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是一本由一草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一):开始还是结束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是一草年少三部曲的第二部,苏扬他们要毕业了。曾几何时,毕业,是每个即将毕业的学生都不愿意提及的一个词,因为毕业了,就失去了学校的庇护,棱角分明的人就要受到社会的打磨,无所适从,无法接受。同时,毕业又是多么有诱惑的一个词,因为毕业了,就可以没有学校的拘束,没有家人的管束,你终究是你自己了!你终究是自由了!
一草笔下的苏扬也不例外,大学四年,弹指一挥间,说过了就过了,不得不放下了学生时代的优越感,一夜之间苏扬变成了一个求职者,甚至于一个待业者。徘徊于各种工作之间,不断被拒绝,不断碰壁,这也让他一度失去对自己的信心,接下来该怎么办?最终他选择了从最底层开始,干着辛苦也不稳定的工作,即使这样,也要好好体会生活;住在最便宜的地下室,即使这样,也要一步一步的寻找着自己的答案。可是,就在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在他的选择中,他的她却离他而去了。这也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不可修复的遗憾。因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没有什么理由能够弥补。
虽然有不可避免的难过,但是两性之间的差距依旧存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那时年少的那种感觉依旧存在:这是一本我没有代入感的小说。也许还是那个问题,一草,他是一个男人,他给出的一切都是一个男性的视角,而我,却是一个女性读者,就像我无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男性一样,我也无法给予苏扬同样的理解。
青春,就像一趟列车,沿途的景色虽然很美,但是你却不能下车,因为你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因为下来了,你就回不去了;就算你在踏上一趟去往统一目的地的列车,它也不是原来那一趟了。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二):还没毕业,我就开始迷茫了
每当我思考着青春,我就会想起何炅说的一句话“青春是纵然梦想很远,踮起脚尖就能更近一些。”是啊,拥有青春的我们,总是对未来满怀憧憬与希望,觉得只要努力了,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但是,越长大我们越学会了怎么看待现实,我们不再敢把自己的梦想说出来了,因为害怕被讽刺,害怕实现不了。青春已经渐行渐远,毕业季,也在像我们慢慢靠近,但,还没毕业,我却已经开始迷茫了。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看到这个书名,我总觉得我产生了共鸣,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毕业,但是我却在害怕毕业之后的一切,害怕毕业即失业,害怕最终变得一无所有。高中时代,我向往着大学,我觉得青春时期的一切美好都在大学,可以恋爱,可以逃课,可以不被约束……但是当我进入了大学,发现一切和我想的都不一样。可以恋爱但是我却找不到那种纯洁恋爱的感觉了,可以逃课却要被扣分,当然还是要被班导约束着。也许这只是我个人,不能代表全部。但我也相信有很多人同我一样才进大学没多久就开始迷失方向的人。 作者在写《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这部小说前就写了《那时年少》,同时我也是看完了《那时年少》,才来看这本书的,不一样的女主,男主却都是作者。第一部写作者等了女主十年,而这部写女主一直等着作者,最后作者功成名就,也回来找女主了。这两部有一小部分内容很相似,我想都是改编了作者真实的经历吧。年少时,总是爱的死去活来,长大了,爱情也终究在社会的压力下失去原有的模样。只因那时年少,爱把承诺说的太早;只因那时年少,才把未来想的太好。 毕业是一个分割线,有人期待,有人害怕。但迈出了这一步,你就开始了真正的成长,也许我们现在还在迷茫,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未来将一片光明。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三):生活就是一个不断选择放弃的过程
本书围绕大学及大学以后的一段时间苏阳与白晶晶的爱情故事展开。那些没有读过大学或者还在上中学的学生可能对大学生活很感兴趣,大学生活确实很重要,也很有意义,大学是人生从学生阶段到社会阶段的一个重要节点,能够在大学度过四年或者更长时间是人生的一大收获。苏阳与白晶晶的在大学相遇,白晶晶是一个如女神一般的存在,高挑、漂亮,而苏阳又充满活力,但是两人又明显不是一个阶层的。苏阳追求白晶晶的时候,很多人不看好他们的感情,苏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追到了白晶晶,两人走在一起了几年,后来,白晶晶又离开了苏阳,或者说是苏阳在这段感情中自动退出了。他们两个人的爱情,从整个故事来说,白晶晶属于在每个阶段都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的类型,在大学阶段,白晶晶需要爱情,所以她接受苏阳的追求,享受了甜蜜的爱情,大学毕业以后,白晶晶需要更多的物质来满足,所以与苏阳分离了,转而找了一个成功的商人。 苏阳其实如很多单纯的青年一样,以为有了爱情就可以天长地久,现实狠狠的摔了他几个耳光,苏阳开始顺应社会上负面做法的影响,为了财富不择手段,不惜欺骗其他人,而苏阳的爱情,在他自己觉得爱情抵不过物质的那一刹那就已经死去了。 得不到的总是会在一个人的记忆深处留下烙印,苏阳对白晶晶逝去的爱情,成了他感情深处永远的痛,苏阳在毕业后,幸运的做了几单生意,获得了财富,但这种获得的感觉却无法弥补失去白晶晶的遗憾,以至于苏阳可以和其他女人有肉体欲望的关系,但是却没有爱情。 读这本书是有些痛苦的,这种痛苦是这个时代中众多大学毕业生遇到的困惑问题,有的人大学毕业就分手,有的人选择大学毕业就裸婚,婚姻生活是好几十年的相陪相伴,不知道这些人是否能够继续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不容易,祝福每个人吧。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四):绝望与希望
第一部用第一人称是为了更好的让读者代入,明白故事的真实性,也更容易走进作者的内心。在第二部开始一草则用了上帝视角的第三人称,因为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每个人的爱情,而苏扬是一个线,串起了所有人的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各有不同,有玩世不恭的,有撕心裂肺的,有怨天尤人的,也有自暴自弃的。看着这些人在大学里拼命的折腾,换句话说也是无所事事闲的,很多时候都让我莞尔一笑,我的大学也是这样过来的,那是最美好的时光,彼时再无聊的日子现在想起来都是那么有趣,而回忆又加深了一层梦幻般的美好。一草以苏扬的爱情开始,陆陆续续把每个人的爱情都详细的讲了出来,很多看似疯狂的举动相信任何一个有过大学生活的人都能够理解,因为那是我们共同的青春。
青春只有回忆,没有对错。校园里的爱情虽然让人肝肠寸断但那是还没有遇到社会这个混蛋,越美好的时光过的越快,转眼间毕业来临,当走出社会之后,感情这个东西便不再是男女之间的所有,每个人都开始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最特殊的那一个,爱情,爱情并不能当饭吃。所以苏扬和白晶晶开始有了争吵,有了隔阂,但并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在现实面前,感情已经不足以支撑起全部。
一草的讲述荒诞中带着一点伤感,无限真实的基础上又带有些夸张,这种真真假假的描写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本书描写最好的地方在我看来就是毕业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所有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非常准确的表达出了那种彷徨、无奈、抗争、任命的过程,再联想下自己当年,无限唏嘘。毕业,确实让我们一无所有,无论爱情还是其它。
反而是在之后一草给了苏扬一个翻身的机会,功成名就之后的很多故事虽然我们都希望这是真的,但实际上所有人看到这里会明白这不过是一草最美好的愿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过是个美好的祝愿,万千之中难有一对,所以这里我认为稍微有点画蛇添足,到分手后结束会更完美。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五):读《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
读《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是青年作家一草《年少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描述苏扬和白晶晶的感情故事。本书仍旧延续了上一步《那时年少》的写作风格和叙述模式,但是人物的性格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成熟。在第三部《致年少回不去的爱》中,作者的叙事能力又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称呼。
其实,只看这个题目,我是不太喜欢的。我不喜欢那些悲观和阴暗的各种论调和声音。《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从题目来看,就是极其灰暗和没有希望的,这样的价值观还是应该少一些才好。近些年来,有关大学毕业生“毕业就是失业”的论调甚嚣尘上,社会上流传的反智倾向越来越激烈,反学历、反文化、打击青年的声音接二连三,这绝不是一种正常的声音。本书写了苏扬从失败到成功的成长历程,最后他终于站起来了,既然如此,本书的题目就完全可以换一下,这样的题目其实有些“名不副实”,也比较容易给青年人和社会带来诸多的不好影响。
作者在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走过一些弯路,也好过原地踏步”,作者其实是看到了人生积极向上的一面。其实,本书的主人公苏扬这个人物,我很不喜欢,甚至有些反感。比如他和白晶晶将要分开时,他说:“我在这个城市没有任何根基,我的性格也根本不适合这个城市的节奏和气氛,在这里我只会失落,只会失败,永远没有可能成功。所以,我一定要离开,只有我离开了,我才真的能够重新开始,重新做人。”这是什么话?那么多挫折都可以忍受,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怎么可以如此伤她的心?白晶晶一再请求要和他一起走,被他拒绝,结局如何呢?苏扬这个人的情商和智商在这个时候是有一定的问题的,他的人品太不令人喜欢了。
“十多年前,我几乎用全部的精力和情感,写下来苏扬和白晶晶的成长和爱情,我是那么希望他们能够一直在一起,永远不分离,可是我没有做到。这个遗憾我一直放不下,更加不甘心,直到十多年后的现在,当我重新面对书里的人物,我终于有勇气,更有能力为他们安排不一样的结局。这真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作者解释道,但是,最后的结局,我没有发现有什么美好。到底是谁伤害了谁呢?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六):相信爱情在等你
年少系列的第二本,一样的男主角名,不一样的爱情。
苏扬当年是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考进了上海F大。书讲述了他们宿舍的爱情故事,他们每个人感情经历其实都代表着一种爱情。
马志平的爱情经历有点刺激,他就属于花花公子,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他栽在第七位女朋友手里,后来他就只求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结果却遇到陈菲儿,两人相互喜欢,只可惜到了毕业前夕,因为两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陈菲儿想出国马志平只想留在上海自己开店,结果两个人分道扬镳。两个人再怎么相爱的,可是对未来的规划是不会为了爱情改变的,你要明白学会爱人,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感情的事情永远都是说不准的但是你自己所拥有的永远都是你的;张胜利的感情,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在遇到无数渣男甚至以后无法再生育的赫敏爱上了张胜利最后她选择了离开。因为是真爱所以不忍心将不完美的自己交给他。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自尊自爱,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会在何时遇到你真心想要爱的人,不要遇到了也只能错过;里面最荒唐的属于李庄明的爱情,他知道女友给他戴了绿帽他也就默默忍受,因为他是ED患者。当爱情变得如此卑微,你又何苦要执着。只可惜有些人就是放不下爱,宁肯苦受折磨。
苏扬的感情像是童话故事,在大学里的两个金童玉女,可惜走上了社会,玉女还是玉女,金童却并非金童了,苏扬太过于理想化了,社会是很残酷的,苏扬被白晶晶的父母教育之后,他懂得自己确实配不上白晶晶。他和白晶晶分手了,后来他开始的自己一系列的工作。也不得不说明是金子总会发光。他后来成为了出名的企业家,当他再次遇到白晶晶,他终于可以像当初在大学里一样,给自己一个在追求白晶晶的机会。所以你如果想要追求爱情,就必须得要有实力,如果你想要维持爱情,就必须得要和对方一起努力,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进步,你也必须得要跟上爱人的脚步,世界上不存在天生绝配,只有努力争取的爱情。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爱情观,你无权去批判别人的爱情。但是你要记住每一段幸福美满的爱情都是要双方共同努力的。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七):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
都说青春美好,因为它短暂,因为它一去不返,因为它纯粹,这本书让人回忆起那些让人哭哭笑笑的青春岁月,有奋斗的痕迹,有难忘的坚持,还有不愿提及的小秘密。关于青春,我们每个人都能写下长篇大论,都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忧伤。
青春是用来怀念的。
我俩在大学同级不同系,因为共同热爱排球经常在校队一起训练而走到了一起。我们一起训练了两年,每天在沙排场风吹日晒,训练结束后大家一起吃饭。慢慢的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俩又是男女队的队长,大家都觉得我们在一起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老师和同学的推波助澜之下,第二年在鄂尔多斯比赛的时候,我们在一起了。大四的时候因为实习的原因,我俩一个在外地,一个在学校,一整个学期只见了一次面。要分手时的那段时间我们也坚持每天要在微信上聊天,第一天半小时,第二天十几分钟,第三天...第四天...直到无话可说。分手后的再一次见面,是在学校排球比赛聚会的时候,晚上回宿舍的时候他和我说想要复合,我没有答应。就这样,我们毕业了。毕业后他去了昆明工作,前段时间给我拍了那里矮矮的白云和青山碧水,很美,也很凄凉。他说在那里很悠闲,工作很轻松,但生活过的也很空虚。
年岁增长,无法再修补,青春的诗总会老,时间多么恐怖。如果,命运能选择,如果,活着能坦白,十字街口你和我踏出的每一步都无须再困惑。只可惜生活是一声发泄,只可惜生命是一声抱歉,人世间总会有异数。年少多好,朋友多好。
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
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
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
守着我的善良,催着我成长。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
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宽恕我的平凡,驱散了迷惘。
清醒的人最荒唐。
毛不易的消愁道尽了无奈、道尽了悲伤、道尽了离愁。
时常回忆一下那些年的青春吧,毕竟时光易逝,身旁人不再。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八):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
这一系列的第二位成员。“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看到这个,心情很是惆怅,他们的学生时代和之后的经历又该是怎样的呢? 来自五湖四海的少年齐聚一处,历经陌生、混乱逐渐回归平静。他们各具特色。富人马志平,渣男马志平;复古李庄明,学生中只瞧得起苏扬的李庄明;排斥“胜利”的张胜利,散财童子张胜利;自卑的石滔,期待情感的石滔,还有一个全新未知的苏扬。这一部分我们还可以了解命运的奇妙,李庄明和赵楚红从路人到最不可思议的一对恋人再到路人。命运改变只需一瞬,而我怎么就喜欢你呢? 从在话剧社里鞍前马后、和社长交涉,到为创办文学社努力,再到成为文学社的副社长,苏扬的策划和行动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也酝酿着为苏扬的爱情添砖加瓦。初遇白晶晶只是把她当做逃避另一个舞伴的工具,再遇白晶晶苏扬已被征服激起欲望,究竟谁技高一筹有待检验。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不要人云亦云,如果社团是种负担,不如不入。 凭借着死缠烂打和各种才能加身,逐渐瓦解白晶晶防御系统的苏扬终于成功转正。矿泉水,肯德基等等生活差异只是平静生活中的小小小风波,偶遇日本大马猴则在他们生活中掀起了涟漪。白晶晶开始为他们的爱情考虑,即使是在被大马猴算计那种情况之下,而苏扬则选择了伤害。爱情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女人心亦是,愿不被辜负。 苏扬这边爱的精彩,兄弟那边也不甘示弱。看到马志平精心研究的各种分手方法最初我是为陶丽丽捏一把汗的,但是看到陶丽丽的各种生猛事迹之后只想感叹恶人自有恶人磨,当然马志平哭的日子还在后面。舞厅真是艳遇的滋生地,不过陈菲儿的战斗力目测也不低。 没人明白他为什么要对一个风流成性的女人如此痴情。郝敏和张胜利他们之间有爱吗?郝敏又有着怎样惨烈的过往?感情面前人人平等,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理智、负责的做出每一个决定。至于李庄明和赵楚红的关系让人感到无尽的悲哀。爱与性相辅相成,很难想象没有性的婚姻如何善终,尤其是性对于那时的赵楚红来说是生活必需品,分开是必然,李低至尘土里也于事无补。李企图通过观看录像带在朋友面前隐瞒生理的缺陷,痛苦、悲哀。 苏扬何其有幸遇到白晶晶,她看透了他的冷漠和坚强,看到了他的热情和脆弱,在他不愿面对的时候,一直在身边。毕业,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仿佛很熟悉,又仿佛很陌生,如你,如我。 毕业后的苏扬,半年乃至一年之内遇到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他一次次感觉到自己的脆弱和渺小,也更加清楚的明白为什么一路走来自己和别人的选择不同,他悲哀的发现性格里的缺陷决定了他的命运,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男人可以穷但是不可以没有气节。苏扬最终还是和白晶晶提出了分手。离开这座城市,离开我爱的你,离开放弃自己的自己。从扬州来到上海,从上海回到扬州,又从扬州重返上海,苏扬还是那个苏扬吗?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苏扬,白晶晶等人的人生又会如何走向呢?感兴趣的话,去阅读吧!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九):阳光灿烂的日子
去年初中同学组建了微信群,这个群一直很活跃,多数同学都会光顾这个群,或者唠唠家常,或者侃侃大山,只要有话题大家就会聊一阵,最可笑的是比谁的酒量是倒数第一,也能辩论好几天,大家心理都明白,这只不过是为了活跃群的气氛罢了,再怎么开心也不能饮酒过量,我们早已经过了拼酒的时代,我们只会为了快乐、健康饮酒。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一草的作品《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作者本名是黄杨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先后完成了《年少三部曲》,本书是第二部,讲述的是一群大学生毕业前后关于友情、爱情、就业以及为梦想奋斗的动人故事。这部小说男主角苏扬在学生时代属于那种并不十分出色的孩子,但是,他能写诗,有自己的小梦想,也有勇气表达爱。他向白晶晶告白的时候,别的同学都不看好这段恋情,甚至做好准备看他的笑话,令大家惊讶的是,这个在学校中冷艳傲娇的女生竟然答应了苏扬的请求,并堂而皇之的与之亲密接触。这对当时学校中的凤凰男绝对是莫大的鼓舞,原来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勇敢地往前走一步,孔雀女一定会驻留凤凰枝。现实真会如此吗?大学时代,这样的校园恋情就如“灰小伙与白雪公主”,故事动人,却经不起推敲。一旦步入社会,发现自己真的一无所有,又不被女方的父母赏识,只会让自己变得更自卑。于是,经历三年恋情的苏扬对白晶晶说:“我已经很幸运,可是我不贪婪,你根本不属于我,你有你的人生。我们都是自由的,再这样下去我们只会互相伤害更加痛苦。如果你还爱我,请你放了我。”恢复自由身之后,苏扬没有了顾忌,经过几次挫折,他突然清楚了自己的选择,于是,开始打拼。凤凰涅槃之后,再次见到白晶晶时,衣着鲜亮的苏扬面对白晶晶,轻轻伸出手,温柔一笑:“你好,白小姐,我叫苏扬,能请你跳支舞吗?”又回到了当初的自信。
还得着重强调一下,这部小说除了苏杨和白晶晶,还有花花公子马平志,诗人李庄明,以及小龙女陈菲儿,野蛮女张楚红,作者将大学时期的爱情演绎到极致。当然,与爱情这条主线相比,我觉得作者在讲述苏扬创业中的艰辛,以及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逆转成为商业精英的过程,写的更为细致、认真。之前读过几本网络小说,写凤凰男的逆袭故事,故事架构十分相似,读第一本时还有些小激动,接二连三读类似的故事就会产生一种极度的反感,就如很多人不喜欢心灵鸡汤一样,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凤凰男成功逆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大家都不用担心了。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是需要条件的,条件之一,你得有足够的才华;条件之二,你得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条件之三,你还得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舍命相助,而现实中这些条件都同时存在很难。所以那些靠一己之力,踏踏实实走出一条康庄大道的人,不是没有,而是太少了。作者将苏扬的命运从情场失利演变成职场奋起,从小说的架构上,还是合情合理的。记得之前读过一部小说《交手》,写的就是职场逆袭的故事,当时也曾怀疑,为何这个主角那么聪慧?为何他身边会有那么多人死心塌地跟着他,帮助他?他有何魅力吸引住这些人,仅仅是因为他情商高,常常对自己的手下网开一面吗?还是因为他的帅气,能够吸引富家女爱他爱到无法自拔?后来我明白了,作者写这样的故事更深远的目的是在激励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些人,每个人都有梦想,追逐梦想的人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你的身边没有这样出类拔萃的人,不代表生活中就没有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带着偏见去看待小说中的人物,只要这个故事能够引起你的共鸣,作品就是优秀的。
还是回归小说上来,一草的《年少三部曲》第一部没有读到,所以不敢评论作者的故事是否延续了上一部。不过大家不要着急,紧接着我就要读第三部《致年少回不去的爱》,到时候再给大家透露一些剧情。不过,既然是一个系列,大家也不要抱有太多的期待,我觉得作者一定是想通过这个系列来纪念自己的青春时光。青春是最美好的年华,即便这个时期,依然有痛,有伤,但是经历之后,才能破茧成蝶。每每回忆逝去的芳华,人们都会感慨万千,因为我们都会留恋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十):那时青春年少——《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有感
lue编辑
逝去的青春应该怎么追忆,这对于现在很多中年人而言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尤其是在校园里面的单纯质朴的岁月里,里面有关于友情,关乎爱情的懵懂回忆,再加上淡淡的忧伤和遗憾,足以让所有有过曾经的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不经意的刹那涌出无限的遐想。
关于学生时代的影视作品眼下往往都会受到很多目前已过而立之年的80后的青睐,尤其是关于高考的话题,关于在大学校园的时光,例如《匆匆那年》等电影中的受欢迎程度从侧面也能说明一些。有了观众有了热点那就自然不缺供应方,关于活力四射的青春校园话题的言情类书籍也就层出不穷。
可能有的读者对于这类题材的故事不是那么的有感觉,但是你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相信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小故事小情感也会得到一定的共鸣和启发。如这套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家一草编著的《年少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中讲述的故事所设定的时空就在大学校园时光。
作者在书中安排的主角之一的苏扬同学出场是以一个上海外地学生的身份。素养之所以能够从县城到哦上海大都市是通过高考的方式实现的。苏扬从原来生活的县城环境一下子转换到上海的都市生活中(虽然还是在校园中)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细心的读者其实这时可以从作者的侧面小细节就能够看出。书中作者对于苏扬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就通过“苏扬想,从小就歌唱幸福在哪里,现在才明白,原来幸福就在上海,幸福就在F大,幸福的理由居然如此简单。”能够体现出此时简单单纯的苏扬。
但是这一切在苏扬渐渐熟悉了大学环境和大学生活之后就变得多了那么一点点。这个一点点不仅仅是幸福感的追求,其实还包含了友情,如苏扬大学期间结交的两个好哥们:上铺的室友四川乐山人马平志以及另一位安徽桐城人的李庄明。
对于男孩而言最为重要的两样感情之一的友情方面,这两位苏扬的好哥们在感情上的经历又是怎样的呢?读者可以看到比较欠揍而又多金的马平志究竟是如何奉行那套不再一棵树上吊死的交友(这里特指女朋友)宗旨,使得多少青春无知的少女栽在这位堪称恶魔的手上,但是这一切自从陈菲儿的出现就全改变了。
而另一位好哥们李庄明则又践行着另一条风格路线了,在苏扬看来李庄明这种走复古路线,文学诗人的那种忧郁气质缠身的李庄明的感情生活应该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不可能事件也发生了,而李庄明的CP居然是典型的北京太妹赵楚红,两个性格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人居然能够走到一起,可以想象苏扬的大学生活多么地精彩了。
当然看到这里还一切仅仅只是开始,因为我们的主角苏扬和他大学的另一半的故事还没有开始呢?眼前的你如果很感兴趣的话吗那就快来加入本书的阅读大军吧!究竟苏扬以及他的两位哥们在大学的这段时光中会经历哪些,究竟在他们毕业之后这些感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都值得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