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2-04-02 15:17: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100字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一):市井的北宋

  由于先看后一本的《王安石变法》,感觉那一部写的有点干,就对这本也没有抱太多的期盼。但一读之后,感觉焕然一新,就好像从闷热逼仄的车厢走到湖边草地一样。

  这一部《大宋革新》,与其他历史书不一样,它不从政治史入手,没有先写宋太祖陈桥兵变,而是从市井切入,通过清明上河图来展现大宋的‘新’。不得不说,这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宋朝对外积弱是众所周知的,但她的富裕也是有目共睹。甚至可以说,这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富裕的一个。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二):易中天的大宋革新

  易中天老师从新生活,新经济、新形势、新战略四个角度描述北宋前期的政治、经济、国防势态,涵盖的范畴比当年畅销的帝国政界往事要广一些。里面很多案例还是很有趣,视角比之前的一些宋史更丰富一些,作为一本宋史的科普读物确实挺好,文笔也很流畅,但是读完并没有太多惊艳的感觉,不知道是自己对历史读物的要求高了,还是确实无甚出奇之处。

  从自己的角度,希望历史能中多一些数字、统计、图标,标注不同文明的发展阶段,以更客观的视角来看待历史,挖掘历史中的变革,而非只是故事会。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三):最佳飞机读物~~

  易先生的这一系列作品是我出差时候最爱,因为每个机场都有卖,买了上飞机一个航程正好看完。这套中华史的特点就是很容易读,主要的事件切分成一个个小段,轻松就能读完。然而这也是缺陷之一,你只能把它当成消闲的读物,却不能当成钱穆先生那样有深度的著作。比如说这本大宋革新,谈到了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上的变迁,为了贴心地照顾一般的读者,经济制度这块似乎是有意写的十分的浅显,然而革新体现在哪里呢?以我看来,现在书中写的,顶多是变迁,而没法谈到“革新”这个层面。另外,纠正一点小错误就是在写禅宗和日本的关系时,写了“奈良”的大德寺,但是其实应该是京都的大德寺,不知道是否易先生手误?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四):最幸福的生活大概在宋

  如果让你穿越回去你想去那个朝代?大唐盛世?我想去宋。宋应该是政治最开明,经济最繁荣,司法公正的时代。因是军阀夺权,所以赵匡胤最防军阀,方法就是交出兵权让你们赚大钱。因此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组成了重文轻武的结构,重点放在防止皇权落入他人之手,一边安内一边攘外,没有对经济过多干涉,放任自流,反而催生了市场经济,一边欣欣向荣。老百姓可以圈地买地自行开发,失掉了陆上丝绸之路却打通了海上贸易,藏富于民。官本位,只要你有能耐考取功名就可做官,工资还不差,人人都想做官,以至老大赚钱供老二读书做官,当然也催生了权贵经济,为后世走向埋下伏笔。因为版图和地理位置之弱势,靠钱买和平,也因这些弱势而不敢不思危,反而倒逼了开明之政。如果可以,穿越到清明上河图那繁荣的时期,赚钱写词好不惬意,最好变成男的,还可以光明正大的逛窑子。这小日子岂不舒适?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五):笔记

  这本又回到了典型易式风格的模式,从宏观的角度描绘大宋王朝时期全方面的特点——新生活、新政权、新经济、新形势、新战略。虽然本朝的版图在统一王朝中算很小的,但在赵宋官家小心谨慎的治理下,前半段人民的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滋润。朝官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担心惹杀身之祸。文人就算无法金榜题名或仕途不顺,靠着吟诗写词也可以闻名天下在歌楼妓馆逍遥快活。城市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商人的地位达到历史巅峰。司法机构十分开明,法律制度的公平性很高。更不用提举世闻名的宋瓷了。

  然则作为军阀出身因此心虚谨慎的赵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而采取的总总防范措施,例如重文官而轻武官,文臣将兵;频繁更换将领率领的军队,避免结党等,大大扼杀了军人的上进心,使其集体走向腐化,士兵变得萎靡不振,皇权是得到了加强,然军政两界却只剩下了奴性。同时由于版图太小没有牧场,在冷兵器时代没有强劲的骑兵,都为后世留下隐患。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六):历史,必须在世界发展的轨迹中审视

  刚刚到手的《大宋革新》,就忍不住一气读完。

  不在传统历史观中评价历史,不在传统是非论中评说是非,一部宋史被说得回肠荡气!新生活、新政权、新经济、新形势、新战略,五大段落娓娓道来,亲切而又熟知的历史,引发更多的思考。最喜欢《鹧鸪天》“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的引子,情意绵绵背后的波澜壮阔、诗情画意背后的无可奈何、市井文化背后的精心政治、……

  这里跳出了历史前后“逻辑”的比较和关联,更多是放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来审视,因此,少了几许陶醉,多了几分警醒。

  简洁的解读,是背后不简单的思考和把握。 读历史,不只是历史,更多是映照现实,易老做到了!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七):你心目中的大宋是怎样的?

  宋,是文人热衷讨论的一朝,虽强不如汉唐,但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细述,都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比如宋词、宋瓷、清明上河图、不杀士大夫、钱币的发展......易中天的这本《大宋革新》,正是提供了一个多元视角,让我们从新生活、新政权、新经济、新形势、新战略等方面总览大宋。

  这本书流畅易读,是休闲阅读的好选择,当然在深度和逻辑上就不要要求太高了。

  比如,书中说“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竟然唱着这样的小曲开场,确实令人惊诧,也让人感慨”,这种艺术语言,该怎么评论呢?

  还总结到“时代精神,不在马上,而在闺房”,“心之所系,不在国情,而在闺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宋,你心目中的大宋是怎样的?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八):宋

  文化开篇: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贺梅子,张三中。锦堂春。宋代有桌椅,解放身体,开发脑部生产力。家具变化带来了室内格局变化。包子始有名。《水浒传》较靠谱?《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皆记叙北宋第八代宋徽宗时期。刺青,人体的审美。山水画蔚为大观,关同河朔峭拔,李成齐鲁旷远,范宽关陕雄杰,三家皆学荆浩,董源江南。茶楼酒庄设计成园林式建筑甚至村落之景以媚雅,迎合新时代知识分子心理情感。禅师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成于景德元年1004。今年冲散装茶叶是明代以后。宋诗淡。茶禅,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宋瓷,均窑釉厚海棠红,定窑胎薄象牙白,弟窑光照梅子青,哥窑断纹如冰裂。汝窑雨过正天晴,官窑托出春江月。世俗平和雅致,正如今日之生活美学,托古文创,大多仿宋喜好。李煜光膀子投降。宋神宗快意事做不得一件,章惇:如此快意,不做也好。福建出现盗版科考复习资料。你就知要官,就不知那包拯是御史中丞吗?县令、刺史改为知县知州。宋代庄园,前通官道,后靠溪冈。一周遭青缕如烟,四下里绿阴似染。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鸡鸭成群。庄园,度牒,今只见明代,不见宋朝。徽宗宣和初年开封浴室杀人案。开封原为汴州州城汴梁。明代折扇如英国雨伞。绿豆自印度,西瓜自胡,元代王祯: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珠三角明代后真正被开发,宋已有广州孤岛。梯田出现。由卷到页。宋体字。司法。诗人方回。军阀开创一朝,重文重商轻武。有意思。市民,世俗,繁荣,开明。对外给钱,皇帝开明周到但少雄略。有意思。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九):《大宋革新》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十):《大宋革新》读后感

  昨天晚上睡觉前看完了这本易中天《中华文明史》系列的《大宋革新》,清新的文笔,通俗的文字,句式简短,内容有趣,如同听人说书,前后文之间连接紧密。总之不赖。

  书的题目是《大宋革新》,其中的“革新”指的应该是赵宋与前后王朝的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太多,作者没有一一详细点出,而是简单地指出了宋的独到之处。这本书简略的介绍了赵宋不同于过往王朝的特点,赵宋的登场,赵宋时代的官制安排,宽松的科举,活跃的士大夫阶层,市井的变化,贸易的发展,赵宋面对的复杂外部环境等等,以及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很多内容都是熟悉的细节,作者就如百科全书似得把这些内容用流畅的言语和通畅的逻辑给读者慢慢道来,一幅宋代的全景图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作者笔力了得,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给易中天点赞。

  这本书算是承前启后的一个阶梯,把宋和唐连在一块,同时,也为下一本王安石变法的起因铺垫好。如此繁华的赵宋,对将军们的胡作非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文官们养的肥肥的,给寻常百姓公道的对待。可到了财政危机愈演愈烈,后面不得不变法。庆历新政,遭到士大夫巨大的阻力,变法者下台;后面王安石接着上,来了一场熙宁变法,其中多少较量多少斗智斗勇,相当有启示性,也相当精彩,期待下一部作品。

  高中教科书的东西都被作者点出来,看完整本书,感觉回到了高中历史课上,虽然教材讲得和这本书讲得事相差不大,可惜教科书没有这本书有趣简单。

  教科书没提到的,这本书也点地恨透,尤其是文官对狄青打击的那段。欧阳修,一代文豪,当时我心中的伟大杰出的政治家,却在这里有这么一段事迹。真是开了眼界。不过历史很多事确实不清楚,完美的形象塑造起来了,是因为无知,如果毁掉,这件事破坏力就足矣。政治上的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用几句道德就能说清楚的,估计这也是所谓的制度有罪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七卷:大宋革新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