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蓝心觉
有一个人,独自跋涉在茫茫旷野中,走着走着,遇到南北两条大河。
南边是熊熊烈火,北边是汹涌大水。
在二河中间有一条四五寸的白道,这条道从东岸至西岸,只有百步长。
水河,波浪湿道;火河,烈焰烧道。水火相交,吞噬不断,不停不熄。
这个人看向后面,有群贼恶人纷纷向他跑来,看向左右两边又有猛兽毒虫慢慢向他逼近。
他害怕极了,向西直走,又遇大河,心想:
河虽分南北,但不见边际,中间只有一条白道,极是狭小,两岸相隔虽近,可是怎么抵达呢?今日必死无疑。
想要往回走,群贼恶人渐渐包抄;想要往南北逃避,猛兽毒虫又密集包围;想要向西往前走白道,又害怕堕入水火二河。
惶恐交加,无可言表,心想:我今回会死,停下也死,唯一不用死的,只有走白道,向前而去。
这么想的时候,忽然听到东岸传来一种发遣声:“赶紧走上白道,不会有死难的,如果停下来就会死。”
西岸也传来招唤声:“你一心正念直来,我能保护你,不用害怕堕入水火之难。”
他听到此遣彼唤声,马上端正身心,决定走白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走上这条白道后,才走了十分之一二,后面的群贼恶人发出声音:“你回来!前方险恶,不可以过去,会死人的,我们并无恶心相向。”
他虽然听到呼唤声,但也不回头,一心直进,念道而行,很快就抵达了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穷。
这就是善导大师的水火二河白道喻,今天根据这个譬喻跟大家谈谈关于“起信”的话题。
厌离娑婆与欣求极乐
东岸比喻娑婆世界,西岸比喻极乐宝国。
群贼恶兽假装亲善,比喻众生的四大、五蕴、六根、六识、六尘;
空旷无人的荒野,比喻众生在生死稠林常遇恶友,不值真善知识;
听到东岸人声劝遣,走白道向西直行,比喻释迦本师已灭度;
后人不见,但有教法可遵循,也就比喻为声音教导;
西岸上有人唤,比喻阿弥陀佛的慈悲大愿时刻在法界中发生着作用;
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比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
这个人形只影单,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最初独自来到人世间,最后也独自离开人世间。
我们生下来之后,虽然有亲人玩伴陪伴着成长,也有老师同学伴随,互相学习。
看似平安无忧可以平步青云,但是心力不足、福慧不够,不能感招真正大善知识来教导。
心不开明,眼无慧目,力不从心,所遇善恶掺杂,所涉正邪难辨,我们的内心深处时常会有孤独感。
我们渐渐长大,四大、五蕴、六根、六识开始起作用,群贼恶兽就出现了。
我们接触五彩斑斓的世界,有了自己所谓的思想。
追求快乐,摒弃痛苦,迷心逐境。得到了快乐,但稍纵即逝,难得真实快乐。
慢慢地,走路不能带风,一口气上七楼腰酸腿疼,吃饭不香,汽水没有味道,开始意识到无常与生灭,感受到死亡的逼迫。
这时候,想求解脱,就往西走。
可是,我们的根识还在起着作用,未必会认为西方是好去处,甚至于还认为不必往西。
就像没有信仰的人一样,不知道佛法,不寻求解脱。
跟没有信仰的人谈信仰,他们肯定会觉得信仰是不好的,还会劝你不要去相信佛法,不信还好,信了更糟。
如果你的信根扎得不牢,很容易被他们拉回到看似安稳实是沉沦的生活环境中。
真切发起求解脱之心的人,则专注自己的目标,慢慢地走向了西方。
刚刚上路,在生死旷野中,四大、五蕴、六根、六识、六尘还在拉扯,内心还在摇摆,明知是险路,想出离险路又遇水火二河,恐惧,无助,绝望。
佛菩萨看到了备受煎熬的求生人,马上现前。
我们是阿弥陀佛失散多劫的孩子,迷失本真,流落幻境——好不容易孩子知道回家了,马上开出一条白道,为孩子铺路,接孩子回家。
我们在浊世浪迹多年,习惯了污恶,不知道那是自己的家,对所在的地方生起了厌倦,对将去的前方生起了欣求,但要自己前往又充满了担忧。
本土的释迦牟尼佛看到了,就来鼓励、劝勉、发遣:“勇敢地去吧,不会死的,如果停下来就会死。”
彼土的阿弥陀佛也招呼:“一心一意回来吧,我保护你,不会有危险的。”
我们有了本土的发遣和彼土的招唤,求解脱的心有了力量,随顺听话就上道了。
贪瞋心与清净愿
水火二河,比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
中间的那条白道,比喻众生在贪瞋烦恼中生起的清净愿往生心。
因为贪瞋强盛,所以比喻为水火;善心微弱,就比喻为白道。
水波常漫湿道,比喻爱染贪婪之心常起,能染污善心。
火焰常炎烧道,比喻瞋恚嫌憎之心不断,能烧功德之法财。
人走上了白道,一直向西而行进,比喻修行德业,直求道向西方。
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心是无穷大的,白道本来应该是宽广无边的,但是因为我们的意识心有分别执着,我们目之所及皆依心所现,眼之所见也唯心所现,所以就变样了。
我们遇到快乐的事情,就生起贪婪的心,希望再好一点,这样的念头越发增多,水河不断加宽,稍微一起心动念,水就漫上来了。
如果遇到不合自己意的事情,就生起瞋恨恼怒之心,越是不能满意,火气就越大。
如果毁灭地球后,自己还可以活着,就去毁灭地球了,这就火烧功德林了。
虽然我们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但在水深火热的贪瞋烦恼中能生起一念清净的愿往生心,不顾贪瞋,一心一意专念名号,一步一步踏稳走白道,就必然能够安全抵达西方极乐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想做一件事情,总会有人出来告诉我们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
其实,很多建议或者意见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意愿。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怎么去得到。
既不不伤天也不害理,满足自己愿望的同时顺便满足别人的愿望。
“想要的是什么”是自己的事情,需要有清净愿作支撑。
“怎么去得到”是方法的问题,需要有正知正见来支持。
我们修行也是这样,首先要自己愿意修行,发起清净的求法心。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有善知识说法,法也很好,但也要我们相信,相信才能产生连接,才有可能感应道交。
安全抵达彼岸
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欢喜无量,比喻众生沉沦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现在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
听顺释迦牟尼佛的教诲,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力,遵顺十方诸佛出广长舌所宣之真诚语,只要能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愿生弥陀净土,一切诸障,无量业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佛力调伏狂心,令狂心不作乱、不作碍,有佛力护念,自然无所畏惧。哪怕贪瞋之心一刻也没有停歇,但念念不舍称名,念念不舍愿生,就是念念无遗乘佛愿力之道。
以佛力不虚作住持,以贪瞋狂心不过虚妄之心,一遇佛力之真实,一遇无碍之光明,虽贪水不歇,但兴不起浪;虽瞋火不歇,也酿不成灾。
佛力住持,不歇而歇,佛力令歇!
阿弥陀佛给我们大力量,很快就能抵达西岸,西岸就是极乐世界。
一到西岸就离开了娑婆世界的种种苦难。
在那里见到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等大菩萨把手同行,还有我们多生多劫的同参道友。
大家都会为我们的回归而欢喜,那种快乐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只要我们信愿持名,走在白道上,虽然我们的业报身还在娑婆世界,但我们的心已经在极乐世界了。
端身正行,一心制意,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自会远离五恶五烧五痛,常在平安喜乐中。
水火二河白道喻,表达了修行人起信的心路历程。
在对自力修行绝望之际,随顺此土释迦的发遣与彼土弥陀的呼唤,信愿求生净土,得以出离轮回险路。
我们应感恩阿弥陀佛为我们铺设往生白道,感恩释迦牟尼佛慈悲宣说净土法门。
恒常忆念此喻,可生起念佛信心。
师父陪你聊聊
说说你开始信佛的经历吧。
(留言告诉师父吧)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