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切,皆是遇见》是一本由国馆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读后感(一):最美的遇见,不论长短
有一种爱情叫做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想说的就是这本书吧。
实在是很喜欢这本书的讲法,用一种现代版讲故事的方式动情讲述柳永、李煜、杜牧、元稹等才子大家们的凄美情事。用温柔的笔触,唯美的意境,娓娓道来20段举世无双的爱情故事。虽然通篇大白话,但是在作者厚重的文化积累下,可谓笔笔有感情,字字珠玑。
18对才子佳人,上至帝王,下至红楼女子,作者一视同仁,把他们都当成人来讲,没有歌功颂德,抛弃政治经济背景,只是单纯的讲述了他们的爱情,一如我们一样。但是,朴实的语言折射出的是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积累。柳三变名字的由来,世人对其的两面态度,表面讥讽,不屑,背地里暗暗读他的 词,听他的曲,虚伪的官宦之风,官僚之气讲的活灵活现。
我们无法保证每一段爱情的永恒,但是能做到它的忠诚。我想,这18对才子佳人做到了,抛却当时的价值观,婚恋观,他们惺惺相惜,爱恋彼此,纵使国破家亡,你侬我侬,眷恋在红账房。这其实是很多人心底的向往,只是自古至今没人敢说出来而已。
红颜自古多薄命,但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其在朝朝暮暮?
如今幸福的我们啊,愿所有人都能遇见爱情,并能常常久久。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读后感(二):遇见,道尽此间苦乐
如飞蛾扑火般的爱情,如星河璀璨的诗歌。
本书收录了古今十八为才子的爱情,忠贞有之,错过有之,见一个爱一个亦有之。爱情似乎是他们人物形象的一部分,正因为爱的深沉,才流下经久不息的传唱故事。不知道是爱情成就了才子的诗,还是才子的诗歌升华了比起爱情更美好的时光。古往今来,且不论此情是否长久,爱人是否相守,那一刻被记录的美好,千古传颂。
小时候极喜欢这些朦胧的辞。不懂爱情的少年,如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诗人,辞藻华丽的表达,便足以震颤一颗青涩的心。所以也能理解,那些被一阙词感动的女子,那些有结果或已沉默的爱,和情到浓时,恨不得交付一切的痴。
我其实不大能分的清,痴男怨女谁更错,此间直道莫莫莫。一篇诗,一阙词,伊人心,怦然动。所有的之后大抵就是情不能自已,在极致的感怀中,情感泄与笔端,管他世人怎评说,道尽此间苦乐。
人生总不得两全。撇不下通天路,只能舍了枕边人。才子佳人,才子还是那个才子,佳人早不复当年环绕周围的佳人。且以情深共白首,真是这世上最稀少的幸福。一生一世一双人,也得抵不过造化弄人。
古今相似之处在于,被拆散的爱情,似乎都有一个实不敢违亲命的妈宝男。他们一边骗着女孩儿的爱情,一边懦弱的不敢抗争,最后都是错错错的空悲切。潇洒转身给对方留半生安稳也好,却还有人五次三番撩人心绪,却又一次一次被迫另娶。于是,妻子被当成第三者,明明什么都没做过,可你的出现就是最大的错。有心的暖个三五年,也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无心的便是一生的苛责训斥,可能到了,都不知道,即使再好,也不在丈夫心上。
不同的角度去切入,爱情也被赋予其他有关政治和历史的颜色,冲冠一怒为红颜,也许仅是为自己找了一个借口罢了;六宫粉黛无颜色也寄托自己无法表达的惊鸿一瞥。作者们从自己的一角解开历史的帷幕,抓着十八位主人公的一生,从历史寥寥的文字里描摹他们热烈的感情。不论错对,只谈风月间,很多事竟然有了更合乎情理的答案。
再读这些情谊绵绵的句子,还是丝丝入扣,字字珠玑。那无处安放的情感,诉说不来的愁怨,就那样美好的呈现。文字有了生命,成诗,成歌,成影。诗词的魅力也就在于,我们似乎穿越千年,看悲欢离合其中。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读后感(三):人间自有真情在
国馆君的这本《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讲述了18对才子佳人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们的故事大都以惊艳亮相,而以分离收场,终成眷属者少,留下无尽失落和相思哀怨者多,不禁让人感慨世事无常,一段情缘难持久。
自古才子与妓女的爱情故事总是愿意被人提起。18对才子佳人中在排除君王在内的,就包括了13对。这之中从唐代跨越到清代,诗人以唐宋最多,妓女则以明清最为集中。
从这些文字里读来,我们感慨王维、白居易、陆游心中的那份有缘无分的真挚感情,直到生命的尽头仍无法忘怀。我们感慨苏小小、董小宛的遇人不淑,被始乱终弃,在孤独悲凉中死去。我们也感慨纳兰性德、沈复在面对亡妻时的悲痛欲绝,那种天人永隔的悲痛让他们无法平静。当然还有浪迹在妓馆中,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柳永、杜牧,寻求精神世界上的红颜知己。当然也有壮怀激烈,坚持原则的柳如是、陈圆圆,在面对原则和相爱的人之间,果断的选择了大义。也有万花丛中过,面临诸多爱人和情感无法决策时,情不知所托的元稹、李师师,不知情归处。
才子佳人往往是爱情文学创作的基本素材,但这些创作者自身也将其自己写入到了此种意境中。浩瀚的书海、绵延不断的情愫、细腻优美的笔触往往将才子佳人拉入到了唯美的爱情梦境中。
当然,除了洒脱的才子佳人,帝王及王后也有着其独特的凄美爱情,在皇权与爱情之间,又有多少会选择忠贞不渝的爱情,又有多少能够靠皇权维系住脆弱的感情。这其中有亡国后主李煜无法捍卫自己爱情的悲哀;这其中有一生只爱一人的乾隆;这其中有一生只娶一位皇后的明孝宗,椒房之宠加于一人,爱就爱你的飞扬跋扈;这其中有曾经的贫贱夫妻汉宣帝夫妇,世上只有一个许平君;这其中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甄宓,隐匿自己的情感,却只能谦卑的生活在自己不爱的人身边。
就像这本书的名字那样,就因为一次遇见,就因为一次回眸,一个眼神,便将这份爱刻入了彼此的心底,一眼万年。千年流转间,是谁将满腔情意付与几阕诗词,书尽悲欢离合,写尽凄美缱绻。
有的时候,我们往往羡慕白头偕老,但往往世事无常,有缘无分和中道夭折往往徜徉在这红尘中,但正是这份真情让我们深深感动,让我们去铭记。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读后感(四):爱情,一个无解的命题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更像是一部写给男人的历史,书上的男人,要不从理想中获得力量,要不从女人身上获得灵感。
是啊,历史上的风流才子,多是被理想和爱情困住了。放眼望去,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像杜甫他写的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痛楚,也有一些诗人用诗词写尽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词人李煜前期的词大都是写的爱情,风花雪月,宫闱闺情;而他后半生写尽了自己国破家亡的伤心和悲痛。年少时幸得自己的知己/伴侣,用情至深,却也因此亡了国,失去了自己心尖上的人。他这一生若不是一个国君,该有多好。
我有时候常常想,古代那么多动人的诗词,在我们现在看来都是十分动听的,那个时候,他们又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呢?
看过太多的现代爱情剧,等我们回过头去看先人们的爱情,他们的故事也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之前总是觉得王维是一个活得很洒脱,对世事看得很开的人,但是当我看了《世间一切,皆是遇见》才发现,这个男人也是一个经历了生活的打磨才变得清新脱俗。年纪尚轻的他,一身才气,因为爱情,被贬了官,最后妻子难产而亡,虽然经历了如此不幸,却依旧活得明白通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大概是他这一生的写照吧。
男人用情专一,女人又何尝不是呢?很多时候听过了她们的故事心里总会忍不住唏嘘。
惊鸿一瞥,皆是有缘无份。这句话用来形容曹植的单相思再贴切不过了。曹植是一个大才子,只是没能为自己的一生做出选择,他心头的女人是甄宓,自己弟弟的女人。这甄宓可是一个大才女,不仅生得漂亮,还是一个有着大格局,视野开阔的女子。只可惜一生也不是那么顺遂,本是袁绍的儿媳,却被曹丕抢了去。嫁鸡随鸡,她便好好同曹丕过日子,可惜,曹丕睡觉哦君王,生性多疑,因为猜忌,害死了自己的枕边人。甄宓一颗真心,换来的确是生命的终结。
要说这甄宓可怜,我觉得还是董小宛,虽是一个歌女,却用情至深。她深深爱着冒辟疆,她将这一生的柔情都给予了这个男人,而这个男人到她死后才发现了这个女人有多么好。佳人有意而浪子无情,则是多么的可悲啊。董小宛的痴心等候,换来的是冒辟疆一次又一次的逃离,这个男人没有爱过她。董小宛把自己放到了尘埃里,却也没能换来爱情的花朵。要我说,这冒辟疆就是一个十足的渣男。
翻看那些诗词歌赋,每一个字都是一段情,他们的作品传诵至今,他们的故事也被后人一再解读八卦,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最动人的作品都是用情写出来的。而我们能感叹的的,不过时他们的一段段过往。
什么是爱情,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读后感(五):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自古以来,才子佳人就是最好的文学题材,写不完,也难以写透。只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情境便恰如现代诗人卞之琳在《断章》所言的那样:“你站在窗口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风景也好,看风景也罢,真的有许多区别吗?!能被别人看了风景的,自有能成为风景的那许多故事。
所以柳永才提笔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他有参加科举得中进士的才华,奈何那帮卫道士不诚实,所以只得以“奉旨填词”来自嘲。这样也好,想来,柳永当真高中状元、榜眼、探花,和多了个一代婉约派词作大家相比,哪个更好?!
所以李煜才不顾一切、放开一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前期的词,也不是不好,只是格局不大,艳则艳矣;后期,国破家亡,于是境界大变。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煜表扬备至:“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如果没有国破家亡,李煜当然也只能是前期的李煜。国家、个人的不幸,却造就了文学史上的大幸——也好!
所以虽然元稹写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句子,虽然他的所作所为与此不相符,那又如何呢?经过了就是经过了,没做到就是没做到。能够以“元白”知名于世,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历史造就了那样的元稹,他也就在那里,让别人“看风景”……
至于其他,又还有那谁呢?陆游和唐婉,纳兰性德和卢氏吗?还是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吴三桂和陈圆圆吗?一本薄薄的《世间一切,皆是遇见》,写进去了十八对才子佳人。才子是真才子,佳人也如假包换,只不过付出的真情“含金量”到底几何,却不仅在于当事人如何说、如何做,后世也会有自己的评判;只不过“同台竞技”的时候,才子佳人之间,也会高下立判,分出个三六九等来,有时甚至远未到“既生瑜,何生亮”这样的地步!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境遇,却往往都是处在“不自知”的时候,或者处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候,不懂得珍惜,不便于珍惜,不一而足。一旦“落花流水春去也”,那个时候,一切的一切方才涌上心头,才又幻化为柳永笔下的那句感慨:“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说给自己听吗?
这个世间本没有“后悔药”,事实上也没有谁想着要去吃什么“后悔药”。所谓的“悔不当初”也仅仅只是四个字,或者顿足捶胸而已。虽然这样的真相未免很残酷,却是多数时候的事实。所以,珍惜眼前、过好当下,就比什么都好。其他的,不过只是浮云,看着好看——却不知,也就“看着好看”而已。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读后感(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为风皱面…...
这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爱情」,无论古代现代,它总是被世人传唱。正如李宗盛唱的那样“爱情它是个难题,却叫人目眩神迷!”。爱情,或凄美、或甜蜜、或爱而不得、或有缘而无份,或转瞬即逝,或终得白头到老,结局并不能在开始时就料定,但,在爱的当下,无论哪一方都全情投入。元稹与双文,如是。柳永与虫娘,如是,乾隆与富察皇后,亦如是。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讲述了18对才子佳人的凄美情事,柳永、李煜、沈复、杜牧、董小宛、柳如是......,在那些或深情、或凄美、或甜蜜的诗词背后,隔着岁时月影,演绎着爱情里各种样子:
初见惊艳,笃定爱一生的,比如薛涛和元稹、陆游和唐婉、柳如是和钱谦益。“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初见,让他们演绎了一幕幕海枯石烂、地动山摇的爱情。虽后来他们的爱情最终融化于世俗中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之中,然那些曾经的爱的美好依然成传奇、成永恒。
最爱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出身贵族之家的纳兰,生来多情,虽有心仪的初恋表妹在心头,仍被冰雪聪明、善解人意的妻子卢氏俘获一颗真心。虽心有情伤,然在日久的相伴里早将卢氏视为一生至爱了。只是,天嫉良缘,他们相伴不过短短十一载,他们就天人相隔,让爱情冷在浓稠化不开的思念里。此后,他将她深埋心底,不敢提不敢念,怕提起便不能自持,怕念起便肝肠寸断。而那些动情万千的请诗词,全都是念她太深写就的镌刻心底的痕——争教两处销魂。我们也总是习惯于希望爱情有圆满的结局,而那对那些未能终老的故事抱有深深的遗憾,人生并不完美,一切皆是遇见,也许只是短暂的时光,也感谢上天让我们相遇。
沈复与芸娘,轩窗下,芸娘顾盼生辉,他看见她眼眸中深蕴的美好,刹那间,便决定娶她为妻。那一年,他十三岁,懵懂里全都是爱情里的悸动。芸娘幼时凄苦,却温柔似水,心灵手巧,这样的她让他心生爱怜。终于,他如愿以偿地娶她为妻,与她作诗唱和、恩爱温存。红烛梦长,他只愿此生日日夜夜都有她相伴。她是他的妻,亦是他的友。就此,他们守一间屋、一畦地,便可一世安稳。 只是,世事难料,她因体弱终没能陪他到地老天荒。从此,这世间只剩他一人。因为深爱,他对她念念不忘。于是,他写下了那部《浮生六记》,描绘出这世间最好爱情的最美样子。
……
《牡丹亭》里写:“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寥寥数字,将这世间爱情的入骨入心写得了然。 国馆君写就的这本《世间一切,皆是遇见》,也是为了更好地将这些凄美爱情的入骨入心一一铺陈,只为,让更多的人相信爱情。
先人的情缘往事,在雾霭烟尘里,流经千年遂成传奇!
透过时光岁月,看懂他们的故事,愿在爱中不幸福的你,清醒及改变。愿你我能在他们的故事里,悟自己的人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读后感(七):《世间一切,皆是遇见》:一个“情”字不堪解
说起古人的爱情,可能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些满是情意的诗词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这些诗词的句子,或是悲,或是喜,或是愁,可每每读来,却仍旧是让人无限遐想。 我曾经追随着这些诗词的句子,来去想象古人爱情,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儿,可想来想去,那种画面感,又总是差了几分。 好在,最近收了这本《世间一切,皆是遇见》。 在这一本薄薄的书中,多个作者娓娓道来,讲述了有关古代18个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柳永,李煜,元稹,陆游,王维,白居易,明孝宗,乾隆,陈圆圆,苏小小,甄宓,纳兰性德,柳如是,李师师,董小宛,沈复,汉宣帝,杜牧…… 十八个才子佳人,都是常日里耳熟能详的人儿,品过柳永,李煜,容若的词;读过沈复的《浮生六记》;也知晓乾隆心头的那一抹白月光。
却不曾想,一一读过之后,这些个才子佳人,唯一圈了我的粉的,竟然是王维。
说起王维,纵观王维这一生,他可以说是少年成名,无论是诗还是画,都可以堪称一绝。甚至苏轼都曾评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面对爱情,他拒绝了公主,不惜冒着风险,偷偷的回到了老家,与自己的心上人成了婚。在妻子难产去世之后,他虽未曾写下一字一句来吊唁亡妻,却孤居三十年,终身未娶。 比之他人,留下许多哀转久绝的诗词,转身却又觅得新美人,王维的爱,是无言的绝唱。 无声胜有声。 总体来说,这本《世间一切,皆是遇见》之中,从每个才子佳人的生平,逐渐过渡到他们的爱情上,都有着浓郁的诗词气息。或也可以说,有了这些个诗词,才串联起了这些个才子佳人的一生。 他们的情意,要了解了这其中蕴含了的爱情故事,才能够真正知晓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当中的韵味。 这一个“情”字不堪解。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读后感(八):最难忘却古人诗 他人事里觅相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古人一句诗,写到了多少人心里?那些缠绵悱恻、用情至深的诗句让多少惊叹和沉迷,那三两句书尽风月,那一二阙道尽相思,到底是怎样的美好邂逅,和惊心动魄的相爱,让他们能写出那些蚀尽人心之作。
读他们的故事真是应了那句话“在别人的故事里留着自己的泪”,只不过他们的故事没让我流泪,却让我这平生不会相思之人,无故生出了一寸相思。只不过思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人。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总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一句词卡在心坎处,似那此情无计可消除,却又百转千回挠烂心。是的,那些我不知道如何表达的东西,被他这一语击中,从此再没有比这更恰当,更合适的了。
柳永与虫娘的故事里你我都是过客,唯有那“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离别之情我们亦能在生活中感同身受,从而对那阙《雨霖铃》如此偏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首《虞美人》写出了亡国后主的悲凉的无奈,世人皆知他不是一位好国君。但他却真算得上是一位好情郎,对于君主来说后宫佳丽三千,雨露均沾本是平常,而李煜却独宠周娥皇近十年,这份宠爱后主笔下亦有所显。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在当时能将此闺房之事赤裸裸写出来也算一奇事了,足见当时李煜对周娥皇的喜爱。后来周娥皇死后,李煜自称“鳏夫煜”,有为亡妻作词多首悼念。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虽然李煜也并非专情的对周娥皇,可他对周娥皇的情之深应是别的人不可比的,包括后来的小周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一诗写的何等深情专一,而事实上他却并非如同他的诗中所写,他与多为女子都有一段风月可谈,而其中更有我们熟知的大才女薛涛。以薛涛那等洒脱的女子是怎样的俊才少年才能让她一腔诗意化为绕指柔,亲自制作桃色笺,也便是后人称的薛涛笺,将那满心相思书与他,但求他归来。可惜元稹终究不是个有情郎,他未归。轻许诺的是他,终弃之的也是他,他一生负过不少女子,却把深情的话说得那样动听。呵,可不就应证了那句话“誓言,不都是有口无心的么?”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说起纳兰,勾起的悲伤太多,恐那双溪蚱蜢舟载不动。他是陌上人如玉的翩翩公子,是文武双全的才子,亦是痴情温柔的情郎。而两段爱而不得的爱情,让他何等孤独悲凉。青梅竹马的表妹被选入宫,一道宫墙从此二人陌路,那些爱恋此次再无立场宣之于口,未有心上那道伤久久无法愈合。在卢氏慢慢将他心上那道伤治好时,卢氏却撒手人寰,天人相隔,更加痛彻心扉。表妹入宫给他心上留下一条伤 ,那卢氏的死则又给他留下了一条更深的伤。他多才却不多情,正是这一片痴情,让他在两段爱而不得的爱情中不得自拔。
一片伤心画不成,纳兰的伤更与何人说,心事几人知。
一个个故事里痴男怨女,让人不禁问“问世间情为何物”,一段段往事中相思成疾,却让心痛唏嘘。你们的故事里我是看客,却不小心落下了一段相思,那是无关风月的情愫,那是不能道于人的心事,那是飞雪扣了心底却再无迹可寻。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读后感(九):当爱情融进诗词,传唱的不止是爱
年少时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他说,想要成一个好的写作者人生总要经历些苦难或者悲伤,因为它们正是写作灵感的源泉。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度想放弃写字维生的梦想!毕竟在社会环境下疯魔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没有谁愿意经历苦难,虽然不想做一个安静的凡人,默默嫁人生子,平凡一生,但是苦难还是能不经历就不要经历。但是命运从来不是人注定,当苦难来临哪有说不要就不要道理,命运不会因为个人喜好而改变!只是有人在苦难中沉沦,有人在苦难中看到新生。 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诗人词人,他们把悲伤化为诗词中的力量,写下一篇篇,一首首千古绝唱。国馆编著的《世间一切,皆是遇见》是十八位在爱情中经历苦难的文人墨客。十八个人,十八篇故事,每一个故事透过层层叠叠的时间,伴着诗词传唱。他们曾经的无奈和悲伤,给了他们灵感。在《世间一切,皆是遇见》中十八位主人公的人生道路不论是圆满的,还是苦涩的,总有一些不如意在里头,人生总有苦难在前头等你。有人默默低头,等待命运放过,有人坚定昂首,做别人眼中那个不疯魔不成活的自己。 董小宛:活着就是为爱拼尽全力 如果用张爱玲那句低到尘埃中去评价董小宛一生的话,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说,幸亏董小宛爱的冒辟疆不是张爱玲爱过的胡兰成。胡兰成拿他和张爱玲的闺房蜜语当做商品兜售给世人,把女人只展露给一个男人的那一面放在太阳下公布展览。他没有想过张爱玲的脸面,更没有想过要珍惜这个骄傲的女人对他的爱,比起爱情胡兰成更喜欢名利。 但是冒辟疆不是一个眼里只有名利的人,他是被董小宛的爱和勇气给冲昏了,吓怕了。董小宛对冒辟疆的爱太过卑微也太过浓烈,每一次都是董小宛主动要求说,你带我走吧,我跟着你。这在封建礼教的社会,哪有一个女人如此勇敢的表达自己的爱!董小宛飞蛾扑火一般奔向自己的爱人。也许有人会说董小宛本就是红尘女子,冒辟疆又是董小宛属意的,能让冒辟疆为她赎身,董小宛的义无反顾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看冒辟疆写的《影梅庵忆语》,我们会问董小宛做为秦淮八艳之一就是为了这样的生活而义无反顾,又有谁可以理解呢? 每一个在爱情中勇敢的人,她没有外人眼中精明,或许真的因为爱情,智商已经成了负数,但是都无所谓,她们不在乎,爱,从来都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在别人眼中的疯狂,在他们不过是平常。 乾隆:哪怕我是帝王,想忘记你却很难。 乾隆做为清朝第三位皇帝,他生活的种种我们会在影视作品中知道一二,比如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喜欢游山玩水的皇帝,乾隆一生数次下江南,劳民伤财,浩浩荡荡。一个北方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民族,乾隆却对南方如此痴迷,他的热爱真的是让京杭大运河都难以承受。紫禁城是别人的向往,对他却成了禁锢,他总是想办法逃出来。比如我们还知道他是一个孝顺的帝王,为了母亲生日,他的礼物每每都是别出心裁。直到今天每一个去过北京的人都会在颐和园,听到导游侃侃而谈乾隆为母亲置办各样礼物。比如我们还知道乾隆名为爱新觉罗玄烨,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共有422位帝王,而乾隆名为玄烨好像是普罗大众记忆中最熟悉的。或许是因为他故事多,电影电视总是把目光放在他身上的缘故。又或许他是离我们时间最近的一位盛世皇帝。 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个坐在龙椅上的男人爱情中的不如意并不比一个凡人要少。 后宫佳丽三千,都道真爱难寻,乾隆却幸运的遇到了,她就是富察皇后。一个温柔端庄的女人。只是天不遂人愿,乾隆可以说天下是他的,天下人的命是他的,可死神来临,他也无能为力。富察皇后的离世,让乾隆从和颜悦色的明君慢慢走向暴君。他在诗词里悼念亡妻,他把富察皇后的死归咎到许多不相干的人身上。富察是何其幸运,又是何其不幸啊! 爱情里众人是平等的,不管是平民布衣,还是显赫世家,甜蜜同样的甜蜜,悲伤是同样的悲伤,就算是陆游也会因为母亲的阻拦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人。但是爱情又是不平等的,沈复写出《浮生六记》用来纪念他的一生挚爱,元稹更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悼念亡妻。也许你我凡人,不能妙笔生花为自己的爱情留以纪念,但此生能够遇爱情就已经无限美好。国馆在《世间一切,皆是遇见》中为我们讲述的故事里或许爱不够完美,他们都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但是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没有苦难就没有刻骨铭心。也许我们是借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但我们明白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痴情如杜牧,如白居易,诗词是在他们的苦难中开出的花朵。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读后感(十):原来古代女子也可以爱的肆意洒脱
我们熟知紫薇回答尔康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我们感动祝英台奋身追随梁山伯的决绝。
从那会儿起,我才知道原来古时的女子也可以充满色彩,不再是课本里呆板的黑白画像,不再是只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闺中女子。
古时的女子千千万,她们拥有着无数的动人故事值得我们去倾听。
无论古今,女孩子总是能毫无保留的把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展现给最喜欢的人,不计得失,无论对错,只是因为我喜欢,当然,要是我不喜欢了,多说一个字我都嫌浪费。
1.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
哪怕你走了,我也毫不后悔的等待十年,因为我相信你会回来。——这是虫娘。
那时候的苏杭,男人都爱虫娘,女人都爱柳七。
但,柳七最爱虫娘,虫娘只爱柳七。
恋爱中的男女,总是说遍了誓言。但誓言虽好,却还是抵不过功名利禄。
柳七来了个不告而别。
后来的日子里,他的梦里总是出现虫娘,直到在京师待了近十年又落榜了一次之后,他才终于决定去找虫娘。
未曾想,十数年后,虫娘竟还等在老地方。
柳永万分抱歉,他说:“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十多年了,最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只有虫娘。
虫娘十数年如一日,终于等来了那个心心念念的人。
2.此生不复相见
元稹与表妹双文相识于“英雄救美”的桥段。
之后,两人互明心意,日日相处,但奇怪的是,元稹喜欢双文的字,她就再也不写;喜欢她的文章,她就再也不作。双文对元稹情深义重,却从不表达出来。
有一晚,双文在房里独自弹琴,曲子伤感动听,元稹偷听到了,求她再弹一次,她却怎么都不弹。
元稹虽多情,却不懂女儿心。
几个月后,元稹进京赴考,非走不可。临走的晚上,他默默无言,只是长吁短叹。双文也明白,这个男人终究要走了。
“最开始,你不按礼法来,到末了,你又要抛弃我。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要对这次离开有这么多感触?你不开心,我也没什么好安慰你的。你不是喜欢听我弹琴吗?我最后满足你一次吧。”双文幽幽说着。
此去,元稹再也没回来。可他也忘不了双文。
多年后,他又经过了双文家。双文早就看透元稹不会回来,听闻他已娶了丞相之女后,也决绝地嫁了他人。
可是,元稹真忘不了双文,他找到双文的丈夫,跟他说,我是双文的表兄,途经此地,想和她一见,不置可否?
不过,被双文一口回绝。
之后,托仆人送来了一首诗:
弃我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冷冷的几句,将他们之间的情谊恩绝。
3.巾帼也有真丈夫
柳如是高居“秦淮八艳”之首,虽为妓女,却公开选婿,遇到钱谦益时,柳如是二十三岁,钱谦益已经五十岁,两人相差三十六岁。
但对于柳如是而言,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为了爱情,柳如是上演了“毛遂自荐”。两人吟诗作句,相谈甚欢。
第二年夏天,钱谦益以匹嫡之礼,迎娶柳如是,这场婚礼惊动了整个都城。
之后,清兵渡江,南明败局已定,柳如是劝钱谦益跳湖殉国,而钱谦益不但降清剃发,还去了北上做官。
柳如是坚持不予跟随,仍留南京。
柳如是冷冷说道:“小女子只愿和大名江山共存亡,此生不进北京城。”
印象中的古时女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跟男子说上一句话都要红了脸,现在才发现,她们活的要肆意洒脱的多,远比我们想的鲜活。
爱就是爱恨就是恨,你不要我了,我也可以潇潇洒洒的装扮好自己去等待我的下一位良人,地球离了谁都在转,所以我要对自己好一点。
虽身为女子无枝可依,但也会坚守心里的一寸土地,为家为国,尽微薄之力也愿意,追求自己所想,不负世间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