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生存者》是一部由水田伸生执导,伊藤英明 / 内野圣阳 / 山田孝之主演的一部动作 / 冒险 / 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52生存者》观后感(一):面对死亡,请拿出全力
害怕、放弃、听天由命、逃避,都是我们面临困境时候常见的想法。
而这些恰恰使得我们越陷越深。
而最可怕的死亡,也是如此。
片子比较傻,
但是道理还是很简单的。
《252生存者》观后感(二):鬼子的生存危机和末日情节的确很重
鬼子的生存危机和末日情节的确很重,反过来说就是我们这方面太轻了。也许一场同等规模地震伤亡人数最低可能是日本人了,最多呢,不是***吧。
本片的节奏很快,片头的情节偏复杂,之后就相当的简洁了。灾难带来的牺牲和损失固然令人痛心,但同时激发出来的斗志与成长却也是活着的莫大安慰。在更久远的将来,人类必将要面对更大的生存危机与挑战,肉体、智慧、凝聚力的共同提升,是活下去的保障。
《252生存者》观后感(三):比那部国产片好一点~~~
虎头蛇尾,开局不错,显然一个大灾难,但后来不过是营救少数人而已~~
画面合成有缺陷,比如看上去横风横雨的场面,但留意一下地上的水洼,平静得很,当然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错,至少群众演员动用了不少~~
前后的情节推断,觉得很生硬,片中海水倒灌的程度,必然造成所有低于地面的空间都灌满水了,必然所有电力中断了,何来后面的自救和营救~~
片中自行输血及其立竿见影效果,实在难以置信~~
总体来说比那部国产台风片好一点~~
《252生存者》观后感(四):观众不是奥特曼
一直没能腾出时间来好好的看一部电影。
好不容易早下班,正正经经的坐在电脑前,熄灭灯光,泡好清茶,怀揣零食,郑重按下PLAY键,开始播放这部据说是日本新出的灾难片。
几年前看了<日本沉没>,记忆犹存,结尾残阳处倒塌的五重塔在我的心里轰然砸出一个大口子。第二年我义无反顾的去日本呆了半个月,就是为了看一眼那些有一天可能消失的文物。
全片时长2小时。一个半小时后我的忍耐力达到了极限,用掩耳不及铃的速度按下了STOP。拉灯发现已到睡觉时间。一股沮丧感突然袭来。
所谓灾难片,场景夸张,演员做作,导演缺乏基本逻辑思维。
一会儿狂风大作冰雹四溅洪水泛滥城市被毁,一会儿光线充足大地不摇车厢平静演员流泪交流彼此心得,顺便用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齐全医疗器具输血打发时间,还能在被水冲得衣不蔽体的时候各自从怀里掏出手机。
有对比不可怕,可怕的是反复对比,大起大落。彷佛一只将死的青蛙,一会儿被人放在漆黑一片的冷窖里身上压满冰块,一会儿被踢到烈日下暴晒,皮开肉绽,然后还没任何生理反应依旧笑眯眯面对傻了眼的观众。
可惜观众不是奥特曼,没空陪着坐过山车打小怪兽。
《252生存者》观后感(五):挂羊头卖狗肉
非常好的开头,隐约有着《后天》及《日本沉没》的味道,可惜有些虎头蛇尾了。
中篇对仅仅5个幸存者的求生经过的描写未免辜负了这个宏大的开局,同时虽然对遇难者及救援队有描述,可惜两者间发生游离,似乎发生在两个不同的空间。
对于“二次灾难”的叙述仅仅表现在救援队的停止救援上面,无法让人真正产生紧迫感,似乎导演还纠结在救援队的职业道德的探讨上,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地下的医生身上……而诗织母亲的焦急对剧情的渲染只是杯水车薪,给我的感觉是:下面不着急,上面不担心……而且,其他受灾者似乎都情绪非常稳定……
中篇的疲软必然造成结尾的残缺,救援队内部的讨论等等依然围绕着救援队的觉悟问题,使人不禁对该片的主旨产生怀疑……
结尾的拖沓让人愤怒,18分钟的紧迫时间内幸存者竟然与救援队在地下聊天、包扎,不如来杯清酒吧……在挖出队长后,竟然没有发现就在旁边的佑司……诗织的喊声也让救援队停止了挖掘,只有救援犬还算清醒(当然救援犬在这个时候才出现也让我比较意外)……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种种漏洞让人费解
不过看完之后,配合剧情说明及花絮,我们还是比较清楚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亲人重逢以及救援队的醒悟也多少能让人感动一下。总体而言,开头与中篇结尾实在太不相称了,导演的大局观差了点
都说日本人团结,其实如果中国拍个长江洪水、四川地震的片子,我们一定也可以看到我们勇敢团结的军人,尤其去年的四川地震,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呀
《252生存者》观后感(六):对生命真实的渴望与贪婪
最近下了两部日本的电影,入殓师和这部。
本来是甚少下载日系电影的,除了A片~日本电影现在的优点在于,那么的真实。美国大片式的灾难片,CG好看,但是那种科幻片似的灾难怎么会真的出现呢?
所以,日本电影的优点在于,真实,他就在你的身边。5级地震,台风,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司空见惯。而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我们刚刚经历的地震。
几个感人的情节:
1、从韩国来的应召女郎,在地铁站疯狂的人群里发现无助的小诗织,勇敢的选择抱着她藏在一个储物柜里,保护小诗织。PS:善良的人拥有勇敢的天性。
2、主角佑司还有他的大哥,经历过一次遇险却抛下同伴逃生的经历,所以这一次佑司选择了不到最后绝不放弃,所以他在最后被救生的时候毅然决然的选择殿后。PS:人不怕犯错,难得之处就在于再次面对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3、全体救险队员在得知废墟下还有幸存者的时候,他们的选择是一样的,“我们要去救人。”PS:让我想起汶川时,我们的武警官兵和解放军在救废墟下的孩子时,发生了二次塌方,被战友紧紧拉住,还哭着往里冲,喊着‘让我再救一个’。PS:每个人对生存的充满了渴望,而在拯救自己的同胞时,这种渴望则会变为嗜血般的贪婪。眼眶小时润下。
4、小诗织因为忘记拿爸爸的生日礼物返回废弃的车厢,结果被塌方的石头压在下面,她用生日礼物——水晶,敲击钢管发出“2——5——2”的讯号,告诉爸爸我还活着。PS:每个人都不要轻易放弃对生的渴望,因为这也是爱你的人的生存勇气。
5、小诗织以为爸爸没有活着出来,哭着喊爸爸的一幕……PS:不想再描述了,这里我的眼泪真的流出来了,而且是在我知道这个情节以后,眼泪依旧止不住的往下淌。
……还有很多感人的情节,就不一枚举了。
再来说说电影,每一个配角都很到位,很棒,这在美国大片和国产大片里都是不多见的。
结尾处的花絮,是救险队员们在训练如何背负人上楼梯,拉拽等训练。可能因为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才有如此专业的救援队。又想起来汶川时候来的日本救援队,穿着和他们一样,真是好样的。我们国家不知道有没有啊,消防队员干不了这行啊。
最后想说,对于生命从来不要放弃,如果你的生命是可以维系在别人的生命的时候,许多人的生命可以维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奇迹的力量,哪怕没有奇迹难逃一死,因叠加的生命而拥有无所畏惧的勇气也就释然了。
:其实是想说,中国人是多,多到有点不在乎每一个生命是如此珍贵的了。
《252生存者》观后感(七):丰富的对比,人心的描绘
这出与华纳公司合作的日片,在灾害及建物破坏、大场景的呈现上,可以看出“大动员大成本”的成功,冰雹、洪水等等的逼真度也可说不负众望。“252”是消防救助机动队使用的信号,代表“尚有生存者”。大概的剧情如下:地震后尚为余震戒备的日本,史无前例的巨大台风竟然在此时登陆。冰雹、洪水,人们四处奔逃、死伤惨重,救助队受限于台风也只有收兵待命,而在此时,坍塌的地铁站深处,传来了“2.5.2”的求救讯号......。
仔细看看海报的两侧,右边写着“绝对に助け出す”,左边则写着“绝对に生きて还る”。分别指的是受难的弟弟(伊藤英明),与担任搜救队长的哥哥(内野圣阳)。本片的可贵之处便在于:成功的刻画出“受难者”与“救难者”两种心理。救人的人与等待救援的人,虽然考虑的都同样是生与死的问题,其挣扎及困境却是有所差异的。
每个人对于“生”都有着各自的渴望,却同时又背负着“生”的重担。片中伊藤所饰演的筱原佑司,有着舍己救人的情操,却也陷于过去担任救助队员时抛下同伴、只救自己兄长的阴霾中。山田孝之饰演的实习医生,这个因为父亲被视为杀人犯的儿子,也对救人产生了怀疑。这两名角色也可以说是一种对比,同样都成为了受难者,前者在无畏的救人中肯定了自己,后者则在面对生死的重担下学会了救人。
被困在地下的还有中小企业的小职员、韩国女子及伊藤的年幼女儿诗织,为了温饱九个亲爱的孩子、参加弟弟的葬礼、回家与父母亲团聚庆生,虽然每个人的理由不尽相同,即便是听不见、口不能言,只能以手语和唇型与人交谈的诗织,也同样对活下去都有着强烈的渴望。除此之外,在救助者那一方面,也面对着“救或不救”的问题。救人的使命以及自身生命的安危,这之中的权衡挣扎也在电影中呈现出来。这部片强调丰富的对比,人心的描绘很到位。
虽说在场景的处理上下很大的工夫,整出剧的重心倒也不是在于讲述污染、人为破害而引发天灾的可怕,而是将数个生命的切片透过灾难呈现出来,心理的冲突转折及困境中为人、也为自己求生存的精神才是重点。
‘继续当医生吧,因为你了解了生命的沉重’。这句由筱原对实习医生所说的话,其实也是对自己说的。就像筱原老实的回答哥哥自己仍旧想不通一般,不论是哪一方,都在他人与自身之间拉扯挣扎。这便是生命的沉重了吧,尤其身为救人之人,在了解这一点后惟有持守救人之道,才能学会宽恕与伟大吧。
当中还有诸多细节都挺值得思考,在此便不多加赘述。总得来说,这是部值得一看的片子。伊藤英明在片中饰演孩子的父亲,背负着过去的阴影,更以前救助队员的身分带领受困者们求生,呈现另一种感觉的演技反而让我忽略伊藤英明这个名字,其他演员如内野圣阳、香椎由宇等人也令人印象深刻而有过之无不及。换句话说,就是冲着伊藤英明去看的初衷已经缩小了(笑)。
不过不得不吐槽的地方还是有的。为了避免主角筱原的性格太过英雄而趋于扁平,在剧情发展及角色设定上的确看得出努力的成果,不过在全片后段部份仍旧出现略为空泛的情形。抢救的程度理应比前半段还要紧急,却在兄弟叙旧、内心戏上花了不少时间,感觉实在有些拖泥带水、不甚干脆。此外,救出受困者后又一次的崩塌,然后筱原再次扛着队员从瓦砾堆中脱逃而出时的场面也有些狗血,虽说这个角色是展现救人精神的代表,但让人觉得有“耍帅”嫌疑的画面真的稍嫌多余。在这之间诗织以为失去父亲时,竟然悲痛的一直喊着含糊不清的“爸爸”,不由得让人鼻酸的声音,可以说是使得整部片的结尾做得比较漂亮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