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第5波入侵Ⅱ》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4-02 00:00: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第5波入侵Ⅱ》的读后感大全

  《第5波入侵Ⅱ》是一本由[美] 瑞克·杨西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5波入侵Ⅱ》读后感(一):人性的考验——《第5波入侵 Ⅱ》读后感

  跟大多数理工男一样,我对科幻题材的作品,也是十分喜爱的。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把当时能够搜罗到的科幻电影都看了一遍,十分过瘾,可突击看同一题材的电影,也让我对水平一般的作品产生了免疫。之后很长时间,就很少再看过科幻题材的作品了。直到前两年,听说刘慈欣的《三体》获了国际大奖,就怀着好奇的心情看了下,然后就被其宏大的宇宙观给吸引了,一口气就看完了,直到现在也还深深被其折服。

  现在想来,三体之所以那么吸引我,是因为其中包含的科学元素,让人感觉就像真实的未来世界,让人充满期待。还有大刘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形成了一套宇宙社会学的假想理论,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宇宙生命间的可能生存模式。

  而手头这本《第5波入侵》,同样架构了一部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故事,虽没有三体那么大的格局,但是故事的情节很有创意,十分吸引人。“在历经熄灯、巨浪、瘟疫、消音四波毁灭性浩劫后,人类迎来了第5波入侵:彻底摧毁人性”,相信这个故事,完全有潜力被拍成一部大片,正向美国媒体盛赞的那样,《第五波入侵》将成为继《世界大战》及《独立日》之后,另一部成功刻画出外星人侵略地球的科幻大作。

  其实,认真地想一想就觉得后怕。经过四波入侵后的地球,幸存者已经微乎其微。为了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幸存的少数人,生存压力已然巨大,再面对接下来“彻底摧毁人性”的挑战下,能否力挽狂澜,着实让我们忧心忡忡。当“我们的呼吸是扳机。我们的孩子是武器。”时,地球,我们现在正赖以生存着的“天堂”,就会变成“地狱”。

  《第5波入侵Ⅱ》读后感(二):最危险的永远是人性——评《第五波入侵II》

  其实我更喜欢《第五波入侵I》,但第二本也没有失败,是一部优秀的续集。情节并不像第一本书那样引人入胜,因为它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但这本书仍能让你陷入混乱,控制你的情绪。

  写作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它将你淹没在灾难中,害怕角色不得不忍受,为了生存。在这部小说中,人物角色的斗争是真实的,因为所有的角色都被放入了棘手的情境中,让你质疑你会做什么。

  这本书中探讨了更多的人物,比如庞德蛋糕和一个真正的坏蛋。她的角色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展。对她和庞德蛋糕的了解也很有趣,我真的很喜欢。然而,我认为凯西和其他一些人应该有更多的章节,因为大多数角色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可爱和有趣的阅读。

  我们知道凯西和艾凡在第五次浪潮的末尾分开了,所以从技术上讲,她应该找到他,他应该遵守他的诺言。然而,生活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外星人”时代。尽管她想让他回到她身边,但她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了,她的压力也逐渐增加了。可以预见的是,当她的“朋友”不相信她关于沃克的故事时,凯西对他的信任会逐渐减少,所以她开始怀疑他是否真的是一个真正的人。尽管在挣扎,她还是保持坚强。

  至于埃文,看到他受伤和活着,实际上是一种解脱。他告诉我们,并非所有在改造人都是牢不可破、完美无缺的;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会受伤。我的意思是,不仅他破碎的身体,还有他的心态。

  老实说,最后一章“迪比科”,让我很惊讶,因为我从没想到瑞克会这样结束这个故事。这个场景是如此难以置信的美丽和令人难忘;这些角色可能看起来并不完美,但不完美的组合却没有什么好挑剔的。

  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系列,就像我之前说过的,尽管我很喜欢第一本书,但《第五波入侵III》仍然是我今年最期待的书。我有一种感觉,瑞克不会让我们所有人失望,结局一定是苦乐参半。作者给了我们一些空间去想象和重新思考人类的本质,我开始思考第五波的意义,那些外星人是否真的占领了我们的身体而没有受到最初的主人的影响。在这条轨道的尽头,谁都无法预测到。强烈推荐这本书给大家!

  《第5波入侵Ⅱ》读后感(三):人性,最坚固的堡垒

  《第五波入侵Ⅱ》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并深入思考的故事,尽管故事情节总体上是虚构的,但它以一种独特而持久的方式提醒我们,人之为人,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人离不开吃喝拉撒睡,但这种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是动物所与生俱来的,人需要的是在这些简单而又原始的需求上,产生更多的真情实感,比如信任、坚强、勇敢乖等。在历经熄灯、巨浪、瘟疫、消音四波毁灭性浩劫后,存活下來的人已经微乎其微。幸存者此刻面对的是更艰难的生存环境,尤其当人类间的最重要的情感与信念已逐渐消逝。是坐而待毙,还是立而反抗,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因为前者只会让一个族群在地球、在宇宙中消失,而后者或许还能保持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哪怕是最基本的呼吸呢?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异星人的前几波侵入中,主要目标还是有生力量,但在这一部中,直击的是人的意志,是要用新科技武器去改造人性,人性虽然说不清楚,但人性毕竟不等于苟延残喘,等于得过且过。在反抗与征服并重的新时代,人心的向背才是胜利的根本,哪怕你拥有了最尖端的科技和最高超的理念。

  异星人对地球人的灭亡之心不死,先后掀起了五波侵入,尽管侵入的力度、持续时间、手段、实施主体有所差异,但侵入的本质是不变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侵入者天然的霸道的思维,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少不了流血牺牲,少不了亲朋离所,少不了火烧连营,在此种背景下,担负起拯救使命的勇士其实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深入到敌人内部,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这本来就是没有把握的事情,但是为了所谓的正义与自由,以微小的牺牲去换取巨大的胜利,是一位位先驱者必由的道路!

  作为科幻小说,作者脑洞不可谓不大,而且写作能力很强,其中有些桥段还是令人迷恋的,比如在揭示事物的全面目时,用了一个盲人摸象的典故,不同的人看到的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一个片断,但只有统一和整合大家的认识与行动,才能抵抗强权与暴力,这在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主流的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说真的,我们不怕来自外部的侵入,担忧的是来自堡垒内部的侵蚀,人心背离,才是最大的危险。

  让入侵来得更猛烈吧!

  《第5波入侵Ⅱ》读后感(四):在黑暗中坚守人类最耀眼的光环

  《第5波入侵Ⅱ》里的气氛相对于第一部似乎更压抑,毕竟,彻底的毁灭又离人类更近了一步。肃杀的景象、阴沉的天气、暗淡的未来……似乎人类真的要在最后一波的攻势中消耗殆尽。

  这最后一波明明可以来得非常容易,却又如高悬的铡刀迟迟不至,是沉默中的酝酿,还是窥视中的试探呢?幸存者们毫不怀疑外星人的决心,但却难以揣测对方实现决心的手段。而在这沉默或者是试探中,只留下人类在生存面前的自我考量,是怀疑还是信任,是放弃还是奋战?

  在末日的环境中,大部分人都会理解出于生存考虑的杀戮,但是否就应该就此怀疑一切?苏里文对门后的陌生人选择了是,但现实告诉他那是个错误的答案,那个年轻人怀抱着是十字架而非步枪,血染的十字架成了他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象,怀疑有时让人疯狂,丧失了冷静和理智;凯西面对独身前来的小女孩选择了否,但真相却让众人不寒而栗,小女孩身带外星人安置的炸弹,只缺一步便可将这群苟延残喘的幸存者彻底毁灭,最后只不过是因为“消音者”的提醒才免于灾难,信任有时让人懈怠,放松了警惕和判断。

  而在绝望面前,放弃相对于奋战似乎是更容易的选项。在步步紧逼的死亡面前,凯西可以选择同受伤的队友一起死去,不用再苦苦挣扎,但她仍然选择了更痛苦却并不明朗的选项——奋战,因为她的心中依然有爱和善良;在从所未有的“改造”面前,“杀手锏”无论从身体到内心都饱受摧残,放弃很容易,只需要“杀死”最后的希望,让外星人灌输的意志遍布大脑,但她终究没有放弃希望,那些注入身体的小型机器人也许可以改变肉体,却无法夺走希望,也无法阻止她点燃卫兵“剃刀”的希望。

  在将死之局中,外星人显然是要用人类最后的人性之光来筛选人类:泯灭人性的留下,残存的则被消灭。人类的毁灭并不需要肉体上的消除,而只需要将良知彻底扼杀,讲希望彻底击碎,当善念不存,信念不再,兽性肆虐之时,毁灭和地狱才真正降临,而这样的结果是彻底的恐怖,也是外星人“改造”计划的最佳选项。

  我们无法预测人类在末日的最后抉择,因为我们身处的世界大部分不存在“生存还是毁灭”的残酷选项,也没有人心度量的统一标尺,因此无从判断。而作者显然是积极的:诚然,有人因为人性的残存而被毁灭,但正义之路不也常常是由殉道者的献血铺就的吗?作者让主角出于人性的善良而步入危险的边缘,让他们在微弱的希望中痛苦挣扎,却又由外星人中的“叛徒”来拯救这一丝微弱的生命烛光,你可以说这是主角光环,但这些又何尝不是人类的最闪耀的光环呢?

  作者在《第5波入侵Ⅱ》无边的黑暗与痛苦中依然“倔强”地留下了这些光环,也借用“剃刀”用匕首在身上刻下的那句话指出坚守这些光环的前途——坚持就是胜利!

  《第5波入侵Ⅱ》读后感(五):最强大的攻击之“人性”——《第5波入侵Ⅱ》有感

  lue编辑

  人性,按照百度百科词条的释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人的本质的心理属性,这部分的属性是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属性;而广义的人性则不仅仅包含了狭义的人性,而且还包括人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可能有的人看到这里还不太明白,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古今中外的很多学者对于人性的研究和探讨就没有停止过。中国有性善论、性恶论等关于人性的学说,而外国则是将其糅合在宗教,心理学相关的思想研究体系中。

  不管有多少学说,一般来说相关探讨人性的书籍一般都集中在心理学,哲学等相对专业的领域。但是在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美国著名的青少年科幻奇幻小说家瑞克•扬西编著的畅销书“第五波”系列的第二部《第5波入侵Ⅱ》里面,作者对于人性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目前争论还极大但非常重要的理念与科幻元素进行了融合。

  看过第一部《第5波入侵》的读者应该比较清楚,邪恶的外星人(作者明显在书中塑造的外星人形象对地球人是不怀好意,敌对的)为了摧毁所有的人类(这种剧情其实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共发起了五轮攻击。第一波攻击方式为“熄灯”,也就是切断地球的能源供给,使全世界陷入黑暗;第二波攻击“巨浪”则通过发动海啸,使城市被巨浪吞没;第三波“瘟疫”攻击是制造瘟疫疾病,使剩下的人们痛苦而亡;第四波攻击“消音”则是外星人直接登陆地球,“它们”有着和人类一样的外貌,隐藏在人群中,消灭幸存者。如果说再看了第一部觉得还不过瘾的读者,那么作为第一步的延续之作,本书的情节则更进一步。

  本书中,作为幸存者的凯西、班恩、能者等人索要面临的则是外星人接下来的第五轮攻击,而这一轮攻击可以说与之前的四轮攻击方式大为不同。如果没有看过第一部小说的读者也可以在本书的开篇场景中体验到前面四轮攻击的残酷。在正文之前的楔子“麦田”中,我们可以看到麦田里成熟的麦子没有人去收割,即使在麦田中一座老房子里面待着的五男两女也没有收割麦子的念头,他们彼此之间其实都是陌生人,而且心中的默契居然是:每个人单独行动要比所有人一起行动强很多。可以说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其实已经所剩无几了,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作者没有明说,但是通过后面的一个突然出现的可怜的孩子所引发的事情解释了这一切:所有我们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

  如果说第四波的“消音”攻击是可怕的,那么本书中谈到的其实是最新的第五轮攻击的前言,在本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僵尸,杀手锏,茶杯等人内心的坚守与煎熬,人性在此处已经开始沉沦(从茶杯被自己人误伤的场景可以看出),人类的希望到底在何方,人性究竟有没有重新崛起的可能,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感受黎明前的黑暗究竟是多么的煎熬。

  《第5波入侵Ⅱ》读后感(六):一切都是冒险

  我原本以为,《第五波入侵》这仅仅是个书名,但是看到封面后,这名字是确切的意味着,这确实是第五次的入侵。

  “在历经熄灯、巨浪、瘟疫、消音四波毁灭性浩劫后,存活下來的人已经微乎其微。” ——豆瓣

  既然这是第五波入侵,那么前面的四波入侵分别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前面四波的入侵分别是熄灯、巨浪、瘟疫和消音,实际上,都是异星人为了入侵地球做的准备,断电、海啸和瘟疫的浩劫,能存活下来的人已经不多了,然后再加上被下载安装到人类身体以后觉醒的异星人,消灭纯人类,剩下的人类已经是微乎其微了。那么消音是什么呢?对异星人而言,地球上的人类的存在就是在发出噪音,消音者,消除噪音,就是把人类杀死,直到地球上不存在人类,剩下的都只有异星人,就是他们成功的时候了。

  首先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主视角分别是杀手锏和凯西,从内容上面来说,这两章的内容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是从两个人的视角进行描写,对人物简单的进行介绍和描写,对当时的情况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由第二章的凯西的视角,带出来的伊万就作为第三章描写的对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异星人怎么入侵改造地球人进行了一个解释。我们从这一章的内容里面也很明显的可以看到,经过改造以后带有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身体、神经,但是一旦受的伤或者发挥的力量超过了系统的负荷,系统就会失效,异星人也就变得跟普通人一样了。

  随着情节的发展,他们和伊万集合了,也就知道了小孩也是不可信的,知道了他们的喉咙里面会有炸弹。拆炸弹的过程中惊险是必须有的,但结果也一定是成功的。成功拆出来的炸弹放到塑料袋中,伊万拖着恩典,他们就带着炸弹逃走。

  但是到最后,拿着装炸弹的袋子却是在路上就掉了。目光一转,描写的场景就从逃跑的外景变成了酒店里面的内景。有一章的内容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磅蛋糕之前的人生,就为这里的内容做好了铺垫。他发现那个塑料袋是没声音的,而且他是知道袋子里面的是什么。磅蛋糕带着决定,往装有炸弹的塑料袋子里面吹起,连带着恩典一起炸飞了。第一部分就此结束。

  而第二部分的内容与第一部分的关系却不大,它的发生是紧接着第一章杀手锏的视角进行的。

  在这一部分中,更多的是对前面第三章中提到的系统对读者进行一个详细的解释。从杀手锏被带走,茶杯作为人质的存在来要挟杀手锏,还有对杀手锏的囚禁、监控、最后的进化和逃走。

  最后的最后,不管杀手锏经历了什么,她始终是逃走成功了,而在全文的最后,还提到了第一部分的后续——爆炸后的他们只是晕过去了,有受伤但是还活着。也是在这里,我才看到一点点关于凯西和伊万的感情是明显的表达出来的。

  爱也许是异星人计划之外的意外,一个无法预料,但是威力强大的变量。这一切都是冒险,冒险结束,爱也会一直存在。

  《第5波入侵Ⅱ》读后感(七):路漫漫其修远兮——读《第5波入侵Ⅱ》

  文/望月听雪

  “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威廉•莎士比亚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莎士比亚的名句令人禁不住想起这句,更言简意赅。

  我们错了,没有飞碟从天而降,没有星际大战里巨大的步行机器,也没有只想摘几片树叶、吃一点巧克力就回家的可爱ET,结局不是这样,结局是夏末的最后一丝暮光里,人类在空荡荡的啤酒冷藏柜后面,互相残杀,在外星人一波又一波的阴谋挑战下,撕开人性良善的外衣,暴露出隐藏在心灵最深处的残酷本性,在自私的求生本能下,无视同类的残酷扼杀。

  为了摧毁人类,外星人共发起了五轮攻击。第一波darkness熄灯,切断地球的能源供给,世界陷入黑暗。几秒钟内,电力无预警消失,飞机凭空坠落,50万人丧生。第二波destruction巨浪,发动海啸,城市顷刻间被巨浪吞没。一天内,海啸卷走30亿人的生命。第三波infection瘟疫,制造瘟疫,使得人口锐减。十二个星期内,近40亿人口消失于无尽的痛苦之中。第四波they arrive消音,则是外星人登陆地球,“它们”有着和人类一样的外貌,隐藏在人群中,消灭幸存者。你无法确定攻击者是谁,你不能相信人还是人,但可以相信枪仍旧是枪。第五波,“直到我们把每个没有标签的人都杀了为止。”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非是即不是的世界。你一定会迟疑,时间与情势却容不得你迟疑,分秒必争。

  在历经熄灯、巨浪、瘟疫、消音四波毁灭性浩劫后,存活下来的人已经微乎其微。凯西觉得自己可能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直面父亲惨死眼前,她立下末日生存的第一条守则,不要相信任何人。一把M16步枪和弟弟被军队带走之前留给她的破烂泰迪熊,是她唯一信赖的生存伙伴。枪给她生存的勇气,熊带给她仅存的一丝丝心灵的慰藉。为了实现对弟弟的承诺,凯西迫使自己不断开枪,即使不确定对方是人类还是它们。然而,在她准备放弃一切之时,神秘男孩艾文从死神手中拯救了她,看着那双温柔坚定的棕色眼睛,她好想再相信一次。但她始终无法确定,眼前的他,到底是不是人类……

  幸存者此刻面对的是更艰难的生存环境,尤其当人类间的互相信任已逐渐消逝。而第五波入侵正在步步逼近,凯西、班恩、能者等人被迫面对“它们”真正的目的:彻底摧毁人性。你无法确定攻击者是谁,而“它们”还比人类强大。“它们”能将人性击入不可测的深渊?还是人性会在某一刻从地海深处激越苏醒? 前方充满未知,对手毫不留情,但凯西仍在等待,等个愿意为她付出生命的人归来……就算一切都毁灭,我仍会信守承诺,回去你身边。

  《第5波入侵Ⅱ》开篇楔子,就描绘出了地球面临四波浩劫之后凄惨的景象,而危险时时刻刻就在身边。

  麦子到了收获的季节,“成熟的麦穗被拂过麦田的风吹低了头,一片麦海麦波荡漾、无边无尽、此起彼伏,直通天际。”农夫死在了那场瘟疫里,没有人去收获成熟的麦子,任凭风吹雨打,待到这群难民来到这里避难的时候,麦子已经死在了深秋霜冻的重拳之下,一片凄惨荒凉之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高高的麦秆消失在棕黄色的海洋里,好像大地自己将它们吸走,从麦田表面看不到是什么人或什么东西,”大家都紧张闭息地等待着,等着麦帘被拨开的一刻……一个小孩显出身来,踉踉跄跄地跑出麦田,摔倒了。女人跑下门廊,一把拍掉了男人手上兀自对着孩子的来复枪枪管,跑过去抱起了孩子。“孩子哭哭啼啼地说自己冷,自己喉咙痛。女人哄他张开嘴,看见上膛有一块发炎的组织,但是没有看见在他的嗓子眼附近埋着一根细如发丝的电线,更看不到那根电线另一头拴着的小小胶囊,就在她弯腰要孩子把嘴巴再张大一点的时候,孩子体内校准过的装置探测到了她呼出的二氧化碳。我们的呼气是扳机,我们的孩子是武器,爆炸瞬间将旧农舍人间蒸发,麦田蒸发的时间要久一点,无论是农舍、院落,还是在过往每一年都会迎来硕果累累大丰收的这片土地,丁点不留。”原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种子完全消失殆尽,荒芜的景象更显出贫瘠和死一般的静默,“暮霭沉沉楚天阔,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凯西做不到,但不得不做,将梅根慢慢扶起来,让她的头靠在伊万的膝盖上,拿起空清新剂的喷雾罐,喷湿纸巾,手在抖。“一个五抓钩,”伊万小声说,“埋在右边扁桃体的下面。不要把它拉出来,紧紧拉住电线,尽可能在靠近钩子的地方剪断,然后把钩子拉出来,一定要慢。如果电线从胶囊里掉出来……”凯西不耐烦地点点头:“砰!我知道。你已经说过了。”可能出错的地方有一百个,凯西和伊万挑战着高难度的拆解人体炸弹的工作,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用镊子和剪刀伸进梅根的喉咙处理胶囊炸弹。这是当凯西面临故事开端发生的情景之时做出的艰难至极的决定,人类在被逼迫到生死存亡之时更能显现人性闪光的弥足珍贵,以及人性未曾泯灭的伟大。

  “一场可能被同类消灭的末日战争。”

  “强大过自身所有的恐惧,才是活下去的唯一奇迹。”

  “看不见的敌人、信不过的同伴、等不到的希望。”

  无穷无尽的恐惧在黑暗中啃噬着幸存者们的内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能够克服恐惧,最终迎来曙光的那一天吗?战胜对手,亦是战胜自身内心的一场无声战役正在上演……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第5波入侵Ⅱ》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