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四季的科学(全4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2-18 04:36: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四季的科学(全4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季的科学(全4册)》是一本由[阿]瓦莱里娅·埃德尔斯坦/文 [阿]哈维尔·勒布尔森/绘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0,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季的科学(全4册)》读后感(一):《冬季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儿童绘本

  《冬季的科学》- 先说说本书的封面,采用蓝白两种冷色调非常符合冬天这个季节。配上正面特别的简单有趣的插画和反面非常简单的提问,这里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 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将每一个关于冬季的科学的简单而又实用的科普常识,描述的非常的清晰而又生动有趣,其中每个小节不乏一些趣闻以及非常简单生动的插画,给小朋友带来科普常识的同时也给人一种轻松而又愉悦的感觉。比如本书41页,《雪花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吗?》,用短短的三句话就将这一现象解释得非常的通透。再配上各种各样形状的雪花的插图,并辅以生动而有趣的国外趣闻,简单清楚明晰得表述了雪花的形状真的都不一样。不像其他的科普书籍一样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这本书,反而会给你一种非常轻松的体验,让你觉得科普原来也可以这么生动而有趣。这种描述方式应该也是作者经过充分深入的思考之后的产物。以达到给广大的小朋友带来非常轻松有趣的阅读体验效果。 《冬季的科学》这本书除了带给小朋友科普常识,同时也会向他们展示一些至今还未完全可以用科学解释得通的现象,比如书本的第24页的《为什么有时候鼻涕是绿色的?》,书中的解释是,科学家认为鼻涕的颜色是防御细胞和想让你生病的侵略者之间发生战斗的结果。但这种解释也只是当下的一种解释,并不是绝对的。那么,这里就告诉我们科学的结论并非一成不变,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人们对科学现象本身挖掘的深度而可能出现更为合理的解释。那么此处引导和启发读者需要对科学的本身,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他到底对不对呢?对于探究一件事物的本质,我们必须抱着一种非常有逻辑的严密的思考态度,而不是简单的想当然。 我想这就是作者为什么,在《冬季的科学》当中,唯独留出这么一个篇章吧。作者也希望我们广大的读者小朋友,在启蒙的时候,对于所有的事务都保持一种探究的态度,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总而言之,《冬季的科学》这本儿童科普绘本,不仅仅是一本科普知识书,同时更是一本非常好的儿童启蒙书籍。非常适合小学年龄段的小朋友。

  《四季的科学(全4册)》读后感(二):问题困难户总算有救了

  五岁的孩子身体里似乎没有暂停键,是个人形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特别是到了夏天,夏天提供了孩子们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也提供了观察周围的契机,孩子们的童年快乐几乎都是在夏天存储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夏天是神秘的,是快乐的,是探索世界最好时节。

  但对父母来说,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你是否被当众问过:“妈妈,太阳的温度到底有多高?”真是头晕呀,要是周围无人还好,要是有人,大家都装作没听到的样子向四处看看,只有你是回避不了的,我那时心里奔腾着一万只想要跃龙门的锦鲤,心说:儿子,妈又不是温度计,太阳温度又不能恢复我花容月貌,我关心那干嘛。

  但是,但是我不能真那么说呀,丢了面子是小事,重要的是不能泯灭一粒科学家的小种子,没准就是未来的爱因斯坦呢。想得虽然有点多有点远,但不无可能呀。

  我只能说:嘿嘿,儿子,妈回家查一查吧。

  唉,刚五岁,儿子就懂得为难你老妈啦。

  拿到《夏季的科学》有种得救了个感觉,以绿为主的封面了下子赶走了闷热,还厚厚的纸张,圆角边缘,不用担心孩子受伤,孩子拿到手时应该也不会舍得撕掉了吧。我没一上来就给他看,还是我自己先科普一下吧。

  不光是儿子,对于夏天的热,我也耿耿于怀。每到夏天,就像看到爸爸帮我保存的棒棒糖,但又最讨厌它的热,像我的棒棒糖藏在了冰箱后面,被小耗子咬了一口,不得不弃。这种热来源于太阳,太阳的中心温度有1500万度,就算是太阳表面温度也有5600度,简直热得没人性呀,幸好到达表面的时候也只有几十度了,想想应该幸运的吧,在人类身体可接受的范围。

  书中对于这种小困惑有了一个完美的解答,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是在每个小节里,都会有一个趣闻,趣闻内容是关于主题的,有神话传说,有历史典故,还有地理知识,在满足了孩子们好奇心的同时还别具风味。

  虽然是外国大师的杰作,书中的插图人物亦中亦洋,没有明显的外国标志和痕迹,这也是让我满意的一点吧,这样,至少儿子不会问我那种想让我撞墙的问题了,“妈,这个小朋友姓什么呀?”中国的姓氏就有二万多个,我都数不全,外国人的我哪知道。

  总体来说,这本书外有品,内有涵,还能顺带着解决了我儿子的十个为什么,不错。

  《四季的科学(全4册)》读后感(三):夏天悄悄过去啦

  《夏季的科学》是小朋友和我暑假里最期待的一本书,可是由于个人一些其他原因,拿到书的时候离中秋节也就十来天了。拿到手,迫不及待地看完,果然还是很应景。小家伙似乎想起了什么,立即拿出他的避暑神器太阳镜和小电风扇,天还是很热,夏天的属性依旧明显。人们没有丝毫地“秋季感“。小家伙顺手将我的墨镜也从包里翻出来递给我,霸道总裁的说:诺,夏天要戴墨镜。我朝他撇了撇眼睛,无事献殷勤。我还是口嫌体正直的接过墨镜戴上了。看着对面也带着太阳镜的小伙伴煞有介事的样子,相互对视5秒后不禁哈哈大笑,室内戴太阳镜莫名有些滑稽。我凑过去问小家伙,马上就开学了,要不戴着你的佩奇太阳镜去学校怎么样。”才不要。我们刚刚看的故事书上不是说了嘛,许多太阳镜挡那个太阳光里的紫色(紫外线)是不大有用哒。”“呦呦,书是没有白看,看来是听懂了个大概,活学活用倒是快。我纠正道,什么故事书阿,明明是科普绘画书,因为当我看到空调的原理和防晒霜的原理的时候,我确定这是一本专业的科普书,读完《夏季的科学》文字,带着问题找寻到的答案和平日里的一些打着伪科学的公众号软文给出的常识完全两码事,原本就对这些公众号将信将疑,看完夏季的科学后果断远离这些公众号了。

  旋转的夏季阿,转呀转,转到了小朋友的心里来了,像五彩缤纷的夏日甜筒,本来小朋友对于夏天的故事,都是蝴蝶,知了,小花,小草。在夏末的时候《夏季的科学》带着我们领略了真正的夏天,这些和夏天相关的50个为什么,在《夏季的科学》都可以找到科学而认真的答案。这50个关于夏天的真相有点冷,但是这些冷知识揭开了夏天的真相。启蒙了小家伙的100个甚至更多的为什么?正当我浮夸地勾勒着老式空调(夏季的科学书中提及到的老式空调没有配图)半嵌入在墙体的脑补图时,小家伙跑过来问我:为什么玻璃会出汗,而铁锅不会出汗呢?还没来得及脑补出老式空调,这就要紧张起自己的知识储备了。我得去想想,或者查查为什么铁锅不会出汗呢?

  《四季的科学(全4册)》读后感(四):不负四季好时光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于四季的关注和感知,可以说是他们感触作最深的地方,这本由涂小玲翻译的瓦莱里娅·埃德尔斯坦所著的《四季的科学》一套四本,分别介绍《春季的科学》、《夏季的科学》、《秋季的科学》、《冬季的科学》。这本《春季的科学》回答了小朋友关于春季的许多问题的答案,同时还能了解与植物、动物、情绪、天气、日常生活相关的有趣知识。是一套小朋友必备的了解四季科学知识的绘本   《春季的科学》绘本共分春天什么时候到来?所有的地方都过春天吗?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有春天吗等21个问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小朋友在寓教与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对春天相关的科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便于在今后的成长中建立自己相关的知识结构。同时,书中也穿插关于春天相关知识的趣闻,有利于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   这套绘本的主要特色是:一是立足儿童本位。从儿童视角观察周边环境,从他们接触的日常生活、可能发出提问的地方,去描述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如“太阳从哪里升起、植物为什么开花”等,这些提问和回答能够让他们在阅读时对春夏秋冬四季产生熟悉感、亲和感、认同感,能够让他们从花鸟虫鱼中找到四季的影子,从而获得阅读的喜悦,引起情感的共鸣。二是鲜明主题。本书从儿童的接受心理来看,来展开对四季的描述和绘画,如“蚂蚁为什么排队走,为什么过敏、疼痒的概念”等内容,结合儿童的感知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和理解;全书简短凝练、言简意赅、生动有趣;而且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水平,从儿童能够理解的角度出发,涉及的四季趣闻故事明晰确定,让故事生动有趣,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住小朋友。三是采取以图画叙事说理。这套绘本中的图画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画材的选用、背景的渲染、形象的象征、隐喻的暗示、色彩的对比、光线的明暗、线条的曲直、比例的大小、透视的远近、构图的组合、图文的律动,等等,无一不对绘本的主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人把儿童绘本中的文字比喻成乐团里的鼓手,可以创造书的节奏感、音乐性。《四季的科学》可以说正是一年四季跳动的乐章,会让儿童感到极其亲切、易读易懂,更受他们的欢迎。 本书的作者瓦莱里娅·埃德尔斯坦,1982年生于阿根廷,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化学博士,拥有科学教学高级证书(FLACSO)。著作有“四季的科学”系列、《女科学家:做饭、打扫并赢得诺贝尔奖(没有人知道)》、《居里夫人:科学家的勇气》和《祖母的补救措施1和2》等。其中《冬季的科学》获得2016年德国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奖,入选白乌鸦目录。哈维尔·勒布尔森,是一位插画师和平面设计师,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现居住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这套绘本简约大方,弧形设计的边角,有利于保护儿童在翻阅书籍时不被纸张所伤。可以说,《四季的科学》从封面、扉页,以及纸张、开本、装订等,每一个细节都会体现创作者的匠心独运。

  《四季的科学(全4册)》读后感(五):科普绘本不仅可爱而且还能学知识

  之前读的绘本大多是给低龄的小朋友读的,字不多但故事很有趣,图文并茂很是可爱。这次约到了这本科普绘本真是幸运,我这个20多岁的宝宝还从书里学到了新知识呢。

  《四季的科学》一套四本,我读到的是其中的《冬季的科学》。《冬季的科学》这本书被评选为德国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奖获奖作品。 【不懂就查:白乌鸦奖(White Ravens)由德国国际青少年图书馆颁发,每年从50多个国家、30多种语言中选出200本儿童文学作品,该奖项已经获得国际上的认可,突出了当代儿童与青少年文学的发展趋势。】

  书籍是硬壳精装本,摸着手感很好。很细心的一点是书的边边都采取了圆角而非直角,每页纸质很好,纸张也比较厚,这样小朋友在阅读过程中也不怕被书割伤手指了。

  《冬季的科学》这本书介绍的是冬天的自然现象,其中有许多是我注意到但从未深究的,比如说冬天为什么地上有霜?雾是怎么来的?雪是怎么来的?感冒后鼻涕为什么会变绿色?等等。在读绘本的过程中我知道了该怎么从科学角度解释这些情形,等我记一下笔记,下次有小朋友问我我也可以告诉他们啦。

  绘本里讲到了地球的公转、人体的体温调节、血液循环、白细胞与病毒及细菌的对抗、病毒的传播、低温保存食物的原理、寒冷对人体的反应、自然现象雪雾霜的形成以及动物冬眠等等。绘本涵盖了冬季出现的大多数情况,小朋友会有的疑惑也基本能得到解答。

  儿童科普的绘本很重要,寓教于乐,小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这个世界,家长的陪伴和指引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与世界相处。

  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好奇,什么都想知道是为什么。绘本的温柔也体现在此,它由大人编写、绘画,从小孩子的视角温柔地向他/她讲述这个世界的秘密。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图画,哈维尔教授画笔下的这些插图生动有趣,瓦莱丽娅博士的写作以及涂小玲女士的翻译都让这本绘本充满知识,妙趣横生。

  要做一个成熟的大人,但也不能忘记自己的一颗童心,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去探索、去解密,有着童心的人应该是不会老的。我愿作一个有趣的大人。

  《四季的科学(全4册)》读后感(六):一本书满足孩子关于冬季的好奇心

  记得去年有一次姐姐加班,拜托我去幼儿园接芮芮回家,那时候芮芮刚3岁半的样子,刚好那天下着小雪,路上已经有些积雪,芮芮刚从室内出来,看到雪景,能想象到她的激动,然后一路上简直就是好奇宝宝本宝了,不停的要表达她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芮芮问我“小姨,昨天没有下雪,为什么今天下雪了呢?”、“小姨,这个雪花好漂亮,它是从哪里来的呀!”、“小姨,我想带一些雪花回家,可以么?”“小姨,为什么你的衣服的图案是这样子的?” 巴拉巴拉~我。。。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的答案,芮芮问我,我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但我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好事情,不能打击她的好奇心,所以我也使劲洪荒之力满足小芮芮的好奇心,实在回答不上来的,就告诉她“这个要回家问妈妈”哈哈!

  现在看来,芮芮的好奇心,在这本《冬季的科学》里面都能满足啦!

入选白乌鸦目录

  短短的51页里面由很多个可爱、趣味、生动的插画图和21个有关冬季的科普小知识组成

21个科普小知识

  内页的颜色搭配看起来超级舒服

  像类似的科普小知识点还有 为什么你会起鸡皮疙瘩、你怎么知道该去洗手间了(介绍器官膀胱)、发烧时为什么会发抖 等等,虽然有些术语宝宝听了不会完全理解,但是对于培养孩子的智力发展等各方面是十分有利的。

  其实,对于宝宝的好奇心,是需要重视需要培养的,宝宝每一次的好奇都没有得到重视的话,对她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当宝宝一直在问问题时,家长不应该表现出厌恶、害怕的表情,更不能采用漠视、斥责和嘲笑的态度。在幼儿的探索行为中,家长要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些丰富多彩的环境,给幼儿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鼓励幼儿自由的思考,无所顾忌的提出个人的问题和发表个人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冬季的科学》是一本读起来会觉得轻松、趣味又可爱的绘本,也可以满足孩子对于冬季的好奇心。

  《四季的科学(全4册)》读后感(七):孩子想了解的四季

  孩子问我一年为什么要分春夏秋冬?真把我问住了,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解释,就想到《四季的科学》这套书,每个季节一本。绿色印刷,全彩页,把动物、植物、天气的知识,都放到季节里去看变化。

四季的科学

  每一个季节的封面都非常有季节特色,封面都有一棵大树,这棵大树随着季节而变化,形象又直观。《春天的科学》这棵大树刚刚发芽,还开了小白花,有鸟儿、蝴蝶在飞舞,有一个娃娃在树下野餐,一个娃娃在荡秋千,很有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夏季的科学》这棵大树长出了茂密的树叶,和红红的果子,有个娃娃穿得很少,在树下大大的树荫下乘凉,手里拿着带吸管的饮料,狗狗在旁边伸着长长的舌头,很有夏天炎热的信息。《秋季的科学》这棵大树的叶子变成了黄色、红色,树叶还在纷纷掉落,树下满是红黄的叶子,娃娃正在打扫落叶,很有秋天萧瑟的气息。《冬季的科学》这棵大树的树叶已经掉光,变得干枯,一个雪白的世界,娃娃穿着厚厚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很有冬天冰冷的气息。

  每本书的后面都提了几个问题,特别适合翻开这本书之前的小朋友问问自己,看自己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知道几个呢?然后翻开书去找一找答案吧。比如《秋季的科学》后面写着“秋天来了”,“秋天有什么特别之处?”“秋天缤纷的色彩从哪里来?”“为什么秋天蜜蜂总是忙忙碌碌的?”“秋天为什么是飓风的季节?”“为什么干枯的树叶踩上去会发出响声?”还配上和每个问题相对应的图片。

  秋天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你家宝宝的答案和书里的一样吗?让我们来看看书里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秋天有什么特别之处?

  秋天缤纷的色彩从哪里来?先让宝宝想一想、说一说,考察一下宝宝的观察能力,然后再来看看书上的答案吧。

秋天缤纷的色彩从哪里来?

  为什么秋天树叶会干枯?这是一个好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讲一棵树的生老病死,讲一棵树一年的生活,如何过热天,如何过冷天,再和动物们比较一下,比如我们身边的猫和狗,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最后延伸到我们自己,天热了怎么办,天冷了怎么办。原来叶子干枯是树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可以延年益寿哦。

为什么秋天树叶会干枯?

  为什么干枯的树叶会发出响声?这个问题可以引出好多声音呢,比如团纸团的声音,撒豆子的声音,下雨的声音,抽马桶的声音,筷子敲敲碗,把碗放在水里敲敲呢?还能听到声音吗?一样吗?用脚踩一踩水,感受一下脚能踩出的声音。

为什么干枯的树叶踩上去会发出响声?

  还有很多好问题,比如秋天什么时候来?秋天鸟儿去哪儿了?秋天狗狗如何换毛?松鼠是怎样找到自己埋的松子的?昆虫怎么度过寒冷的天气?秋天的海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快来跟我一起翻开《四季的科学》吧,这里有好多好多奇妙的科学知识哦。

  《四季的科学(全4册)》读后感(八):《四季的科学》是你一定要陪孩子一起学习的科普图画书

  以大人的视角去看,《四季的科学》确实少一些系列性和条理性,对于内容解释也少一些延展性,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确实足够了的。

  他们不需要知道格林尼治时间怎么计算,知道一年有四季之分,季节不同,自己穿的衣服也有增减,周围的环境也都发生变化。

  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像其它球类一样都会运动。只不过篮球需要人拍,足球需要人踢,都需要外力,地球比较厉害,可以自力更生自己运动。

  当地球运动到,北极和南极距离太阳对的距离都是一样的时候,给自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分点。这个时候,地球上所有的,白天和黑夜都是一样的长。

除了解释什么是分点,还延伸了一些趣闻,这一点非常棒。

1.

  春分到,春天也就到了,春天会有哪些变化呢?

  植物发芽了,花儿都开了。花丛间飞舞的蝴蝶越来越多了。

  花儿开了,似乎身边的人都喜欢笑了,但是仔细观察似乎,有些人却戴起了口罩。

  原来春天来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很开心啊。

  看到这里,想必你也非常好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么严肃的哲学问题,竟然被作者寥寥数语,简约但不简单的绘画表达出来了。

  作者瓦莱里娅,1982年,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特别美好的城市,有两个孩子。不仅是一位细心的妈妈,还是一位化学博士,所以对于书中,春天过敏,身体发痒都有比较具体的介绍。寓教于学,乐于生活间。

很自然的讲出了过敏,过敏原,抗体,组胺等生化学知识。

  绘画作者也很有趣,讲到发痒,还特意画了一个躺着的人,正在看书,但是在挠痒痒。而本书的插画师哈维尔正好是一个对许多东西过敏的人,作者早上醒来最清晰的事情就是打一串连续而响亮的喷嚏,而不是喝咖啡哦~

2.

  春分到,春天也就到了,春天还会有哪些变化呢?

  草坪似乎散发出了香味儿,仔细发现,地上的蚂蚁似乎走路很规律,观察的时间越久,得到的惊喜越多。

  除了蚂蚁之外的,其他小动物似乎也和平常不一样了。鸟儿叫的更欢快了,猫儿也喜欢粘人了,就连高冷的孔雀,都展开漂亮的翅膀供人参观了。

  书中讲到这里,讲到人和动物一样也会谈恋爱,如果家长们不害羞,还可以顺道给孩子普及一下“性”知识,关于宝宝是为什么来的,适当的安全教育,也会减少一些不好的事情。

  在这里也有所启发,所谓教育孩子,不仅仅物质和陪伴,有效的引导和教导也非常很重要。作者瓦莱里娅想来也是个非常善于发现,乐得和孩子相处的睿智女性。读春天的科学,都觉得世界变得美好了。

3.

  春天所有的事情都是美好的吗?

  不一定哦!春天天气变热,水蒸气上升,上升的过程中,空气变冷,容易形成雷风暴雨,打雷的时候站在树下也是非常危险的。

  冷热空气如果温度差异很大的话,还会形成龙卷风。

  春天会有危险,连带着配图也是沉重的黑色系,插画师哈维尔的配色也是非常用心和贴心。美好的事情就用鲜艳的颜色来画,反过来就用暗沉颜色画。

  地面上冷热空气会变化,地下水里,自然也会有变化。只不过水变热变冷的速度都回比地面慢一些。

  所以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陆地海洋都会有四季变化。

  春天结束,夏天会来,秋天走了,冬天会来。

  只有时间啊,是无限延长永无止尽的。

  《四季的科学》是一系列非常棒的科普图画书,如果你也无奈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不放从这个系列开始吧。陪孩子一起成长。

  :非常感谢涂小玲译者,翻译本书。再次感谢~

  《四季的科学(全4册)》读后感(九):秋天也是动物们的收获季节

  《秋季的科学》和夏季的科学相比较,从秋天的植物和秋天的动物的角度出发阐释了秋天动植物的一些变化和生存形态。全书色彩更多,动物更多,趣闻的知识没有那么冷,解释得很有童趣。绘本页数比较多,文字量也比较多,但是色彩搭配比较舒服,还有很多小动物在秋天的生活图片,所以小朋友还是依然能够耐下心坐下来读完的……

  每一次看完,小朋友最感兴趣的还是书中火烈鸟的秋天和火烈鸟如果没有小虾,小鱼、藻类、浮游生物吃的话为什么会变回去?变回去就是变回白色吗?果然有关红色的一切,小朋友都比较记得住。火烈鸟本身又是很有美感的一种鸟类,只要在动物园或者图片上见过火烈鸟的朋友们,都会记住它鸟如其名的热情似火的红色羽毛。小朋友对于小动物一向上心,何况是如此特点鲜明的小动物,只要给他们介绍一遍火烈鸟,大都会牢牢记住火烈鸟的名字和特点。至于书中提到的候鸟在秋天的迁徙现象小朋友却不甚关心。

  火烈鸟的颜色并不是火烈鸟本来的羽色,而是来自其摄取的浮游生物(据2008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家弗朗西斯科·布达教授和他的实验小组成员,通过精确的量子计算手段发现火烈鸟、三文鱼、虾、蟹等呈现出诱人的鲜红色的原因,是因为火烈鸟、三文鱼、虾、蟹等都富含Astaxanthin简称ASTA中文名字叫虾青素,而动物是无法合成虾青素的,虾、蟹大部分通过食用藻类和浮游生物等植物获取虾青素,火烈鸟通过食用以小虾、小鱼、藻类、浮游生物等传递虾青素,而使原本洁白的羽毛透射出鲜艳的红色。同时红色越鲜艳则火烈鸟的体格越健壮,越吸引异性火烈鸟,繁衍的后代就更优秀。

火烈鸟很专一和痴情,实行一夫一妻制可爱的土拨鼠过秋天,寻找洞穴,准备冬眠。还会在土拨鼠节日这天被人们从洞穴里拉出来看看有没有继续在睡,而来判断接下来冬天有一个礼拜,还是两个礼拜。土拨鼠的内心肯定是拒绝的,人性的人类啊。组织架构分明,分工有序的蜜蜂,在秋天也在储备粮食,以备蜂王在冬天和来年的春天都有充足的食物。勤劳的蚂蚁,顺着家的方向,每天忙进忙出,在秋天暖阳下往巢穴搬运着食物,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哩。 小松鼠在秋天可忙了,囤粮高手,在大森林的足迹范围内会根据它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大脑里绘制一幅藏宝图,冬天来临,饥寒交迫的时候,小松鼠也不会找不到食物,因为啊它按照刻在脑海的藏宝图可以准确的将自己的藏的松子一个一个找回来。是不是很神奇,小松鼠多聪明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四季的科学(全4册)》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