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死灵之书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3-12 00:49: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死灵之书读后感100字

  《死灵之书》是一本由[美]H.P.洛夫克拉夫特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页数:10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灵之书》读后感(一):怪奇小说的经典

  《死灵之书》作为怪奇小说的一部经典,也是克苏鲁神话的开创,与当时不可知论及机械主义的流行密不可分,可以说,正是处在变革时期,旧的神话中的难以解释与新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变成了新世界神话。我们人类作为宇宙中渺小的份子,对于浩瀚宇宙是无足轻重的;当外神(高级文明)进入到我们的世界,谁又能确定的说出他们来。

  《死灵之书》读后感(二):翻译还得再努力!

  在《埃里奇·赞之曲》里竟然出现这句“有些像是萨特的面孔”。因为是电子书看的,也没对照英语原文,猜测这里说的应该是“萨提尔的面孔。”“萨特”则绝对不可能,作者写小说的时候,萨特才十几岁,还是个高中生,是无名小卒,连法国人都不知道他,何况洛夫克拉夫特!

  但这本书收集的故事非常完整,很值得看看。国内其他出版社出的几本都看过了。

  《死灵之书》读后感(三):真正的恐怖

  这个世界没有神圣性,在宇宙间人类其实微不足道——只是一个小小的族群,把自己的偶像崇拜投射到宏大的宇宙身上。人类就像互斗的虫或者杂乱的灌木一样,没了解到自己的渺小,短视与无足轻重。宇宙本身对人类的存在漠不关心。洛夫克拉夫特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宇宙:冷酷无情,没有目的,在其中渺小的人类无所适从。

  没有一个内容确定而含有意义的超验世界来提供庇护,他也不相信能创造这样一个世界。

  事实上,就这一点来说,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恰恰揭示了——不需要什么恐怖事件,不需要什么氛围渲染,人类的这种生存境况本身就已经是无边的恐怖。

  这样一种宇宙观来自何方?笃信这样一种宇宙观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我们是否应该接受这样一幅宇宙景观?

  《死灵之书》读后感(四):死灵之书

  旧日支配者、邪神、自焚、活死人、复活者、杂交人鱼、外星生物、灵魂互换、食尸鬼……近80篇作品包含了洛夫克拉夫特所有的奇思妙想!其中令人叹服的是洛夫克拉夫特开创的“克苏鲁神话”体系,几十篇小说一脉相承,营造出了一个宏大、神秘、诡谲的架空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精神脆弱的人都在做怪梦,梦里高达数英里的巨物拖着沉重的步伐在四处游荡;美国考古学会议上出现的一尊奇怪雕像,引起了一位考古学家经历恶魔崇拜的恐怖回忆;勒格拉斯探长在沼泽森林中抓获了一群进行渎神祭祀的巫毒教教徒……这些毫无关联的事件,被一只巨兽般的手牵引着,难以言明的恐怖与怪异伸向黑夜的海边,海底那古老神秘的强大力量蠢蠢欲动,妄想再度觉醒,支配一切。“在拉莱耶的宅邸中,死去的克苏鲁等待入梦”,远古的旧日支配者克苏鲁发出沉睡的怒吼,那模糊不清的碎片进入了每个人的梦境,呼唤着它的追随者……

  《死灵之书》读后感(五):终于把这部全集读完了

  终于读完了恐怖宗师H•P•洛夫克拉夫特这900多页的小说全集加论文《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这篇论文完全可以当做恐怖小说史来读,而且其中作者表达的“宇宙恐怖”概念一下就拔高了恐怖文学的境界。 小说的伟大和影响程度不言而喻,后世的恐怖小说和电影就不用说了,对于我来说离我最近的影响就是奥特曼里有许多克苏鲁风格的怪兽,比如迪迦里的加坦杰厄。小说中《大衮》《克苏鲁的呼唤》《敦威治恐怖事件》《暗夜低语者》《疯狂山脉》《印斯茅斯的阴霾》这一系列作品构成了伟大的克苏鲁恐怖宇宙,从远古到未来,从人类到远古者,加上伦道夫•卡特为主角的四部作品完善了梦境宇宙。这其中《梦寻秘境卡达斯》是我看过的最伟大、精彩的奇幻作品之一了!对猫儿大军、食尸鬼与夜魇大军、日落之城等的描写以及结尾极为壮丽震撼,而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却仅仅是洛夫克拉夫特的习作!它很适合拍成动画剧或者像指环王系列的魔幻史诗电影,讲述在整个幻梦境中的历险绝对看不腻。 有趣的是,大师的其它类型作品可读性也都很强,比如《老臭虫》《甜美的艾门嘉德》等,某种程度上我甚至觉得比他充斥着意识流的恐怖小说读着更流畅。而且书最后附的大师童年时期的作品也很令我惊讶,这是真正的文学天赋,七八岁就能用寥寥一两百字讲清一个有趣的故事实在令人艳羡呐。

  《死灵之书》读后感(六):关于已故的亚瑟•杰明及其家族的事实--解析

  发觉好像有蛮多人对这篇有点疑惑,尤其是杰明家族到底和白猿是怎么扯上关系等等,但是没有比较清楚的解析,所以我在这里提供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要注意亚瑟杰明的曾曾祖父,也就是韦徳杰明和他所谓的“葡萄牙商人的女儿”的事迹,与白神和白猿公主的传说相吻合:包括在非洲诞下一子,离开非洲之后又回去,还有后来公主在非洲死亡而白神又离开。 并且部落的传说中,描述白神的时候说的是“来自西方的白神”,因此我的观点是白神其实就是落后部族视角里被神话了的韦德,而从韦德不允许除了一位来自乌干达的黑人女性外的任何人与他妻子有接触,且他妻子性情暴躁,特立独行,在韦德口中还不喜欢英国生活等种种迹象看来,这位神秘的女子就是被做成标本的“白猿女神”,这也就是为什么标本的脖子挂着代表杰明家族的东西。 文中描述,他们家族从韦德这一代开始不正常,值得注意的是,别人认为韦德不正常的是脑子,可是从他儿子开始,在身体构造,长相还有运动能力上都有别于常人的地方。 这进一步证实了我的观点,韦德在非洲的探险中发现了某个神秘的遗迹和生活在这里的神秘生物----白猿,他带着更先进的文明统治了这里,还与其中一只雌性白猿相爱并结合。 也就是说从他儿子这代开始,都是带着人类与白猿的混血产物,而对这个事实的发现就是让他们陷入绝望与癫狂的原因。

  本文也发在了知乎的相关问题上。

  《死灵之书》读后感(七):恐惧的本质,来自于“不可名状”

  丨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我 2018-8-26

  对心理的描写加上结尾处反转的剧情,这真是一部令人喜出望外的作品啊。

  第一篇《洞中兽》对心理的描写,能与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媲美。

  @书单来了 2018-8-24 阅读原文

  你听说过克苏鲁神话吗?如果没有,那你可能就out了!

  克苏鲁是这两年爆红的一种文化类型,很多游戏或者电影都有克苏鲁的元素,比如《怪奇物语》《异形》《湮灭》《血源诅咒》……

  而这本书,就是克苏鲁的创造者,和爱·伦坡齐名的恐怖大师,H.P.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全集。

  旧日支配者、邪神、杂交人鱼、食尸鬼……翻开这本书,一个扭曲的异次元世界也将在你面前徐徐打开!

  但克苏鲁远远不止是恐怖故事这么简单!它自创了一个神话与哲学交织的世界!

  在作者眼中,人类有限的心智无法理解宇宙的奥秘、生命的本质。

  所以,恐惧的本质,来自于“不可名状”。

  在这本《死灵之书》中,书单狗就感受到了这种庞然的未知,更刷新了对恐惧的认知!

  《死灵之书》读后感(八):《死灵之书》读后感

  

断断续续两个月,终于看完了。

一部记录洛夫克拉夫特一生作品的汇编集,能看到一个人文锋逐步犀利,克苏鲁系恐怖逐渐成型的过程。虽然翻译过来略带晦涩(或许原文如此),但对于宇宙中难以名状的恐惧描写无出其右。

个人认为,其中最具代表性作品《敦威治恐怖事件》《印斯茅斯的阴霾》《克苏鲁的呼唤》《穿越银匙之门》《自外而来》《梦寻秘境卡达斯》《疯狂山脉》是其中的杰作,也是构建克苏鲁神话的基石。

但我最喜欢的作品,当属开篇第三个故事《坟墓》。该篇奠定洛老笔下主人公心态逐渐扭曲,略显哥特式环境渲染的写作方式,这些都可在《印斯茅斯》中找到对应。

在科技高速发展,相对论被提出的二十世纪,洛夫克拉夫特重新定义了恐怖,这份建造在克系恐惧之上的文学在下个世纪登上舞台,《异形》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克苏鲁让我们明白 ,人类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广袤天地间最为普通、弱小的一个。

死灵之书8.4[美] H.P.洛夫克拉夫特 [英] 莱斯·爱德华兹 绘 / 2018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死灵之书》读后感(九):他是这宇宙洪荒的史官

  读完全集,我想说H.P.Lovecraft 无愧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恐怖文学家”的称号,他对于后世的影响现在仍然能在当代无数恐怖、奇幻、科幻的艺术作品中找到踪迹。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一下我的感受。

  1.“人类理性的怀疑论者”

  洛氏作品中对于人类求知的辩证态度,对于人类理性的局限与自负造成的灾难后果的描绘,对于梦境(非理性)的迷恋,无不体现出他是人类理性的怀疑论者,对于因科学迅猛发展而日益自大的人类文明态度悲观;

  2.“宇宙恐怖”

  洛氏对于怪奇文学的定义中强调:它必须超越人类的理性认知,现有的对宇宙自然的探索,而其不朽的魅力来源于“未知”。可以说克苏鲁神话就是对这一理论的践行。同时洛氏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冷漠的宇宙观,高等文明对于低等文明的打击甚至毁灭是没有善恶。这一世界观是对人类本位的彻底否定。同时也暗和了他的文学主张,作者必须绝对的客观、中立地陈述事实,而不是带着主观的态度去评判笔下的情节,可以说这种文学主张非常具有现代主义的特征。

  3.“时空观”

  在伦道夫卡特的系列中,洛氏展开了对于时空的独特想象,而他对于高空间的现象是异常前卫惊人的,在《穿越银钥之门》中达到了高峰。洛氏认为时间无始无终,所有三维生物感知到的时间“变化”都是因为其只能以某个固定视角观察时间。而现实世界其实只是“本源”以某个角度投射出阴影,因此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本源,无数可能得存在形态都是本源。这种时空观的描写是惊人的,即使今日独来也非常前卫。

  其实,如果要形容爱手艺给我的感觉,我觉得他就像是《超越时间之影》中的伊斯之伟大种族,他带着跳脱了人类文明的眼光,审视并记录着宇宙无始无终的时间无数个切面的投影,他是这宇宙洪荒的观察与见证者,He is Providence !

  《死灵之书》读后感(十):谢谢你带给我们世人的震撼,洛夫克拉夫特先生。

  之前在书店看到这本长达一百多万字的千页书籍《死灵之书》,真的直接让人san值狂掉。当时已经读完了三本《克苏鲁神话》系列,看到前者的目录中有很多与后者重合的故事,但按捺不住想要把没读过的读完,于是,果断用电子书看。

  今天终于阅毕。这本书几乎收录全了洛夫克拉夫特的早中后期作品,甚至早到有他十岁前写的幼稚短故事。不仅如此,也还收录了他的点评各类恐怖小说的论文(图四摘自他的论文)。翻译精彩独到。

  我的恐怖小说的启蒙,其实是小学读爱伦坡的恐怖小说集,以及日本的怪谈新耳袋系列和午夜凶铃系列。如今看完《死灵之书》,洛夫克拉夫特的文笔功力也许比不过爱伦坡,时代贴合度不如日系恐怖小说,但他瑰丽的想象力确实在同类作家里数一数二。

  图一二三摘自于《穿越银匙之门》,是我觉得他想象力最波澜壮阔的一次探寻,纵使放到今天来看,这样的观点都非常精彩,更不要说,写下这些文字是在遥远的1930年!!!!

  恐怖故事或者电影,本身是比较小众的。所以《死灵之书》适合已经比较了解克苏鲁体系的读者。不然读起来会略闷,大部分时间都会停留在他奇崛的氛围营造和克制的事件描述中,这种风格会让一些人无法感受到所谓的恐怖,但细想之后,便会对他刻画的错乱和疯狂感到一种无力,这种无法反抗甚至无法直视的战栗感,恰是他关于克苏鲁体系的作品的风格。他摒弃一切说教,只确定故事的维度里,没有所谓的爱与柔情,没有人类的道德,有的是遥远而又无处不在的,有形或者无形的“物”,在干扰着主角的一切行动。

  书里印象比较深的其他作品还有《敦威治恐怖事件》《异星之彩》(同名电影明年上)《暗夜低语者》。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书里竟收录了一篇洛夫克拉夫特写的爱情讽刺短小说,行文跟他的克苏鲁体系小说完全不一样!!!真的,这种感觉就像琼瑶写了一篇硬科幻一样奇妙~哈哈哈哈哈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死灵之书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