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山海张
新一季奇葩说里有一道题很有意思,是说“二十岁有个一夜成名的机会,你该不该要?”
现场观众的投票是81比19,大部分的观众第一时间按下了“该要”的红色按钮。
奇葩说的赛制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胜负的判定是看双方在起始票数出来后分别能掰过来多少票,这种悬殊的差距多多少少会对正方有些压力。
先不说这个比分对现场正反方辩手的影响吧,相信大多数人在遇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也是按下“红键”。
过快节奏的社会似乎人人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在这个很多时候名气只代表名气的时代,我们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又该如何自处?
“我非常理解为什么二十岁的时候我们想一夜成名,因为二十岁可能是我们人生中最微末的年纪。
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人生该往哪里走也不知道,所以我们极其渴望被这个世界看到,以此来证明自己不是那么微不足道。”
或许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那么一个阶段,觉得自己独一无二和他人不同。
上高中时看见那些上班族,我心里想的是我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应该不会如此,说不定早就赚了大钱开了自己的公司。
但等到我真的大学毕业,开始自己挣钱,我才发现原本在我眼中的“简单”也是如此的不容易。
随着年纪的增长,面临的挫折也越来越多,觉得自己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
很多人在和我同样的年纪里,心态从“我和别人不同”转变成“我努力变得和别人一样。”
心态崩溃的时候,甚至觉得变成“普通人”也是一种奢求。
同学都在实习,自己一边准备考研一边焦虑;同学毕业上班,自己念书焦虑以后的方向;
身边的朋友结婚,自己却连个对象都找不到,更别提网上各种媒体平台充斥的各种焦虑,身材焦虑、容貌焦虑、拖延焦虑……
我们的每一秒看似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但走下每一步的时候都不禁怀疑——我这样走到底是不是对的?
如此年轻和莽撞的我们,想要的“成名”或许不是所谓的“名气”,而是迫切的想从自己一路走来的脚印当中看到自己的价值。
“人一旦经历过速成,就会对按部就班产生厌烦,这也就是浮躁的心态。
什么十年磨一剑,都是自我欺骗,人生本来可以主动争取,非要在原地等待命运的馈赠。”
见过别人拥有超高的起点,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拼命够都够不到的东西;见过别人因为某种“幸运”,从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变成了遥不可及的人。
自己的心态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
人都有七情六欲,会羡慕会嫉妒,更何况我们都年轻,心态远远没有自己想象中成熟。
见识过捷径,没有人想再绕远。
但每个人的境遇就是不同的。
有人一日千里,有人十年磨一剑,看别人的路是走不好自己的人生的。
如果环境是浮躁的,自己的心也是浮躁的,那么就没办法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
这是必然。
“同样,极其渴望被世界看到的人,你如果不先看到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给与自己肯定,那一夜扑面而来的名气,只会将本就模糊不清的自己拍打的支离破碎。”
1.做自己就是拥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清晰的自我认知、及时的行动力和自己舒服的人际关系。
你是否自爱、自信、有着自我观?
回答这三个问题:你是否能接受自己或好或坏的全部?你是否认为自己能在恰当的场合产生恰当的行动?你对自己的评价是否不美化也不遮掩?
每位读者对以上的问题自己心里或多或少都有数。
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就是不过度因为别人的否定而否定自己,不因为别人的过度夸赞而沾沾自喜,自己心里有一套明确的符合自己心理预期评定标准。
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做自己”。
2.自己的价值是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我们无可避免的被各种外部因素裹挟,有些时候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情。
但我对自己价值的理解有些主观。
如果你现在死去,你会不会遗憾有些事情没做?
是那种恨到掌心发痒的遗憾。
那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我认为我这辈子我想要完成的,我的“价值”。
不是由别人决定的,是由我自己决定的。
价值和意义这种词汇本就虚无缥缈,“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更是把我们每个人变得“一样”的魔咒。
制定好的学科和按分填报的志愿表把一个又一个的年轻人推向不了解也不喜欢的世界。
-END-
这些我们无力改变。
但总有那么几个瞬间,你听着你自己喜欢的歌,看着小众但是你却很喜欢的书。
这些都是“你自己”。
家庭、事业、学业,我们在其中奋力挣扎,在一样的环境中找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就是在寻找人生意义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价值。
无关乎他人,只与自己有关。
福利时间:
为了感谢大家一直对青年了没的支持,今天起我们会随机抽取一位星标读者。随机送上一份现金红包。
参与方式:星标青年了没,截图发到青年了没公众号即可。
(3.31星标中奖用户)
/ TUI JIAN YUE DU /
不给爱豆花钱就不配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