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猎人》是一本由时晨著作,紫焰传媒 /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浒猎人》读后感(一):一部套了水浒人名的没讲完的武侠网文
三星,不能再高了。还有一星给价格,毕竟淘宝21块钱还送了本兰亭序密码加钥匙扣。
作为文化小说,至少人物归宿和总体情节要和水浒原著要贴合吧。这本书说要讲述了“梁山好汉的另一种可能”,难道就是把书里的配角套上梁山好汉的名字,然后被招安前好几个好汉已经挂掉了吗?(孙立 李应 郁保四 石勇等)。
作为悬疑小说,诡计设计非常一般,时迁偷玉和阿正穿错衣服之类的桥段基本上都能猜中。主角全部自带光环,绝逼不会死,几乎都是临死前要和对手殊死一搏,然后对手要保命,主角以命相搏成功脱险,然后制服对手。反派总是杀不死人,晁盖没死,栾廷玉没死,阿正也没死。。。另外,埋了好多线索,但一本书通篇一个完整的故事都没讲完。。。
作为格斗小说,就是指不入流的武侠小说吧。什么崆峒派,四川唐门,少林寺乱入感太强。。还有方腊“光之国”什么鬼。。。语言不够生动,分分钟出戏,第一次看写打架的时候用“踩着稳健的步伐”之类。。。。
也有优点:对白胜,李应,武松等人物结合水浒原著做了塑造,性格还是比较鲜明的。。。
推荐几部值得作者学习的历史悬疑小说,马亲王的三国机密,冶文彪的人皮论语都很棒,有人物有情节而且融合在历史和原著中并不出跳,甚至同样是紫焰出的暗战定军山和暗杀1905系列,虽然也是一本一本出,但是每本有个完整的故事。
既然是结合水浒讲故事,希望作者能把故事讲好。不要写成一部套了水浒人名的没讲完的武侠网文。。。
《水浒猎人》读后感(二):突破“水浒”记忆,新视角下水浒同样精彩
这部主打“文化、悬疑、格斗”的小说,在看到封面时就打动了我。封面的手绘人物插画,与小时候集赞的水浒英雄卡的绘画风格极其相似,不觉心中一动,想起了上小学时疯狂集卡的经历,我想这是许多90后共有的记忆吧。
作为《水浒》中为数不多的能与梁山抗衡的势力,被梁山接连三次攻打的祝家庄可谓是力量不凡,当然这离不开祝家庄武师栾廷玉的出谋划策。
原著中,曾活捉“霹雳火”秦明、战败欧鹏邓飞的栾廷玉,在祝家庄被攻破后,并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结局,由此,便引出了《水浒猎人》所讲述的第一个另一种可能——栾廷玉逃出生天,走向了复仇之路!
道义上的矛盾:梁山为了获取兵器制造秘籍,不惜做出屠城的暴行,“替天行道”成了一句迷惑世人的口号;
又如,人物上的冲突:“一丈青”扈三娘不再是心甘情愿上梁山的女豪杰,而是惨遭压迫的可怜形象。
与人们记忆中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草莽形象不同,《水浒猎人》中的梁山群雄强化了天罡星地煞星的地位,以108将为首的梁山形成一个组织完善、等级严格的军事集团。诸多矛盾冲突的设计,吊足了我的好奇心。一部小说之所以好看,不外乎是作者文笔、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作者显然下了工夫。
再谈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借势《水浒》,当然少不了梁山好汉的出场。此处暂且不谈其他人物,先谈扈三娘其人。
《水浒》中,扈三娘以一敌百的武功让梁山吃了不少苦,遭擒后被宋江送给父亲做义女,而扈三娘的亲爹亲哥,则惨死于李逵的板斧之下。
扈三娘可谓与梁山有着杀父之仇,然而在《水浒》中,扈三娘只因宋江义气深重,就抛弃前嫌,毅然决然嫁于矬子王英,成为梁山女头领之一。
这个让人大跌眼镜的设定历来引人争议不断!还好,《水浒猎人》给了扈三娘另一种可能:她怀着深深怨念上了山,在一位识大体的英雄掩护之下逃离了梁山,在京城汴梁,与师父栾廷玉相遇,组成“赏金猎人”开始复仇之路。关于扈三娘的形象,可谓做了颠覆式创新,让我看出了作者的诚意。
当然了,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是有点惊异于小说主角的身体素质。
小说主打着“格斗”元素,可能是要区别于武侠小说,能看出来作者在描写打戏的时候,避开了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武打描写,而是用更为细腻、锋利的笔锋来演绎格斗技击。这可以算是一个突破吧,梁山上林冲、卢俊义、鲁智深这些人物都是军官出身,武功定然不会是一般草莽好汉可匹敌的,用这样细致的格斗描写,反而能凸显梁山好汉的实力。
但是,我非常惊讶于栾廷玉犹如“打不死的小强”般的生命力,全文中栾廷玉先后被围攻、单挑,重伤数次,不是肋骨断就是胳膊断,但翻两页之后立刻生龙活虎,实在让人有点黑人问号脸!难道作者跳过了他的养伤描写?
虽然打戏让我看着很燃烧,但这一点希望作者能够让读者更明确一些。
瑕不掩瑜,关于《水浒》衍生的文学作品远远不如《三国》、《西游》多,《水浒猎人》算是一个突破,从另一种角度来演绎水浒的那些人、那些事,有不错的新意。
《水浒猎人》是我平生所读的第一本关于四大名著的改编,书中充满了热血,充满了激情,只是与原作相比,增加了很多现代元素。
侠义小说离不开情节的构造,此书从宋江招安的主线出发,从朝廷、民间以及匪盗之间的斗智斗勇为核心,向我们展示了波澜壮阔或者说是风雨飘摇的北宋。对于历史,本书做到了足够的尊重,但是对历史的细节却发挥了大胆的想象。朝廷在原著中是腐败的,腐败的是官僚体系,而不是帝王,但在改编的《水浒猎人》则更进一步,直指皇室的腐败与不作为。我不愿,也不敢想象在封建社会(姑且用这名称,其实除了夏商周,后世都不叫封建了)没有一个政治核心的恐怖。活着总是为了吃、为了喝、为了生存,如果连生存权都保障不了,我们岂不是很难避免官逼民反事实的发生。爱,是一个核心,但是爱并不能取代其它情感的存在,而《水浒猎人》包括改编前的原著的确不是对爱的张扬,而是对暴力的渲染。
梁山好汉的另一种可能,是本书的卖点,但是看了本书后,倒没有发生梁山好汉的另一种可能,可能的是作者又为书中的梁山好汉设计了一条不归路,但是这条不归路比起之前的或许并不轻松、并不平坦,并不可能靠吹吹打打就可以达到终点。我们对梁山好汉除了同情之外,还有的情感就是痛恨,农民起义的主角是农民,但农民总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成为社会制度的创造者,胜则王、败则寇,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前仆后继的结果就是让王朝的名称有了变化,而实质是新的地主剥削旧的农民,是社会利益在没有扩大情况下的再次分配。
改编名著是有风险的,同样我对此书,更多地是欣赏其勇气,而没有认可其情节,正如关于《红楼梦》有诸多的解读,但是这些解读者只会人云亦云说后四十回不好,哪里不好,但是你只知道没有前八十回好,那你为什么不按先前的线索写一写续作呢?
原著《水浒》有疑点,就有对疑点的剖析,只不过到此为止,我仍然觉得发现疑点是种精明,但不能给读者解释这些疑点,反而以更大的迷团去掩饰疑点,只能说是画蛇添足的别有用意!
《水浒猎人》读后感(四):编辑的话:希望每一位作者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创意, 你的创意极有可能酷到冲破天际
在《水浒猎人》面世前,其实我们先签的是时晨老师的另一部历史悬疑,偏推理向——咳咳划重点,时晨老师以后还会有其他的历史悬疑作品,也就是先签的那一部——后来在闲聊中,他偶然提起,以前一直想写一部大格局的水浒格斗小说,这部小说里不能只有梁山、方腊、朝廷,各种禁军、海盗、刺客、间谍、士人、和尚、道士都要出场,要用现代格斗技术来展现他们真实的战斗力。这个想法听得我热血沸腾,赶紧回复了一个“赞”,并迅速敲字,说写完这本我们就写水浒吧!
但这个时候,QQ聊天的弊端就出现了,时晨老师没有认清他的编辑是个热血中年的事实,以为我只是在跟他客气,就随手打了个“哈哈哈”,冷酷地终结了这段对话。可天真的我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始终坚信,时晨老师已经在筹备水浒选题了!
这个时候要感谢一下我不清晰的口齿以及华斯比老师有点差的听力。去年书展的时候,华斯比来上海,我很激动地跟他说,你知道吗,时晨要写一部水浒题材的格斗小说了!华斯比说那个啊,他说不写了,觉得没有市场。听得我瞬间呆住,心想怎么会没有市场呢,于是火急火燎地思考该如何劝说时晨重燃对水浒选题的兴趣。然而,当时华斯比说的,根本就是另一本书……
书展结束之后,我连跑带颠地跟老板汇报了水浒选题,听得老板兴致勃勃,并提出了两点意见:第一,主要人物要遵照历史,让整体故事保持历史厚重感;第二,梁山聚义发生的时代,不单单是一个民乱迭起的黑暗乱世,也是一个《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繁华盛世,一定要写出真实的大宋景象。加上这两点,这部作品足以彻底革新《水浒传》。
之后的日子,我便整天扒拉着手指头,计算老板和时晨都有空的时间,一起聊后继的选题。这才澄清误会,将水浒选题确定了下来,并决定优先创作。饭桌上,时晨老师挥着没有钵大也有碗大的拳头,一副格斗多年的架势,给我们讲他要如何重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画面,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因为,当时他每挥一拳,都把我吓得要躲。饭后,老板在路上跟我说,听时晨一边比画一边讲创意,真是又吓人,又热血。
再后来到了创作阶段,各种涉及剧透的脑洞大开的创意从时晨笔下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很多创意有趣得我都希望他能够另起一本,舍不得把所有的创意都塞到一本书里。
但他还是塞了。
《水浒猎人》读后感(五):别样的水浒
《水浒猎人》单从名字上看,感觉就很有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情节啊 ,应该跟水浒的一百单八将有关系,但是谁又是猎人,谁又是被猎捕的对象,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这本文化悬疑格斗小说,封面印入眼帘的是和曾经的水浒相似的画面,一个头带斗笠的健硕男儿,抗着一个一根哨棒似的武器,而手里却又拿着一个类似两节棍的装备,这是水浒的路子,但是武器似乎别样化,后面一杆大旗,迎风飘扬,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这就是水浒的口号啊,这本书是由著名悬疑推理作家,紫焰品牌作家,文化悬疑格斗小说开创者时晨创作,并由紫焰传媒和人民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本书的作者是时晨,他是一名著名悬疑推理作家,同时也是紫焰品牌作家,并且是文化悬疑格斗小说开创者。作者的创作水平超凡脱俗,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功底深厚,文字清晰,思路敏捷,特别是精于错综复杂的悬念设计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推理,让人读后耳目一新,品作者的小说犹如烈酒,香醇辣口,又后劲十足,回味悠远。作者从小嗜读《水浒传》,多年的精度,使作者对于水浒特别了解,加上多年研习专业格斗,使得作者有了新的想法,把格斗融入到小说中,用自己的以亲身感悟,并辅以精妙的悬念诡计,创作文化悬疑格斗小说《水浒猎人》。这部小说开创了先河。把众人的思路领到了另一个思维空间。
本文的内容,真是和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分不开的,书中讲述梁山好汉的另一种可能,全面呈现北宋末年盛世乱象下的水浒世界!开篇就是赏金猎人,这个猎人就是水浒中那个梁山的强劲对手,栾廷玉。这个栾廷玉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祝家庄的教师爷,武功高强,栾廷玉一改在水浒中的坏蛋角色,在本书中他没有被梁山剿灭,而是身受重伤,毁了容,但是却存活了下来,并且成为梁山的克星,而本书中,梁山好汉也不在是那些光明磊落的英雄,而是一群参差不齐,各怀心思的一群散兵游勇。这种创作手法真的让我们眼前一亮,对于水浒在书中和影视中的形象是一种完全的颠覆。
在水浒的世界,是北宋被金、辽、西夏、大理、高丽掣肘,梁山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乃至三教九流并立争雄的乱世,更是一个一百单八条好汉相互倚重、帮派林立、争权夺利的俗世。梁山忠义堂内灯火通明,众好汉齐聚一堂。一首表达招安之意的词曲唱罢,顿时让众人剑拔弩张。梁山好汉的出路问题,突然成为梁山上下最大的悬念和最险的机密。这个招安问题,一直就是水浒的最大症结,也是我们这些读者最为揪心的时刻,看到因为招安而最后的悲剧,大家都在幻想,如果不招安那么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这也是大家都非常期待的。
水浒的时代,是一个盛世的汴京,宋徽宗正密谋与金太祖联合灭辽,面对国内以梁山泊为首的四寇五匪,这些内患最是让人头痛,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赏金猎人计划,坐收渔利。间谍、盗寇、杀手充斥着北宋帝国的角角落落,同样神出鬼没于梁山泊。这样的心计正是利用了人类的弱点所在,本书应该是一个系列丛书,单独的一本,也只是管中窥豹,很难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
《水浒猎人》是一本很特别的书,颠覆了我们印象中的水浒,让我们对于水浒有了另一种感悟,到底那个才是更符合历史和人们的心理,我不能判断,但是这种创作手法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路。非常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