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2-17 00:40: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摘抄

  《我们都不想长大》是一本由太宰治等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一):不为人知的那个太宰治

  如果你打开当当小说畅销榜,你会发现排在首位的就是《人间失格》,评论竟然高达140多万。今年日本已上映新版的《人间失格》电影,由此可见,即使在太宰治已离我们远去了七十余年的今天,那股“太宰热”依然没有消退。不过纵使太宰治人气极高,我仍然十分不喜欢太宰治。因为觉得他太丧,所以就连看见他那张“手托香腮”的经典照片都觉得厌烦。不过这一切在我看过《浪漫灯笼》和《奔跑吧,美乐斯》之后有了转折。诶呦呵!原来太宰治也不永远是“丧系代言人”嘛!原来他竟然也写过温暖的童话!在《奔跑吧,美乐斯》中,我读到了友情、信任、善良和正义,原来太宰治也曾如正午的太阳般温暖!在《浪漫灯笼》中,调皮的太宰治(天知道我什么时候喜欢太宰治了,还“调皮的太宰治”……听到“啪啪”的响声了吗?打脸的声音就是如此清脆呢!)借入江家兄妹四人的角色改写经典童话《莴苣姑娘》,这不可不谓太宰治写作生涯中难得一见的温情之作。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二):《我们都不想长大》:长大了,我们都想回到童年

  小时候都渴望长大,因为长大了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长大了,发现还是更想回到从前,因为很多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从前听SHE的《不想长大》: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又笨又傻。短短的歌词哼唱着所谓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直到真正的长大才知道,原来我们的童年确实弥足珍贵。 它可能伴随着我们看过的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憧憬,顺带着乡间小路的冒险捣蛋,沉浸着和朋友伙伴打交道的友谊真情。 我们做大人了,但是发现很多时候童心未泯,就像拿起《我们都不想长大》这本书看完了第一个故事,我们就情不自禁地看第二个,第三个。我就是这样的读者。 前两天才收到这本书,但是却一口气看完了四位作家的11个故事,因为大咖们写的童话仿佛让我们走回了童年。 哪些大咖?写了《人间失格》的太宰治、以《罗生门》出名的芥川龙之介、《脑髓地狱》的梦野久作、以及日本白桦派文学代表的有岛武郎。 大咖写的童话果真值得一读,而且越读越有味道。这本书定位于“童话”外国文学畅销书短短的十一个童话,每个童话故事都很精悍短小,但内容却是足够有想象力的。无论是哪位作家,在那些看似简单直白的文字、荒诞到无厘头的故事情节中,能让我们感受到丰富而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 尽管白纸黑字,但里面的童话描写却是绘声绘色,眼前总能有一幕幕剧情画面浮现出来。不管是美乐斯为友情不顾一切的奔跑救人,多话公主在梦境里的奇妙探险,还是莉伊借着望远镜来到月亮上的经历,又或者是“我”学习魔术的心路历程,明知道都是作家编出来的虚幻角色,却还是那么活灵活现地在我脑海中,上演着属于他们的故事。 尽情放松,释放自己的想象力,让人能在复杂的社会中获得喘息的闲暇,就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愉悦。当中我特别喜欢的是梦野久作的《多话公主》和芥川龙之介的《魔术》。 《多话公主》讲的是一位唠唠叨叨,把真话当假话,把假话当真话的唠唠叨叨的公主在经历云雀王国、蜘蛛王国的惊险奇遇后来到了无口的王国,一系列的遭遇荒谬无比,还好在跌跌撞撞的起伏中,我明白了嘴巴说话的真正意义所在,也从无口王子的成长经历中感受到人间真情,最后当然还是王子公主的幸福结合。 《魔术》中,芥川龙之介用轻盈的笔触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引发一口气看下去的欲望。他还在故事的结尾道出了深刻的哲理,让所有的读者,反思欲望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又是怎样在不自觉中被其所控制。 举例的两个童话,既有点像中国的《聊斋志异》,又更像是适合所有人的寓言故事,它短小隽永,用轻松假想的故事赤裸裸地揭露了我们内心的沉重。它提醒着我们在现实的社会,和日益成熟的年龄,要如何去保持一份纯粹的童真的同时,如何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 正如《我们都不想长大》这本书的扉页约翰·康诺利所写的: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而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个未来成人在静静等候。 感谢几位将就来写童话故事的大咖作家们,我想他们的心中也和我们一样,也始终守护着那么一个纯真的孩子,有着满满童年的记忆。他们用创作的童话带领我们回首往事,探寻不同小故事背后的巨大含义。在成人的世界看到虚幻故事的折射,找到我们的依旧存在的初心。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三):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

  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而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个未来成人在静静等候。这本书是献给孩子,更想献给童心未泯的你。

  日本文豪们笔下的童话故事精选集,徜徉在太宰治、芥川龙之介、有岛武郎和梦野久作的动人故事中感受他们纯真的童心吧!

  先来介绍一下本书的几个作者:

  太宰治(1909-1948),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代表作有《逆行》《斜阳》和《人间失格》等。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小说家。代表作有《罗生门》《竹林中》《鼻子》等。与森鸥外、夏目漱石并称为二十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三巨匠。

  梦野久作(1889-1936)日本诗人、推理小说作家、奇幻文学作家。代表作是被誉为“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一的《脑髓地狱》。

  有岛武郎(1878-1923),日本白桦派文学代表作家。被称作“最有良心的人道主义作家”。《阿末之死》《该隐的末裔》《一个女人》皆是他的小说杰作。

  这本书一共收录了11个童话故事。《奔跑吧,美乐斯》讲述了一个有关信任、正义、坚持的故事。牧羊人美乐斯由于被迪奥尼斯国王的残忍暴虐激怒而被过国王逮捕要处以死刑。由于美乐斯的妹妹即将结婚,于是他请求国王缓刑三天,并交出自己的挚友塞里努丢斯作为人质。国王答应了他的这一请求,但是如果三天后他没有来主动服刑的话,他的挚友将替他而死。美乐斯赶上并参与了自己妹妹的婚礼,在回来的路上他遭遇了暴雨,被泥石流破坏的桥梁,他在奋进心里游到对岸后又遭到了前高的伏击。在他历尽艰险从强盗手中逃脱以后,他身心都感到无比的疲惫,放弃、绝望、无助如影随形。可想到自己好友即将为自己赴死之时,他终重获力量继续向刑场狂奔。最终他跌跌撞撞、精疲力竭、衣衫褴褛,在最后一缕阳光即将消失之时他赶到了刑场。

  他与挚友互诉心中曾有的不信任与邪念,互相击打对方并取得对方的谅解后,他们拥抱了彼此并相拥而泣。国王被他们真挚的友情所打动。暴君迪奥尼斯满脸通红地说道:你们的愿望达成了,你们胜过了我的心。信实,确实并非空谈的幻想!这篇《奔跑吧,美乐斯》与太宰治一贯阴郁、压抑的文风大相径庭,读这篇故事的时候,被朋友之间的信任、坚持所感动。不得不说太宰治的内心其实也是一个温暖的人,只有相信美好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温暖的故事吧。

  而在《我们都不想长大》整本书中你可以感受到这几位日本文豪心中都有十分纯粹美好的童真,不管是有岛武郎的《我帽子的故事》还是梦野久作的《多花公主》亦或是芥川龙之介的《轨道矿车》他们所书写的一系列的故事,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纯真的童心。

  成年后的我们不是忘了如何快乐,只是再也找不到童年时对待快乐的态度,我们学会了压抑自己和伪装。成年人的世界里更加需要有童话,我们渴望信任但内心又不愿意轻易的去相信周围的人,我们渴望美好又害怕美好的不真实。

  我们都不想长大》我们每一个成年人也都是一个大孩子,我们可以看他们写下的故事,唤起我们自己内心世界最好的东西。心里面的那个孩子我愿你永远善良美好,人生如戏,浮沉若梦几时醒......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四):《我们都不想长大》:成人的童话世界

  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而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个未来成人在静静等待。小时候,我总是向往大人的世界,期待日子可以过得快些,可以带我步入成人的世界。随着时间逐渐流逝,我终于长大成人,心里却又忍不住怀念小时候的许多纯真乐趣。想想,流逝的岁月总是太无情,悄无声息地带走许多我们心底的憧憬。

  记得有句歌词这么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童话世界总是太过美好,是非黑白,简单明了,而单纯的我们总以为那如美梦般的故事都能有完美的结局,即使长大以后明白了曾经的简单,依然感激童话曾经为我们带来的如梦似幻的甜蜜。

  其实长大后不是没童话,是失去了看童话的纯真。当我们抛却成人世界的桎梏,寻一片宁静,备一杯香茗,看一本成人的童话---《我们都不想长大》,在童话世界里驰骋,在简约的故事里遨游,既回味曾经的单纯,又品味故事背后的深刻,这便是成人童话不同于少儿童话的优势。

  初得此书便被书名一击而中了,多想找到哆啦A梦的时光机,一钻就能回到遥远的过去,那些肆意欢闹的日子,那些烦恼都能在一瞬被遗忘的岁月,那些青葱漫漫、欢乐无限的时光,像人生长河里孕育的珍珠,在最初的年华里熠熠生辉,让长大的我们时时回望,频频称羡,不愿离去。

  我们都不想长大,长大的世界太浮华。

  《我们都不想长大》来自日本,是日本近现代名作家的童话故事合集。忧伤颓废的太宰治,充满幻想的梦野久作,有“日本的鲁迅”之称的芥川龙之介,有白桦派代表作家有岛武郎。四位作家作品风格各异,主张自有千秋,却都曾倾心于迷人的童话故事创作,在他们短暂的生命中,童话的真诚和纯真像生活的润滑剂,在不尽如人意的颓丧中治愈内心的孤独和绝望。

  当太宰治笔下的美乐斯为了拯救苍生而与多疑不定、阴险狡诈的国王打赌,以最好的朋友的生命为赌注,如果美乐斯失信未回,美乐斯将失去与朋友多年的友情和朋友的生命,还将导致更多黎民百姓因为国王的任性而失去鲜活的生命。

  美乐斯必须奔跑!要完成作为兄长的责任,要珍惜朋友的情谊,要维护自己的信誉,更要拯救那些活在国王统治阴影下的百姓,一个个重如泰山的使命化成他脚下不断奔跑的动力,他精疲力竭,他摔倒在地,他无数次想再跑就要力竭而亡了,可他的脚没有停下来,他的腿依然保持摆动的频率,在国王洋洋得意地将要推着他的朋友上绞刑架的一刻,美乐斯出现在了国王的面前。

  人无信不立。美乐斯奔跑在通往王宫的道路上,也奔跑在自己人生的信条上。结尾像所有的童话一样,国王不再疑神疑鬼,捕风捉影,不再肆意将国民推上断头台。美乐斯成了英雄。

  在成人的世界里,世界总有太多规则和沟坎,完成一件稍有难度的事总有千万个阻挠的理由,如果我们有美乐斯的勇气和坚定,诚信和善意,也许那些看似千难万难的事情将在你的脚下一步步走向完美解决的结果。

  《我们都不想长大》就是这样,在一个个如万花筒的童话里,一切黑白分明,心无旁骛地向前走就能迎来理想的结果。而这,不正是大人的世界缺少的简单吗?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五):这里是成人的童话王国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S.H.E的这首歌曲《不想长大》,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总想着让人缩回童年去,过那种无忧无虑,简单纯粹的日子。也是那种美好梦幻的岁月,让很多人流连忘返,沉醉不知归路。 诚如约翰.康诺利说得“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个未来成人在静静的守候。”初见《我们都不想长大》这本书时,人们是很易被这书名吸引过去的,这书名是成年人对这个理性现实世界的呐喊,也喊出了成年人世界的心酸与苦累。我也是带着对这书名极大的认同感的心理翻开了这本书,一页页地阅读下去。一个个短小凝练又诡谲离奇的故事立刻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既感新颖又有趣,妙不可言。 书中集结了日本大作家之作。它收录了有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太宰治的《奔跑吧,美乐斯》;有日本诗人、推理小说作家、奇幻文学作家梦野久作的《多话公主》、《天牛》、《点心大舞会》、《奇妙的望远镜》;日本白桦派文学代表作家,并被称作“最有良心人道主义作家有岛武郎的《差点溺水的兄妹》、《我帽子的故事》、《一串葡萄》;有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摩术》、《轨道矿车》、《杜子春》。 这些作品给人亲切感,作者用笃定坚信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让我们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每个故事可爱又魔幻,让人印象深刻。他们是我们每个人童年生活的影像,又似儿时的梦境,那么真实,那么自然。然在故事结尾时又那么意味深长,耐人回味无穷。 开篇《奔跑吧,美乐斯》通过美乐斯跟残暴国王的约定,用好友塞里努丢斯作人质,美乐斯回去给妹妹结完婚就回来替换好友偿命。美乐斯时刻记得这个约定,不管千辛万苦都紧赶上路终于完成自己的诺言。他的好友也始终相信美乐斯,愿意以命作承诺。这宝贵的友情放当今世上已很难寻到了。犹记得彭宇案法官那句“不是你撞的,为什么你要扶?”,从此开启了人人自危,扶不起的社会风气。街上碰磁敲诈的也时有发生。诚信在我们社会已成了稀缺资源。故事里本来爱杀人,喜猜疑的国王在美乐斯诚信的感动下,终于放下屠刀,给世民一个安稳生活。可谓是美好结局了,也是我们世人心中的期望吧,期待人与人诚信互助,信义无价。 中间那个《摩术》给我们介绍了一个神秘的印度人米斯拉先生,他会哈桑.甘摩术,会变各种神奇摩术。然要学会这个摩法关键点是要摒弃欲望才可以。故事的主人公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同意要抛开各种欲望,并跟着米斯拉学了摩术。然在一次跟朋友的聚会中,我用煤炭变幻成金币引起好友们的贪念,在朋友们的鼓动起哄声中,主人公被裹挟参与了豪赌,勾引了“我”起了贪念,然也那贪念运用摩法时,“我”手里纸牌上的国王突然有了灵魂,露出了不舒服的微笑。一句“婆婆!婆婆!客人今晚不留下,不用帮忙准备床铺啦!”给主人公当头一棒,一下砸回了现实。违背承诺,让主人公羞于见摩术师。“若要我的魔术就得先失去欲望,看来你的修为还是差了点呢。”米斯拉怜悯的声音回响起,跟开头心里有欲望的人是不能学摩术相呼应。前文那句“婆婆!婆婆!今晚客人要留下!帮忙准备床铺吧!”才是作者别有用心的伏笔。整个情节有起伏有冲突,又带点摩幻色彩,真是越看越上瘾。可以拍部短剧妥妥的,够好看又刺激。 书的收尾《一串葡萄》,很有教育意义。主人公“我”喜欢画面,也喜欢同学吉姆的画具,但又是个不敢向父母开口要买画具的胆小鬼。“我”每天都在疯想着吉姆的画具,终有一天受不了拥有画具的欲望,我偷拿了吉姆的画具,可不幸被抓住了。同学们七拽八拽地像押个犯人一样,把“我”押到“我”最喜欢的老师面前,等待惩罚。没想老师却是也奇的平静,支走了同学,只是确认“我”画具还了没?知道是坏事吗?而后给“我”摘了串葡萄,让“我”这个小犯人安静地呆在办公室里反省。“不要那么难过,大家都回去了,你也回家吧,明天无论如何都有来学校哦,就是没看到你,我会很难过的,就这么说定了哦!”老师说完还帮“我”把葡萄放进了书包里,让“我”回家。第二天“我”在路上很忐忑,又想着老师的话,进了学校。给“我”惊奇的是吉姆来握手,要当好朋友。让“我”感觉像做梦一样子。也在那之后“我”变得乖巧了,也没有那么胆小了。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调皮捣蛋,犯错的时候,在不伤孩子自尊情况下,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故事中老师是多么有智慧阿。云淡风清地就把一个看似挺大的矛盾给化解了,实在是高!让人敬佩不已。 以上只是节选《我们都不想长大》书中一部分故事,更多有趣又离奇的故事仍值得重复读,品味鉴赏。我们在尘世走累了,不妨躲进大师们为我们塑造的奇妙童话王国里尽情徜徉。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六):人生如戏,浮沉若梦几时醒......

  我听到过很多成年人说过:我多想回到小时候,我不想长大!可当我们不得面对年华老去,青春不再,为生活奔波时,我们偶尔也会望着路边的孩童低下头想到自己的童年,想到过去岁月里属于自己的美好。我相信在每一个成年人的心里都有过属于自己的童话,一想到在童话世界无所不能的自己时,那份发自内心深处的美好会感染到每一个人。成年人的世界里也需要童话,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

  《我们都不想长大》一书是集合了太宰治、芥川龙之介、有岛武郎、梦野久作的青春童话作品,通过阅读该书我们可以直面这些日本著名作家纯真的童心,感受温暖收获感动。对于这本书我个人在初看时有种惊为天人的感觉,特别是开篇的太宰治所写的故事《奔跑吧,美乐斯》就是这个故事让我对太宰治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在阅读《奔跑吧,美乐斯》这个故事前我个人对于太宰治的认知一直停留在《人间失格》这部作品上,最大的感觉就是压抑,特别的压抑。而这个故事和《人间失格》相比则是风格迥异,行文节奏欢快,明朗,温暖,是一个令人读起来可以感受到热情且积极向上的故事。

  《奔跑吧,美乐斯》讲述了一个有关信任、正义、坚持的故事。牧羊人美乐斯由于被迪奥尼斯国王的残忍暴虐激怒而被过国王逮捕要处以死刑。由于美乐斯的妹妹即将结婚,于是他请求国王缓刑三天,并交出自己的挚友塞里努丢斯作为人质。国王答应了他的这一请求,但是如果三天后他没有来主动服刑的话,他的挚友将替他而死。美乐斯赶上并参与了自己妹妹的婚礼,在回来的路上他遭遇了暴雨,被泥石流破坏的桥梁,他在奋进心里游到对岸后又遭到了前高的伏击。在他历尽艰险从强盗手中逃脱以后,他身心都感到无比的疲惫,放弃、绝望、无助如影随形。可想到自己好友即将为自己赴死之时,他终重获力量继续向刑场狂奔。最终他跌跌撞撞、精疲力竭、衣衫褴褛,在最后一缕阳光即将消失之时他赶到了刑场。

  他与挚友互诉心中曾有的不信任与邪念,互相击打对方并取得对方的谅解后,他们拥抱了彼此并相拥而泣。国王被他们真挚的友情所打动。暴君迪奥尼斯满脸通红地说道:你们的愿望达成了,你们胜过了我的心。信实,确实并非空谈的幻想!这篇《奔跑吧,美乐斯》与太宰治一贯阴郁、压抑的文风大相径庭,读这篇故事的时候,被朋友之间的信任、坚持所感动。不得不说太宰治的内心其实也是一个温暖的人,只有相信美好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温暖的故事吧。

  而在《我们都不想长大》整本书中你可以感受到这几位日本文豪心中都有十分纯粹美好的童真,不管是有岛武郎的《我帽子的故事》还是梦野久作的《多花公主》亦或是芥川龙之介的《轨道矿车》他们所书写的一系列的故事,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纯真的童心。

  “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而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个未成年人在静静等候。”当记忆老去,我们在长大前行。每一个成年人都会做着一个有关青春童话的梦,因为梦和童话都是有奇迹可以出现的地方。在这本书里看到了美丽的故事,更收获了久违的感动,如果可以有这样的梦我愿久久的沉睡。

  《我们都不想长大》太宰治、芥川龙之介、有岛武郎、梦野久作他们每一位作品所展现出来的风格都不一样,但有一样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文字都直抵读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小时候我们会在烈日下去捉天牛,会在蝉鸣里感受光阴的故事,会在童话故事里认识眼前的世界,也会在水里嬉戏感受夏日最热烈的阳光。

  成年后的我们不是忘了如何快乐,只是再也找不到童年时对待快乐的态度,我们学会了压抑自己和伪装。成年人的世界里更加需要有童话,我们渴望信任但内心又不愿意轻易的去相信周围的人,我们渴望美好又害怕美好的不真实。

  《我们都不想长大》我们每一个成年人也都是一个大孩子,我们可以看他们写下的故事,唤起我们自己内心世界最好的东西。心里面的那个孩子我愿你永远善良美好,人生如戏,浮沉若梦几时醒......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七):我们都不想长大,生而为人,我们都有青春童话

  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而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个未成年人在静静等候。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所著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天地是万物的客舍,百代是古往今来时间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

  人生百年,如匆匆过客。想哭了痛痛快快地哭,想笑了就哈哈大笑笑的年纪,也不过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那么几年。幼年时,总想着快快长大,以为长大了就可以为所欲为,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可长大后,才发现,能回到童年该有多好呀!

  对于太宰治来说也是如此,童年时光,虽然父亲忙碌,母亲多病,但起码衣食无忧。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却越来越厌倦生活。甚至一度被称为“天生自杀狂”。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几欲自杀。

  1929年,太宰治18岁,在他的偶像“鬼才”芥川龙之介吞安眠药自杀之后,他也效仿之,发现及时。

  1930年11月,与十七岁的田部一起吞食安眠药投河,被救,只是田部却不幸死亡。

  1935年,他准备报考东京学校失败,上吊,绳子断掉,未遂。

  1948年,与情人捆绑在一起,投河,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他甚至留下了“唯有堕落,才能保持纯真”的句子。天不遂人愿,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就在这无尽的失望中,他走过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我们都不想长大》会告诉你,在无尽的失望中也有开出希望之花的可能性。这本书收录了太宰治和芥川龙之介等人的童话故事,是一本合集,更是一味良药。

一、太宰治告诉你怀疑人心是最可耻的恶德

  东汉末年,有一位雄才大略的枭雄。他能文能武,精兵法,善诗歌,开启了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就是曹操。但他却以多疑的性格,害死了别人,也害死了自己。比如,他的好朋友吕伯奢。本是一番好意,准备热情招待,没想到却招来了杀身之祸,一家老小,尽数丧命。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如跗骨之蛆,难以摆脱,痛苦难耐。就像太宰治所著的《美乐斯》。《美乐斯》是《我们都不想长大》的开篇之作。讲述了一个无法相信别人的暴君,总是怀疑别人包藏祸心。因为他的疑心,他的妹夫、继承人、儿子、皇后、大臣全部被杀。美乐斯听到了,发誓要让这个国王死去,不能再让他存活于世。

  美乐斯为了能参加妹妹完妹妹的婚礼再去赴死,只好先把自己的好朋友作为人质留在皇宫。后来经过了种种责难,没有辜负好友之间的信任,遵守了承诺。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国王,让国王相信了:信实,确实并非空谈的幻想。

  童话是人们挣脱现实无奈的产物,是现实社会完不成的祁愿。在岚山光三郎的《文人饮食生活》中记录了一则檀一雄和太宰治交往的趣事:太宰治把身上的钱花光后,没有钱付费,说是去借钱,把檀一雄留下当了人质。约定好三天回来,结果十几天都不见踪影。后来,檀一雄找到他的时候,发现他和别人下棋,谈笑风生。恼怒至极的檀一雄把太宰治痛骂一顿,太宰治有所感概说:“不知道是等人的难过,还是被等的人难过。”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影响两个人的深厚情谊,他们依然是朋友,是兄弟。“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想檀一雄是了解太宰治的,是他的知己。

  童话落幕,但对于太宰治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当这些文字在他的笔尖缓缓流淌,他是否也曾被自己笔下的故事感动了呢?虚构的故事何尝不是他所向往的真实呢?故事娓娓道来,何尝不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也是给了朋友一个交代呢?

  怀疑是颗致命毒药,一旦生根发芽,便让人痛不欲生。而信任,则是关系长久维系,不负初心的灵丹妙药。有多少感情毁于怀疑,又有多少感情存于信任?就像太宰治所说:“怀疑人心是最可耻的恶德”。让我们丢掉怀疑,相信相信的力量,让感情不变味道,让彼此不忘初心。

二、芥川龙之介告诉你无论当什么,总之要像个人

  生而为人,就要做人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泯灭人性,那就是连 兽都不如。那么何为人性?又怎样才能像个人呢?

  芥川龙之介在《杜子春》中给了我们答案。杜子春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杜子春的落魄公子。荡尽了家产,身无分文,不知道到该何去何从。黑夜马上降临,肚子还在咕咕的抗议着,他甚至想不如死了算了。

  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位老人。他问杜子春在想什么,杜子春如实回答。这个时候,老人告诉他夕阳落在他身上的影子,头的位置能挖出一车都载不完的黄金。杜子春照做,果真如此。

  他从此成为了有钱人,结交了无数的好友知己。享尽了荣华富贵,可惜就算是金山银山也有亏空的时候。几经往复,他最后想要拜老人为师。但要成仙还必须经受住考验。他历经了千般劫难,地狱来回,酷刑加身,他都挺了过来。可是当面对不人不兽的父母时,他却一下子忍不住了。

  父母的爱,唤醒了他,他说:就是成了仙人,在地狱的森罗殿前,我也见不得父母受鞭受苦啊。

  老人接着问:“你大概也不会想修仙,应该也不会再想当个大富豪,那你接下来要当什么呢?”

  杜子春答到:“无论当什么,总之要像个人,过着无愧于心的生活。”

  故事到此结束,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著名的作家,日本文学评论家吉田精一说他喜欢借助古典中的历史素材,阐释近代的问题。在故事的背后明显地渗透着自己的人生感悟。可以认为历史题材对于芥川只是“衣裳”,只是倾诉对世事所感的载体。

  故事简单,但是情节起伏,讲述的道理,却发人深省。那么何谓像个人呢?孝敬父母,爱护兄弟是个人,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也是个人,同样的在尘世挣扎,不放弃的也是人·····

三、我们都不想长大,生而为人,我们都有青春童话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等到我们不再是少年,才发现原来愁已经把我们包裹的严严实实。追忆往昔,怀念过去,都不过是一场幻梦。所幸,还有众多的作家文人,在他们的笔下,我们任思绪流浪,回到了曾经的童真岁月。

  《我们都不想长大》,是太宰治、梦野久作、芥川龙之介、有岛武郎的青春童话,也是读者的青春童话。对于童心未泯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就是最好的礼物。读完此书,仿若在童话王国畅游了一番。那些看似无解的问题,在童话故事中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了答案。

  芥川龙之介也好,自杀成狂的太宰治也好,梦野久作、有岛武郎也好,不论世事颠簸,岁月煎熬,他们都曾有过童心未泯的时刻。感恩世间有这样的才子文人,他们用手中的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有魅力的童话世界,释放出心中的孩子童心。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八):真正的长大,都是童心未泯

  《我们都不想长大》是一本区区200页的小书,当人们拿到手里,会发现它不厚,并且版面也比普通的书略小。等到读过之后,更会觉得这是一本轻松有趣的书,与它给人的手感刚好相符。

  用简单童真的文字描绘充满幻想的故事,这是适合每个人的童话书,值得一读。

  《我们都不想长大》是一本定位于“童话”的书。它封面的小字备注:日本百年经典文学。看看作者,果然:太宰治、梦野久作、芥川龙之介和有岛武郎,每一位都是日本近代的著名作家。不禁让人对这本书好奇起来,这些大名鼎鼎的作家,除了《人间失格》、《罗生门》、《脑髓地狱》等知名大作,居然也写过短小可爱的童话?他们写出来的童话会是怎样的呢?

  全书由这4位日本作家的11个短篇童话小说组成。老实说,要不是冲着这些名人,眼下的生活节奏,通常人们是不太会花时间去看一本童话集的,我们的时间太宝贵。即使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人们也会抱着随时放弃的思想,不抱太大的期望,看到哪里是哪里。

  而阅读伊始,这本书给人的感觉也确实仅仅是荒诞幼稚。但越看到后来,却越想继续看下去。相信看完以后,人们会不禁思考,我们的阅读清单中是否应该加一点童话?

  这本书中的每个童话故事都很短小,但内容却是足够有想象力的。无论是哪位作家,在那些看似简单直白的文字、荒诞到无厘头的故事情节中,能让我们最后看到的,是丰富而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

  童话的描写总是毫无例外的绘声绘色,看着这些白纸黑字,眼前总能有一幕幕剧情画面浮现出来。不管是为友情不顾一切奋力奔跑的美乐斯,在梦境里探险的多话公主,还是借着望远镜来到月亮上的莉伊,明知道都是作家编出来的虚幻角色,却还是那么活灵活现地在我脑海中,上演着属于他们的故事。

  这就是童话的魅力吧,让你可以尽情地放松,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回到那些可以天真地投入童话中的纯真岁月。

  重点推荐本书中的两个故事,其一是芥川龙之介写的“魔术”。

  写的是作者前去拜访一位叫做米斯拉的印度籍的魔术师,惊叹于魔术师随意之间出神入化的魔术技法,他表示想要拜师学习。魔术师欣然同意,唯一的要求就是学习者“得先摒弃欲望”。作者虽然有点心虚,还是一口应允了。于是在作者学成魔术以后经历了现实的考验,使得自己对魔术师的话有了深刻的领悟。

  故事中对魔术的描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两年大红大紫的魔术师的刘谦:

“米斯拉先生依然微笑着,将那朵花随意地扔回了桌巾上。回到桌巾上的花又成了一朵绣花,不用说鞠起它,想要动一动那花瓣都不可得之。”

  这种近景魔术技巧可谓令人目瞪口呆,比刘谦更甚。

  但作者想要写的决不仅仅是魔术,这里的魔术师也不仅仅在表演魔术:

“米斯拉先生露出了怜悯的眼神,将手肘撑在那绣着红色图案的桌布上,平心静气地劝导道…”

  芥川龙之介用轻盈的笔触把这样一个短短几页的奇幻故事,写得精致优美,前后呼应,尽显大家之功力,实在让人感叹。

  这个故事不但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引发一口气看下去的欲望。更是在故事的结尾道出了深刻的哲理,不但让作者,也让所有的读者,反思欲望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又是怎样在不自觉中被其所控制的呢?

  这样的小小说,你可以说它是一则童话,但看来更觉得像是一则适合所有人的寓言故事,有那么一刻甚至觉得有点象聊斋。它短小隽永,用轻松假想的故事赤裸裸地揭露了我们内心的沉重。提醒着我们在现实的社会,和日益成熟的年龄,要如何去努力保持初心,和一份纯粹的童真。

  另一则小故事叫“我帽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作家有岛武郎的作品,比之前一个故事来这个更简单。简单到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只是一个短短的梦。

  它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极其喜爱爸爸买给自己的帽子,连“睡觉时都要用手拿着它睡”。但有一天男孩忽然找不到心爱的帽子了,在家里一顿狂翻之下竟然发现帽子飞去了屋外,于是一路追赶。最后在惊吓中醒来,才发现是一场梦而已,而“帽子就在我右手里,被我牢牢握着。”

  谁没有过这样的恋物情结呢?之所以喜欢这个故事,就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在我们小时候几乎都曾经有过,看来格外真实又温馨。书中写的是帽子,在其他人的童年记忆中,它可能是一个娃娃、一双鞋子、一把弹弓,或者一本书。我们满心爱着它们,爱它们带来的享受和荣耀,爱到时刻担心失去它们。真的是跟书中描写的一样一样的,拿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睡觉也要放在床头枕下。

  但由此它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就与日俱增了。我们越是怕失去的东西,好像就越是容易失去。于是我们整日就在杞人忧天中惶恐着,患得患失。自己的心神都被这些我们所爱的东西搅乱啦!

  好的童话,必须是在故事之外能有明确的现实意义的。这个童话就是如此,可爱又真实。故事很小,却能够映射出我们这些成人的内心世界。长大后的我们,不再迷恋那些幼稚的玩具和小物件了。但我们追逐偶像的本性却从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迷恋的对象,它们成了我们用以标榜和炫耀的金钱、名誉、工作,乃至人。

  所以我们的烦恼也变得更大更复杂了。它搅扰着我们,整日整夜,不再是一个梦醒来就能解决的了。面对这样的“帽子”,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这个问题实在不那么简单。

  象这样的童话,细细看来还是很能受到启发的。有如在看几米的漫画书,谁又能说这是只是写给孩子看的呢!

  当然书里也有让人看上去不太喜欢的故事,或者说感觉过于表面化,与上面的故事相比不太有深度的内容,比如“点心大舞会”等。如果看上去只是在交小孩子一些行为规范的故事,就没有太多可看性了,毕竟我们是成人啦。

  正如《我们都不想长大》这本书的扉页所写: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而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个未来成人在静静等候。

  这本书是写给孩子,更是写给成人的。童话帮助孩子由正确的道路走向成人,也让成人窥探自己心中那个孩子的存在。

  现实社会已经过于复杂,充满危机,让人心累,所以我们都不想长大。但其实真正的长大与成熟,恰恰是在过尽千帆后,依然还可以保有那份童真。

  感谢乐于“屈就”来写童话故事的作家们,想必他们的心中,也始终守护着那么一个纯真的孩子,有着满满童年的记忆。带领我们回首往事,看出这些小故事背后的大意义。在成人的世界看到虚幻故事的折射,找到我们的初心所在。

  如果你有那么一点时间,不妨来看看这本小书吧。虽然它不是一本满分的书,但或许你也能在这本青春童话中,找到遗忘已久的东西!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九):不论长大与否,都不要忘记给自己留一片净土去奔跑

  

一个属于太宰治的童话故事:《奔跑吧,美乐斯》

美乐斯是个单纯的男人,他背着短剑被拘捕到了残暴的国王面前。国王认为美乐斯背着短剑是为了行刺他,所以决定杀掉美乐斯。美乐斯望着国王说,“请给我三天的时间,让我回去参加我妹妹的婚礼,然后我再回来伏法。”国王不同意,美乐斯边告诉国王可以用他的朋友做人质,三天之后如果自己还没有回来伏法那么国王可以杀了他的朋友。

  国王同意了美乐斯的要求,将他的朋友当做人质扣押起来。美乐斯将自己和国王之间的对话告诉了朋友,朋友无言的点点头拥抱了美乐斯,然后望着美乐斯远离了自己的视野。在美乐斯的帮助下,妹妹和妹夫提前举办了婚礼,而美乐斯开心的喝着酒看着自己的妹妹出嫁。

  美乐斯看着眼前的一切,想着如果一生都能如此该多好啊,可是不行,他必须回城赴死,这样才能救出自己的朋友。感觉时间充足的美乐斯,看了一眼还未停止的大雨,决定先休息片刻,然后启程,结果一不小心却睡到了隔天破晓。美乐斯认真的思索了一下,现在出发的情况时间还比较充裕,于是挥舞着双臂冲进雨里向残暴的国王所在的地方跑去。

  在天黑之前,美乐斯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去奔跑,沿路的困难,都在他坚定的意志之下克服了过去。美乐斯的心里只剩下了一个想法:“朋友信赖着我,等着我,我必须奔跑,必须到达残暴的国王面前。太阳还没有西沉,我必须继续跑!有人相信我,所以我跑!”

  在朋友被缓缓吊起的那一刻,美乐斯跑到了残暴的国王的面前,将朋友的命救了回来。美乐斯对朋友说:“揍我。用力地揍我的脸吧!我在路上,曾做了个噩梦!你若是不肯揍我,我没有资格再度拥抱你!快揍吧!”

  而美乐斯的朋友则对美乐斯说:“美乐斯,也请你揍我吧,要打得跟刚刚这下一样响。我在这三天里,还是怀疑了你一次。打从生下来到现在,我第一次怀疑你。你要是不肯揍我,我也不能拥抱你。”

  残暴的国王看着相拥而泣的美乐斯和他的朋友,受到了他们的感化,觉得怀疑这个世界其他的人是一种很错误的想法,于是悄悄地来到了两人的身边,期待着能够和他们成为伙伴。

  这个故事是太宰治根据《人质》这部诗作写的童话故事《奔跑吧,美乐斯》,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之情。说起太宰治,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人间失格》,以及那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但是从这一部《奔跑吧,美乐斯》的故事里,我却看到了太宰治对朋友的期待,对人生的期待。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也许这个世界是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吧。

青春童话:我们都不想长大

  《我们都不想长大》这本青春童话书,翻开的第一个故事便是太宰治的《奔跑吧,美乐斯》,除此以外,还有有岛武郎的三篇童话《差点溺水的兄妹》《我帽子的故事》《一串葡萄》;梦野久作的四篇童话《多话公主》《天牛》《点心大舞会》《奇妙的望远镜》;芥川龙之介的三篇童话《魔术》《轨道矿车》《杜子春》。

  最早接触的童话是《天方夜谭》,但是实际上《天方夜谭》却并不是为了童话而写出来的,里面有很多的黑暗故事,隐射着当时社会里的黑暗。原本,《天方夜谭》是为了讽刺当时的社会,但是慢慢的却变成了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而为了保持孩童的纯真,里面所有的黑暗讽刺,便慢慢地被改变成了适合孩子们听的童话故事。

  很多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都深深的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之中。不论是化为泡沫的小美人鱼,还是和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白雪公主,至少在童话世界里,大部分的结局都是美好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是美好存在,而那些所谓的黑暗和痛苦,总会变成过去。

  童心是这个世界上珍贵的存在,而童心未泯最大的好处则在于对这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心。《哆啦A梦》有一集的故事,讲的就是好奇心。大熊虽然很笨,但是他却能够得到叮当猫的帮助,叮当猫为了帮助大熊成为一个更厉害的人,让他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产生了好奇心。

  大熊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充满了激情,在好奇心的促使下,他也变成了一个学习和成长非常快的人。但是我们都知道,大熊还是那个大熊,笨笨的傻傻的,但是却对每个人都是友好的。那一集对这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的大熊最终成为了一个神奇的存在,而在我的脑海之中,大熊其他的故事可能都已经淡化掉了,但是好奇心的故事,却让我一直记忆犹新。

  也许,我们不想长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可以对这个世界满是好奇,而在这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无所不为的人。我们都不想长大,有时候也许并不是我们不想长大,而是我们觉得这个世界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

  曾经看到一副这样的漫画:一把椅子里,躲着一个小小的人,他努力的将自己蜷在一起,只为了缩小自己的存在感。而椅子上面坐着的,是长大的那个自己。他抬着头一脸的冷漠,四面八方射过来的箭,刺在了他的身上,鲜血淋漓。

  也许这就是长大的代价,长大需要经历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在现在看来大部分可能都属于伤害。我们只能为那个曾经单纯的自己,抵挡住这所有的一切。长大意味着什么呢?坚强?冷漠?沉默?勇敢?其实,不论长大意味着什么,我们都有不想长大的时刻。

  长大需要面对的世界,太复杂了。长大之后的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我们小时候想象的那么单纯和美好。我们需要为自己奋斗,需要为家庭奋斗,需要为未来奋斗。在这奋斗的旅途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所有不曾遇到的事情,一切的发展都不一定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而我们能做的,便是咬牙坚持下去。

  小时候的我们,脆弱了遇到困难了,可以向父母求助。长大的我们,脆弱了只能自己咬牙扛过去,遇到了困难,也只能自己想尽一切方法的去解决。因为我们的长大,还意味着父母的衰老,他们再不是我们小时候那副巨大的模样。什么时候,我们才会突然发现,原来长大,需要付出的一切是如此的多呢?

  小时候的单纯和美好,还有生活的幸福是每一个人都想长大的证明。所以,我们才能够实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句歌词里的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证明,我们只需要按照自己最期待的那条路走下去。因为小时候看到的一切都是用羡慕的眼光去看的。多少的人,在小的时候,因为羡慕着大人,所以在心里暗暗的发誓,长大之后便要长成那个模样。

  汶川地震的时候,12岁的男孩举着横幅,上面写着这样的几个字:“长大我当空降兵”。因为,空降兵去了地震男孩所在的灾区,努力的进行着救援,地震男孩被他们的行为感动。2019年的70年的国庆大阅兵,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当年的地震男孩如愿以偿的成为了空降兵。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就了自己。

每个大人心里都煮着一个孩子;而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个未来成人在静静等候。——约翰·康诺利

  地震男孩能够成功,所有的人都能够成功。所谓的不想长大,也只是不想而已,当我们方言这个世界,我们终归会发现,长大与否不在于身体,而在于心,在于我们的处事方式。长大也好,不长大也罢,每个人都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保护好那个不想长大的自己吧,让自己的心里永远都留有一片净土,为自己喝彩。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十):从《我们都不想长大》看不一样的太宰治

  一提到太宰治,多数人都会想到《人间失格》,其中广为流传的那句“生而为人,对不起”奠定了太宰治丧文化代表人物的地位。

  我过得是一种充满耻辱的生活。 我与旁人几乎无法交谈,因我既不知该谈些什么,也不知该从何谈起。

  太宰治出生于大地主家庭,从小成绩优异,但是却过得并不快乐,父母、姐妹们都不喜欢他,青年时期曾多次自杀未遂。 作为日本战后颓废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多数作品给人充满压抑甚至是绝望的感觉。

  但是优秀的作家从来不拘泥于单一的作品表现方式,今天我们就从太宰治所写的童话中了解不一样的他。

  01《奔跑吧,美乐斯》中的太宰治

  这篇小说取材于希腊的古代传说,同时也是太宰治借用德国诗人席勒在1789年的诗《人质》而创作的。

  主人公美乐斯为了给妹妹筹备婚礼而前往都城,却听说国王因不信任任何人而大开杀戒,单纯正直的美乐斯为了铲除暴君而深夜潜入王城,不久后被抓。面见国王时,他请求缓刑三天以便回家为妹妹举办婚礼,条件是把好朋友塞里努丢斯留下作为人质。婚宴持续了两天。第三天天不亮,他就冒雨踏上去都城的路,路上战胜了种种困难和磨炼,终于勉强赶上了约定的时间。可是因为自己在途中遭遇困难时怀疑过自己的好朋友,他深以为耻,所以让对方殴打自己,最终二人和解。

  《奔跑吧,美乐斯》多少有一些太宰治自身经历的影子。有一次太宰治住旅馆,但是身上没钱,于是留下好朋友檀一雄当人质,约定的时间过了十多天,太宰治也没有送钱回来。旅店老板只好带着檀一雄去找太宰治要钱,结果发现他竟然和别的朋友寻欢作乐去了。檀一雄把太宰治大骂一顿。太宰治由此感慨良多。这篇小说的灵感应该就是来源于此。

  无论在文体结构,还是语言风格上,这本短篇小说都堪称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佳作。

  02人都有两面性,太宰治追求的理想是真诚美好

  小说往往是作者内心的折射。《奔跑吧,美乐斯》这部短片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和朋友间珍贵的友情、真诚的信任,讴歌美好真诚善良。

  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主人公美乐斯偶然间的罪恶念头,国王最后的善念,善与恶不断斗争,交替挣扎。人性始终贯穿着美丑、善恶。恶和善的斗争盘旋作者的一生,如何取得最后的胜利是他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小说中折射出的对于人性的思考,清晰而又形象。

  《奔跑吧,美乐斯》是太宰治对于美好人生、美好人性的探索之一。

  03童话创作是太宰治内心的投射

  太宰治创作这部小说时,恰逢日本陷入战争泥潭,国内实行思想统治,文学创作的限制特别严重。很多作家不能直接表露自己的想法,转而改编古今中外国内外的作品。太宰治同样如此,由此写出了很多看起来明快健康的作品,《奔跑吧,美乐斯》正是其中之一。

  写作手法上,太宰治尝试了西方写作方法和日本近代作家的文风相结合的方式。

  这篇小说虽然通篇字数不多,但是借此表达的情感却充分而真实,这种文风完美秉承了“更少既是更多”的写作原则,如果中国的水墨画技法,处处留白却处处有画意。

  文学是一扇门,从读者的眼睛通向作者的内心,而文人,是笔下人物的灵魂所在。

  每个文学家家的内心,都镌刻时光的记忆,《奔跑吧,美乐斯》可以窥见太宰治的一部分性格和当时的创作心境。

  他的文学价值观里,没有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作明确的描写,但是却处处投射。太宰治人生中最明朗,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创作一系列童话小说的时期。

  04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

  《我们都不想长大》除了收录太宰治的《奔跑吧,美乐斯》之外,还有有岛武郎、梦野久作、芥川龙之介三人创作的十篇童话短篇。

  如同很多人觉得,这么丧的太宰治竟然也能写童话!推理大师梦野久作的《多话公主》更让你颠覆想象。叽叽喳喳一个不停、总是爱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公主,难道不是我们身边小孩子真实的写照吗?

  四位作者都是日本文学史上的巨匠,他们笔下的童话故事,让人真正感受到童心童趣和细腻的情感。

  我们都不想长大,其实更是大人的内心剖析。我们常常渴望像小孩子一样拥有亲密的关系、清澈的内心,但是身边环境的局限,我们已经不能像小孩子一样无拘无束的表达,只能借由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去表达我们日渐封闭的内心世界。

  每个小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成年人在静静等候。小孩子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渴望自己赶紧再长一岁。他们渴望成长,渴望去创造更好的世界。

  《我们都不想长大》通过大文豪的童话故事,带给你快乐的童年记忆,看着里面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觉总是似曾相识。安徒生的的童话是小孩子的童话,《我们都不想长大》的童话,却是给成年人和孩子共同的诗篇。

  太宰治自己评价自己:我是个想象力极度贫乏的故事作家,倘若不是自己多少有所经历的事情,我是连一行,甚至连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的。正是自谦想象力贫乏的人,却陆续创作了了《摘肉瘤》、《浦岛太郎》、《噼啪噼啪山》、《桃太郎》和《拔舌雀》,同样单纯童真的文字,同样长久的流传于世。

  太宰治在收录上述故事的《御伽草纸》中说“人的一生,就是在爱恨中痛苦挣扎,没有人可以遁逃,只能努力忍耐,请你积极地爱这个俗世,恨这个俗世,一生都沉浸享受于其中吧,因为神最爱这种人了。”

  字里行间对世界的温柔和勇敢跃然纸上。

  请你积极的爱这个世界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都不想长大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