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水浒猎人2》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3-13 03:15: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水浒猎人2》读后感摘抄

  《水浒猎人2》是一本由时晨著作,紫焰传媒 /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浒猎人2》读后感(一):第二本看完,梁山在主角团面前其实偏弱

  看过水浒的朋友都知道,梁山头领能打的基本都在天罡,地煞上的了台面的屈指可数,通过少林寺两个原正规军郝思文和宣赞的表现,基本可以确定地煞是在主角团被秒的货色,而在武力上作者也基本延续水浒原著的设定,目前由于林冲,鲁智深,武松,杨志,刘唐的背叛,加上已阵亡两个能打的:李应,孙立,穆弘,被抓的燕青,截止第二本结束,梁山还剩的s级别战力:

  超s级1人:卢俊义(书里明确给出天下第一的定位,目前官方的天花板)

  级7人:关胜(少林寺一战略弱于韩世忠),秦明,呼延灼,董平,花荣,徐宁,索超(少林寺一战略弱于杨志)

  弱s级5人:朱仝,张清,李逵,史进,雷横

  目前梁山对立面

  超s级1人:岳飞(确定会出场,历史buff+周侗关门弟子,先排在这里,十有八九对上师兄卢俊义)

  级10人:朝廷四将(其中韩世忠略胜关胜,其余三人与他并列,差的也不会多,对上梁山四虎保平争赢),林冲,鲁智深,武松,杨志,徐燎,玄武

  准s级5人:唐霄(百分百对上花荣或者张清,主角光环稳赢),张闲(龙虎山天师的身份,潜力无限,先排在这里),栾廷玉,刘唐,李师师(目前张闲应该会代替原著燕青,李就是他的后宫,肯定走上梁山对立面)

  可以看到,陆战方面,无论马战步战,梁山处在下风

  水军方面是梁山目前唯一的优势,但随着晁盖复出,三阮肯定不会继续给梁山卖命,原著中李俊和童氏兄弟是出海没选当官,可以看出和宋江招安理念也不一致,忠于梁山的也就张氏兄弟,孟康这些,所以这里面还有操作空间

  投靠梁山的夜行者头领和八部鬼帅全军覆没,破戒僧头领崔道成原著就很弱,想来也强不到哪里

  《水浒猎人2》读后感(二):另一个水浒世界

  读时晨的《水浒猎人》,看到不一样的水浒英雄。水浒众人,是乱世里的英雄还是贼寇?那些踏上梁山途中的人物,是腐朽政权的残害还是阴谋诡计下的被逼无奈?跟着栾廷玉、唐霄等人的脚步仿佛触到了真相,而真相却如此让人难以接受。 时晨的《水浒猎人》系列,我从第一部开始看,看着那些替天行道的英雄们,完全脱离我对他们的认知,不得不说心情确实很复杂。但是每个人思考问题的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作品。而时晨,正是把《水浒传》中作者没有言明的部分,加上自己的理解又解读成一部新的作品。这是时晨眼中的水浒,也是时晨为水浒文化开辟的一条新的道路。 《水浒猎人2》以晁盖中毒箭开篇,这也正迎合了第一部最后的部分。晁天王的死而复生到底又有什么秘密?晁盖因何而怒?想知道原因,就要跟随作者的脚步踏进水浒世界里,看阴谋诡计被一一掀开,看一个个熟悉的人物或多或少的阴暗面。隐情亦或是阴谋?不到最后,不得而知。看同一水浒背景下的两股势力,彼此间的隐瞒和琢磨,理念不同的最终决裂,是作者对水浒世界的还原,也是在为读者解惑。 各色人物登场也使得故事更加扑朔迷离。张闲,一个新人物,他的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使得好几拨人望而却步,他的特殊身份又会让故事怎么发展?作为读者,我拭目以待。乱世,各方势力并力争雄,北宋帝国的角角落落,到处充斥着间谍、盗寇、杀手。这是北宋末年盛世乱象下的水浒世界!更是一个108条好汉相互倚重、帮派林立、争权夺利的俗世。 《水浒猎人2》是第一部的延续,作者在布局的同时,也大篇幅的描写了打斗的场面。夜行者、仙音阁这些组织陆续出场,每个组织自成一体,有武力之间的较量也有智力之间的对抗。李师师,一代名妓,在本书里,却是有名的人物,一个组织的首领,身怀绝世武功。本书也告诉你,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小人物,也许小人物正是一件事的关键所在。 晁盖的出现更是激起千层浪,他的手里又有着怎样的绝密?宋江攻打少林的计划是声东击西还是阴谋里的一步棋。各路人马齐聚少林,又会在少林寺掀起怎样的风暴。 这是作者故事里的水浒世界,也为水浒众人安排了新的命运。梁山好汉们又将怎样安排自己的道路,张闲的前路如何,在梁山又会遇到什么险情,期待他们的后续。

  《水浒猎人2》读后感(三):不一样的水浒

  看过水浒猎人的想必在阅读《水浒猎人2》时是非常开心的,期待已久的烧脑作品再次能让我们品味当初的“英雄气概”“万丈豪情”,以“燃系水浒”再度引发我们者对于水浒文化的热情。当初对的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印象,一群逼上梁山替天行道的正义之士,在宋江的带领下被诏安去报效国家。而在《水浒猎人》的笔墨下深入讲述梁山好汉的另一种可能性,一反人们心中忠义好汉的形象,赤裸裸的揭示出梁山泊一行人等贼寇的本质和仗势欺人的嘴脸,梁山泊或许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全是英雄好汉的聚集地,中间也不乏很多宵小之辈、贪恋之徒。也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反压迫而“替天行道”,其实背地里却做着很多阴谋算计、勾心斗角、打家劫舍的事。

  《水浒猎人2》不改当初的风格,在北宋末年盛世乱象下的水浒世界里,宋江、王庆等等势力乃至三教九流并立争雄的乱世,一百零八个好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相互倚重、帮派林立、争权夺利的俗世中继续述说梁山好汉的另一种可能。在书籍中出现各国的间谍、刺客,还有北宋诸多势力的出现,当然。梁山好汉就是贯穿始终、左右事态的关键。人物的格局放大到整个乱世时代,将梁山、东京、少林寺、辽、西夏、金联系在一起,书写了个人在时代中的选择,时代风云变幻和国家存亡命运的变迁,实感震撼。

  《水浒猎人2》抛开内容的精彩,及那些辅佐的阅读烧脑小说的情节和辅以格斗的动作描写外,《水浒猎人2》还是呈现了一定的历史状态,作家时晨也是嗜读《水浒传》多年,书籍中的历史文化、历史背景及人物等特色也给读者一次品读回味历史的机会,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恰巧作者嫁接真实历史,有助于全面打开思路,也开拓了全新的故事格局。再现历史人物原貌,让这些历史名人与梁山人物产生互动,立体还原了北宋社会的方方面面。该书籍标新立异,通过这种方式将北宋末年的历史串联起来,避免了历史碎片化,朝代的割裂感,让阅读更加的顺畅。

  书籍中疑点重重,以悬疑元素开展,慢慢抛出诸多疑点,又结合历史文化元素,还原历史谜局,同时,运用辅助作者多年研习的专业格斗,亲身感悟将拳拳到肉的最擅长现代格斗元素来演绎这场好汉热血战乱。阅读时如烈酒,香醇辣口,又后劲十足欲罢不能停。

  《水浒猎人2》读后感(四):梁山好汉

  看过一,第二部一出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诚实的说,我其实是一个没有完整看完过《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人,即便是电视剧也没有追全过,平时跟人聊天也全是靠着历史知识和常识在撑,真的聊得深度的话,是不行的。所以我首先很佩服作者能够将水浒的故事重新解构,而且还这么有意思,这是一种很厉害的本事。另外我觉得这本书的情节或题材应该被改编成游戏,这样肯定是一个大IP 。

  看完这套书,无论是跟老一辈的聊水浒,还是跟身边人聊游戏都不发愁了。我都记住了几个大人的武器。不过,我也不会傻到乱说一气,这本书的是“演义的演义”,是“梁山好汉的另一种可能”,不能当成史书去评价。换个角度看《水浒》不是很好嘛。

  其实联系第一部,仔细想一想,这套书主要是体现在“猎人”上,很多江湖恩怨与阴谋也都是源于此。比如说我们以前仰视的宋江哥哥,在本书中就是一个阴谋的策划者,所谓猎人,源自于北宋朝廷的海捕赏金榜,北宋末年时期,朝廷奸臣当道,时局动荡不安,各处势力蠢蠢欲动,而四境之内的群盗贼寇也纷纷占山为王,竖起大旗。其中最令朝廷头疼的就属这“四大寇”,而水泊梁山正是这四大寇之首,令人闻风丧胆,让朝廷惶惶不可终日。 方腊、田虎等“四大寇”、童贯、高俅等“六大贼”,等等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在故事中一一出现。而且出场方式跟《水浒传》完全不同。

  很佩服作者的故事结构和文字驾驭能力,其实整个108将,能写清楚就已经很厚的一本《水浒传》了,作者以“赏金猎人”的戏路重新创作设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我表示看的很过瘾,无论是阴谋算计和是壮士之间的对话和搏斗都很有意思很有看头。其中的女性角色也变得很洋气很现代。推荐阅读哦

  这种小说那种特有的中国风,和中国气概是我们读外国翻译过来的小说,不会有的感觉,那种文字的节奏感和故事内容的江湖气概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八百里水泊”“繁花似锦”等等。(例子不是很好……)

  之前跟朋友们聊天分享的时候,就有人说过很喜欢宋朝的历史,当时的我还不是很明白,觉得人们应该是会更喜欢大唐,大清这样的盛世朝代啊,宋国小且战乱多年,后来看的书越来越多,开始明白这种乱世之间人情人气的意思。我想这也是本书值得看的一个原因。

  《水浒猎人2》读后感(五):水浒背景下的大乱斗

  从第一部读者已经知晓了北宋大时代背景下的各方势力及其关系,除了江湖贼寇、朝廷奸臣之外,官方还有皇城司,刺客集团涉及夜行者、仙音阁、破戒僧,其他江湖势力还包括兵诛城、药王谷、少林寺、龙虎宗等。主角方面,兵诛城少主唐霄算一个,到了第二部,张闲的经历和身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也是主角。第一部结尾揭示了晁天王还活着这个事实,之前读者也能感受到水泊梁山之人分为两股势力,各怀心思。

  在第二部,各方势力将会聚少林,展开大战。在此之前,已出现了多次交锋,随着相关人物的登场,夜行者、仙音阁的组织结构已然清楚,对应的首领李师师、孙列也刻画地较成功,张闲身世无意中揭开,加上身材样貌的特殊性,为后续涉及第三部的情节展开铺平了道路。

  水浒猎人系列格局是不小,各方势力的角逐也可见一斑。关于水泊梁山的众多人物命运,地煞星的小头目多死于战斗,而原著中的武松、鲁智深等因得知真相而脱离梁山,宋江被有意反派化,毕竟打着招安的旗号,且有很多人依附忠心于他,第二部结尾,少林寺内的晁盖自杀重伤,张闲误入梁山。原著里的梁山好汉与新增的主角以及其他人物其实在情节发展中是相互依托的。作者已经架构好基本的人物关系,但具体的情节和联系还是有必要进一步打磨,希望不要顾此失彼。

  此书的一大特色是对打斗的描写,李师师对夜行者的八部鬼帅、唐霄与徐燎对夜行者头领孙列,还有后面在少林寺的战斗,都很精彩。喜好格斗的、有意研究格斗的肯定阅读体验极佳。另外,作者对比较重要人物的性格和特征设计也是下了一番功夫。

  除了主角和原著水浒人物,个人期待仙音阁首领李师师、少林的玄武、原皇城司鬼刃却失忆的徐燎他们的人物轨迹发展,包括他们的过去,尤其是徐燎,作者肯定会有交代。对于主角,唐霄肯定要与梁山继续对峙,感情线也得继续发展,而张闲,鉴于身世与龙虎宗的关系,也许会接受命运安排,更有可能在英雄成就后选择平凡。

  后续还会有新人物登场,下本书的重点之一是张闲在梁山的历险,个人表示期待。

  此书除了格斗之燃,还意在“讲述梁山好汉的另一种可能”,在第一部中,栾廷玉、扈三娘的故事线已经是一种证明,第二部中武松等脱离梁山而独立,晁天王的生死也牵动多方势力。另一个水浒世界,呈现了诸多人物的不同命运,北宋末年固定时代背景下,“另一种可能”在继续。

  《水浒猎人2》读后感(六):让我喜欢的是每个角色对初心的坚守

  人生路漫漫,百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沿途的风景总在变幻,人们的心情也随着际遇的起伏而起起落落,走的时间久了,扪心问一句——初心在否?

  ——题记

  看完最后一页,轻轻合上书,脑海当中飘过的是晁天王那最后悲情的一刺,为了阻止杀戮,宁可牺牲自己,这样的义举,久久不能平静。在原著当中,晁天王就是这般义气,和还没接受招安的宋江一般,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水浒一百单八将都是这样的江湖义气当头,结果最后宋江对于宋王朝赵氏江山的忠诚超越了兄弟义气,落得个赐毒酒魂归寥儿洼的惨淡下场。初心已变。

  初心,水浒好汉们的初心,个人看来就应当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不是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而这样的评判标准就把《水浒猎人》的核心表达出来了。还记得看到《水浒猎人1》的时候,对于其中情节的强烈的不适应,归结起来,可能是自己对于原著当中对于宋江等人原本仁义的外表的崩坏的强烈的不适,本来忠义的一方,却变成了现在有过错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的强盗行径的践行者,而原来被征讨的不义的一方却成为了正义的一方。这样的心理落差,一言难尽。

  但是在《水浒猎人2·晁盖之怒》当中便被消弭了,或者说至少自己还能接受了。其实一如前面所说的“初心”二字,晁盖初心不变,依然是忠义侠气的忠实的践行者,而宋江吴用为首的旧梁山好汉,在势力的原始积累当中,消弭了自己原本坚守的道义,开始沉迷于掠夺的快感,沉迷于手中的权利,沉迷于别人的敬畏,丧失了本心,导致了栾廷玉等人联合武松鲁智深等还是忠诚于道义的新梁山好汉们对抗旧梁山。

  同时唐霄、张闲、杨采苓等人,即使经过家庭的剧变,自身条件的极度恶化,对于自己心中道义的坚守,仍旧表现于字里行间。一如张闲,纵使自身是一个战五渣,纵使被四人围攻的李师师对于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陌生人,但是出于义愤,仍旧站了出来。唐霄,面对着刘庄主之女失踪的情况,仅仅是借宿之恩,面对着实力强于自己的八部鬼帅之二——钢腿·李甲和双盾·北堂尊,也是毅然决然,依靠着自己的聪敏,化险为夷。

  再说道晁盖晁天王,被没遮拦·穆弘暗箭所伤,经林冲百蛰丸假死,上少林避难,经历这般种种剧变,依然不改的是对于道义的痴心坚守,面对着以前的老部下,以及自己的心腹手下,心中千般不忍,做出了以杀止杀——以自身的身亡换取双方的休战,杀身以成仁。这般的举动,可以理解为傻,但是这样的人格魅力,却是深深折服了我。

  《水浒猎人2》读后感(七):【雨枫试读】《水浒猎人2》初读后感

  在我的阅读印象当中,古代武侠小说只是出现在清代石玉昆先生著《三侠五义》系列,民国近代有些作家也改写了一部分相关作品,但能见到书籍本身的并不多,多数作品已绝版。最常见的还是在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当中所能体现。一直以来,我是《三侠五义》系列评书的拥趸,虽未听完,但一直都在追剧。直到我有幸碰到了须叔馈赠的《水浒猎人2》,我才发现,原来作者时晨也是一位武侠小说爱好者,他居然在《水浒传》原本框架下,新编了一部《水浒猎人》,而且已经出版了两部作品,在现今图书市场上,这点难能可贵!下面,我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一是大胆创新,推翻原有的人物形象,打破原本内容给读者留下的固有思维。一般来说,水浒人物形象早已固化在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心中,怎么能把宋江、晁盖的原有形象推翻呢?当然,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意。从我自身感觉来讲,晁盖早早牺牲于征战,很可惜,比起宋江柔弱的性格来,我更欣赏晁盖的草莽英雄之气。但原著里,晁盖的早逝,侧面助推了宋江登上头把交椅的进程。但在时晨的笔下,水泊梁山好汉怎么会纠结大小四十余个山寨围攻少林寺?原来晁盖未死,削发为僧,藏身于少林寺。而宋江的形象,从招安的山寨头领,变成了一位朝廷内部打入水泊梁山的奸臣,他目的在于破坏水泊梁山好汉的大团结,同时还企图消灭一切同时期所有的绿林好汉和起义者。这么一改,晁盖的幸存、众位兄弟的追随,宋江的阴险、欺骗的形象,引起了贯穿全书的主要矛盾。这是最吸引读者的一点。

  二是创作新人形象,创作出众多武林门派的新形象穿插于整体线索。比如反派八部鬼帅的八位高手,有来自暹罗国的拳术高手、有类似人猿体貌特征的、姓名音同的“任原”,有独腿靠钢针站立的高手。亦正亦邪派的天音阁七仙女,被颠覆了艺伎形象的李师师是天音阁的掌门人-----“蜂后”,七个仙女的姓名创作、个性形象,也令读者眼花缭乱。一个平民百姓,跑堂小二形象张闲,居然是某掌门道人的亲孙子,这里又有什么隐情?这都是令读者读下去的动力。

  三是大胆更换主角,启用非水泊梁山的人物作为新主角。唐霄,某庄主的儿子,少庄主。身附解读兵器秘笈的家传技能。未婚妻杨采苓,其父是药王杨某,她从小精通医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韩世忠登场。梁红玉本是韩妻,在这部小说中却是天音阁七仙女之一,武艺高绝。

  一部由今人改编成功的武侠作品,颠覆历史背景、人物逻辑关系复杂、悬疑线索繁多,关键在于能抓住现代读者的眼球,让读者能够眼前一亮、埋头解谜,这就说明作者的创作是十分成功的。

  《水浒猎人2》读后感(八):【雨枫试读】物是人非的水浒世界

  从“替天行道 除暴安良”到官府招安,死走逃亡,梁山好汉的故事既让人热血沸腾,又令人唏嘘不已。如果有一个机会让你重新进入水浒世界,去见识不一样的好汉传奇,你愿意么?

  著名悬疑推理作家时晨老师带来他的全新力作《水浒猎人》,为广大读者讲述梁山好汉的另一种可能!

  在第一部中随着栾廷玉、唐霄、徐燎等人的陆续出场,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就此拉开了大幕。为了不同的目的,这些原著中有名或者根本不存在的角色们站在了梁山好汉的对立面,成为“水浒猎人”,与之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殊死博弈。而在第二部中,战场从京城移师到少室山。梁山好汉、方腊刺客,禁军大将……来自三山五岳的群雄纷至沓来,汇聚于此,那个隐藏在少林寺中的秘密终于得以揭晓……

  作品还是延续了之前的写作风格,火爆的格斗场景贯穿全文,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出家人还是寻常百姓,哪怕是原著中的窈窕淑女也化身为武术达人,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举起手中的刀剑,加入这场大战之中。在剧情的编排上,作者巧妙地将原著中官兵剿灭梁山的战役融入作品之中,大兵团作战与单兵比武交相呼应,既有荡气回肠的战争场景,又有眼花缭乱的战场厮杀,既有比较谋略的排兵布阵,又有考量武艺的斗勇斗狠,紧张刺激,让人如痴如醉!

  在人物的塑造上,既没有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也没有歃血为盟、义结金兰,而是通过他们的具体行动去展现。为了陌生人可以舍生成仁,为了心爱人宁愿孤身入虎穴,为了保全兄弟更是不惜放弃一切……这一桩桩一件件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情和义。何为侠?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其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他们不是梁山好汉,但是侠义两个字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让人为之动容。而即便是反面人物,在他们的身上,嗜血与残忍,薄情与寡义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爱与恨的矛盾让他们走向毁灭的深渊,令人叹息。

  从原著第一章中洪太尉误放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到如今“龙虎瞳”的转世重生,故事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是不是会成长为最后的大BOSS,而九天玄女计划的悄然揭开会引发怎样席卷天下的政治风暴,分崩离析的梁山好汉们又会何去何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究竟谁能在这场漩涡之中抽身而出。不一样的水浒世界,不一样的梁山好汉,让人又爱又恨,让人欲罢不能。

  《水浒猎人2》读后感(九):英雄莫问出处

  《水浒猎人2》讲述了梁山好汉的另一种可能,这是基于原著《水浒传》的意犹未尽,当然后者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如果没有余音绕梁的功效,那也不会流传至今的,至少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创造与经典,如果只是作为消遣读物,《水浒猎人2》就可能发生洛阳纸贵的局面,但是如果从研究学术的角度,《水浒猎人2》的写作方法还是有些门道的,毕竟不是绝对正宗纯血的中文写法,其中有些东洋的作为,尤其是关于短平快的杀伤,敌我相遇,刀刀见血、拳拳到肉。 关于时晨,有个笑谈,说他是为时迁平反,毕竟在这套书中时迁并不是原著的鸡鸣狗盗、一无是处之辈,而是那种为仁为义,两肋插刀的英雄。我很反感施耐庵的先入为主,说一百零八将都是流落到人间的星辰,其实在他的书写中详略得当是优点,也是缺点,有些人物显得过于格式化,似乎为了其绰号而存在,但是在《水浒猎人2》中,时晨并不是贪多求全,而是精心雕琢几位重要人物,比如第一部的武松出场的风风光光,寒气冲天,还有第二部晃盖的深明大义,大忠若奸,放着好日子不过,却动起抢劫的主意,不管是主犯还是唆使,总之与社会主流分庭抗礼,是不得人心的,不仅会受到官家的追杀,就是普通百姓也会避之不及。所谓的替天行道,是经不住推敲的,天是什么样的天,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 其实,我们读名著时,多半是受成年人的影响,以为宋江就是及时雨、收买人心,高俅就是不学无术、曲意逢迎,但是这种脸谱化让我们有些模糊了自己的价值观。 敢不敢用一把手术刀去解剖自己,特别是借着写作的名义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真性情,是一位写手能否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晨做到了不唯名著的约束,只写自己的块垒,把官逼民反写得如此真切,不是为了证明政治的清明与黑暗,而是反衬人心的险恶与善良。每一场打斗似乎都是不可避免,族非同类必有杀伤,但是这种暴力不能扭转历史的进程,小而言之是以卵击石,大而言之是山崩地裂! 《水浒猎人2》中人物的出场总是先扬后抑,先说此人宇宙独有,英雄壮志,后面又出现了更大更多的BUG,如此强大的人物怎么能在对方的三拳二掌中一命呜呼,尤其是为了突出梁山泊的军威浩大,把官兵说得一无是处,只知盲目地听从长官的命令,正面的意义是武官不惜死,负面的评价就是死不足惜、死得其所,毕竟是为了正统统治而阵亡。 《水浒猎人2》教会的不是我们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不是如何面对强权揭竿而起,而是让我们用心去体验自己的时代局限性,不能因为我们生于和平就忘记了战争的可能性,也不能因为我们衣食无忧就要把远方与诗挂在嘴边,正如书中所揭示的职业包括特工、跑酷,他们不是神一般的存在吗?

  《水浒猎人2》读后感(十):重塑江湖的野心之作

  ##############################以下无剧透###############################

  《水浒猎人1》,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拿到《水浒猎人2》以后,由于一些事情耽搁了,但从翻开书以后,也是基本上一个晚上读完。

  客观的说,水平比1略有下降,但也是一本好看的书。

  四大名著中,三国和水浒可能是受众最广的书。关于三国,各种各样的改编和演绎数不胜数,相较之下,水浒的衍生作就少了许多。时晨正是从较为冷僻的水浒入手,重新诠释他笔下的另类江湖。我小时候也曾经沉迷于热血的水浒传,曾经不无遗憾的希望宋江没有被招安,想象那以后的故事会是什么走向。然而时晨的想法更加石破天惊,如果宋江是坏人,故事将如何讲述。

  在西方类型小说中,有个流派叫alter history,中文一般翻译成或然历史,用个不完全恰当的概念解释就是平行世界:如果历史没有按照当初的进程发展会怎样?小说家可以在这个设定下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或喻古讽今,或表达自己的世界观。而在中国文学中这种类型始终是非主流,一方面中国人对历史有些端着,放不开手脚去改造,另一方面中国人被主流思想禁锢的比较深,不愿或者不敢去想象。而这套书就可以算是一个大胆的探索。全套最终的结局走向应该不难猜,不会太偏离“正史”,但中间的过程如何闪转腾挪写的精彩,则是戴着镣铐起舞,需要写作者的深厚功力。

  从这两本书的风格来看,作者在情节设计上借鉴了金庸:无名小卒因各种因缘际会成长为大侠。而在人物刻画上和语言风格又带有古龙的风格:稳准狠,不拖泥带水。但也可以看出目前作者在处理这种武侠文学时还未臻成熟,存在一些很明显的缺点。

  比如第二本被很多人诟病的“散”的问题,叙述角度和登场太多,让读者摸不着头绪,缺少情节的重点,导致第二本自始至终下来没有情节冲突的高潮,应该作为重头戏的少林寺保卫战来去匆匆,有些仓促收官的感觉。

  比如巧合过多,多次利用偶遇作为情节和叙事的承启转折,未免有些敷衍的嫌疑。

  比如武力体系设计不平衡,给我的感觉是人物武力忽高忽低,稳定性不足。

  最重要的败笔是书名《晁盖之怒》的“怒”,怒在哪里?感觉小说的最后缺少题眼。

  当然,瑕不掩瑜。这套书仍然让我看的很爽,这是我对类型小说的最主要诉求。从目前的这两本来看,作者布了很大的一部棋局,两本看完感觉故事才掀开帷幕,期待后面更加精彩的部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水浒猎人2》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