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房东蒋先生》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日期:2022-04-14 03:02: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房东蒋先生》经典观后感1000字

  《房东蒋先生》是一部由干超 / 梁子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房东蒋先生》观后感(一):真正的贵族

  真正的贵族就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能保存最高贵的一面!

  姜先生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很清贫,但是他身上那种贵族的气质是永远存在的!

  气质是从小培养的,是一种家教。姜先生小时候的家教注定了他是个贵族,即使是个没落的贵族。而有些人,即使在人前人模人样的,总有一天会暴露出他粗俗的本性。

  《房东蒋先生》观后感(二):一位有品味的上海先生

  蒋先生,一辈子一个人过着,没家庭的温暖,深切的体会到他不组家庭一个人过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12个兄弟姐妹,就他一个人留在上海那做老房子,虽然一个人,但他不孤独,生活是那么的有品位,有着上海男人独有的品质

  当先生整理东西要离开时,那表情,嘴里说没想什么,但心里应该很乱吧

  看得我心里酸酸的

  《房东蒋先生》观后感(三):短评写不下

  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一个旧时代贵族的后裔,一个未婚中老年人士,和一个钉子户。影片记录了他家的祖宅被拆前他的人生,其精神的文明与不可隐藏的南方贵族气息令人震撼。这个片子如果不是由于导演自己的原因(她的过于肤浅令她不能完全理解她的房东,同时她自己的过多毫无修饰的入镜也影响了片子的整体质量),将会更加厚重和经典。(巾城)

  《房东蒋先生》观后感(四):历史和家庭伤透了他的心

  蒋先生是一个被历史和家庭伤过心的人,纪录片明线是蒋先生,暗线是拆迁。蒋先生自己也痛恨这套房子,因为当年父母兄弟姐妹抛弃他,只留下他一个人独守空旷的洋房,文革时红卫兵又把他赶出去直到十六年后才重回家中。但他能拥有的也只剩下这座房子,女记者的到来只不过给蒋先生寂静的生活带来些许活力与温暖罢了,对于终生不娶的蒋先生,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他很固执、谨慎、细心但又很体贴、有情调,这样的一个人一直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在在时代不断前进的步伐上

  《房东蒋先生》观后感(五):关键词“房东蒋先生”

  关键词“房东蒋先生”

  2006年11月11日写的帖子《普通人蒋先生成为名人之后》,今天又被一些人翻了出来。我查了一下,是用关键词“房东蒋先生”搜索进来的。

  《房东蒋先生》的记录片在国际上得了很多大奖,听人说,上海电视台及其它电视台已不知放了多少次了。现在又有许多人搜索“房东蒋先生”,是该片又得奖了,还是有在放该片子了?

  蒋先生现在60出头了。他还未婚。他对自己的美臀是最为满意的。他曾对我说过,你看我的屁股是往上翘的。

  2008年4月27日星期日

  《房东蒋先生》观后感(六):魏晓波评《房东蒋先生》

  这部片子里面有些镜头是败笔,就是那些胡乱穿插进去的黑白资料电影。我觉得关注人物本身就足够了,那些老资料电影的出现会让人觉得一个人上身穿着西装,下面穿着裤衩,不搭配的。

  其实像蒋先生这样的人不是少数,他更典型一些。他身上保留了大户人家的绅士作风,吃面包,喝咖啡,但是,他的这些生活方式似乎又和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脱了轨,被认为是思想顽固老化。他们是遗老。

  作者虽然在影片中大呼小叫,但是还是看的出与蒋先生的感情。作者离开之后,蒋先生肯定会很寂寞。老人的寂寞不是年轻人的寂寞,老人的寂寞更能击垮一个人。

  《房东蒋先生》观后感(七):人活着活着就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存在了

  很久之前看的纪录片,没记错的话这人就住巨鹿路瑞金一路那里的一栋老洋房里,现在拆掉变成绿化了。家里人老早都逃到国外去了,留了栋房子给他,靠收房租为生,上无老下无小。日子过得很小开,每天香烟叼叼,三明治吃吃,红茶喝喝,头式始终锃亮。这样的老头我小时候倒还见过几个,但最近都不曾看到了。。。

  人是为了什么活着?对于这个二逼的问题,我也二逼的吐槽一下。人活着活着就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存在了,压根就不为什么,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怎么招也得把日子过下去。

  《房东蒋先生》观后感(八):房东蒋先生

  房东蒋先生,60岁,岁月的积淀让他多了生活的智慧,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却永远停留在了两个阶段,6岁,18岁。

  6岁那年,父亲抛弃了他们,包括母亲和其他的兄弟姐妹。

  18岁那年,母亲抛弃了他,带着妹妹坐上了火车。

  他愤然转身离去,但是他的心,却一直停留在那一刻。

  就如同他后来的人生,一直要想逃离,却一直怀念。

  用一辈子守着老房子,不结婚,是怕有人占了他的房子吗?怕的是占去他的回忆,那个老房子留下的都是回忆,温暖的,伤心的,都是刻骨铭心的。

  梁子为他买来蛋糕,听说没有人给他过过生日,孤独的老人。

  他想拆开蛋糕的包装细带,但是一双手颤颤巍巍,半天解不开,看得让人心酸。多希望有个人能带给蒋先生真实可靠的温暖,让他不那么孤单。

  《房东蒋先生》观后感(九):精绝的人生

  蒋先生的精绝是我受不了的。

  为了这份精绝,他少有朋友。没有亲人,甚至老婆也不敢娶。

  他一生未娶,一生未曾工作,守着一幢老宅子过了一辈子。

  我想他的精明绝情是有來由的。

  61年,他18岁,母亲又带着妹妹上火车说要去海外,直到临别才告知去香港。

  父亲母亲都绝情至此。要走为什么不带上家小,要去香港为什么不带上最后的儿子,他也才18岁啊。人情冷漠一定要至此吗?

  难怪乎蒋先生练就了这份精绝。

  此后的人生,抄家改造,还家,拒绝叔叔的搬入,一生不娶,继而有了一份看淡一切的心态,但是为什么不肯放下这份精绝呢?

  《房东蒋先生》观后感(十):一棵白玉兰

  梁子<房东蒋先生>纪录片,其实那种坚守,不只是只有北岛之类,还存在于很多人心中~ 可惜了那棵十五年的白玉兰树,蒋先生说,梁子,你能帮我把这树拍一下吗,我数过,花骨朵在500以上,500-1000之间。开花的时候都是大朵的白花,从上到下,路过的人都说好看~

  上海电视台的纪实频道,不时会蹦出一些好看的片子。聊以慰藉,这城市带给人的喧嚣拥挤。北方式的粗犷与磨砺,是无法理解老上海的风情的,那不是代沟与偏见可以概括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房东蒋先生》经典观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