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是一本由凤凰联动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72页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读后感(一):给孩子朗读,更是帮助自己成长
拿到书的时候,被书精美的包装着实惊艳了一把,文学类的书籍,要吸引大家来阅读,这是必备的素质,朗读者系列这套书做的很到位。
谈起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都会想把孩子打造成自己希望的模样,包括我自己也是,在儿子小墨没有出生的时候,便收集了非常多育儿方面的书籍,希望从里面找到独孤九剑般的育儿法则,把小墨教育成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等到他真的出世之后,却发现,我只不过希望他生活的开心而已。
在这些育儿书籍里,普遍提到的一点就是要给孩子讲故事,给孩子朗读一些优雅的文字,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是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告诉具体该朗读些什么,这本《愿你慢慢长大》便帮我解决了这样的问题,该为孩子读什么,甚至该怎么读,该为孩子讲解哪些,又为孩子引导哪些内容,书里都有涉及,即使没有太多文学素养的父母,应用起来也完全没有问题。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读后感(二):人生的路很长,我想慢慢读给你听
【关注菽麦|一起阅读】
今天看的是朗读者系列中的一本,《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收录了泰戈尔、林微因、叶芝、朱自清等60位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经典名篇。比如这首泰戈尔的《孩童之道》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他所以不离开我们,并不是没有缘故。他爱还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间,他即使是一刻不见她,也是不行的。这首散文,赞颂了孩子珍贵的天真和无邪,还歌颂了母爱,以及他对母亲最纯真的依恋。孩子是降临人间的天使,但他甘愿放弃一切,只为投入母亲那宽广温暖的怀抱。 这本书《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共分为五辑,包括:天使,降临人间;带你看这个世界;你是我人生最动听的歌;正好的你,是成为自己;很多时候,你需要独自面对;这是一系列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及孩子人生观的发展史。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读后感(三):陪你慢慢成长
“你仅仅是一个小孩子,与其他小男孩一一模一样,我不需要你。对你而言,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狐狸一模一样,同样你也不需要我。但是,如果你征服了我,我们相互间就建立了关系。所以对于我们彼此来说,我们就是彼此在这个世界上的独一无二了:你是我的唯一,我也是你的唯一。”小时候,记得妈妈给我读过《小王子》的故事,我经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然后第二天,我继续央求妈妈给我读《小王子》,然后我又听着听着睡着了,所以里面的情节我都很模糊,但是唯独每次看到这段狐狸和小王子之间的对话,以前暖暖的回忆就会唰的在我面前浮现,那种感觉很亲切,很美好,我想这就是朗读的力量吧。
现在的小孩都很任性却很孤独,都有很多玩具却很缺少安全感,在现实中,也经常看到很多家长都只顾着自己玩手机或者只顾着在外面工作赚钱,把小孩扔在一边,突然觉得有点心酸。作为孩子,应该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吧。朗读者系列之《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里面节选的文章都很抒情和温暖,特别适合给涉世未深、充满童真的孩子朗读。每个孩子,都像一个小天使,那么单纯,那么可爱。每天花点时间,给他朗读一首,让她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爱,让她感受到朗读时的那份纯净和美好,这种陪伴的方式和教育,这种亲子之间的互动,应该更能让懵懂的小孩学会珍惜,这样对他的健康成长也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吧。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读后感(四):《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
可能是因为古人“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在日常生活的延伸,也许是因为中国人一向更加擅长隐藏自我的情绪,所以,诸多对孩子的爱,常常被隐藏在被写成煌煌家训的文字中,被藏进读给孩子们听的那些饱含着人类智慧传承全部祈愿的故事里,被纳入每一个润物无声的夜晚传来的琅琅吟诵声中······
五个辑汇,虽然不是包罗万象,却个个意蕴深重。每个孩子,都像一个降临人间的天使,如果想要好好的爱他,请先教他以爱--让他明白,爱可以如人间的四月天,可以存诸于问佛的心口笔端,所有人最初了解的爱多是从母亲处得来,而当我们终有一日真切的付出爱时,即使将它以千百种形式表现出来,它也依旧带着来处最初的那些纯净和真心。只是,若爱孩子的方式仅仅是出于本能,却又远远不够,还要带他们去看这个世界,给他们去看这个世界的翅膀和力量,让他们知道远方的一切可能存在另一种形态,知道眼前未曾看到的事物是好奇心不容错失的乐园,康桥代表的是对远方神圣学府和旧日倩影的追忆,荷塘边的月色幽香足以让人在最无可抓寻的年代找到静心的船锚,东篱畔的菊总有人在飒飒西风中举酒忆念,高悬于庐山之上的飞瀑则千秋万代地留存于人们熟知的诗篇。孩子是父母人生中最动听的歌,然而即使是爱,既不能让孩子永远蜷伏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也还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不要太过透支自己,要爱最自然的自己。于是父母又常都带着谆谆的爱意,用不尽的支持,用最无声的爱,告诉孩子“正好的你,是成为自己”。直到孩子长大,郑重地向父母表示,自己已经成长了,并很认同“很多时候,你需要独自面对”这句话,这时父母们才恍然发现,孩子们已经长成了比自己还高、某些方面更有主见、更能接受现代社会规则的人,而当年为他们朗读过的文章也早已化入孩子们的思想血肉,让他们的心智更为成熟,成长为早就超越了父母的期待的、更加独立出色的个体,小王子也终将踏上与挚爱的玫瑰花分别的前行之路,无论他是否还会与之重逢······
愿每一个孩子都在与父母相伴的幸福时光里慢慢长大,愿爱的加持,得以让每一篇被缓缓读出的文字,都能如愿成为他们的身边始终萦绕着的、父母带着爱意吐露出的满含人类智慧的语言,给他们无尽的力量。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读后感(五):孩子的爱,更无私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孩子仰望妈妈的脸,看到的是孩子自己。
作为这个世界最有话语权的人类——成人,探讨的都是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然而,就像彼之笑脸即是吾之笑脸一样,孩子对父母的爱,只有更无私。
“孩子知道各种各样的聪明话,虽然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
他所以不想说,并不是没有缘故。
……
孩子有成堆的黄金和珠子,但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却像一个期待。
他所以这样假装了来,并不是没有缘故。
……
他所以放弃了他的自由,并不是没有缘故。
……”
泰戈尔老人在《新月集》中的这首诗叫《孩童之道》,真真是让人落泪。孩子之所以成为你的孩子,不是没有缘故。这句话,大概是真的成为了母亲之后才懂得的吧。
刚巧就在刚才看到了一位母亲欲带着女儿跳楼自杀,只为换取出轨丈夫的关注的新闻。心中郁结的,不是同情,是愤怒。“你的儿女,其实并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如果她是内心充盈的母亲,她是个读诗之人,读过纪伯伦的这几句诗,她还会如此漠视生命的价值吗?最可悲的不是孩子抬起头来看见妈妈发怒的脸庞,而是她泪水满面,却说这是你的错!
为人父母,如果这就是爱,又要孩子如何爱?
自己的问题要自己解决,既然选择了,承受便是了,离开不离开,都是成年人的事情,置若罔闻拿孩子当工具的父母是可耻的。
因为他们的生命并不属于你,因你而来,但是,并不属于你。
最爱仓央嘉措《问佛》:
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的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诗歌充盈心灵,诗歌营养筋骨,诗歌也锻造着人类的灵魂的骨骼。
多读诗,总归不是一件坏事。我知道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从来没有意义,那只是一群人无病呻吟,但是,为了孩子,如果听不见一个孩子的哭喊,漠视至亲的生命价值,一辈子没有读过《小王子》,一生没有一朵属于自己的玫瑰,悲哀的,不是孩子,是一条生命。他曾经如此枯竭地在世上活过一遭,还诘问着,为什么自己得不到爱?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读后感(六):亲子共读是最好的陪伴
人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作为家长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他们优质的陪伴。怎样的陪伴才算优质的陪伴呢?最为职场妈妈,我们不能24小时左右于孩子身边,我们只能在有效的时间里提升陪伴质量,我认为亲子共读是不错的选择。通过亲子共读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可以带给孩子智慧、勇气和信心,和孩子一起学习一同成长。
亲子共读中的书籍选择非常重要,既要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又有利于孩子心智的成长。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朗读者》栏目,也是希望通过阅读来浸润读者的心灵,所以针对孩子的朗读书籍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这本书里面收录了60位中外著名作家的经典名篇,对于孩子来说最好阅读经典作品,因为阅读经典不仅可以产生更多的阅读乐趣,还可以增长见识;经典在文化交流和文化生活中运用的最多,是有效的交际工具。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教会他们去阅读、去欣赏泰戈尔、林徽因、朱自清等的作品。
《愿你慢慢长大》分为五个部分,从孩子出生时爱的告白、到陪伴孩子成长、帮助孩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每个部分的书籍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我最喜欢的有第一辑天使,降临人间中
的《独语》,这首诗告诉了我们引导孩子与父母分享内心世界是合格父母的必修课。第二辑带你看世界中的文章很多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现在翻开《荷塘月色》,我终于明白“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上”是怎样的景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一次带孩子去看荷花的时候我一定要和她一起分享这篇文章,让孩子学会文字与现实相结合,如何将眼中见到的美景转化成优美的文字。第四辑正好的你,是成为自己的的《一朵野花》,虽然是我第一阅读但是好喜欢这样的现代诗,我们常说要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孩子遇到挫折是我们给孩子朗读这首诗,让孩子重拾勇气和信心,我觉得比父母的说教更有效果。
如果每一天,花几分钟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安静下来,共同欣赏大师们的经典名著,也许这一刻孩子并不太能理解文章的含义。然而能被优雅的文字、舒缓的韵律所吸引也是足够的。润物细无声,相信到了一定的年龄和阶段,经典名著中所蕴藏的情感自然会浮出水面。我们家长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多一些陪伴,静待花开。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读后感(七):用心朗读,便能发现光和温暖
曾经读过多部为爱朗读的书,比如美国作家奥兹玛的《为爱朗读》讲述父亲与女儿坚守的约定:每天都坚持阅读,3218天,直到大学离家的那一天。这样的坚持是传奇,也是父亲送给女儿一生最棒的精神财富。有韩国作家金仁子所著的《为爱朗读》,一对祖孙互相朗读,小女孩为不识字的外婆朗读,而多年后,外婆给小女孩讲起故事......其实这样的故事非常多,朗读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声音的两岸,用心听,便能带来光和温暖。
手上这本《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属凤凰联动出版社隆重推出的“朗读者系列”,此系列 一共四本,《人生慢:给自己朗读》 、《让陪伴很长:给长辈朗读》、《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和你一起变老:给爱人朗读》。分别针对不同的人群,收录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经典名篇。《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如其名,便是给孩子们读的内容。针对孩子的特点,也为了便于孩子能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内涵与丰富的情感,为孩子朗读,以及和孩子一起朗读,都能帮他们开启情感的窗户,看到更深邃的世界。
我们需要为孩子们朗读。在朗读之中,可以倾听自我的声音,可以发现自己的存在和感知自己声音的情绪;在朗读中,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文字与声音结合的妙趣,在朗读中,感受亲子情感的交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朗读,让他们从听开始,感受这个世界,用声音在他们的心田种下无数种子。等到他们识字时,就像金仁子里的祖孙俩,小时候,她为她朗读,长大了,她为她讲故事。亲子朗读,奥兹玛的父女情最触动人,建议大家可以找来看。
因为是给孩子朗读的作品,所以本书的选本,也多编选了一些易于理解和亲子有关的作品。在翻开以前,可能觉得给孩子读的大约是童诗吧,但编者不会这么想,像康白清《草儿》“草儿在前,鞭儿在后”这样可爱的童诗。有冯文炳的《宇宙的衣裳》“灯光里我看见宇宙的衣裳,于是我离开一幅面目不去认识它,我认得是人类的寂寞,犹之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充满想象力。也有朱自清的《春》,“春天像个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郁达夫《故都的秋》这样触动内心的柔软等,无论是诗歌的魅力,景致的美丽,情感的韵味,还是生活的点滴发现,心灵的真善美之感悟,编者都一一做了细致的点拨。这一册内容可以说非常适合各年龄段的孩子们读,也适合亲子阅读,父母和孩子一起朗读。
用心选辑,用心点评,不妨用朗读声传递情感,在朗读声中陶冶情操,升华心灵世界吧。因为,用心朗读,便能发现光和温暖。
整套《朗读者》如果译文中能附上译文作者会更好,因为在版本译文上还是略有差异的。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读后感(八):若可以,愿你慢慢长大
文|轻禅
董卿制作的《朗读者》节目中,张梓琳朗读了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一文,实在是令人感动。通过刘瑜这篇文章,不难看出她对女儿最真切的期盼,她不是期盼女儿成功,而是期盼女儿学会爱,学会善良,即使没有人爱,也要善良。这是刘瑜写给百天女儿的文章,同样也是亿万母亲内心最真诚的声音。
如今,凤凰联动编辑部出版的《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一书,其目的就是给孩子朗读,读出父母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本书收录了60多位中外作家的文章,以表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全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天使,降临人间;带你看这个世界;你是我人生最动听的歌;正好的你,成为自己;很多时候,你需要独自面对。只通过这些小标题,就已经看出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期盼,期盼孩子能够成为自己,能够将来独当一面。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刘向《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这样一句。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并不是为他遮风挡雨,不是将孩子当做温室里的花朵,只要安好就可以。因为没有人可以陪伴别人一生,那么最好的爱就是能够让孩子成长,即使将来父母不在,孩子依然可以健康成长。这正是《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一书的主题。
叶芝《当你老了》一首诗,感动过无数人,还被改编成歌曲被人吟唱。为什么它会如此流行,因为它说出了人的心声。“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昏沉,坐在炉火边打盹,你取下这本书,用心品读,回忆曾经美丽的容颜,你那柔美的双眸,和眼中深幽的暗影。”这首诗适合送给爱人,也适合送给父母,当然也适合送给孩子。只因为,任何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若是能在变老的过程中,留下美好的瞬间,即使有一天变老了,内心也盛装了温暖。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中这样写道:“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诗歌中,虽然写雪花的方向,何尝又不是说人要寻找自己的方向?读这首诗给孩子,是期盼孩子能够在将来的道路上,寻找到自己的方向。这首诗是徐志摩对自己的要求,但也值得人借鉴。任何一个孩子,若是能在年少时,就有了对理想、自由的追求,这一生想必能够走出自己精彩的道路。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很多诗歌和小故事,这些都是孩童时期接触到的,读诗,读童话,可以开阔孩子的思维,引发他们的想象力。始终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陪伴,陪伴着孩子慢慢成长,若是每天可以给孩子朗读,这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增加了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何乐而不为?
愿你慢慢长大,是无数父母的心声。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成长为一个有自我,有追求的人,这也是我对将来孩子的期盼。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读后感(九):我用朗读陪你长大
我国宋代家朱熹曾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可见他是非常赞同朗读的。
清晨,经过一处校园,从窗户飘来一阵读书声,原来是学生在晨读。这出声的朗读,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常常做:为孩子朗读各种书,待孩子听得多了,输入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输出,也就是会说这些词或是故事了实际上,这种出声的阅读,是阅读的起点和基本功,正是不断地朗读,造就了文字的学习功底,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慢慢地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为孩子朗读的素材,也在进行着变化。比如这本《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就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些朗读的素材,既可以家长为孩子朗读,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朗读。
这本书是“朗读者系列”里的一本,是专门为孩子而成。全书收集了,大约60位中外有名的作家的文章,如耳熟能详外国的泰戈尔,圣埃克苏佩里,如中国的鲁迅,朱自清等等。这些优秀的诗和散文,有些是我们在课本上学过的,如《荷塘月色》,有些是故事书里的,如《小王子》,等等,都是经历岁月的洗炼而沉淀留下来的,带着过去曾经拥有的情感来到我们眼前,借我们的朗读,来到世人面前。朗读是带有感表的读,通过出声的读,体会文中的意思,除此,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体会,每位作者的简单生平以及一些基本资料都在文后有所标注,还带有贴心的朗读指导:关于作者此文的历史背景等等介绍,全方位为我们解析更深层的含义。
全书共分五部分,这五部分是循序渐进的朗读素材,从开始是篇幅短的,到渐渐增加,后面的就是长篇幅的。这五部分的标题,就如同我们对待孩子一样:天使降临人间,带你看这个世界,你是我人生最动听的歌,正好的你成为自己,以及很多时候,你需要独自面对。这些散文和诗中,也含着我们为人父母在面对孩子时的情感,从最初对孩子的感叹,惊喜,到慢慢习惯,到孩子独立,而我们最终退居幕后。这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陪伴的过程,各种辛酸苦辣,各种情感融合在这本书里。
就如同毛姆所言,不是推荐的每一个作者都适合每一个读者。书中所集合的,所推荐的作者,肯定有人喜欢叶芝,也有人喜欢林徽因,或许还有人喜欢徐志摩,所以选择喜欢的去大声朗读,选择喜欢的读给自己爱的孩子听,选择喜欢的去朗读,不为什么,只为欢喜。因为只有喜欢了,去朗读的时候,才能更快的理解其义,思想获得熏陶,而且朗读的同时,我们把文字转化为声音,更有助于我们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传递。
亲爱的孩子,愿我一日一朗读,陪你度过春夏秋冬;愿我一日一朗读,陪你慢慢长大。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读后感(十):管什么时间加速,朗读依然美好
这是一个迷茫的,信息爆炸的,加速的网络时代,人们常常会发现,时间变快了,仿佛刚刚一睁开眼,天就黑了,仿佛新年的烟火味还没散尽,圣诞的歌声又已响起。
啊,是时间变快了吗?时间是永恒不变静静地流淌着的啊。
只是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清晨起来闻到露水的香气,在树荫下扯些家常,夜半时分被月光惊醒披衣而起,这些时光是再也不会回来了,人们忘却的记忆太多了,它们在逝去的时代里越走越远。
就连孩子们,大人们也常常会感觉到愤怒与悲哀。每个人都像是被手机与网络绑架了一样,混沌着却并不自知。阅读在这个时代显得多么珍贵,书香的味道还有多少人愿意守护?所以当朗读者这般的电视节目出现时,就仿佛时代的一股清澈,它重新唤起了大多数人儿时的记忆,文字之美,只有从书籍中获取,只有文字能够永恒。那么我们便很愿意看到这样的书籍出现。凤凰联动的朗读者系列,将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汇集,以面对不同的读者形式奉献,这对于整个社会的阅读群体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可以说,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捧起书籍,不愿意阅读长篇作品,网络比书籍具有更大的诱惑力。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种瘾对于真正的学识并无好处,但这瘾并不好戒。碎片化的知识固然有其便捷之处,但并不利于人们去深思。如果你真正热爱阅读,就会体会到手捧书籍时的内心状态与网络中是完全不同的。而我们对于孩子,又依然抱着那样热切地期望,希望他们仍然能够享受到沉浸在书本中的美好。
这本《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里面精选的多篇名家作品都值得我们的孩子认真领略,阅读也好,朗读也好,有每一篇优美的文字都仿佛一颗颗时光中的明珠,它曾照亮过多少热爱文学的孩子们的心灵,如今它们在同一本书中绽放光明。
有些文字是与孩子有关,有些文字具有极强的文学美感,有些文字启迪心灵,有些文字童趣十足。成长是如此美好的一个过程,它会遇到太多太多的奇迹,而文学不就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奇迹吗?我总愿意相信,那些与文字相遇的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他们因为有了文学的庇护,一生都不会再有孤单,因为有了文学,心灵从此再不会流离失所。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除了正文外,每篇名家作品后,都会有相关的作者简介以及朗读指导。这对于孩子们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更深了解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通过了解作者以及作品背景,让孩子们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本身就是对于阅读最负责的态度,因为一篇作品而爱上一个作者,并通过模仿与广泛阅读而成就自己的作家们有很多,这是一个途径,一个引领。相信我们的孩子在这样一部合集中也能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并形成自己。
有些作品,我们耳熟能详,有些作品,选取的范围更广。没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知道的世界。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正如当下很流行的一个问答。
问:天下的好书好电影注定看不完怎么办?
答: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
不是吗?只要每天满怀欣喜地进步,不就好了吗?这样一本书,如果我们能够陪着孩子坚持每天朗读,哪怕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不也是一种成长吗?
愿我们将朗读进行到底。愿文学的美好,扎根孩子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