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是一本由[美]亚当•奥尔特(Adam Alter)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读后感(一):生活中充斥着让人欲罢不能的事儿
游戏、朋友圈、微博、毒瘾、工作狂等,影响着各种各样的人群。其实文中说了很重要可以远离欲罢不能的一点,远离这个环境。比如说,手机用回原来的功能机,像手机游戏、刷剧、朋友圈、微博等,用了功能机以后,这些自然就不会产生了!再就是让其他的事情来取代他们,比如说工作,一旦自己忙起来,也就顾不上干其他的了?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读后感(二):对我很有启发的一本书
全书分4部分内容:1,行为上瘾和其他上瘾区别不大,上瘾的关键因素在于环境和缓解焦虑。2,制造行为上瘾的构成因素,建立目标,持续的正反馈,起始阶段的简单,逐渐提高的难度,事件未完成的迫切感,社交。3,治疗行为上瘾,改变环境,用健康的习惯替代上瘾,找出焦虑的真正原因,看心理医生。4,利用上瘾,给工作和学习添加游戏性。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读后感(三):逃离环境或许是解决你上瘾的唯一途径
书中说很多美国吸毒老兵回到家乡后,吸毒人数迅速下降到90%以上,说明环境对成瘾性造成的影响极大。
如果你想要戒掉比如说手机、ipad等工具,睡觉前放在离自己远的地方。放几本书在床边,尽量远离诱惑。不要相信意志力,意志力可能前期会让你戒掉一些坏习惯,可是并不长久。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而不是靠克制。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读后感(四):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
作者Adam Alter。
老師常說,東西沒有好壞,全是人在作怪。 我想本書最關鍵的一句話就是:問題並不出在人缺乏意志力上,而在於“屏幕那邊有數千人在努力工作,為的就是破壞你的自律”。 這話還不是作者說的,是引用的Tristan Harris的說法。 所以,避免上癮的最好辦法就是,別去碰或者不下载安装那些東西。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读后感(五):行为上瘾
行为上瘾就是不知不觉中花了很长时间去做事情,但并不能让自己快乐,也许每次放下手机或离开烟酒体会的是更深层次的落寞悔恨和焦虑
诱人的目标,积极的反馈,逐渐升级的挑战,毫不费力的进步,未完成的紧张,令人痴迷的互动,这些就让我们一步步走向了成瘾,欲罢不能
做有意义的事情,想明白做事情的目标
怎么做,做什么,谁做,如何评估做的事情,做事的意义,一个个简单而有力的问题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读后感(六):自我控制是门学问
书中有太多案例会让你觉得深有同感同时恍然大悟 某件事物的上瘾背后其实隐藏着设计者大量的“心机” 等你发现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时已为时尚晚 本书可能并不会让你完全远离现代生活中诸多上瘾因素 但是可以提前给自己打个预防针 将上瘾因素掌控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很庆幸自己对游戏并不怎么感冒 案例中提到的为了游戏可以几个月不出门的情况现实生活中真是比比皆是 让人堪忧程度真的不次于各类违禁品 VR技术的产生及以后越来越多在游戏中的应用 可能会给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会不会演变为《头号玩家》现实版有待核实 一旦成真而自己不懂得掌握这个度势必会成为一场灾难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读后感(七):刷屏时代,我们没有意识到的行为上瘾
第十一章开始是关于如何改变“上瘾行为”的行为模式建议,有可取之处。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远离互联网或是赢过互联网,而是学会如何与其良性共生:
1.游戏模式:建立线索→惯例→奖励模式,通过具有挑战性质的行为,建立奖励机制,以此培养好习惯;
2.厌恶模式:与奖励机制相反的是,当你做了设定的需要戒断的坏习惯时,出现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此戒断坏习惯;
3.介于两者之间,由于我们无法完全避免使用互联网,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降低其吸引力以此减少我们使用的频率,从而避免上瘾;
4.行为转移,在我们行为戒断或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培养其他的行为来弥补行为空缺时人的孤独感,避免焦虑。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读后感(八):欲罢不能、
一、设计一套上瘾行为的要素:
1.诱人的目标
2.不可抗拒的积极反馈
3.毫不费力的进步
4.逐渐升级的挑战
5.未完成的紧张感
6.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二、破解成瘾需要 改变习惯和行为构建:
1.不要依赖自己的意志力
2.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3.加速新习惯的形成
4.构建远离诱惑的环境
5.借助负面反馈的力量
6.把提醒任务交给工具
7.削弱心理迫切性
8.逆向拆解上瘾体验
三、利用游戏化来设计不感兴趣、但对自身有利益的事情,来促使自己投入和持续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读后感(九):《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亚当·奥尔特
上瘾行为总是让人欲罢不能——虽然明知后果不好,却频繁地去做并无法停止。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更是如此。上瘾背后的生理基础是每个人的大脑都具有一个快感中枢,外界吸引触发快感中枢的快乐后,会让人充满期待和渴望而欲罢不能。
基于人类的这个快感中枢,大部分会让人上瘾的产品都会使用以下6种办法来进行设计:(1)诱人的目标;(2)不可抗拒的积极反馈;(3)毫不费力的进步;(4)逐步升级的挑战;(5)未完成的紧张感;(6)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例如,王者荣耀这款游戏就具备以上6个设计元素。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上瘾行为呢?研究表明,上瘾行为与智商和意志力没有必然关系,主要受快感中枢影响。至于防范,我们可以采取三步骤:(1)发现上瘾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2)构建远离上瘾的环境;(3)寻找上瘾习惯的替代习惯。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读后感(十):因为缺爱,人人都是瘾君子
当你忙碌一天回到家里,周围都是妻子的诉苦,孩子的抱怨,父母的吐槽;或者你孤身一人,回家之后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没有人的关心,是现代人的通病。于是我们都成为了对某件事上瘾的瘾君子。
所以10分钟看完,这本书,最有收获的是第三章第二篇《上瘾的本质》,上瘾的本质在于你上瘾的事情,让你感觉到了一种“被爱”的错觉,多巴胺大量的分泌,所以任何行为的上瘾都是一种“被误导的爱”。
这个类比一下子解决了很多的疑问。
为什么我们一直要做上瘾的事情?因为爱和被爱是人类繁衍和生存的本能
为什么瘾戒除很难?因为人不可能没有爱
为什么瘾让人这么爽?因为你感受到了持续的爱
为什么瘾让人单身?因为你不需要别的爱
所以瘾怎么戒除?只能用替代疗法,当你忙于别的更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瘾自然可以退居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