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夜渔
日拱一卒,拱着拱着就拱到了终点。
在读书会里,看到有很多小伙伴都读完了第一本书,而我呢,也快了,预计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第一本书也读完了。
看到有些小伙伴读的比我快,我慌不慌?
说实话,一点不慌,我反而为大家感到开心,大家在持续行动,在持续收获,在持续成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我们的阅读速度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们没有必要去攀比,只要能够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就足够了。
如果要拿龟兔赛跑做比喻,我觉得我属于前者,而前者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有持久力,有韧性。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旅程当中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谁也逃不过,谁也躲不过,所以做只“龟”蛮好的。
一天一天的阅读,看着正在读的这本书剩余的页数逐渐减少,这种感觉很爽,不自觉的会有一种成就感,这可能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的感觉。
倘若我每天持续的抱着手机玩游戏,虽然当时打怪升级会让人很兴奋,但是过后的消极情绪就会让人很痛苦。
人最怕的,不仅仅是没钱,还有没成长。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写过,行动与不行动,本质上也是思维方式的问题,而选择行动的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就像我今天早读,书里作者回忆起大学刚毕业那会,他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每天上班挤地铁,地铁里人山人海,特别拥挤,时间长了就会烦躁,每天都要挤,一大清早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有的人,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会去想如何解决,通常只会抱怨,公司离他们住的地方太远了,这座城市人太多了。
而有的人,思维就比较活跃,比如我能不能提前赶地铁呢?我能不能骑车或者步行呢?我能不能住的离公司近一点呢?
你看,这就是人跟人的区别,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人的情绪,会影响人的幸福感,会影响人生走向。
换个角度思考,选择是你自己做的,你既然选择了,你就别抱怨。
我记得我毕业后租房子,我选择的就是一定要离公司近一点,每天步行,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我不喜欢每天坐公交,经常堵车会让我很被动,而步行我可以慢点走,也可以快点走,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
还有,住的地方离公司近,会节省出很多时间,而不是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
作者在决定写作后,之所以能够持续,就是因为他后来租的房子离公司比较近,他会有很多时间。
早读书中还讲了一个小故事,是一位老师和班里的女同学讲的一段话。
老师说:你们要记得,结婚是你一个人的事情,生孩子也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都没关系。
人在成年以后,选择做什么,选择不做什么,决定权都在自己手里,也许环境会给你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但你既然选择了,你就要承受这种压力。
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有主见的人,就要敢于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无论结果好坏,都要坦然接受。
或许别人会影响你要求你,但选择的决定权只在你一个人的手里。
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