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藏富密码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3-14 04:18: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藏富密码读后感100字

  《藏富密码》是一本由冯玮瑜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藏富密码》读后感(一):缘分与财富(御姐手工作坊备用号)

  盛世收藏,乱世典当。

  影视剧中大家族里家庭成员对传家宝的争夺的形象演绎,人与物之间的分分合合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也见证了朝代的更替。

  国人爱好收藏,千年前就有很多收藏世家出现,所有已收藏出名的行家,几乎都是不惜重金的回购古物,盛极一时。但是凡事都有轮回,盛极必衰,多数古物必然会在收藏家的后代手中被迫分散,流落各处。这就是崽卖爷田心不疼的现实版演绎。

  近代最大的文物流失事件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官方的是北京故宫宝藏经历战火后最后分别归于台北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民间的那就更多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靠着强买强卖,坑蒙拐骗有多少宝物流落他乡。

  文物没有生命,但是文物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命塑造的,也是这些懂它们人珍惜爱护才能保存到现在。

  在阅读古画鉴赏的文章时,时不时的能看到这样的话: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我们经常提到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活在我们看到这样的事实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一句讽刺。

  很多爱国人士见不得属于民族的珍宝流落他乡,花费重金从国外回购,这些珍宝见证了我们民族从落后到兴起的全部过程,他们也是国力是否强胜的一个侧面体现。在面对它们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从物理层面了解一句话:为了民族强盛的真正原因。

  我本人在所有类别的古物中比较偏爱山水类画作,家中就悬挂着一幅现代的彩墨画:花开富贵。是何人所画早就不得而知,我所中意的是从水墨中散发出来的气息---文化传承的气息。

  虽然其价值不高,有钱难买我乐意。

  佛教讲求随缘,在《藏富密码》这本书中随处可见冯女士对待宝物随缘而得的心态。有缘就得,无缘也不强求,这是收藏最好的心态了。世间的宝物何其多,有机会得见已经不易更何况还能够得到机会珍藏之。

  世人大多有许多烦恼,烦恼的绝大多数都是求而不得的痛苦,我们总是说这个社会物欲横流,却是活在世间的我们没有真正看破真相的挣扎罢了。

  搞房地产发家的冯女士虽然是个女强人,但是从文中她却自谦为小女子,从文笔来看也是颇具古意,与我们这些接受现代西式教育的人有着鲜明的区别,就像一个古人从古代来到了现代为我们讲述曾经经历过的故事。

  也怪不得她会谜上收藏。并且从收藏中继续自己的财富梦想。

  《藏富密码》读后感(二):打开你新的理财视野

  作为一名金牛座,爱好理财是天性。所以当看到有【藏富密码】就感到非常的兴奋。收到书那一刻,发现原来是关于收藏陶瓷的中产以上的高级理财方法,有一点点失望,但是在本书中,作者冯玮瑜真实再现了这些黄釉瓷器历经六百年流转递藏的前世今生,且用生动的文字诠释了它们隐蕴的尊、威、美,及它们承载的文化与传递的价值。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冯玮瑜带领读者如实复盘苏富比、佳士得、中国嘉德等拍卖现场,一掷千金,举牌竞拍的实战,也毫不保留地分享了十条收藏理财秘诀。

  纵观全书,可以看出冯玮瑜女士拥有豁达的心胸,她经常说“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对于竞拍收藏“拍得到固然可喜,拍不到也无妨。收藏,是开心的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要看与拍品有没有缘分。收藏,是兴之所至之雅事,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拍不拍得到,何足介怀。”正因为拥有豁达的心胸良好的心态,她在收藏界这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作为一名初入的小女子却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整本书共有十个章节,一个章节介绍一个冯玮瑜女士的藏品。每个藏品,冯女士都先从它的形态入手,然后介绍了它的前世今生(包括当年出产它的朝代历史与背景,然后流传的记录,拍卖记录等)。当然,作为一名外行,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看冯玮瑜女士描述她如何竞拍的过程了。真是隔行如隔山。但是透过冯女士生动细致的描述,作为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初步了解到拍卖的过程以及收藏的一些小规则。当中的内容,真是非常的吸引人,令人印象难忘。

  文章最后,冯女士还附录了自己关于黄釉瓷器的论文。虽然说收藏瓷器是个人兴趣,但是在这个收藏界里鱼龙混杂,不想买到赝品,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的技术,了解产品背后的故事,然后向专业人事请教,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辨别能力、鉴赏水平和个人品位。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不断进步,同时不断地在里面获得快乐之余,又可以对资金进行一个保值并增值的理财过程,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把酒言欢,人生的意义大体也就这样。

  虽然冯女士说不一定要很有钱才可以进入这个收藏的行列并以此进行理财,但是对于我这一小市民(冯女士可是有实体企业的企业家呢),看看书,扩展一下知识面就好了。毕竟现在藏品的世界,都不断地去恶存真,只有稀少的才更值钱。这个,是有钱人的世界。我,只能在外面观摩了。

  《藏富密码》读后感(三):关于收藏的那点事儿

  有关于收藏类的电视节目这几年着实是火得一塌糊涂,央视的国家宝藏一经播出,更是将普通大众在国宝收藏鉴赏上的热情推向了新的高度。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讲,频频在电视节目上露脸的那些可以称之为文物的东西实在离我们太遥远,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这一方面的兴趣发展。因此冯玮瑜的《藏富密码》才会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冯玮瑜的《藏富密码》一大亮色在于在书中披露了许多冯玮瑜在苏富比、佳士得、中国嘉德等知名拍卖场的现场经历。我估计这种经历是大多数人不曾有过的,动辄几百万乃至于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交易更是会让绝大多数人敬而远之,因此,这样的一个圈子对于我们来讲便披上了一层极为神秘的面纱,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拍卖场总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思。在冯玮瑜的《藏富密码》里,我们得以近距离的看到那些发生在拍卖场里的故事,既有终于拍得心爱藏品后的心花怒放,也免不了错失心爱之物的惆怅情绪。拍卖场里的大起大落,在冯玮瑜的书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对于书中所介绍的那些价值昂贵光彩绚丽的瓷器我其实兴趣一般,我更感到有意思的是那些藏品背后的故事,比如有关收藏家与藏品的悲欢离合的聚散故事,又比如波云诡谲跌宕起伏的拍场风云,这都是极为吸引人关注的部分。因为陌生,所以才会显得如此的有趣。冯玮瑜在书中也丝毫不显得吝啬,用了大量的笔墨去为我们讲述那些隐藏在藏品背后的故事。 由于冯玮瑜的收藏大都集中于黄釉瓷器,因此在她的书中有着大量的有关于黄釉瓷器的内容。一件件黄釉瓷器历经六百年流转递藏的前世今生在她的笔下得以重现,关于这些瓷器内中所蕴含的尊、威、美等也在她的笔下得到完美的诠释。在我的印象里,世人大都喜爱青花瓷器,市面上所常见的收藏类书籍与节目也大都与青花有关,专门讲述黄釉瓷器的貌似及其少见,因此,如果有和冯玮瑜一样收藏黄釉瓷器的喜好的话,本书更是不可以错过。 毋庸讳言的是,收藏这一行当的水深的是难以想象的,在一掷千金的背后,多的是打眼后的捶胸顿足与懊恼万分。冯玮瑜并没有吝啬于趣味我们分享一些她在拍卖场的亲身经历与心路历程,更是极为大方的将自己在收藏道路上的极为有价值的信息分享给我们,因此,有志于在收藏道路上前进的更快更稳的读者们一定要仔细揣摩冯玮瑜在书中的一字一句了。 虽然自己无意于去收藏什么,但是《藏富密码》一样给自己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让自已得以窥见这什么行当的冰山一角,这已然足够了!

  《藏富密码》读后感(四):美女收藏家带你重回古董拍卖现场

  关于古董收藏,家中曾经发生过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几年前婆婆家收拾旧物,前去帮忙的孩他爹不知从何处翻出来一枚古币,据他后来说是当年上小学时,一位朋友在转学时送他的纪念品。或许是当年电视台的鉴宝活动太过于火爆,孩他爹一时兴起,把这枚古币拍下来后上传至网上询问价值。谁知道这一问可不得了,得到的结论是这枚古币居然是十分罕见的齐国六字刀币,可以说是价值不菲,当即有人要孩他爹的电话号码打算联系帮助拍卖此物。当时还困在单位加班的我看到孩他爹传过来的照片之后,怎么瞧怎么觉得不对,心说这东西上的铜绿也未免太绿了,无论是边缘还是文字都看不到有什么太大的磨损,怎么看也都不像是几千年的东西啊!

  忍不住上网用“古董、拍卖、骗子”这几个关键词去问度娘。果然后面一大串的骗局报道就出来了。天下哪有那么多掉馅饼的事,古董这东西也不是谁家都能随随便便就翻出来的。现在这枚所谓的珍惜古币早都不知道被丢到哪里去了,我也只是偶尔在想起的时候会拿来调侃孩他爹几句,不过因为当年上网询问时,留下了电子邮箱的地址,所以现在时不时的还会有一些所谓的古董鉴定机构发来邮件想要帮我们出售一下这件宝贝。

  想起来这骗子还真的是很敬业啊!

  老话讲“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如今日子过的一派祥和,再加上各种鉴宝节目的热播,古董收藏成为了不少人的爱好,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可若只是将古董当做是一种资本来收藏,以金钱来论高低,未免显得过于庸俗了些。古董之所以是古董,那是因为它还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文化。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去鉴赏和品位古董,即便是拥有再多价值连城的宝物也只能是庸俗不堪的暴发户一枚。

  《藏富密码》,一本带你走进各大知名拍卖行现场,领略古董艺术风采的书籍。作者冯玮瑜女士可是著名的收藏家,一直以来醉心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并由此踏上了收藏之路。她的经历恰好是一段古董收藏由富入贵的经历。而她在此书中将把这一个个与古董收藏有关的故事一一讲述出来,带领读者重回古董拍卖现场,与大家一同经历那一场场激动人心的拍卖过程,去了解一件件古董背后的故事。

  或许我们穷尽一生的家产也购不回书中所列举的一件文物,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这本书的阅读,能够通过此书增长一些古董艺术见识,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藏富密码》读后感(五):小女子话收藏

  老话说的好,“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如何投资也摆在了许多人的面前,是存进银行,还是购买理财产品,又或者是买房,投资实业?著名收藏家冯玮瑜女士为大家讲述关于收藏的话题,带着读者通过专业与趣味的双重享受,去了解这种新颖的投资模式。

  《藏富密码》作为冯女士“亲历收藏系列丛书”的第二本,用生动的文字讲述了她亲身经历的关于10件藏品的趣事,带我们游走于苏富比、佳士得、中国嘉德等知名拍卖现场,身临其境一窥收藏世界的精彩斑斓,去探寻藏品的艺术与价值。藏品的精美高雅与跌宕起伏的举牌竞拍交相呼应,一掷千金的竞拍场面固然让人大呼过瘾,可瓷器中蕴藏的尊、威、美更加令人赞叹,可说是在紧张中彰显智慧,在发现中探索价值,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平时电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鉴宝节目,在身边,我们也会时不时亲眼目睹一些免费组织的专家鉴宝活动。但是如此高规格的收藏历程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真的是第一次遇见。原来举牌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平时知识的积累,参加之前信息的打探,竞拍时使用的策略、良好的心态,还有必不可少的缘分,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在荧屏上我们看到参加节目的鉴宝者关注更多的是藏品的经济价值,而对它本身的年代、做工以及时代背景等专业知识却知之甚少。而从作者对黄釉瓷器系列收藏的历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一件件珍贵瓷器前世今生的介绍,是对历史、人文、自然等知识的倾情解读,她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那份用心与专注让人敬佩。

  虽然作者自称小女子,可是从她每次拍卖前后的细节以及与诸位藏家的交往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个当代“曲水流觞”般的学者对藏品的执着与坚定,胆大和心细。成功后的坦然,失败后的淡定,一举一动中彰显着她优雅的人文情怀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在文字中得到了尽情地展现。真的如介绍中说的那样,作者把文物玩到了极致,把朋友交到了极致,也把为人做到了极致。她的成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作者的笔下,我们既见识到了皇家瓷器的精美,也品味到了传统文化的乐趣,尤其是她精心总结出的关于收藏理财密码的无私分享,更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实用的学习资料。

  收藏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价值的发现过程。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机会的味道,你嗅到了么?

  《藏富密码》读后感(六):收藏,让你由富及贵

  前阵子听相声讲到一个段子,某甲对某乙说,假如哪天我赚大钱了,我就买一个煎饼果子,往里头加十个鸡蛋。这当然是为了强化喜剧效果,正常人都不会这么想,可正是这可笑段子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问题,那就是贫穷的可能性限制了我们的想象。犹如穷怕了的人一样,事事处处都在斤斤计较眼前的利益,从而局限了眼界,困守在自己的小格局当中。也像那些曾经忍饥挨饿的人们,或是精神世界长期匮乏,凡事都要求得所谓“干货”,各类“干货”确实耐饥效果明显,这也不正暴露了你精神濒于温饱的状态么。有钱没有见识和品味,终究只是一介土豪,真正带领你由富及贵,提升气场的途径寥寥,收藏便是之一。

  冯玮瑜,这位把自己定位为收藏理财燃灯人的女士,继续前作《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收藏》,把古董收藏结合她自身的收藏经历,其间融入进古董收藏的相关知识,在给我们讲故事的同时,也在把一些收藏常识植入我们的意识当中,这也是本书的特点优势之一。

  本书作者冯玮瑜在殷实家境的支持下,积极奔走于各个古董拍卖会,长袖善舞广结收藏大咖,在财力和专业实力的基础之上,虽然年纪轻轻的弱女子,但却已然积累丰富的收藏和古董鉴赏经验,频频出手攻城略地,时常收获上品佳藏。同时,作者又是热心分享收藏经验之人,本书中便收录了她一共十件得意藏品,从与这些珍贵藏品的缘起,到为取得这些藏品所付出的诸般努力,再到因收藏之举而广结善缘,最终抱得佳品归,既收获了珍品,又结交了朋友,更开阔了自己的边界,同时也积累了千金难买的经验。而我在捧读之际,也是津津有味的在读故事中,品味出盛世收藏的乐趣来。

  从作者的收藏经历里,我在读到剑合钗圆这个故事时,深深的感受到了收藏带给人气质的影响。文玩自古不分家,文人雅士对于文玩收藏的喜爱,也说明收藏这件专业技术和自身修养密不可分的事情,非但不是一个有钱就能说事儿的问题,更是自身素质和气场决定高度的问题。简单一对黄釉折沿盘,在李益和霍小玉这样才子佳人的千古佳话的映衬下,方显得尤为可贵和赏心悦目,假若只是财大气粗的土老帽,除了数量之外的这些情趣,他们又哪里晓得?

  冯玮瑜贴心的在每则故事后面都赘述了,从此桩经历当中的些许提示和经验教训。搞收藏的经历,其实也是在学做人,于无形中提升你的气质品味的同时,也在无声处教你如何做人。

  《藏富密码》读后感(七):收藏心书

  2017年有一档新型的综艺大火了起来,那就是以9座博物馆27件国宝为主角的《国家宝藏》。大家都说它和以前的鉴宝寻宝类节目大不同。

  但相信还有很多人记得,在以前央视播出的和文物有关的节目中,除了各大博物馆,还有一类人也是主角。他们就是收藏家。各地收藏家拿着自己收藏的珍宝去节目上找专家鉴定,鉴定为真的就笑得合不拢嘴地走了,鉴定为假的当场就摔碎了的也有。节目在科普之余,也揭开了收藏家的一角面纱。

  而这本《藏富密码》,则是著名收藏家冯玮瑜女士,结合自身收藏经验与对藏品的深刻了解而成的一本书。这本书主要是讲瓷器,尤其以明清时期皇宫内的瓷器为主。这也是本书封面上那句“收藏帝王之器,打造你的金饭碗”的由来。

  以前看百家讲坛上马未都说收藏,深深了解到,没有丰富的学识,做不好收藏家;没有成熟的心性,也难以一直走下去。

  所以,在没有看到书之前,我对书中内容的想象就是各种邂逅藏品,又几经波折揽入怀中或者失之交臂的故事。有这么一个想象做基础,我本打算读书时更注重作者对藏品的讲解方面。毕竟我还没有进行收藏的经验或者想法,而那些珍品又深深地吸引着我。

  没想到,作者自身的经历也是那么有趣,拍卖行上发生的事情也让我哭笑不得。作者说她在北京荣宝想拍下两件拍品,结果两次都被同一个电话委托截胡,也是有够恼人的。作者也有解释,拍卖本就是价高者得的事情,对于价格上败给别人她是没有怨言的。只是遇上不知真假的电话委托就比较郁闷。接着作者说起更奇葩的经历,委托席上的委托人直接不听电话了,而是直愣愣地扭头看着作者,跟着作者后面报价,想都不想一下。怪不得作者会觉得气人了,我看着作者的描述都忍不住笑了。

  作者的收藏经历,不一定就比马未都先生的逊色或者平淡多少。但是由作者描述出来,就自带喜感。这份喜感应该还是作者恬静淡然又不失欣喜的心境所致。一个豁达的人,讲出来的故事有恰当的喜悦和凶险。可像作者这样的人,即使是被截胡这种气人的事情,说出来也有一两分撒娇和俏皮。成功地把我的目光从藏品转移到了她丰富精彩的经历上。

  书中还有作者对于收藏、理财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文物万万不能和钱扯上关系。其实这和那些收藏着文物,眼里心里却只有钱的人一样,都是极端的。收藏,应该是于文物而言,能得到更好地保护;于收藏家,能从中受益。这才是一种良性的收藏生态。作者认为要把握住风口。这点我也赞同,毕竟机会确实很重要。但也不可为了机会而头脑一热,放弃全盘考虑。收藏这事情,很多人还是要量力而为的。

  本书有10个章节,章节名均为四字词语,从“皇家气象”到“三元及第”,再到“江山一统”、“苍烟落照”,无不透着一股大气出来。

  书中配有大量的图片,藏品的,作者本人的,作者朋友的,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不过,我还是看藏品图片得多。

  私以为,封面上的冯女士固然显得雍容华贵,但是作者介绍那里的配图更显美丽动人。

  《藏富密码》读后感(八):漫漫寻宝路,扬帆靠心力

  拍卖会大家应该都知道,不过感觉上距离我们比较远。一举牌一个亿那样的,一般人的心脏可能还不太能承受。不过正如“大赌伤身,小赌怡情”,小拍一下就没那么难啦。我比较喜欢文玩,有空呢就会在文玩拍卖群凑凑热闹,叫一次价20元,虽然不多,但也有各种心理变化,也会纠结、兴奋、沮丧、遗憾……甚至后悔。 以前不太在意,只是玩儿一下嘛。直到看到这本《藏富密码》,才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件事儿。看着是财富与智慧的较量,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表面的得失,背后却是心力的较量。 心力的层级越高,获得成就越大。层级怎么分呢?姑且分成三个阶段:判断对错的方法,决定输赢的魄力,奠定成败的境界。这三层走下来,不得不感慨:漫漫寻宝路,扬帆靠心力啊!咱们就一层一层的,说说心力。 对与错 对与错的判断,相对来说还是简单的,一般通过技术和方法都能解决。这一层不过关的话,就会“打眼”,也就是看走眼了,拍了或买了假货。 比较多见的还有一种类赌博活动,赌石就是最典型的。虽然不排除这里也有技术含量,但很大成都上还是靠运气。这么玩的,其实都停留甚至没走过第一层心力。 而越过这一层是什么状态呢?《藏富密码》中有一句轻描淡写的话:“东西是对的……”这一层就算过了,多简单。这句话就是证明,有技术有方法有知识储备,可以准确的判断对与错。 赢与输 判断好对与错,接下来就是输与赢的层级了。知道东西对了,去获得的时候,就会见输赢。拿下了算赢嘛?不一定,如果贵了,也是种输。 在拍卖收藏的过程中,决定输赢的就是第二层级的心力——魄力。确认底线之后,怎么压制对手,怎么取得目标?胸有成竹的底气和淡定从容的心态,就会呈现出过人的魄力。 魄力这东西,其实很多人就已经没有了,而且还不仅仅是因为财力的问题。更多的是见识的广度,思维的深度在起作用。不经过修炼与磨砺,实难达到。这时候有一套话可以作为修炼指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之路,名师之路不如把自己逼上绝路!没错,能力都是被逼出来的。 成与败 最后一个层级就是成与败了,表面上感觉和输与赢差不多,但这两个事儿不在一个维度。输赢是一时,成败往往是一世。 其实真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看的就是这最后一个心力层级。这一层心力也就是那种跨越时空的境界,是在时间上的长线思维,是在空间上的开放精神,是在社会上的能力圈。 《藏富密码》的作者在明清御窑黄釉的收藏上,就基本达到了这个层级,圈内人基本都知道只要她出手,基本差不多就拿下,很多行家也就不再举了。 通过一个收藏品拍卖,背后蕴藏了多少的心力较量。其实不仅在收藏上,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一举一动的对错、输赢、成败,都离不开心力的影响。 经过磨砺的心力,基本就无往不利,巴菲特说的:别人疯狂时我理智,别人理智时疯狂。不就是事情背后,我们在心力上的较量嘛? 一层层练吧,心力所向,人生所至。 文化与财富:《藏富密码》 ——END—— 我是削寒,状态管理践行顾问 让我们一起: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藏富密码》读后感(九):缘分与财富

  盛世收藏,乱世典当。

  影视剧中大家族里家庭成员对传家宝争夺的形象演绎,人与物之间的分分合合,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也见证了朝代的更替。

  国人爱好收藏,千年前就有很多收藏世家出现,所有以收藏出名的行家,几乎都是不惜重金的回购古物,盛极一时。

  但是凡事都有轮回,盛极必衰,多数古物必然会在收藏家的后代手中被迫分散,流落各处。这就是崽卖爷田心不疼的现实版演绎。

  近代最大的文物流失事件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官方的是北京故宫宝藏经历战火后,最后分别归于台北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民间的那就更多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靠着强买强卖,坑蒙拐骗有多少宝物流落他乡。

  文物没有生命,但是文物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命塑造的,也是这些懂它们的人,珍惜爱护才能保存到现在。

  在阅读古画鉴赏的文章时,时不时的能看到这样的话: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等落款,我们经常提到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活在我们看到这样的事实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一句讽刺。

  很多爱国人士见不得属于民族的珍宝流落他乡,花费重金从国外回购,这些珍宝见证了我们民族从落后到兴起的全部过程,它们也是国力是否强胜的一个侧面体现。在面对它们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从物理层面了解一句话:为了民族强盛的真正原因。

  我本人在所有类别的古物中比较偏爱山水类画作,家中就悬挂着一幅现代的彩墨画:花开富贵。是何人所画早就不得而知,我所中意的是从水墨中散发出来的气息---文化传承的气息。

  虽然其价值不高,有钱难买我乐意。

  佛教讲求随缘,在《藏富密码》这本书中随处可见冯女士对待宝物随缘而得的心态。有缘就得,无缘也不强求,这是收藏最好的心态了。世间的宝物何其多,有机会得见已经不易更何况还能够得到机会珍藏之。

  世人大多有许多烦恼,烦恼的绝大多数都是求而不得的痛苦,我们总是说这个社会物欲横流,却是活在世间的我们没有真正看破真相的挣扎罢了。

  搞房地产发家的冯女士虽然是个女强人,但是从文中她却自谦为小女子,从文笔来看也是颇具古意,与我们这些接受现代西式教育的人有着鲜明的区别,就像一个古人从古代来到了现代为我们讲述曾经经历过的故事。

  也怪不得她会谜上收藏。并且从收藏中继续自己的财富梦想。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藏富密码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