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迷茫》是一本由李尚龙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90,页数:2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学不迷茫》精选点评:
●高考结束 大学新生必备。可惜我大二看到的,没啥用了。
●买考虫网课赠送的,到手听这个名字刚开始觉得肯定是那种鸡汤文,但是读了之后发现这本书确实不是一本纯鸡汤,里面还是有一些干货的,在指导怎么写作的那部分还是非常棒的,但是书里有一些观点作者自我矛盾
●每次看这种书其实都会给我打一针鸡血,写的十分一般,但还是在其中汲取到了能量。
●还可以,是有一些道理和干货的,值7分。
●错别字,病句,排版没有逻辑,很多板块没有干货,全是鸡汤和道理。其他的还不错了,尤其是最后和父母的关系,很有启示
●在考虫APP上听了尚龙老师的希腊神话感觉他的课讲的非常棒,然后看了这本书,我发表一些很不专业的感想哈,感觉书里的内容忽高忽低吧,有的时候觉得很一般,特别是前面写的挺好的,最后出来一句愿什么青春无悔类似的,瞬间感觉档次变低了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这本工具书,有点后悔在大三下半学期开始之前才看,总觉得大学四年真的是太快了,感觉自己一事无成,什么也没做好,四级,计算机什么都拉下什么也没做好,有点难受,最近又冒出来一个想去当兵的想法,虽然家里人支持,但是我自己究竟要干什么真的不清楚。其实这样也挺可悲的。一个22岁的人,没有挣钱还不停的花钱,没有实现财务自由,真的是挺难受的
●纸很多吗?为什么这种书也要发售?
●有点用,要是早点看到会有帮助,可惜大四了;不过书里鸡汤太多
●2019.2.23 9分
《大学不迷茫》读后感(一):大学生应该有的姿态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上一所名牌大学,可是没有人告诉我们怎么上好一所大学,李尚龙老师的《大学不迷茫》做到了这一点。自从我上了考虫的课程之后,我就迷上了李尚龙老师,他除了教会我的英语听力之外,还教会了我大学生应该有的样子,追求理想,努力奋斗,永不停止前进的步伐。现在的我上大三了,我才明白大学的意义,但我觉得并不晚,因为还有两年,我会活出我自己。我的下一步就是要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行动,成就自己。
《大学不迷茫》读后感(二):大学不迷茫的结构分析
大三来读《大学不迷茫》,是有点晚了,但是也还算及时,很多道理进了社会也受用。这本书也是买考虫的课送的,兴许是因为送的缘故,一直没打算看,后面恍然觉得,不看,对不起我大学生的身份,哈哈哈。
这本书作者的自我定位是工具书,在我看来,这本书还算励志书,而且还是一本成功的励志书。
本书在豆瓣的评分只有6分多点,如果有人硬要拿本书去与黑格尔的书比,那6分我觉得很恰当,可是如果按照本书的自我定位来给本书打分,我是认为6分低了。也可以说,这本书是打破了我的评分偏见,打破了我对励志书的偏见。
本书结构上可分为4部分。
一是为什么要努力,因为社会需要看到我们努力的成果,这很现实。
二是怎样努力,世界观部分有,活在当下,反省昨天,规划明天。清楚自己想要的,敢于去远方。做事要专注,懂得牺牲,牺牲娱乐时间。为了自我输入,成就更好的自己。不要怕从头再来,学会“总比”思维,努力了,即便失败了,总比堕落强。
方法论部分有,目标清晰,有规划,走出第一步。懂得双管齐下,不要困在一条路上。混圈与知识付费。多读书。坚持练习。
具体方法有,学历。证书。英语,口语。写作。演讲。锻炼。
关系上,与自己的关系,要明白孤独是常态。与朋友关系,志同道合。两性关系,共同进步,负责任的性行为。与父母关系,在个人成长,经济独立的基础上与父母沟通,与父母一起学习。
以上算是内容梗概,本书有鸡汤,也有方法,整体而言,还是可以。
打波广告,支持考虫,自己就是小虫子,哈哈哈。
自律,努力,fighting!
《大学不迷茫》读后感(三):要开始一个新征程,要坚持!
是隔壁班的同学借我看的,这段时间已经是大二结束了。我说,大学都快结束了,现在看太晚了。他说,还有专升本呢。是的,我在考完证第一时间看了这本书,我觉得不只适合于大学生,还是收获颇多的。
在书中获得的需要的方法已经写在笔记里了,而这两个能力是我迫切想要提高的,但也没做过什么,一个是不知道怎么做,另外是没有坚持下来。1.演讲和写作能力:广泛涉猎、孰能生巧;2.英语口语能力:早读、跟读(要坚持!)、多参加考试(四六级、托业、托福、BEC、雅思等)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是时候开始提高英语水平了,以满足我当下考四级和专升本。当然,要制定目标,落实到每一天。
我在每个阶段都会有迷茫,但很幸运,在不同阶段,会有人鼓励,有人提点,哪怕是一本书或是自我鼓励。对“幸福,来源于紧张感的释放。”这句话认同,解释了一种幸福的样子。还有“思维改变活路,读书增值账户。”大一浑浑噩噩,大部分时间在寝室当咸鱼。但在大二开始,我有经常泡图书馆借课外书,在我那个学校,同学觉得我很努力,因为独来独往,有时候在自习室能呆一天,也舍弃了很多娱乐时间,其实我很爱玩的,但因为自己知道还不够,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虽然有时候会羡慕别人一身松,羡慕他们谈恋爱甜甜蜜蜜。但是我一个人习惯了,还不愿接受另一个人融入我的生活,我也不愿意,每天没有目标,那有很累也会活的愧疚。
下个学期的要面对的烦恼来了,之前一直在逃避。是选择只专升本呢还是一边实习一边专升本?这个我还得暑假集训去问问老师考前集训的安排才行。书中:为什么不选择同时做,舍弃一些,比如社交,然后同时登顶真是给我棒头一击。
还有一个我需要克服的是—专注。在大一积极心理学课上,老师有提到过心流,这也是我对那堂课唯一存留的印象了。我一直认为我的心流是运动。我喜欢学习新事物,也喜欢看课外书,但有个缺点,不够专注,会去看手机。像我读书笔记都在豆瓣上,因为不怎么买书了,都是在图书馆借的。本书说,心流是可以训练提高的,那就,像现在,放下手机吧。
《大学不迷茫》读后感(四):终身学习
怎么说呢,里面有些观点我并不认同。像作者老是举例:一个人去考研,上了三年。出来之后,在自己本科同学手底下打工。我认为,这样的事挺正常的。毕竟人家工作了三年,而你即便是学历高,也不可能出来就能取代人家。什么事也得慢慢来,而且今后发展的上限,大概率上是哪个读研的上限更高点。还有就是举例说"我要是...,现在...。"这种例子很不好,人往往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为什么没有这种可能-我要是当初...,估计还不如现在混的好。还是那句老话,人算不如天算。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与其后悔当初,不如珍惜现在,打拼未来。 当然了,里面也有很多干货。比如说,大学有些没质量的、没帮助的课,一定要逃。毕竟,时间是多么地珍贵啊。回想起我大二大一,有些课老师真的是按着书读的,真不如自己学有效果。结果我为了拿奖学金,每一节课都不落下。可是我都是坐在最后一排自己一边看书,还一边担心老师下来转。结果,我一再地分心,什么也看不进去,一直看手机。最后,可想而知,我不仅没拿到奖学金,还浪费了时间。当然,课下奋力地学,最后也是卷面成绩拿了满分,但几乎没有平时成绩。现在想想,反正横竖拿不到奖学金,还不如不上那课了,省点时间花费别的地方上,提升自己,让自己今后值钱。不能把奖学金看的太重,给我固然好,不给我也罢。
还有就是说大学不要赚钱打没用的工,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大一在食堂打了半年工,整天累的不行,就是为了省点钱,然后空闲时间奋力学习。但现实很残酷,现实中根本就没有那种平时打工,还学习特别优秀的。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你打工时候,忍耐老板的脾气,克制想休息的念头...这都是无时无刻在消耗意志力,还当你终于空闲时,那还有意志力支撑你去学习。即使到了图书馆也是学不进去,只是假努力。如果打工对你的学业有帮助也罢,可是没帮助为什么要去干呢?现在想明白了,我要做的是先让自己值钱,以后大把的机会去赚钱,如果现在自己没价值,今后怎能去赚钱。即便是家庭贫困,也要全心全意地放在学习上。我们很荣幸生活在一个繁荣的时代,不在会有没钱上不起学的现象了。很多政策可以让大学生去免利息贷款20年不等。可能出身让我们从小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没能力去接近更高等的学府。但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因为国家已然在尽最大能力帮助我们,去推着我们向前,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成长。我们的的确确给国家拉了后退,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我们要改变的是在将来最起码别让自己的下一代拖国家的后腿。
北大经济学教授薛兆丰曾经说过,利用间隙时间也可以系统的学习。在互联网上寻找公开课和付费课程。
《大学不迷茫》读后感(五):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自己购买考虫课程的时候赠送的一本书。最初,我个人认为是一本鸡汤书,比较符合前两年特别流行的鸡汤文潮流,尽快现在自媒体当中仍旧存在着很多类似的鸡汤文。这本书的语言描述水平较为一般,也仅仅是通过以一些故事来灌输一些鸡汤。但是鸡汤文也是存在一定的好处的,不管是真正的鸡汤还是毒鸡汤,无疑都是一种让人觉得比较舒服的鸡汤。所以,每次都想把这本书给扔掉的时候,都劝自己可以在看过之后再抛弃。但是真正读过之后呢,才发现这本书里的部分内容比较适合大学生准确的说是本科生阅读,就像这本书题目一样,比较适合大学迷茫的人阅读,其中还有部分内容则相对而言比较实用,下面就摘录了一些个恶人比较合适的:
1、“这个世界根本不在乎你多么努力,只在乎你努力的成效”。这句话可以说是对的,因为在成功之前你只是个普通的人,但是只有拥有一定的成效之后,大家才会感叹你过去的努力。但说实话,谁不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性来进行努力生活呢?谁不是在努力避免挫折而进步呢,只不过有些背看见,有些并未被人说看见。
2、实现自己的梦想:细分梦想,切分目标;第一步的力量;一边走一边调整;从外、从内、从心来看看自己是否适应且喜欢这种生活;盯紧自己的目标。梦想的实现无疑需要不断的努力,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坚持,坚持不断地走下去,一边走一边调整才是最为正确的面对一切的方式,同时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的目标在何方。
3、思维四坑:不能先有着主观偏见,再去推论证据;就事论事儿,不去扩大、隐身、对人;“自己生活一塌糊涂反而操碎哦别人的心”,这句话不仅仅是针对网络上的喷子,也是针对喜欢乱传话找事儿的人。
4、大学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这句话是我上本科英语课的时候,第一节课老师告诉给我的,我现在依然觉得这句话最为正确。的确一个人,无论何时最为有用的地方便在于此,具体来说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批判新思维、分辨正确,自学自知的能力。
5、大学中最为重要的能力;演讲和写作能力;英语能力;学习一项体育项目,并且爱上它。自从高中开始,我们体育老师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喜欢上一项体育项目并且爱上它,因为人生这么长,有喜欢的且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所帮助的项目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抗挫折和打击能力。当自己不知道如何的实行的时候,便以证书为目标去提升自己吧。
6、大学实习的话最为重要的两点:是否可以学到东西;是否可以提供实习证明。
7、学历和自身能力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即可以相互互补,同时可以共同提升。但发现学历不足时,拼命打磨自己的能力并且去争取更高的学历,但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时,便去打磨自己的实力,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选择去进修自己的学历,从而为自己能力提升提供更高的平台。如果二者都想要具有的话,便是努力地去舍弃掉一些东西,放弃部分社交。
8、等价的交换,才会有着等价的友情。放弃无用的社交,因为人脉不是指认识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了你。
9、新领域的爆发式增长:读书、网络教程获得系统知识,找牛人、混圈子,圈子代表了你在这个领域里的深浅程度,也代表了看世界的不同态度,并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和练习。
10、孤独时最好的升值期。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提供了针对大学生现在已经包括未来规划的很多很好的建议,反正这本书也不贵,倒是可以去找来瞅一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