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是一本由[日]手冢治虫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函套·内文平装·全11册图书,本书定价:888.00元,页数:36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鸟》读后感(一):国内版就不期待了 肯定会阉割
见过台湾复刻日本的全集 … 自带三个书架 … 叹为观止 … 国内的出版审查制度 … 令人毫无期待的欲望 … 后浪的装裱印刷 … 嘿嘿嘿 … 让人感觉本本都是在蹭热度 … 定价又向房价看齐 … 真的有买了一堆残本的感觉 … 这个级别的物件 … 真喜欢的话还是收原版吧 … 买的是对文化的态度 … 而不是营销赚钱的伎俩 … 想起一个尼洪人说日本中国的出版业 … 鬼子是不是什么人都能出书 … 中国是不是人都能出书 … 汗颜不已啊
《火鸟》读后感(二):瑜不掩瑕的遗憾
本来想收套东贩完全版,后来得知后浪要出火鸟,就打算先观望下,毕竟大陆引进实在难得。一边等待一边担心,一是怕翻译校对不到位,二是怕印刷装帧不够好,三是作品被删改。毕竟国内出版的各种书问题也算是有目共睹,修正可谓常态,而翻校也时有错误。
到了今年,终于得到了后浪火鸟确实出版的消息,于是打算入一套。然后知道,这是套号称完整的却非常不完整的书籍。它补了一些内容,删掉的却是两个完整的篇章大和篇与望乡篇。前者里被埋葬的生者唱着死之歌,后者离家之人终是回到故土。然而因为某些原因,这两篇被彻底删掉了。说是后续可能出版,然而究竟何时才会成真。但还是收了一套,毕竟想来这两篇能再追加的的几率微乎其微,这可能会是大陆出版的唯一一套火鸟,即使它不是完整的,而它也只能继续不完整的完整。
只是,与删除篇章相比,无论是印刷装订,还是翻校错漏,或许都是小毛病。它没有被修正涂改,只是被强行删除,终究只是件遗憾。
《火鸟》读后感(三):空间智能发达的通才
手冢治虫无比勤奋和高产,一生完成了15万页画稿。他在60年的生命旅程中实现了大多数人120年都难以企及的成就。
“科班出身、拥有执照的准医师”,——社会化的产物,开发了数理逻辑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从小对大自然有特殊兴趣的他自然博物智能开发得特棒。
“深藏不露的钢琴家”,——音乐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手巧)
“鲜为人知的落语表演艺术家(日本传统传统曲艺形式,类似于单口相声)”,“——语言智能出众。
出色的话剧演员、——身体动觉智能
编导和舞美师”......这些都是手冢治虫“漫画家”之外的头衔。他如果不画漫画应该也会成为其他领域的大师。 他曾经多次向年轻的漫画家建议“不要只盯着漫画看,要想画出优秀的作品,必须开阔眼界,广泛阅读、观影、看戏、听音乐,认真体会、丰富阅历,拥抱更大的世界”。这是手冢治虫的肺腑之言,更是他漫画人生的真实写照。——通识人才
《火鸟》读后感(四):送给老婆的情人节礼物,老婆的挚爱
情人节那天买了礼物送老婆,手冢治虫的《火鸟》全集。原定情人节当天可以拿到,结果卖家失信,今天中午才到手,耽搁了两日。 书很重,箱子个头也大,没来得及打个漂亮的蝴蝶结就急急忙忙的和女儿一起把书藏了起来。 吃完午饭,告诉老婆有个礼物在客厅,体积不小,自己慢慢找吧。 结果这货找了半小时愣没找到,看看有点烦躁了,想告诉她在哪,却又不肯听,坚决要自己找。 最终,就快要放弃的时候,这丫头忽然就顿悟了,抱着椅子就朝冰箱去了。女儿正在做英语作业,看到妈妈的举动,稍稍凑过来对我低语:妈妈好厉害,这回找对了… 我说:厉害个球,都翻遍了… 老婆费劲的揭开冰箱上泡沫箱的盖子,纸盒包装便露了出来,人忽然就跟着呆住了! 转过这一刹那,她又将盒子推了回去,跳下椅子跑回来给了我一个拥抱,眼泪已经下来,我的衬衣也跟着就湿了。 等她再回到冰箱,发现太重搬不动,又请我的救兵,我却坚辞不动,她只好使上吃奶的力气将盒子抱下来。 打开纸箱,《火鸟》出世,她又哭了! 我很开心娶了个外表美丽,灵魂更有趣的老婆,她掌握许多我缺失的知识和思想,带给我许多升华的机会。 漫画,其实我只看过龙珠,但在漫画达人身边久了,我也知道,有一部传世经典是漫画中无出其右的神作,作者是漫画之神手冢治虫。 老婆对手冢的膜拜一如我对黑泽明的崇敬,可能对别人来说一套漫画算不得什么,但我知道,对我这个老婆来说,《火鸟》够她欢乐的哭一场,如果她会将什么书珍藏一辈子,那只能是《火鸟》。 有幸你懂我,有幸我懂妳… 情人节快乐!
《火鸟》读后感(五):拿什么去爱你,浪不起来的火鸟,浪不起来的神话!
首先声明,手冢老师是我最喜欢的漫画作家,没有之一,打出两星的评价完全是对着后浪的印刷,包装,纸质的,一部作品的好坏作者首先,印刷装潢其次了,后浪的选材很好,手冢老师是被誉为漫画之父的作者,火鸟也是经过了34年的历练,绝对是旷世的作品。后浪在最开始发布要制作火鸟的时候,我很兴奋,贴吧,群里的朋友也都很高兴,鉴于后浪高品质的美漫,我们都希望能有一部让我们能珍藏一辈子的精装版,结果到了今天,经过了几乎了两年的跳票,我们看到了什么,一部经过阉割,纸如手纸,印刷漆黑一片的火鸟,我理解出版社的不易,也非常想支持国货,可后浪的这种做法让我这个手冢迷伤心,为了看到手冢的书我买了东贩的典藏,文库,也买了时报的火鸟,每一次看都觉得是一部新的作品,每次的思考都是不同,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我崇洋媚外,就说台版的书好,但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少了两个大章节(望乡,大和,后浪解释说以后有机会会出全,但是作为整个事件的关注者我们都知道这是没有可能的事),根本就没有拿出诚意的制作(半身盒子怎么样我就不多说了,而且没有留出缺少两本的空间,有说法买东贩补齐,我就呵呵了),纸质不光是薄,透,而且硬度不够,因为没有硬皮包装,整个书就好像淋过水一样的无规律弯曲,精装完全收藏版的价格,真的没法接受,唯一好的就是翻译,因为是从贴吧里找的手冢迷翻译的,思想语气都到位。后浪,我很想说一句,书友体谅你的苦,你的不易,但是请拿出诚意真的好好做书,如果是这样,再贵我也会咬牙支持,现在,我只想说不,或许整套书降到一定程度我会去考虑!也给想买没买的朋友们说明一下,这套书并不适合珍藏!
《火鸟》读后感(六):快看!好大的脑洞鸭~
本身比较热衷于看欧漫美漫,因为彩色大开本,看起来爽快。
日漫比较少接触,但是火鸟一出,勾起了我的兴趣。
因为听闻大家都搓手手的期待,这部神作。
像我这样的好奇宝宝,控几不住记几。马上入手来看。
前面看到大家有在讨论台版和国产的区别,我手上没有台版,不好对比。
但是后浪能引进这么优秀的漫画,真的非常厉害。
个人觉得这个风险还是挺大的,因为国内看漫画的人数还是比较少,
(我猜的哈我身边好像只有我还在看嘤嘤嘤,
如果有爱看漫画的小伙伴请私信我,做个朋友吧嘤嘤嘤)
引进的成本收不回怎么办...(啊我这么想真是太市侩了)
好了,进入正题。太深奥的话,我估计也说不出来,就简单分享我的阅读体验。
看了以后的反应就是woc? woc? woc?
这个脑洞也能有?这种操作也可行?
整套火鸟的脑洞极大,在阅读的时候不由得被带进去。
思考,人生,生命,宇宙。以漫画形式展现了一些大道理(已经词穷了)
故事是独立的,偶有交织。每一个故事的剧情设计的都很妙,毫无尿点。
神作不愧是神作,成功的把我拉入了日漫坑。
简单的短评:
火鸟一直以上帝视角旁观人类。
人类花样作死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请让我们跟随着火鸟走脑洞极大的漫画世界…
《火鸟》读后感(七):后浪漫的《火鸟》简直把读者当傻逼
后浪版《火鸟》阅读体验是一段自我安慰与耐力锻炼的过程。
被审查阉割的《大和篇》《望乡篇》还可以看东贩;想到你们编辑举报淘宝书商,告诉自己反正和出版读物没什么关系。印刷问题一再出现,每一次都觉得“还能再垃圾一点吗,忍一忍赶紧看完算了。”然后每次出现的印刷装帧问题较上次都更加严重,直到无法让人继续阅读,实在没有让人失望。
从第一册《黎明篇》到第九册《太阳篇 上》 我印象里出现过的印刷问题有
文字跑出对话框 、黑底黑字(暂时懒得翻在哪里)
翻译与原文重叠在一个框内
掉页、连续数页装反
后浪花了这么大力气宣传的书,别说是什么“收藏”了,正常阅读可能都有些问题。
不太懂校者有什么脸在书评吹装帧与印刷。
《火鸟》读后感(八):书是用来看的,求求个别书贩子,放过后浪吧
关于各版本的对比说明,几何大佬的书评里写的很详细了,有真心想入的可以对比选择合适的版本。
关于各版本的对比说明,几何大佬的书评里写的很详细了,有真心想入的可以对比选择合适的版本。
关于各版本的对比说明,几何大佬的书评里写的很详细了,有真心想入的可以对比选择合适的版本。
16年后浪放出要引进火鸟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高兴,第二反应是担心。为什么担心呢,因为我有幸加入过几个所谓的“纸片圈”的群,对里面个别人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后浪这一行为直接影响了几小撮人的利益。
第一小撮就是书贩子了,除了一些死忠粉,大部分人买一个版本就够了,那买了后浪的自然就不会买台版的了,古语云断人财路犹如杀人全家,这是后浪得罪的第一小撮人。
第二小撮就是原本买了台版装逼,然后放着等着升值的人(这类人是不看书的)。后浪版一出逼装不下去了,古语又云,断人装逼,甚于杀人全家,这是后浪得罪的第二小撮人。
至于第三小撮人就是单纯的(和谐)了,被书商洗脑,一向贬低大陆出版物,抬高港台出版物。
然后这几撮人怀着不同的心事,做了同一件事情,那就是黑后浪的版本。从消息一放出来就有一些人跟着唱丧经,到了出版了以后这些人蹦跶的更厉害了。
总之只要你想黑,理由总是找的出来的,你做了一个方便取放的书盒是错,你用了日方指定用纸是错,你请书法大师写的书名是错,你做成平装是错,你开本加大是错,你内容减了是错,你内容加了还是错,至于你底稿跟台版不一样更是错上加错。总之台版有的你没有你就是垃圾,台版没有的你有的都是不必要的,你把重心放在这些“不必要的小事情”上更是垃圾(这逻辑是不是谜之熟悉)。
总之呢在这提醒广大漫友,擦亮眼睛,理性选择,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带了节奏。也再次恳求某些人,国内出书不易,都家大业大的,就不要为难后浪了好吗?
《火鸟》读后感(九):致手冢治
(下文是我一贯的读书笔记行文风格,大家可能要阅读之后并查阅相关资料才能看懂我在说什么…)
日本漫画界最高杰作当属手冢治(虫)的《火之鸟》,为什么?因为它是终极命题。
未来篇:Fritik Brown那篇著名微小说的另一种回响。假说:人类曾经毁灭过一次,我们不过是浴火重生的新一代。
复活篇:沙耶之歌。Hugo de Garis人工智能的另一种回响。
望乡篇:快播才不是这一章的正确打开方式。
宇宙篇:谁也没有说谎的悬疑故事,伪装即已是谎言。
生命篇:脑髓地狱。
太阳篇:狼人传说,影之人开胃菜三吱儿。宗教常常被赋予权力,比如拜上帝会,宗教总是慈眉善目。八百万神灵的日之本,天皇奉太阳为神,万世一系,至今已125代,而今已近三千年。
完结撒花,怅然若失。
我对二十世纪挺感兴趣的,再往前追溯就真的无心考古了,因为我不喜欢古装。我很喜欢科幻,因为我们已知过去,未知未来。
大师的画功真是殿堂级,《火鸟》,拔屌无情的一道神谕,光与影的混合物。确实神来之笔,情节毫无半点拖沓,你甚至觉得太快进了。这是一部超越时空的绝对神作,每一篇章既独立又联合,作者保持一贯的高水准,并不过誉。
现在,后浪漫的简体中文版来了!
大师其他作品。
《三个阿道夫》:重信房子。中国人看来是日本右翼,日本人看来是爱国者。德国人屠杀犹太人,以色列人屠杀巴勒斯坦人;日本人屠杀中国人,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希特勒是犹太人!?
《MW》:非常适合拍成电影!比亚·兹莱。马丁·尼默勒《最先他们逮捕共产党员》的另一种回响,正不压邪。‘漫画之神’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简直不是人!
《奇子》: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再次确定了手冢治虫的亲共倾向,朝鲜战争谁赢了?不是美国也不是中国,是发了战争财的日本。
以上。
《火鸟》读后感(十):手塚治虫《火鸟》创作年表
1928年(0岁)
11月3日手塚治虫出生。
1954年(25岁)
5月—6月某日,观赏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火鸟》产生灵感。
7月,《黎明篇》(漫画少年版)连载于月刊《漫画少年》。
1955年(26岁)
5月,《黎明篇》(漫画少年版)休载,未完。
1956年(27岁)
5月—10月,《埃及篇》连载于月刊《少女CLUB》。
11月—翌年7月,《希腊篇》连载于月刊《少女CLUB》。
1957年(28岁)
8月—12月,《罗马篇》连载于月刊《少女CLUB》。
1967年(38岁)
1月—11月,《黎明篇》(COM版)连载于月刊《COM》。
12月—翌年9月,《未来篇》连载于月刊《COM》。
1968年(39岁)
8月,首次发行单行本(虫PRO商事出版《黎明篇》)。
9月—翌年2月,《大和篇》连载于月刊《COM》。
1969年(40岁)
3月—7月,《宇宙篇》连载于月刊《COM》。
8月—翌年9月,《凤凰篇》连载于月刊《COM》。
1970年(41岁)
10月—翌年9月,《复活篇》连载于月刊《COM》。
1971年(42岁)
10月,《羽衣篇》(COM版)刊载于月刊《COM》。
11月,《休憩篇》(6页版)刊载于月刊《COM》。
12月,《望乡篇》(COM版)连载于月刊《COM》(当月停刊)。
1972年(43岁)
1月,《望乡篇》(COM版)休载于月刊《COM漫画》,未完。
1973年(44岁)
8月,《乱世篇》(COM版)休载于月刊《COM復刊号》,未完。
1976年(47岁)
8月,朝日系的首部单行本《月刊MANGA少年別冊-黎明篇》出版。
9月—1978年3月,《望乡篇》,连载于月刊《MANGA少年》。
1977年(48岁)
8月,《黎明篇》(漫画少年重构版),刊载于MANGA少年(1~4回目)和週刊少年Magazine (6~8回目)。
1978年(49岁)
4月—1980年7月,《乱世篇》,连载于月刊《MANGA少年》。
6月,《羽衣篇》(MANGA少年版)刊载于月刊《MANGA少年》
11月,《休憩篇》(3页版)刊载于月刊《MANGA少年》
1980年(51岁)
2月,担任漫画《火鸟2772》原作。
8月—12月,《生命篇》,连载于月刊《MANGA少年》。
1981年(52岁)
1月—4月,《异型篇》,连载于月刊《MANGA少年》。
1986年(57岁)
1月—1988年2月,《太阳篇》,连载于月刊《野生時代》。
4月,角川系的首部单行本《凤凰篇》爱藏版出版发行。
1987年(58岁)
12月25日,单行本《太阳篇[下]》爱藏版由角川书店发售(连载仍在继续中)。
1988年(59岁)
2月,《太阳篇》最终话刊载于月刊《野生時代》。
1989年(60岁)
1月,在病榻上创作音乐剧《火鸟》的剧本。
2月8日,《火鸟》音乐剧公演。
2月9日,手塚治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