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擂台》是一部由郭子健 / 郑思杰执导,黄又南 / 泰迪·罗宾 / 梁小龙主演的一部动作 / 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打擂台》影评(一):一直有个疑问
片子不错,看了有一段时间了,但一直有个疑问,在网上搜了很多次也没得到结果,就是片中的北京大学T恤究竟是什么来头,还有大连理工大学的拎兜,据说还有清华的T恤。网上有人说和北大有关系,那后两个是咋回事呢。
《打擂台》影评(二):这也能获奖?!!!
给这部片子很差,是因为它居然能获金像奖!!香港的金像奖怎么了?香港电影怎么了?!虎头蛇尾,毫无观赏性,烂片一个,随便找个什么主题就号称香港精神,我呸!!从《金鸡》开始,一个不如一个。别看见获奖了就说好,肏!!
《打擂台》影评(三):电影微评:打擂台
剧情比较老套,但感觉上挺有“港味”的。几场打斗拍得不错,比较平实,没有采用现在流行的锐利的剪辑,反倒体现出一种复古的美感来了。但毕竟剧本本身比较弱,如果不是很理解香港文化的人估计很难体会出其中的真髓(比如我~~)
《打擂台》影评(四):腊鸭很臭,仍让人感动!
有些东西像腊鸭一样又老又臭,但却让我们不会迷茫!有些东西需要我们付出代价,但却让我收获幸福!有些时候放弃一些物质,才能让我充满力量!有些时候多一些坚持,才能让我凝聚在一起!对于成功人士,有些时候多一些关怀,才能让自己更平静!一部不错的电影,看后很多感悟!!!
《打擂台》影评(五):香港电影北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影也刮起了怀旧风,这不《打擂台》来了,还拿了金像奖最佳影片。怀念过去恰恰是因为现实不尽人意,因为曾经辉煌,现在衰落。香港电影以后会怎样?谁知道?它出现了非常优秀的演员、导演和编剧,它把香港人的努力奋进和幽默乐观融入,它是一种精神,但香港电影北上已是大势所趋
《打擂台》影评(六):缅怀美好时光
要不是因为斩获了三项香港金项奖大奖,影片至今应当还是默默无闻。看过后有一种美人迟暮,英雄惜老的悲创。时代的车轮不可逆转地隆隆向前,香港武侠的辉煌时刻也一去不返了,但是那些美好时光,那些曾经的喜怒哀乐都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片子中有一个经典词汇叫做“拳怕少壮”,我还是体会到了一种叫做“老当益壮”的境界。
《打擂台》影评(七):武者如是
武为强身健体,武为自强不息,
武为终战止杀,武为保卫家国,
武为德礼相依,武为除奸惩恶,
武为刚健有为,武为尚中贵和,
武为明辨笃行,武为日新月异,
武为慎思审问,武为仁义精诚,
武为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之,
孝悌正义,扶危济贫,
夫武者,宁玉碎,不瓦全。
《打擂台》影评(八):喜好指数:★★★☆
光看片头还以为在看一部70年代的港产功夫片,简陋的布景、过气的明星、怀旧的情绪组合在一起,简直与时代格格不入,然而武者不屈的人格与精神,却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变节。它就像是古代武士穿越时空,来到这个满眼飞机电脑与遍地金钱铜臭的时代,为被抛弃的操守与原则唱一首挽歌。感谢泰迪罗宾、梁小龙、陈观泰、陈惠敏这些老家伙们的精诚奉献!
《打擂台》影评(九):所以这片能代表香港最好的电影是么?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电影
动作?不精彩
喜剧?一点都没意思
剧情?马马虎虎啦
给很差的电影是因为没有更差可评价了,这片给较差的原因是漫画画的挺不错。
虽然我的影评很不专业很短又很没风度,但我觉得这片这没什么好说的,但凡这样的我一个眼瞎已经够了,看过本影评的同学我给大家一个忠告,别看此片,让它消失在历史中吧。
《打擂台》影评(十):陈观泰不应该打铁棍打得这么狠的
“五月的木棉花多,飘在空中很美。”
又看了一遍《打擂台》,还是觉得电影充满了卢瑟(loser)的yy情怀,也许片中教导我们的是,单凭一股牛力,即使没有明天,也能畅怀。这是香港电影人夕阳行业的自况,也是给世上所有卢瑟的疗伤。yy出这样的情调,有时也能感动人。也许,有很多电影,都是给卢瑟们鼓气和疗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