-20 02:19: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100字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是一本由[美]里昂·利维(Leon Levy) / 尤金·林登(Euge著作,群言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一):纵横华尔街50年,原来大师是这样投资的!

  前年,在牛市还没有开始之前,我已经开始研究股票了。碰巧遇上了去年的牛市和股灾,一轮过山车下行情来,打了一个平手。现在静下心来,突然觉得有点后怕,要知道很多的老股民都还站在高高的山岗,作为股市菜鸟的我居然能够全身而退,真是运气太好了。不过既然是菜鸟,那就要不断学习。所以这几天我看了《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曾与巴菲特齐名的投资大师里昂·利维。在这本书中,作者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思维模式分享给大家。对于我这个股市菜鸟来说真的是大开眼界。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二):“反身性”与投资者的眼光

  这本书是一位与巴菲特齐名的投资大师里昂利维的作口,他创办了奥本海默基金公司。书内容相当于他的回忆录和投资智慧总结。讲述从1920年代他父亲投资开始,一直到2000年代初期,期间经历的大事件,如安然公司,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崩塌,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批判也是对有效市场的幻想的批判。

  像这种华尔街的超级大鳄一般是偏基本面的,作者的思路虽然在其它股票书里也了解过,但思想整合还是很有启发性的。

  他的思路:市场的机遇在“均值回归”,股市反应人的情绪,往往在两个方向上用力过猛。以下跌为例,当下跌用力过猛,市场过于恐慌里,股价被低估了。这时你要判断,好的机会是:这时只是衰退,而不是大萧条和彻底的灾难。这与索罗斯所谓的“反身性”是相似的,当回落时,观察市场是情绪恐慌导致,还是彻底完蛋了,如果仅仅是恐慌调整,则风险中就是机会。

  作者重点提到索罗斯狙击英镑、泰铢之战。上涨时当市场过于贪婪,而你发现实际已经没有能进一步提供上涨空间的刺激,已是强弩之末时,你就做作。当下跌时,只是因为市场的恐慌,这类愚蠢将制造机会,可以做多。市场肯定不是有效的,我们从人性的缺陷中获利,这就是眼光。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三):华尔街超级大鳄的股市投资逻辑

  见证了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之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股市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是个雷区。股市就是人们对于风险的恐惧和对于利润的渴望相互转换的过程。股市的涨跌永远贯穿着恐惧和渴望。当人们追逐财富时,贪婪压倒了人们对于风险的恐惧,直至将理性和谨慎弃之不顾,直到危机不断积蓄力量,再次刷新人们对风险的认识。

  了奥本海默基金公司和奥德赛合伙人公司的创办者、当代最重要的投资大师之一,与巴菲特齐名的传奇人物里昂·利维(Leon Levy),闯荡华尔街超过半个世纪,见惯了资本市场的刀光剑影,其所遵守的投资理念让他一手创办的奥本海默基金公司成为华尔街的传奇,自己也成为名列全美富豪榜的职业投资家。《股价为什么上涨》记录了他关于股市投资的心得和方法,展示自己对投资者心理的深刻观察,用生动地语言和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是如何通过动态考察经济政策、市场心理、投资者行为来确定投资方向。这是混迹于股市必备的书籍。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四):股市是洞悉人性者的取款机

  作者是犹太人。他爸爸是个强悍而成功的犹太人。

  几千年来,犹太人反复被驱逐屠杀的结果,导致能活下来的犹太人相当聪明。有复杂的大脑,有洞察人性的天赋。

  人性就是心理学。作者声称他最喜欢的两个东西,一个是股市,一个是心理学。

  人性的显著弱点,就是在面临诱惑的时候,情绪会产生巨大的波动,疯狂或者恐惧。而对人影响最大的诱惑,不外乎权力、金钱、性。股市和金钱直接挂钩。股价的跌涨,带动乌合之众的疯狂和恐惧。

  由于疯狂和恐惧,人类在股市上总会给出错误的报价,那么,对理性人而言,可以赚钱。

  如何分析人性,是一门很难学的艺术。通常来说,如果你是普通人,你身边的人也都是普通人,你们只会相互交互影响,相互用人性的弱点安慰对方嵌入对方。乐通于物,这么搞下去,只会成为一个傻屌。

  想在股市赚钱,首先,你要跟周围的人做一个切割,不要被ta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所影响。其次,读那么已经市场验证的成功者亲自写的书,尤其是晚年的,或者只是描述他们行为的亲历者的书。你要模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让他们format你。

  这本书的好处在于,作者足够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和父亲的种种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这些描述有些是系统的,有些零散的。从人性的角度而言,这些东西未来仍然会持续生效。从夹头的角度看,值得模仿。

  就酱。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五):股市有涨跌,变化的是市场,不变的是人性

  2015年的股市,无论是对新股民,还是老股民而言,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年份。许多人感慨说:“见过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还见过千股涨停到跌停,跌停到涨停,股市人生也算完整了。”

  造成这次疯牛到闪电熊的转变,原因很多,比如清配资、查杠杆等,但是股灾出现那一刻,所有人为了逃出市场,不计成本的抛售股票,更是加剧了熊市的进度。

  当你买入某只股票的时候,你是在为谁接盘?当你看涨的时候,谁在窃笑?暴跌暴涨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在经历过去年的股市之后,我一直在思考。

  1

  去年,看过介绍利弗莫尔生平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后来因为逍遥刘强跳楼事件,又读了《期货大作手风云录》这本书,两本书读下来,对股票市场的残酷、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本书里记录了本世纪初期最伟大的股票和期货投机人杰西·利弗莫尔生平事迹的经典作品。以及他操作生涯的成败起落,以及他如何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垄断、轧空和面对市场崩盘及繁荣的经验。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六):我用5000块在股市学到的知识

  这两天朋友圈说股票的又开始多了,遥想小鹿毕业当年,拿出全部5000块积蓄去股市赚酸奶钱的往事,股票市值曾一度到20000块,后来碰到股灾变成了10000块我就跑了,以后再也没碰过股票。

  各位大佬不要笑话我家穷业小,因为是全部积蓄,所以很在乎,感触也非常深。那半年中在股市学到的知识经常被我用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遇到关乎人性的事情,也会一直思考,想把这段经历和感悟好好写下来,却奈何经验有限文字有所苍白,一直在找相关专家的书来看,我家里有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威廉·欧奈尔的《笑傲股市》,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埃德温·勒菲弗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然而这些书的专业程度适合对炒股技术有所研究的同学,像小鹿这样死捂等赚钱、买票靠消息的小菜鸟想要看的是一些关于炒股心理的感受,直到我遇见里昂·利维的《股价为什么会上涨》,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东拉西扯地话家常,诙谐有趣又包容万象,没有丝毫居高临下的傲慢,作者本人是与巴菲特齐名的大师,因此对金融大佬和金融流氓有过近距离的观察,所以此书也涵括了很多奇闻逸事。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七):财富来自于发现市场的盲区

  作者还是严肃的基本面投资者。 从会计游戏中发现蛛丝马迹或者从市场异常交易行为中发现其背后的财务逻辑,是作者擅长的投资思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政府操作的一些项目中往往会产生超乎预期的好标的,所以他提出跟踪政府的一些管制行为,比如重组拆分都可以找到适当的投资机会,打了某些极右人士的耳光。 对于好公司的判断,作者还是偏重于持续而现金流。当然股票的一些其他所谓技术表现也相当重要,比如股票本省的供需关系,如果供给一直在减少那么是非常好的重大信号。对于看好的股票,一定要重仓持有。 不过本书的成书在2002年,恰逢美国互联网泡沫崩盘。作者对于美国股市的预期也相当悲观。从那个时代之后美国股市的表现来看,作者在书中的预期还是不免更加悲观。 当然我认为更有价值的是作者提到其与其父亲有关曾经股票投资的谈话。在大萧条之后,二战过程中,其父亲抛光了所有的军工股票,而买入被低估抛售的零售商股票。其父认为,原因在于战后的重建,将释放被压抑的巨大的商品需求。事实也验证了其父亲的判断。 其实,不光看到当下,更要看到未来,才是真正眼光独到的投资。所谓当下看泡沫或者萧条,未来看成长或者复苏。 金融是一个依靠债务的周期性行业,大部分的债务都需要抵押物。好比美国房地产泡沫以及过去几年融资融券的中国股票质押带来的正反馈牛市。抵押物的价值波动和市场以及心理形成了共振,共同推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的预期和周期。 中国牛市被及时刹车后,人们又无限的陷入悲观。没有看到很多刚需的消费股都创出了历史的新高。 所以很多时候,作者提到的心理是影响我们投资的核心因素。市场一致的乐观和悲观,正好是投资者的一面镜子,而不是要参与其中。对于指数的过度关注,其实并没有对公司的彻底了解更重要。 无论并购也好,故事也是,最后都要落实到公司的现金流上面去。这是作者认为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作者认为的暴富机会多半来自于他研究公司表面之下的隐藏资产。这到更像格雷厄姆的学生。 总之,作者并不是一个成长股的专家,而是一个传统价值投资者。当然,他更善于发现隐藏在水面下更多的投资机会,就是去发现市场的盲区。这倒是跟他认为的心理对市场的影响是一样的。因为极度乐观和悲观的盲区就是相反的判断。 也许对于作者来说,发现其他参与者的盲区才是财富的来源。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文版名称,股价为什么能上涨,远不如“the mind of wall street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八):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股价为什么会上涨》有感

  股市,提到这两个字估计很多人都会心里不平静了。不管炒股还是不炒股的人,在看到中国国内这两年的股市行情,估计心里都不会很淡定。当然身在其中的人估计更体会了那种过山车似得寄东西钱宁,可以说几多欢喜几多愁。前两年一片牛市的情况下,中国的老人们都几乎纷纷入市,结果后面股价几进几出,很多人倾家荡产,不少老人甚至连棺材本都赔进去了。紧接着所谓的‘国家队’入市救市,证监会高层换血等等。直到现在,中国的股市可以说勉强安稳了下来。经过这个大背景的人,尤其是赔本了的人大部分都说中国股市不正常,不管股民四货,但是就没想想股价变动背后的真实情况。入市的人是个个都像逢低买进,逢高卖出,但往往却是高进低出,当了庄家的接盘侠,到底股价是怎么变化的?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会赔?这是一个人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本书《股价为什么会上涨》的作者成立奥本海默公司的过程来讲自己对投资的观点也表达出来,这些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虽然本文的题目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而且基本上每次投资失败的人都会懊悔为什么自己没做到理性投资,而且能够做到理性投资的人相当少,就这两三年中国股市的表现也是非理性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作者在本书第一章“市场从来就不理性”直接将这种不理性表达了出来,在这章中作者鲜明地指出想要正确的来分析市场,必须要理解心理在市场中的作用,这是必备的知识储备。而在接下来的第二章“父辈的成功之道”里作者就将自己投资理念的影响来源途径之一提了出来。在这一章节当中我们会发现其父亲对待经济的看法是多么的一针见血。尤其是正文中这样一段话:“父亲观察到繁荣如何通过制造过度危机,从而导致自身衰退的能力。随着繁荣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进,人们会对风险视而不见(通常会以‘新经济’的论断,来证明时代已经改变)。最终,这种过度膨胀会到达一个临界点上,人们再也无法负担他们的债务,于是萧条时代降临了。”回想前年5月股市腰斩的情形和这段话是多么的相似,为什么这样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本书共分为十三个章节,主线是作者自己的公司奥本海默的成长过程以及经历的风雨等。在这些章节中你可以看到作者自己的肺腑之言,例如在第六章“投资者的底线”中作者就建议:‘永远不要为偿还长期债务而背负起短期债务,并且要小心那些这样做了的公司的股票’。如果把地方政府债务的债券当成股票来看的话,与这句话警告的对象多么相像!如果你正打算购买股票,但又不想仔细阅读本书,那就建议你先看看“股票为什么下跌”和“投注经济而非股票”这两个章节,这样希望能让你更加的理性一些。

  总体来说,虽然中国股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股市,但是这本书中的理念一样适合国内人阅读,希望投资者对待买卖股票不要只是投机,更重要的是想一想如何投资。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九):与巴菲特齐名的他,揭秘股价为什么上涨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是每个股票投资者都希望知道的秘密,然而真正能够清楚地知道股价为什么会上涨的投资者很少。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股票投资者为什么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里昂·利维通过他的自述书籍《股价为什么会上涨》分析了股价这个玄之又玄的事物是如何在市场中波动的。

  里昂·利维是一位与巴菲特齐名的华尔街投资基金合伙人,他参与创立的奥本海默基金是华尔街最成功的基金公司之一。《股价为什么会上涨》本书是他自述,他的撰稿人好友尤金·林登完成写作的。

  作者回顾了自己漫长的投资生涯,风趣幽默地分析了自己投资的理念,以及华尔街金融的种种现象。

  1、作者的投资之路

  作者在本书第二章开始回顾了自己之所以能够走上成功的投资之路的原因。

  作者出生在一个经济学氛围的家庭,父亲本身是实业家,也是经济学家,在家庭的饭桌上谈论的不是东加长西家短,而且经济学的一些问题。里昂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虽然读书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却有了基本的经济学兴趣和思维,这对他往后的投资生涯有着极大的裨益。

  经济学的理论都是基于“理性人”的假设而来,里昂的父亲则是真的理性。他对华尔街的评价是不创造产品的人却拿走了高薪,所以父亲的投资风格是和巴菲特一样的价值投资,时刻保持着清醒。

  而这种清醒显然影响了里昂,整本书中都提到在疯狂的市场中保持冷静的重要性。

  2、作者的2大爱好

  作者里昂平生有2大爱好,一是股票投资,二是心理学。第一个爱好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第二个爱好他也是学校的时候有优异的成绩。

  里昂的这2个爱好,影响了他对股票投资的认知,他认为研究股市的规律必须研究市场种种行为背后的情绪与心理,如果不研究心理则是不值得探讨的。

  正如书中提到:“市场情绪不仅能影响股票的价格,也能决定企业的命运。”

  3、股价为什么会上涨?

  里昂是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他认为股票的价格是由企业的内在价值决定的,一旦脱离了内在的价值则是泡沫化的上涨。

  企业的内在价值则是企业的资产、净资产的价值决定。巴菲特同样也是相似的观点,通过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确定股票的内在价值。

  里昂认为一个被低估的企业如果有完善的管理、稳定的市场和很好的现金流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发现那些被隐藏的机会,寻找被市场低估或许目前不被市场看好的企业,可以有个极低的价格买入,这是投资最佳的方式。

  4、市场的不理性终将化为泡沫

  股价上涨一旦脱离了价值的区间,疯狂的继续上涨就会演变成为泡沫化。正如里昂所说:股价上涨时所有人对坏消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股价下跌时再好的消息都没用。

  市场是否理性有效是经济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在探讨的问题。在价值发现,股价回归价值的过程或许会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但是股价继续朝着不理性的方向上涨那么终究是市场不理性。

  然而,这和里昂所说的一样,市场是由无数个有情绪的交易者组成。机构、政府、企业都是有情绪,心理的作用是本质上一样的。机构推动市场价格疯狂上涨,企业通过虚假的财务报表推高自己企业的股价,政府在市场的狂热中推波助澜,投资者在其中贪婪的套利,股市的乱象就在这些参与者的不理性行为中逐渐泡沫化。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的标题英文原名是Minds of wall street,并不完全是中文译名。华尔街并无新鲜事,可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股价的虚假繁荣会让人丧失客观的判断,心中的价值早已忘记。里昂的常胜投资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保留一份警醒与专业。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十):如何从投资大鳄的深度自述中学习炒股之道

  如果你是被里昂•利维的《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这本书的书名而吸引,那么你可以不用理会那些专业的金融词语,就像看商战片一样从头到尾看完这本书。

  里昂描写过一段最精明的低调投资者朔伊尔先生,运用“缩水”策略狙击某某煤与焦炭公司的那一段,就像电影《速度与激情》的飙车情节一样,精彩刺激绝对吸引你。

  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经历过2015年A股市场断崖式的狂跌,那么,请不要沉迷于书中的故事情节,而是应该以学习的心态来看这本书。

  看这本书之前,我看过好莱坞电影《华尔街》,也看过香港电视剧《大时代》,另外,毕业多年来,财经频道的《头脑风暴》是我最喜欢看的综艺节目。

  进入股市前,看过炒股基础知识理论,进入股市后,看过金融衍生产品介绍。最重要的一点,我现在还在股市里。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如果你不知道书中所说的郁金香热、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或者不懂“狙击并购”、“收购交易”、“共同基金”、“市盈率”、“杠杆泡沫”之类的金融词,那么你读这本书,可能要多花上一点时间。

  简单一点说,这本书是与巴菲特齐名的华尔街金融大鳄里昂•利维50年投资生涯的真实自述。表面上看,这本书似乎没有说起任何炒股的诀窍,没有直接说股价为什么会上涨。然而,其实并非如此。

  虽然他是一名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但是,他也是一名用心写作的作家。他把他的投资观念、投资逻辑全部隐藏在他的投资经历中。只要你买卖过股票,看完这本书,都能从书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心渔是一名投资新人,看完这本书,学到以下几点,现在分享给大家:

  1.挑选股票、买卖股票前必须独立思考。

  里昂用了大量篇幅描述了投资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分析、思考的过程。他以他的真实感受告诉我们:市场从来不理性,是多变的、是不可预知的、是永远不会重复的。尽管有迹可循,即使找到了一些规律,并不一定适应将来。

  不管是市盈率、或是上市公司的财报、还是颁布消息都是过去式,而你将要买卖的金融产品,属于对于未来的预期。所以,在你选择买卖的之前,需要用心考虑它的可行性和发展性。

  不管是面对大萧条还是互联网泡沫,里昂的语言总流露出深深的谨慎态度,他以一名亲身经历多次熊市的成功投资者身份,理性地提醒我们要有面对未知的恐惧。

  凡事独立思考,能够以更加新奇的眼光去观察金融界。

  独立思考,是一名投资新人首先要学习的。

  2.投资需要自律。

  里昂述说故事的时候,有一共同的特点:对于故事中间谨慎、自律和复杂的投资过程述阐述得详细,对于故事的成功结果只是简单一笔带过。即使这次交易成功了,他也保持自律的心态,迎接下一次的交易。

  里昂说:“绝妙的点子、长远的视角、执行策略,以及洞察力都不如坚守自身策略的自律。”实际上,与之齐名的巴菲特也是这样一位理性至极,而且高度自律的投资者。

  市场是不可控制的,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不管过去还是未来,这条准则永远不会改变。这是新人可以学习的一条最简单的投资习惯。

  3.最佳的投资方法始终是立足长远的。

  里昂利用了一位操盘手的话来说明这个观念,那位操盘手说:“过去七年积累的财富,在一个月里被消磨殆尽”。

  2015年股市狂跌的时候,有这样一句网络段子:“辛辛苦苦二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有句话说:“你一天没离开股市,就不要说你赚了钱”。

  短期的获利根本不足以骄傲,长期投资才是一种最恰当的投资观念。

  人人都知道,长期价值投资是股票投资的黄金法则。巴菲特买可口可乐股票,用的就是这一法则。理念很简单,寻找低估值股票,尽管执行到底很难,但是,仍需一步一步学习。

  4.对于财富的深层理解。

  里昂除了是奥本海默基金公司和奥德赛合伙人之外,他还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创立了巴德学院。他有李白的“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广阔胸怀。赚钱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获得更加广阔的眼界才是重点。

  我从中领悟到一个道理:投资新人千万不要沉迷于金融市场,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才是根本。

  友情提醒:以上是心渔从书中学到的观念,不能作为投资的依据,就像里昂所说:“你应该对你兜售投资秘诀的人保持警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股价为什么会上涨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