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达成目标》是一本由[美]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68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20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达成目标》精选点评:
●明确自己将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之下做何事,是达成目标的最简单方法。
●千万不要被本书的书名所迷惑,这真的是一本非常有用的书!真的不是鸡汤,有可靠的科学依据!
●这是我读过的最让我感觉恶心的一本书。华而不实,言过其表。打着众多名人推荐的招牌拼凑了一整本心理学以往研究的结果。吹上天了买回来一看结果就是一坨屎!你能想象当你满怀期待打开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盒,里面居然是一坨屎吗?浪费钱浪费时间!
●2020在去济南开年会的飞机上读完了,达成目标,了解自己,挺好的数
●就如何制定/达成/反馈目标给了很多中肯实用的建议,还是有很多干货。感觉心理学家也蛮有意思的,参与各种A/B test
●可读性不强,一般翻译过来的书都是这样,感觉特别啰嗦,唯一学到的是触发式的计划“如果.......就......”有很大启发
●这本书将重心放在目标前期,即是什么与为什么。也许事物的规律就是如此,找对方向打稳地基后面的路就会很好走了。不要匆匆地定下目标然后埋头执行,其实要花更多时间去研究目标(例如目标与潜意识、信念之间的神奇联系)以及找到适合自己的、让你幸福的目标。做完这一切你再一步一步往前走,扫除障碍、保持乐观、增强自制力、懂得坚持。就好比走大富翁一样,一步一步就走到了胜利的终点。 总体来说这本书写的还是很严谨的,引用很多参考文献。还有对比研究,某一部分“亚洲人不同的地方”还引用了徐干的《中论》和《论语》,引起舒适。此外,本书叙事也很自然,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用直白、正常的语言讲故事”。穿插一些有趣的测验,还贴心的设置了“要点回顾”,可谓一本可读性强的方法类实用性书籍。
●书中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蛮好的 20200108
●每个章节后面都有练习,很实在可行
●*“进取型”目标 VS“防御型目标”;展示才华VS谋求进步;有所收获VS避免损失;二者永远要互相结合 *执行意图——“如果…那就…”,要为每一个障碍制定一条“如果…那就…”; *永远尊重自制力的局限性,永远不去挑战命运。 *时刻注意并利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何达成目标》读后感(一):总是达不成目标,你就该看看这本书了
书名:《如何达成目标》
作者:[美]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总是定下很多目标,最后这些目标通通都石沉大海……
回想我曾经定下了很多伟大的目标,如报考注会,学画画,学书法……
为此付出了不少精力与时间,以及金钱破费也不少,当时买了不少考试相关的书,还买了课程,买了画笔,买了练字笔,买练字帖等等。
直到现在中华会计网校上的学习卡充值余额还有¥1896元,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而那些画笔(彩铅一堆),那些书籍
《如何达成目标》读后感(二):找到了达成目标的真正方法
能够读到《如何达成目标》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幸运,这本书真的能够帮助你找到自己为什么达不成目标的原因,而且给出了与之对应的方法。在我看来,是第一次用最科学的方式,讲述了如何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几点影响非常深刻:
1、自制力是需要训练的。
自制力和肌肉一样可以训练出来,同时自制力也需要休息。作者给出了很多方法,亲测有效。
2、不同人的目标达成方式也不同
进取性的人与防御性的人之间,对于目标的定义是不同的。有时在不同的状态下,目标需要进行转换
3、人人都需要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对于每一个要达成目标的人来说非常重要,要坚信自己可以通过练习或者多花时间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达成目标。
总之,这本书非常棒,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最棒的关于目标达成的书籍。
《如何达成目标》读后感(三):完成目标的科学方法
我是一个喜欢设立小目标的人,会花很多时间在规划完成步骤上,这样后面就可以相对放空大脑一步步执行了。看完这本书的收获是作者提到很多个点,比如“自制力”、“乐观”等,可能在日常实践中并不会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但看完书就会在脑中有意识地强化这些观念,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一次次成功达成目标。
这本书将重心放在目标前期,即是什么与为什么。也许事物的规律就是如此,找对方向打稳地基后面的路就会很好走了。不要匆匆地定下目标然后埋头执行,其实要花更多时间去研究目标(例如目标与潜意识、信念之间的神奇联系)以及找到适合自己的、让你幸福的目标。做完这一切你再一步一步往前走,扫除障碍、保持乐观、增强自制力、懂得坚持。就好比走大富翁一样,一步一步就走到了胜利的终点。
总体来说这本书写的还是很严谨的,引用很多参考文献。还有对比研究,某一部分“亚洲人不同的地方”还引用了徐干的《中论》和《论语》,引起舒适。此外,本书叙事也很自然,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用直白、正常的语言讲故事”。穿插一些有趣的测验,还贴心的设置了“要点回顾”,可谓一本可读性强的方法类实用性书籍。
《如何达成目标》读后感(四):先搞清楚自己的思维方式
“大局与细节”章节中“如何看待你做的事”章节测试,我的得分是10分。
对照诊断,妥妥的“为什么”式思考方式。
“为什么”思考方式是典型的抽象思维,对应于“是什么”具象思想。
也就是说在思考问题时,我更倾向于考虑事情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说更关注”合意度“,而忽视具体如何达成,也就是”可行度“。
“为什么”思考方式当然具有显著的优点,书上列举如下:
1.让人充满激情;
2.适合激励他人;
3.能够提升自制力和毅力。
我承认,这些在我身上都有明显的显露。但也有很明显的缺点:
1.拖延;
2.任务完成度不高;
3.容易被现实问题困住。
”总是飘在空中怎么可以,要落在地上才行。“周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我。我自己当然也认识到了自身的弱点,所以这两年来阅读并践行了许多关于时间管理、效率方面的书籍,并开始使用手账来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努力当然是有效的,在有效的运用TODOLIST等时间管理工具的基础上,有些事情的推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当然得益于我时间管理能力的提升。
但这次我才清楚的明白,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思维方式。正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行为的差异。
《如何达成目标》读后感(五):Author Heidi Grant Halvorson
1. Be Sepecific
2.Decide where and when you 'll act one your goals ( blocking out time on your calender )
绩效目标十分励志,因为经常有大量成功的例子。在许多研究中,我们发现追求展示才华目标的人工作很努力,以求把事情办好,并且条件合适时也能取得最高的成就。 但是,绩效目标犹如一柄双刃剑:那些与自我价值相联系的因素在激励人们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不太适应更加艰难的局面,因为一旦结果不如意,自信心就会动摇,从而停止尝试,导致失败,同时还伴随着无比的失望和自我怀疑。
当人们在追求精通目标时,他们不会通过自己是否达到特定结果(例如成绩全A或超越销售目标)来评判自己。相反,他们用进步来评价自己。我有进步吗?我在学习吗?我的前进步伐适当吗? 进步并不是着眼于某一次的优异表现, 而是着眼于长期的优异表现。这种目标侧重于自我提升而不是自我认可,侧重于做到最优异、最能干,而不是侧重于证明你已经做得怎么样。
Imagine how you would spend a day where you did absolutely nothing to impress others in any way, but instead did things solely so that when you went to bed that night, you were genuinely proud and happy with regards to how the day went.
看到这本关于目标的书,正好想明白了impres others,和impress yourself的区别。所有不断在impress others的目标其实都是绩效目标,这种目标非常清晰可量化。Impress yourself通常没有一个固定的评判标准,判断的人就是自己。意识到之前的绩效目标完成不好且没有动力,多是因为这些指标都不是自己内心的想法。比起分数我最开心的时候是考完试对答案的时刻,我热爱的事情总在给绩效指标不断让路。而这些绩效指标又成为了决定自我价值的动力,生活处在一个负能量的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