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猫奇异事务所》是一本由康夫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灰猫奇异事务所》读后感(一):一碗简单温情的奇幻汤
一直不喜欢很复杂的书,也看不懂很多的名著,那些人物关系和事件就象线团般让我很辛苦的去找线团的两端。所以我更喜欢简单的,有淡淡情绪的,能让心灵安静下来的书。康夫的《灰猫奇异事物所》宛如一碗冒着淡淡温情的汤,在任何一个季节里喝下,都能感受到暖心,惊奇。康夫的书你读着开头,却总猜不到结尾。总之,它适合孩子,也适合内心不想长大的成人。开始很好奇一位本土的作者是如何写出即具中国文化,又有西方奇幻风格的书,看了康夫的简历后才明白千卷书,万里路,方能视野开阔,海阔天空的脑洞大开。
《灰猫奇异事务所》读后感(二):灰猫和它的精怪朋友们
中关村地铁口有个推小车卖鸡汤面的小摊,摊主其实是黄鼠狼;五道口经营烤串店的其实是刺猬一家;朝阳公园那边的甜酒酿米糕,做酒酿的其实是狐猴;还有街角卖鲜虾捞面的店,老板娘其实是鹈鹕……
一个三流编剧,一个鸟学家,一只灰猫,还有老汪、信使、老罗,他们一起探案,天马行空的世界就在眼前展开了:看门的是一只树懒,偷坚果的是一只仓鼠......然而,最后几页太残忍了,你是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存在呢,还是相信这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梦境;是机遇,还是悬崖;是绝路,还是生门;是梦境,还是现实。“我想一直在梦里。”
《灰猫奇异事务所》读后感(三):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这本书真的有奇异的力量,心烦意乱时、失眠焦虑时随便读上几页,心便能渐渐安定下来。它是一本都市奇妙物语,只不过这座城市就是自己熟悉的北京,华贸中心、国贸桥、朝阳南路,耳熟能详的地名让人倍感亲切,而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又为这些地方加上了新的脚注;它也是一本当代的志怪录,只不过里面的精灵、妖怪并不让人感到害怕,勇敢机智的灰猫、信使带领两位人类主角开始了全新的冒险生活,命运多舛的麻团、许小五也让人感叹生活不易,内心平添一分温柔。
读完了这本书不禁开始怀疑是否城市人潮汹涌的背后真有这样的世界,毕竟就像书里说的那样,“如果人们知道自己身边生活着这么多动物,甚至每天和自己打交道的人也是动物变的,他们会开心不少。”
《灰猫奇异事务所》读后感(四):灰猫奇异事务所
大概是小时候柯南看多了,看到这个书名立即就想到了“毛利侦探事务所”,这可能也是一本温暖治愈的日本小说吧。然而我只猜对了一半,故事发生在北京,而内容,确实也是在处理一些私人事务。 这本书里没有干货,更没有人生大道理,但它有如冬天的烤地瓜一样温暖可口的故事,平静、治愈你一天的劳累。 这里有对研究鸟类感兴趣的博物学家、却不是鸟类学家的徐栖,有最讨厌滑动解锁的触屏手机的灰猫,和“我”这个业余三流编剧。 人没有灵魂,和鱼干有什么区别?这句话乍听还挺像那么回事,可如果我告诉你这句话是从一只猫的口中说出来的呢?“万物有灵,精魂不死,这才是真实的世界。”小时候那个前牙突出的女同学,会不会是小兔子的精魂,或者是某种啮齿动物的精魂?而你,在还是婴儿的时候,也是精灵,那会是一只怎样的精灵呢? 我能为整个城市供暖,为什么就暖不了你的心?当负责给整个城市供暖的暖气君爱上了天性喜凉不喜热的竹叶青是不是就注定不能在一起呢?但他和面包娘就很有夫妻相,他们最终获得了顺利的感情。愿你温暖的人,也正好眷恋你带来的温暖。
《灰猫奇异事务所》读后感(五):飞虎同志做你的猫
《灰猫奇异事务所》----飞虎同志做你的猫 种种光怪陆离的传说,种种荒诞诡异的鬼话,使我对猫一直保持敬而远之的疏离感。可是,细细想来,每只猫也都是傲娇鬼或许也不喜人类过分的亲密。不知道苗飞虎这只天赋异禀灰猫怎么想的,明明形单影只、呼风唤雨、肆意猫生好不自在,非要和两个不靠谱的人类一起生活。我觉得这怕是这只老猫预谋已久的邂逅和安排吧。 飞虎同志的秘密和使命注定不是我等凡人可以接受的,不幸的是芸芸众生十有八九皆凡人。所以,一旦遇到徐栖和作家这两个温柔的“异类”飞虎是不会放过的,因为活在人类社会做任务是离不开人类的场外加持的。可是,飞虎同志不是傻白甜,是猫“精”!不会轻易相信、不会轻易托付、不会轻易动心,所以为了平复五仁火拼果断的算计了这两个人类。虽然,飞虎同志已经做好万全准备,可是换成我可能不会原谅这只坏猫的。这怕是飞虎不来找我的原因。 飞虎同志虽然有过人的领导力以及洞察力,解决大事小事就如吃鱼干。可是这也无法改变他是个慵懒、爱享受的肥猫本质。在徐栖的悉心照顾和作家的无奈中,飞虎同志也时不时的撒泼打滚,完全不在乎自己道貌岸然的美好形象。不知有多少人同飞虎同志一样每日都是披荆斩棘,只有在最最温暖的、最亲近的人面前卸下防备收回利爪,做只蠢猫。反正,我觉得飞虎做只蠢猫会更幸福一些。(飞虎别打我) 飞虎同志,我真的太喜欢她。他妥妥的口嫌体直的傲娇怪。一天到晚的叫“三流编剧”,可心里是服气作家的想象力。一天到晚的嫌弃徐栖和作家是愚蠢的人类,可是早已习惯和他们冒险搞事情的日常。一天到晚的想吃精品鱼罐头,可是大部分时间都还是乐于享受普通的猫粮。了解徐栖和我虽不是不求上进之人但是不愿囿于体制和规则,所以飞虎同志便开了一家奇异事务所补贴家用。 终于,飞虎同志完全做了徐栖和作家的猫。 不知道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飞虎同志,不知道飞虎同志是不是日理万机疲于奔波,不知道飞虎同志可有找到不靠谱的好朋友,不知道飞虎同志的奇异事务所生意可否兴隆。我都希望飞虎同志可以幸福,可以趴在暖气片上晒太阳,可以躺在豆沙包上打哈欠。 最后,实不相瞒我身边好像有很多飞虎同志,我很爱他们。 (胡言乱语,仅供参考)
《灰猫奇异事务所》读后感(六):我已忘了秋天的颜色是什么
似乎从一开始,我就把动物当作标本来认识。
我没有见过燕子,但我在作文里老写它们;我不知道羊喜欢吃什么,我对它们的想象都来自动画片;我已忘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秋风一起,我还会假装寂寥几句。
人类以外的生物对我而言,更像是随取随用的概念。鹰是敏捷,虎是凶猛,藏獒打不过猪,天是蓝的,草是绿的,百合是姐妹间的塑料花情谊。
但“灰猫”把我上拎起来,折返一大圈,又放回到地图起点处,他说:我再给你一个机会,你看看生物到底是什么。
五仁月饼哪五仁的确定背后是一场腥风血雨,花生仁和松仁为了入常大打出手;
食物既可以是拥有精魂、在猫头鹰的指挥下投胎的婴语者,也可以是用幻术伪装成黄梨的小黄狸;
我以为暖气是供暖公司统一安排,其实全看一只供暖君的心意。
还有,中关村地铁口的鸡汤面为什么那么鲜?因为摊主其实是黄鼠狼。
五道口烤串店的烤肉为什么总有一股鲜果的香气?那是因为刺猬秋收时,把果子扎在刺上留下的。
朝阳公园甜酒酿米糕的师傅是狐猴,鲜虾捞面店的老板娘是鹈鹕,果汁店的浣熊,干警队的哈士奇……
这就不可思议了?在这本书里,草是蓝的,天是绿的,在薛定谔的盒子里,灰猫是死是活他自己说了算。
我总是把自然界想象成人类科学的定义,我试图去理解它,去解释它,却忘了去感受它。秋天在我的印象里是文人墨客的诗赋,是开学和秋装,是收获和金黄。其实,它也可以是黄狸的郊游,是布谷鸟的副歌,是一片完美的落叶。
李海鹏在《带给藏族盲童的彩色世界》里写过一位在西藏给盲童开学校的德国校长,在美术课上,学校老师是这么教育盲童们辨别颜色的:
她让他们把手伸到太阳下面,感受阳光的温暖,告诉他们这是红色,所有与此类似的颜色都是暖色。如果是教黄色,她就让孩子们蹲下来,摸摸土,告诉他们这是黄色。把手伸到水里,则可以触及蓝色……在二楼的露台上,那只躺在阴凉里的藏獒旁边,她问尼玛旺堆,“城市是什么颜色的?”出乎意料,尼玛旺堆给出了一个详尽的答案。
“拉萨是黄色的,山南是蓝色的。”他认真地说。
我想,康夫这本书的意义也是如此,提醒我注目即将到来的秋天是什么颜色。
《灰猫奇异事务所》读后感(七):从前有只猫
小时候,你有没有听过关于喵星人的传说?那些有些离奇,有点神秘,带着神话或者黑暗色彩的故事,回想起来就像睡前故事一样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如果现在你还记得那些传说中发生的事情,却不知道那些猫究竟是干什么的,那就看看这本《灰猫奇异事务所》。
在漆黑的夜晚,让我慢慢讲给你听:从前啊,有一只猫,名字叫苗飞虎,他自称“虽然隐居闹市、风度翩翩、见识不凡、运筹帷幄、桀骜不驯、文武双全等等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我,但我作为一个游走黑白两道的灰色身影,最喜欢的还是孤胆英雄这个名号。”……呃,我竟无言以对。
在《灰猫奇异事务所》里,灰猫苗飞虎在一个雨夜被“失业科学家”许栖和“三流编剧”康夫救下,继而将二人收为“底层员工”,组成了一支侦探小分队,在人类世界和动植物的精怪世界之间展开了一场奇妙之旅。
这些动植物是拥有了“精魂”的物种,是万物之灵。月饼的“五仁”居然是由满天星芝麻仁、鬼牵手瓜子仁、见眼青橄榄仁、美人目杏仁和铁头陀核桃仁组成的帮派,为了阻止红袍怪花生仁和鼠来宝松仁挤进五仁行列,他们大动干戈,在戏院大打出手,甚至绑架了人类;冬天令我们感到温暖的暖气居然也能失踪,而这一事件的背后竟然是一段虐恋,温暖的暖气君爱上了冬眠的冷血动物青蛇叶小姐;作为啮齿类动物的银行坚果仓库的大面额栗子一夜间不翼而飞,动物界金融危机一触即发……在灰猫苗飞虎的带领下,徐栖和康夫在冒险和误打误撞中找到了职业目标,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了人类、动物、植物界三栖英雄。
很多人怕猫,总认为猫这种动物过于狡诈阴险;因为素有九命猫妖的说法,也更觉惊怕,于是觉得此动物有些邪野。古今中外,描写猫妖的文学作品并不少见,无论《夏目友人帐》里的猫咪老师、《猫妖传》里的猫女、还是《怪物史瑞克》里的靴猫,都与《灰猫奇异事务所》里的苗飞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苗飞虎狡猾、慵懒、机智、亦正亦邪、深藏不露,还很自恋,为了自己的小算盘,“忽悠”着徐栖和康夫两个人类为他奔走,而这个人设本身就既猎奇又治愈,他的存在会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不会悬着一颗心,明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怪事都不会陷入危险。而苗飞虎既顽皮又傲娇的双重性格也迎合了读者的心理,不过于死板,也不过于轻佻,难怪这个形象会如此深入人心。
《灰猫奇异事务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治愈系小说,通过简单的情节和开阔的脑洞,撷取生活中的某个细节,生发暖洋洋的故事,没有大起大落,却能引人深思。难怪八月长安评价道:“在这个太过架空的时代,康夫让我们在精怪们身上看到了久违的人间烟火。”
你的身边有解释不通的事情发生吗?你的周围有不可思议的事件存在吗?你遇到了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吗?无论什么事,只要够奇、够怪、够难,欢迎来到“灰猫奇异事务所”,灰猫老大苗飞虎和徐栖、康夫绝对会帮你找出事情的答案,也绝对会帮你解决困扰着你的难题。到那时候,你也会像讲故事一样对别人说:从前有只猫……
《灰猫奇异事务所》读后感(八):人没有精魂,和鱼干有什么区别
我住的地方养了一猫一狗。我从前是很爱狗的,至于猫嘛,大多数时间还算从网上认识的。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吧,可能是喵星人自带萌气还不粘人的属性,让很多独自居住的青年们趋之若鹜。书圈里不养只猫简直没法聊天,做书用上萌猫分分钟畅销。
然而近距离接触这位沾染了狗子脾性的猫,才发现,这只猫咪不简单。高冷是她,爱粘人是她,冷不丁咬人是她,喜欢偷偷钻进别人屋子抑或直勾勾与你对视三秒钟是她,丢下好吃的爱答不理是她。总之,是一只难伺候的橘猫。
这跟《灰猫奇异事务所》里的猫可太不一样惹!
那是一只因为吃太多三文鱼被卡住的猫,因为被宅男科学家和事业编剧解救顺便得了个“灰猫”的名字,在不打算养猫的两个人纠结不已的时候,灰猫却突然消失了。几天后,它又兀自回来。如果故事写到这里,那大概只算得个“北漂青年撸猫日常”。
对啦,这个日常太像我们啦。三流编剧缺钱找人合租,遇到个神神秘秘的宅男科学家搭档,凑凑活活过日子,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三流编剧要找工作,宅男科学家要研究动物,谁都没空答理谁。如果不是灰猫的出现,他们大概还是这样平平淡淡地过活着,没有生机。
这是一部基于现实的脑洞小说。灰猫去而复返,开口向他们解释了自己负伤的来龙去脉,最终被三流编剧一句话概括:“吃太多!”灰猫不想搭理人类,只将他们引入到另一个更为丰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那家酒馆特别好喝的酒出自狐猴之手,五仁是个帮派,“嫦娥仙子”是一只体型很长很长的鹅。如果动植物都开口说话了,那以后人类可怎么行走江湖啦?
灰猫说了,“按照人和动物来区分生灵本来就是非常局限的思路。实际上人类也好,动物也好,甚至植物也罢,区分它们的唯一方法就是:是否拥有精魂。”只要是拥有了精魂,就是万物之灵,用几条腿走路并不重要。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听灰猫这么一解释,似乎说得很有道理呢。那么,一开始两个人类对动物的反感就不再成立,同时新世界的大门也向他们大开。圆脸男人的求助,暖气君的失踪,啮齿类动物银行的不翼而飞,一猫二人组成的奇异事件侦察队开始了这场奇妙之旅。这些故事充满了奇幻、诙谐以及温情的色彩,令人忍俊不禁。就仿佛是从北京充满雾霾的天空下穿入另一个奇幻的世界里。那只毛茸茸的灰猫是主人。故事的最后,也跟随三流编剧留下了一点儿生涩的眼泪——那是许久的麻木之后流下的丁点冰冷的泪水。
所以说康夫写的这个故事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奇幻的冒险的故事,但往深处看,是一个讲述发生在城市的有着冰冷质感的故事。它似乎是在讲述我们身处都市中的迷茫又充满奇遇的生活,在这罅隙之中,作家自其笔端创造出这个奇妙而明亮的世界。有着日本文学作品的感觉,恬淡日常又足够温情。
康夫说:“独自在这个城市生活得太久,我已经快忘了当初为什么孤身来到这里。这里比我想象的要糟糕,又比能期待的要好,在一团混乱的生活当中,总像有一个声音在说:不要离开,马上就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
我倒希望,这不同寻常的事情能早些发生呢。大概会遇到一只不同寻常的、会跟你讲述人与其他的动植物只要都有精魂,便无不同的灰猫,打破寒冬的百无聊赖,打破生活的寂静。
《灰猫奇异事务所》读后感(九):精怪,其实也是人
1.好庆幸自己借回这本书,看到了这本书,2018年1月书单中看到的第一本最好看的书,虽然1月还有半个月,还能再读两本书; 2.很是抱歉,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居然从未听过康夫的名字,哈,作者自己在书中自称三流编剧,滞销书作家。惭愧,这是一个很好的作家,简历居然还是毕业于清华。刚听到书名的时候,以为是一本跟动漫有关系的书,竟以为是日本人所著,毕竟猫的事务所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宫崎骏作品中的男爵,《侧耳倾听》中的男爵,在“月岛雯后续的故事”《猫的报恩》中的确也有一个猫的事务所,这是我最初被吸引的原因,我喜欢这个书名。 3.章节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是跟最近上映的电影《二代妖精》很相似的一个故事,好吧,的确有点点相似,但与故事相似,与爱情无关。我喜欢只有故事没有爱情的文字、影视剧。康夫应该是个很有脑洞的作者,但是这些脑洞我很愿意接受,文字也并没有卖弄文墨,娓娓道来却十分有灵气,一点也不拖沓,精炼却俏皮动人。 4.每次,我都想,写文字的人,真的每篇文章作者都有其弦外之音?从高中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每次到做阅读分析,让我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主旨是什么的时候,我就很气愤,作者难道就不能真的就只是叨逼叨而已嘛?宋冬野都在知乎说了,《董小姐》只是比喻一下而已并无其他。 这本书,知道看到最后一章,我都在想,也许作者并没有想真正表达些其他,只是想写个脑洞,写本故事而已吧。但是最后一章,作者自己写了鲸奇之旅,庄周梦蝶的故事。许栖和灰猫是真的吗,是我的梦吗?我现在的生活是想象的吗,是现实的吗? 京叔说:我没有那么坏,也没有那么好。我是机会,也是悬崖;即是死路,也是生门。我是空气、水、生物、建筑、交通、历史、新闻,我是所有人和所有事,我是你生活的这个城市的精魂。 5.作者没有刻意去表达什么,端的是读者怎么去理解,你可以单纯作为一本童话故事,你也可以以为作者另有深意。但我想,精怪就是人。 还是觉得《灰猫奇异事务所》可能更适合大人品读,小孩子还是不合适,小孩子可能更适合郑渊洁式童话。 如果我要是有了孩子,一定给她买全套的《舒克贝塔历险记》。 6.昨天,我关注了康夫的微博,私信问了下,你就是那个康夫本人,就是那个写《灰猫奇异事务所》的康夫?很显然,博主并不想鸟我,但是他读了我的私信。我就是这么的神经病,总是会私信。原文是连载在one上面的,我在想,我需要重新载回这个app吗?还是算了吧,我不会看的。
《灰猫奇异事务所》读后感(十):或许有一日,我也可以拥有这样奇幻的人生?
好像很久都没看过这一类型的小说了,认真说我有被这本书惊喜到。《灰猫奇异事务所》有点像一本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明明每一个情节都体现出了成年人面对生活的无奈,可作者却用巧妙的设计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生活的可爱与童真。
虚构文学可以让人逃离生活,而非虚构文学能让人清楚地认识生活。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作者时不时就蹦出的一两句大实话,让我读着读着就忍不住停下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大多数人整天不开心就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人类的世界里”“人生的决定总像一个谜,实际上我们只是不记得那些影响自己做决定的人和事了,不是吗?一个朋友来了又走,你根本无法得知他在你一生中起到的作用”在看书评时,有一句话戳到了我“这本书有一种神奇的治愈力量”,没错,就是这种力量,让人在阅读的时候,忍不住对着屏幕“咯咯咯”笑出声,让人在读完以后,感觉像充电完成一般对生活拥有了无限期待。
我想,这种神奇的治愈力量,大概来源于那些看起来就很可爱的细节。
比如这一句:
“许多在人类看来有缺陷的婴儿,恰恰是精灵能力的携带者。虽然被人类父母遗弃,但精灵会经常看望他们,他们的世界可不是你们能懂的”书中的许多动物角色也写得很有意思,比如行走的监控录像——蝙蝠,这监控不仅会说话,还会因监管不力而垂头丧气,这活生生会说话的监控,我也是第一次见识。哦,还有“自带热量”的暖气君与“天性阴冷”的青蛇小姐之间的爱情,简直是现代情侣“不合理搭配”的翻版写照。
当然,如果只有这些可爱的动物角色,我是不会这样喜欢这本书的。在书里,透过作者所写的每一个动物角色,我仿佛都能窥见一丝人类的影子。
比如这段:
“他脚下堆积的白色彩券已经不能用“许多”“大量”之类的词来形容,彩券堆成了山,又漫成了海,塞满了他身边所有的位置。他坐在由彩券堆成的庞大纸堆上,就像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冒出来的一座孤岛“这不就是当代年轻人的孤独吗?
看到结尾的时候,我已经完全被带进了“我”这个角色,听完京叔的话,不禁开始怀疑这一切都是想象吗?还好,作者只是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最终没舍得把他的读者拉回残忍的现实。
作者在结尾写“我好像把整个早餐车都吞了下去,浑身充满了战胜一切的勇气”,而看完书的我想说:感谢作者给予了我继续闯荡现实生活的勇气。或许终有一日,我也可以拥有这样奇幻的人生?
期待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