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酒鬼与圣徒》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2-16 04:14: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酒鬼与圣徒》读后感1000字

  《酒鬼与圣徒》是一本由劳伦斯·奥斯本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酒鬼与圣徒》精选点评:

  ●得到听书: 第一,劳伦斯·奥斯本是一位颇有浪荡子色彩的作家,他讲述了自己从少年时代开始喝酒的经历,讲述了他在伦敦、纽约、苏格兰喝酒的经历,描述了那些能让人放松交流的酒吧。在西方,酒和酒吧给人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乐趣。这种饮酒文化影响其他的地方,比如日本会酿威士忌,日本人会去苏格兰的威士忌酒厂朝圣。但是,这世界上也会有相当数量的人把酒当成是西方的罪恶之源。 第二,奥斯本去了中东地区,去了巴基斯坦,去了东南亚。在这些地方,因为人们的信仰不同,喝酒成了一种禁忌,奥斯本在叙述中把极端分子对酒店、酒吧的恐怖袭击,说成是酒造成的矛盾。这种说法虽然有一点儿夸大其词的成分,但在那些地方从事酒的生意,的确是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而喝酒的人也会担心世俗的生活方式会被悄然改变,世俗的法律会被宗教法取代。

  ●2019-10-7 太好读了,如散文 游记 小说般愉快的阅读体验,嗜酒的人应该都有有趣的灵魂吧,比如作者,会为了买一瓶伏特加,掏空身上最后20美元,然后每晚偷苹果填饱肚子;当这样的人来到禁酒的伊斯兰教国家又会产生怎样有趣的碰撞呢?全书看完,非常好奇作者是否来过中国,有没有喝过白酒,本书的15篇,有几篇是清醒时写就,又有几篇是带着醉意呢?

  ●关于酒文化和社会生活,一本视角有趣的书。译文平实易读,细节处发人深思,可再读

  ●关于饮酒的乐趣。虽然怎么看都像是酒后放空,但作者对伊斯兰与酒的关系还是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的思考。角度很特别,只有酒鬼才会想到从这个视角看中东

  ●看得馋酒,想捕捉那份盛夏纯粹的光芒。

  ●这是第一次读游记,同时读了同类型的《咖啡瘾史》,略感神奇的是,本该使人清醒的后者,全书充满了迷醉和混乱的感觉,而自称“酒鬼”的本书作者,似乎始终保持着某种程度上的清醒和自持。不论是酒精还是咖啡,又或者是茶叶以及糖,都是人们身体上接受并且精神上向往的东西,不仅教义和法律阻止不了,我想,恐怕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完全阻止吧。

  ●说起来好像很久没有读一本文学书了,就仿佛皲裂的土地太久没有接受过雨水的滋润。处于伊斯兰宗教笼罩下的中东国家,对于酒的接纳程度有从紧亦有从宽,不过愈是从紧的环境下饮酒可能更能激发作者的激情。与其说酒是催生快乐,毋宁说是舒缓烦忧,在条框满地的世俗世界中能释放真情与自我,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愿“盛夏里纯粹的光芒”永远沐浴着作者与我们每一位内心深处仍保留着细腻与感性的人。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第一,劳伦斯·奥斯本是一位颇有浪荡子色彩的作家,他讲述了自己从少年时代开始喝酒的经历,讲述了他在伦敦、纽约、苏格兰喝酒的经历,描述了那些能让人放松交流的酒吧。在西方,酒和酒吧给人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乐趣。这种饮酒文化影响其他的地方,比如日本会酿威士忌,日本人会去苏格兰的威士忌酒厂朝圣。但是,这世界上也会有相当数量的人把酒当成是西方的罪恶之源。第二,奥斯本去了中东地区,去了巴基斯坦,去了东南亚。在这些地方,因为人们的信仰不同,喝酒成了一种禁忌,奥斯本在叙述中把极端分子对酒店、酒吧的恐怖袭击,说成是酒造成的矛盾。这种说法虽然有一点儿夸大其词的成分,但在那些地方从事酒的生意,的确是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而喝酒的人也会担心世俗的生活方式会被悄然改变,世俗的法律会被宗教法取代。

  ●追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宗教影响,不仅后来基督的形象加以借鉴,教徒也会继续饮用象征酒神的葡萄酒,可见影响深远。埃及的葡萄栽培方法的掌握,克里特岛的发酵工艺,都传承发扬了这种酒神文化

  ●原版13年的了,字数十来万比较好读。买过一些游记一本没打开过,刚翻过几页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和伊斯坦布尔三城记就看到这书,冲着书名和突发的兴趣入手,前面大半都不如喜欢的公众号推送,后三分之一还算能提点神,再怎么说看完拿在手里的纸质书的欲望还是胜过了点开一篇勾起恰到好处的好奇心的文章。

  《酒鬼与圣徒》读后感(一):笔记随想

  比如我们喝一杯日本山崎威士忌,就会知道山崎酒厂设在京都附近,那里的水质量很好,日本的一些高僧原来就喜欢用那里的水泡茶,要酿好威士忌,优质水源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喝点儿雪莉酒,就会了解到,西班牙的赫雷斯是雪莉酒的重要产地。喜欢喝酒的人,可能都会对酒吧里那一排排的酒瓶子产生兴趣。如中东的亚力酒,它在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坦、约旦等地是很主流的一种烈性酒,是一种无色的茴香酒。他们知道,喝酒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物本性,喝点儿酒就快乐,但这样能摆脱人类百无聊赖、平淡无奇的苦海,他们看不上那种时时保持清醒的刻板拘谨。奥斯本在《酒鬼与圣徒》这本书里说,全世界每人每年纯酒精的消费量为6升,摩尔多瓦人均消费18升,排在世界第一,捷克人排第二,人均年消费16升。世界卫生组织有过一次调查,调查的是15岁以上人口的酒精人均消费量,白俄罗斯、立陶宛、摩尔多瓦、俄罗斯、乌克兰这几个国家名列前茅,是15升到18升之间。英国人排在第25位,人均年酒精消费量为11.6升。实际上奥斯本明白,许多人不喝酒,并不是出于宗教原因,而就是因为身心的感受,保持时刻清醒,是一种生命的感觉,时不时微醺一下,也是一种生命的感觉。酒吧门口有监视器,用来阻挡想混进去的穆斯林。1977年以来,巴基斯坦就规定穆斯林不得饮酒,异教徒可以喝酒,这里的异教徒是指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和帕尔西人,帕尔西人是指波斯裔的拜火教信徒,就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小昭那一派的。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对毒品上瘾,据统计巴基斯坦全国有400万人沾染毒品,政府官员也承认,禁酒跟毒品泛滥有关。

  《酒鬼与圣徒》读后感(二):笔记随想

  比如我们喝一杯日本山崎威士忌,就会知道山崎酒厂设在京都附近,那里的水质量很好,日本的一些高僧原来就喜欢用那里的水泡茶,要酿好威士忌,优质水源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喝点儿雪莉酒,就会了解到,西班牙的赫雷斯是雪莉酒的重要产地。喜欢喝酒的人,可能都会对酒吧里那一排排的酒瓶子产生兴趣。如中东的亚力酒,它在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坦、约旦等地是很主流的一种烈性酒,是一种无色的茴香酒。他们知道,喝酒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物本性,喝点儿酒就快乐,但这样能摆脱人类百无聊赖、平淡无奇的苦海,他们看不上那种时时保持清醒的刻板拘谨。奥斯本在《酒鬼与圣徒》这本书里说,全世界每人每年纯酒精的消费量为6升,摩尔多瓦人均消费18升,排在世界第一,捷克人排第二,人均年消费16升。世界卫生组织有过一次调查,调查的是15岁以上人口的酒精人均消费量,白俄罗斯、立陶宛、摩尔多瓦、俄罗斯、乌克兰这几个国家名列前茅,是15升到18升之间。英国人排在第25位,人均年酒精消费量为11.6升。实际上奥斯本明白,许多人不喝酒,并不是出于宗教原因,而就是因为身心的感受,保持时刻清醒,是一种生命的感觉,时不时微醺一下,也是一种生命的感觉。酒吧门口有监视器,用来阻挡想混进去的穆斯林。1977年以来,巴基斯坦就规定穆斯林不得饮酒,异教徒可以喝酒,这里的异教徒是指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和帕尔西人,帕尔西人是指波斯裔的拜火教信徒,就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小昭那一派的。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对毒品上瘾,据统计巴基斯坦全国有400万人沾染毒品,政府官员也承认,禁酒跟毒品泛滥有关。

  《酒鬼与圣徒》读后感(三):笔记随想

  比如我们喝一杯日本山崎威士忌,就会知道山崎酒厂设在京都附近,那里的水质量很好,日本的一些高僧原来就喜欢用那里的水泡茶,要酿好威士忌,优质水源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喝点儿雪莉酒,就会了解到,西班牙的赫雷斯是雪莉酒的重要产地。喜欢喝酒的人,可能都会对酒吧里那一排排的酒瓶子产生兴趣。如中东的亚力酒,它在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坦、约旦等地是很主流的一种烈性酒,是一种无色的茴香酒。他们知道,喝酒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物本性,喝点儿酒就快乐,但这样能摆脱人类百无聊赖、平淡无奇的苦海,他们看不上那种时时保持清醒的刻板拘谨。奥斯本在《酒鬼与圣徒》这本书里说,全世界每人每年纯酒精的消费量为6升,摩尔多瓦人均消费18升,排在世界第一,捷克人排第二,人均年消费16升。世界卫生组织有过一次调查,调查的是15岁以上人口的酒精人均消费量,白俄罗斯、立陶宛、摩尔多瓦、俄罗斯、乌克兰这几个国家名列前茅,是15升到18升之间。英国人排在第25位,人均年酒精消费量为11.6升。实际上奥斯本明白,许多人不喝酒,并不是出于宗教原因,而就是因为身心的感受,保持时刻清醒,是一种生命的感觉,时不时微醺一下,也是一种生命的感觉。酒吧门口有监视器,用来阻挡想混进去的穆斯林。1977年以来,巴基斯坦就规定穆斯林不得饮酒,异教徒可以喝酒,这里的异教徒是指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和帕尔西人,帕尔西人是指波斯裔的拜火教信徒,就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小昭那一派的。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对毒品上瘾,据统计巴基斯坦全国有400万人沾染毒品,政府官员也承认,禁酒跟毒品泛滥有关。

  《酒鬼与圣徒》读后感(四):笔记随想

  比如我们喝一杯日本山崎威士忌,就会知道山崎酒厂设在京都附近,那里的水质量很好,日本的一些高僧原来就喜欢用那里的水泡茶,要酿好威士忌,优质水源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喝点儿雪莉酒,就会了解到,西班牙的赫雷斯是雪莉酒的重要产地。喜欢喝酒的人,可能都会对酒吧里那一排排的酒瓶子产生兴趣。如中东的亚力酒,它在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坦、约旦等地是很主流的一种烈性酒,是一种无色的茴香酒。他们知道,喝酒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物本性,喝点儿酒就快乐,但这样能摆脱人类百无聊赖、平淡无奇的苦海,他们看不上那种时时保持清醒的刻板拘谨。奥斯本在《酒鬼与圣徒》这本书里说,全世界每人每年纯酒精的消费量为6升,摩尔多瓦人均消费18升,排在世界第一,捷克人排第二,人均年消费16升。世界卫生组织有过一次调查,调查的是15岁以上人口的酒精人均消费量,白俄罗斯、立陶宛、摩尔多瓦、俄罗斯、乌克兰这几个国家名列前茅,是15升到18升之间。英国人排在第25位,人均年酒精消费量为11.6升。实际上奥斯本明白,许多人不喝酒,并不是出于宗教原因,而就是因为身心的感受,保持时刻清醒,是一种生命的感觉,时不时微醺一下,也是一种生命的感觉。酒吧门口有监视器,用来阻挡想混进去的穆斯林。1977年以来,巴基斯坦就规定穆斯林不得饮酒,异教徒可以喝酒,这里的异教徒是指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和帕尔西人,帕尔西人是指波斯裔的拜火教信徒,就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小昭那一派的。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对毒品上瘾,据统计巴基斯坦全国有400万人沾染毒品,政府官员也承认,禁酒跟毒品泛滥有关。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酒鬼与圣徒》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